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优版】
- 格式:doc
- 大小:196.02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1;4B.2;4C.4;1D.4;无数2.125×6+125×4的简便算法是()。
A.125×(6+4)B.125×6×4C.(125×6)×(125×4) D.(125×125)×(6+4)3.下面四个数,去掉“0”大小不变的是()。
A.6.02B.5.302C.4.30D.40.24.63+75+25=63+(75+25)是根据()。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5.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直角B.钝角C.锐角D.等边6.给出的四个数中把“0”去掉后,数的大小不变的是()。
A.6.107B.1.076C.7.610D.10.67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3.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4.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都是50°,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5.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6.下图从前面能看到7个同样的正方形。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1.单位换算。
(用小数表示结果)48分()元4千克38克()千克70升20毫升()升20千米+20米()千米60平方米80平方分米()平方米2.如图,甲、乙、丙三人各集邮票3张、5张和4张,乙给甲()张时,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
3.一个小数,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4.计算28×50-25÷5时,先算()法和()法,再算()法。
5.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6.5千克=()克46厘米=()米456克=()千克6米90厘米=()米 2千克600克=()千克7元4角8分=()元6.两个边长是6dm的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周长是()dm。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三角形B.线段C.钝角D.平行四边形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有一个角比锐角大但是比钝角小,还有一个角是25°,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3.如图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1)(2)B.(1)(3)C.(1)(4)D.(2)(3)4.与“7.203”相等的数是()。
A.7.2030B.7.230C.3.720D.7.3005.与1.2-(0.5-0.4)计算结果相同的式子是().A.1.2-0.5-0.4B.1.2+0.5-0.4C.1.2-0.5+0.D.1.2+0.5+0.46.在下列算式中,符合乘法→加法→除法的运算顺序的是()。
A.(56+22)×35÷7B.(56+22×35)÷7 C.56+22×35÷7 D.(56+22)×(35÷7)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都是轴对称图形。
()2.0.44中两个4表示的意义不同。
()3.计算出一卷硬纸板可以做8.8个纸箱,实际上只能做8个。
()4.近似数6.00和6.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5.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6.用小数计算8吨80千克-3吨800千克=8.8-3.8=5(吨)。
()三.填空题(共8题,共21分)1.把1.2改写成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把5改写成计数单位是0.001的数是()。
2.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再算();有括号要先算(),再算()。
3.从左面看有()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个正方形,从正面看有()个正方形。
4.读出横线上的小数。
(1)一大袋瓜子的价格是10.5元。
读作:()(2)北京市的占地面积是1.68万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125×4×25×8 的正确的解答方法是()。
A.(125×8)+(4×25)B.(125×8)×(4×25)C.(125+25)×(4+8)2.32÷8÷2与算式32÷(8÷2)相比,()。
A.运算顺序和结果都相同B.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C.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同3.选3根小棒围等腰三角形,()能围成。
A.dB.bbcC.bcd4.(11×4)×25=11×(4×25)是运用了()。
A.乘法结合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分配律5.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和是()位小数.A.一B.两C.三6.在99×(100+1)=99×100+99×1中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
()2.1.59+3.3-0.59+6.7可以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单计算。
()3.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出现2个直角。
()4.如图由图形A得到图形B,可以通过旋转变换,也可以通过平移变换。
()5.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可以作底边,因此三角形能作三条高。
()6.547-98用简便方法计算是547-100+2。
()三.填空题(共8题,共36分)1.计算350-884÷[(26×14)+78]运算顺序第一步是()等于(),第二步是()等于(),第三步是()等于(),第四步是()等于()。
2.在计算863-125+325时,先算()法,再算()法,在计算863-(125+325)时,先算()法,再算()法。
3.把1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米(分数)表示,还可以用小数()米表示。
4.将0.23、0.223和2.3从大到小排列:()>()>()5.填合适的小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5.243○5.248〞, 比拟大小, 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B.<C.=D.÷2.东东把719﹣102错算成了719﹣100+2, 计算结果比正确结果〔〕。
A.多2B.多4C.少23.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A.180°B.360°C.540°4.以下几个数中, 最小的是〔〕。
A.33.3B.0.03C.0.33D.3.35.下面的图形, 哪个是不对称的?〔〕6.下面图形中既是对称图形也是旋转现象的图形是〔〕。
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后, 比原数大39.6, 这个小数是4.4。
〔〕2.在一个三角形中, 如果有一个角是锐角, 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
