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分解炉
- 格式:ppt
- 大小:3.85 MB
- 文档页数:15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水泥厂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水泥厂所有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工作。
第三条设备检修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定期检修、专项检修相结合的检修制度。
第四条设备检修工作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设备分类与检修周期第五条水泥厂设备分为以下几类:1. 主要生产设备:包括水泥磨、生料磨、预热器、分解炉、窑头、窑尾、冷却机、磨机、皮带输送机等;2. 辅助生产设备:包括除尘器、风机、水泵、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3. 公用设施设备:包括道路、桥梁、仓库、办公楼、宿舍等。
第六条设备检修周期根据设备类别、运行状况、使用年限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 定期检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定期维护: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维护,更换易损件,调整设备参数;3. 定期检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对设备进行拆卸、清洗、润滑、调整等;4. 专项检修:针对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专项检修。
第三章设备检修计划与实施第七条设备检修计划应提前制定,并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后执行。
第八条设备检修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2. 设备检修类别(检查、维护、检修、专项检修);3. 设备检修时间、地点;5. 设备检修所需材料、工具、设备;6. 设备检修质量标准。
第九条设备检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以下规定:1