〔〕3.将最大的两位数缩小到它的是0.99。
〔〕4.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
〔〕5.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6.0.9和大小相等。
〔〕三.填空题(共6题, 共17分)1.填一填。
1.4吨=________千克 8千克8克=________千克66分米=________米3角4分=________元280克=________千克 10.02千米=________千米________米2.计算〔40+67〕×345-43时, 应先算〔〕法, 再算〔〕法, 最后算〔〕法。
3.根据379+59=438、438÷73=6.6×35=210, 列出一个综合算式是〔〕。
4.用1, 4, 5, 6四个数, 通过四那么运算〔允许用括号〕, 组成一个算式, 使算式的结果是24, 那么这个算式是〔〕。
5.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 比亚洲第一长河长江还长371千米, 长江长〔〕千米。
6.根据乘法算式 60×90=5400, 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分别是〔〕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35×6÷35×6的计算结果是()。
A.36B.20C.1D.12252.(☆+△)+□=☆+(△+□)这里使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D.乘法结合律3.(48×5)×6=48×(5×6)应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4.能简算的要简算:25×33×4×2=()A.8400B.6600C.290D.405.0.36添上()个它的计数单位结果等于1。
A.64B.0.64C.636.下列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0.6和0.60大小相等, 计数单位不同。
()2.11.7是一个三位小数。
()3.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只能有一个角是钝角。
()4.23.65+7.29+6.35+5.71=(23.65+6.35)+(7.29+5.71)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5.130+(170+244)=(130+170)+244。
()6.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三.填空题(共8题, 共18分)1.在计算没有括号的两步式题时, 有乘除也有加减, 要先算(), 后算()。
2.把49×78=3822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和()。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5=()(2)40.1=()(3)30=()4.根据2345+575=2920, 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2920-575=() 2920-2345=()5.星星向下平移了________格。
6.数一数, 下图中有()个三角形, 有()个直角。
7.在计算786+325-125时, 先算()法, 再算()法;在计算981-(243+252)时, 先算()法, 再算()法。
8.非洲鸵鸟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72km, 比野兔的2倍少12km, 野兔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千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在计算0.52+2.63+2.48+3.37时, 简便计算要用到〔〕。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分配律D.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2.下面图形中既是对称图形也是旋转现象的图形是〔〕。
3.0.090的计数单位是〔〕。
A.0.01B.0.001C.百分之一4.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 再向左移动两位, 这个小数〔〕。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缩小100倍5.“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 ?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题目是这样的: “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 同学们, 你得出的这个古代名题的结果是〔〕。
A.鸡23只兔12只B.鸡12只兔23只C.鸡14只兔21只6.你知道下列图是从物体的哪面看到的吗?〔〕A.前面B.后面C.侧面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在204和1.05中的0都表示该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2.观察球时, 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都一样。
〔〕3.5.28可以读成五点二十八。
〔〕4.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5.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6.21.032读作二十一点零三十二。
〔〕三.填空题(共6题, 共14分)1.2米4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写成整数是〔〕厘米。
2.根据7+5=12, 可以快速算出12-7=〔〕, 12-5=〔〕。
3.减数是5.4, 被减数是10, 差是〔〕。
4.6357÷34, 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商是〔〕位数。
5.填一填。
4元3角8分=〔〕元 5角6分=〔〕元 7分=〔〕元7米3分米=〔〕米3分米2厘米=〔〕米6.80个一、5个十分之一、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读作〔〕。
四.计算题(共3题, 共36分)1.简便计算。
〔1〕173+428+27 〔2〕38×101〔3〕44×25〔5〕25×125×4×8〔5〕37×28+37×2〔6〕〔20+8〕×1252.计算下面各题,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两个小数4.777和4.7比较,()。
A.4.777大B.4.7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2.0.0385精确到()位是0.039。
A.十分位B.百分位C.个位D.千分位3.白菜2元一斤,菜心3元一斤,小亮有10元钱,则他可以买()。
A.1斤白菜3斤菜心B.2斤白菜2斤菜心C.2斤白菜3斤菜心 D.4斤白菜1斤菜心4.下面这个三角形被遮住了一部分,请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5.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D.6.长方形ABCD,如图,经过平移后,点A平移了4厘米,点B平移了()厘米。
A.4B.6C.8D.14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0.44中两个4表示的意义不同。
()2.电梯的升降是旋转现象。
()3.当图形的方向改变时,我们采用平移的方法。
()4.对称轴两侧的部分不能完全重合。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6.这可以看成平移运动。
()三.填空题(共8题,共15分)1.如果A×B=50,那么(A×8)×B=();如果☆×△=19,那么(☆×2)×(△×5)=()。
2.笑笑要制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下图是他绘制的图纸,算一算,风筝的顶角是()°。
3.把6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商,则原式变为()。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
5.在计算863-125+325时,先算()法,再算()法,在计算863-(125+325)时,先算()法,再算()法。
6.根据下面统计图填空。
(1)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比一月销售量增加了()台;(2)甲品牌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视机()台;(3)三月份甲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比乙品牌少()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120+430=520+30”,此等式所应用的运算定律是()。
A.加法结合律B.加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D.乘法交换律2.下列各数中,最接近5.06万的数是()。
A.5.061万B.5.0601万C.5.0610万D.5.5098万3.如果一个三角形最小的一个内角大于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4.下面的4组线段中,长度为()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A.2厘米、2厘米、5厘米B.3厘米、4厘米、5厘米C.2厘米、3厘米、5厘米D.3厘米、5厘米、5厘米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是88°,另外两个角不同样大,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6.六(1)班5位同学参加1分钟拍球比赛,他们所拍的个数各不相同,平均成绩是85个。
如果其中拍得最少的是80个,那么他们中拍得最多的人的成绩不超过()个。
A.90B.95C.99D.105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求96减32除以4的商,列式为(96-32)÷4。
()2.甲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56米,乙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8米,甲一定比乙高。
()3.35与50的和除以10与5的差,商是多少?这道题列式为:35+50÷10-5。
()4.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
()5.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90°。
()6.图形在旋转和平移时,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变化。
()三.填空题(共8题,共21分)1.把24﹣20=4,100÷4=25,这两道算式合并为一道综合算式为()。
2.把49×78=3822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和()。
3.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图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的大小()。
A.变大了B.变小了C.不变D.可能变,也可能不变2.在0.45的末尾添上一个零后,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A.0.450B.0.1C.0.01D.3.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是()厘米。
A.4B.5C.6D.84.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A.82分B.86分C.87分D.88分5.下面各小数中,0能够省略的是()。
A.30.02B.6.50C.0.2D.2.016.63+75+25=63+(75+25)是根据()。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2.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平行的。
()3.自来水管中水的流动属于平移现象。
()4.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5.求96减32除以4的商,列式为(96-32)÷4。
()6.一个图形平移后,形状和位置都不变。
()三.填空题(共8题,共26分)1.把30-5=25,25×4=100,4400÷100=44,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2.一条红领巾,它的顶角是100°,它的一个底角是()度。
3.填一填:0.6;40.20; 16;50.0; 20;2.03;0.872; 10.9; 0.34; 3.10(1)上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大小不变的有:()、()、()、()、()、()、()、()。
(2)上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大小变化的有:()、()。
(按题中数的顺序填写)4.一个三角形先向上平移了8格,再向下平移了10格,这个三角形相对于原来的位置是向()平移了()格。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时间: 40分钟满分:100一、填空。
(29分)1小明在班上坐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小强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6),他坐在第()列第()行。
2. 4004004的最高位是()位,左边的4表示(),中间的4表示(),右边的4表示()。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度,那么它的顶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4. 一个亿里有()个千万,()个万;与亿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和()。
5.25×13×4=13×(□×□)。
6. 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其中最小的数是X,最大的数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7.118+159+182=(____ + ______ )+_________。
8.2805388000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数字中的5在()位,表示()个(),把它改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9.一张正方形纸,长A厘米,宽B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度,另外两个角分别是()、()或()、()。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有可能是钝角。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4.位数多的自然数比位数少的自然数大。
…………………………………………………()5.同一个梯形中的所有高都相等…………………………………………………………()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 读数时,每级末尾有0,都()。
A.只读一个零B.不读C.读2. 125×7×8=7×(125×8)。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3.99口192≈99万。
口子里可以填()个数。
A.4B.8C.54.下面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像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圆形5. 99×99+199()100×100。
A. >B.<C.=四、在O里填上““>”、“<”、或“=”。
(6分)1.40×51O40×50+402. 56×99O56×100-993.74×19+74O74×(19+74 )4. 600÷25×4O600÷(25×4)5.960÷12-6O960÷(12-6)6. 306×50O300+6×50五、计算。
(18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25×4= 18×500 = 30×40=6000÷30 = 9100÷700= 25×4÷25×4=2.竖式计算(每题1分)289+476 28×64 703×46502×90 206×15 284×363.简便计算(每题2分)893+594+107 58×34+66×58 4×(17×25)48×101—48 7×25 ×9 ×4 87×99+87六、作图题。
(6分)1. 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并画出对称轴。
七、读数与比较大小。
(9分)1. 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千米,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约为17100000平方千米,加拿大的国土面积约为9980000平方千米。
(3分)(先读出各数再按从大到小排列)()<()<()2. 在○里填上“>”或“<”。
(3分)314400○32万64980000○6500000250300000000○249400000000 63082○6083239805089○37790502 12701042502○127102598703. 将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分)390万21302400 4001234 780998 3800670()<()<()<()<()八、解决问题。
(1---4每题4分,第5题6分。
共22分)1.南港小学去年九月份用水360吨,十月份用水300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水费120元。
每吨水多少元?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6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 千米,辆车出发3小时后还相差多少千米?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底比腰长3厘米。
它的底是多少厘米?4.李老师开车从南京出发去上海开会,全长288千米,开了一段时间后还有114千米,李老师平均每小时行58千米,他已经开了几小时?5.用4块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型或长方形,拼成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答案:一.填空1.(4,5) 3,6【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对知识理解情况。
】2.十万 4个十万四个百万 4个一【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位表的熟练掌握情况。
】3.90度,直角三角形。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4.10, ,10000,十亿,千万。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学习数位熟练掌握情况。
】5.25×(13×4)=13×(25×4)【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掌握情况。
】6.87620,20678【出题意图:考查学生数的大小比较。
】7.(118+182)+159【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加法结合律掌握情况。
】8.11 百亿千万 5 千万【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字的分析改写能力。
】9.4B【出题意图:考察学生对正方形周长掌握情况。
】10.70、4,55、5【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掌握情况。
】二、判断1.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末尾的0添加相关知识的了解。
】2.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位对齐的相关知识的了解。
3.√【出题意图:考查学生三角形知识的了解。
】4√【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梯形知识的掌握情况。
】5×【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近似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选择1.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位表。
】2.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掌握运算定律能力。
】3.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大数的改写。
】4.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的熟练掌握情况。
】5.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熟练掌握简便运算能力。
】四、在O里填上““>”、“<”、或“=”1.=2. >3. =4. >5. <>6.【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运用能力。
】五、简便计算1.15952.58003.17004.48005.63006.8700【出题意图:考查学生简便计算能力。
】六、画三角形略七1.九百六十万一千七百一十万九百九十八万【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大数的读法。
】960000<9980000<171000002.<>>>><3.980998<3500670<3500760<4002190<1130240【出题意图:考查学生数的大小比较能力。
】八、解决问题1. 360-300=60(吨)120÷60=2(元)答:每吨水2元。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2.(55+65)×3=120×3=360米600-360=240千米答:还差240千米。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3.30+3=33(厘米)33÷3=11(厘米)11—3=8(厘米)答:腰11厘米,底8厘米。
【出题意图:灵活运用差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88-114=174(千米)174÷58=3(小时)答:李老师已经行了3小时。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
】5.8+8=16(厘米)16×4=64(厘米)4×8=32(厘米)(32+8)×2=80(厘米)答正方形周长64厘米,长方形周长80厘米。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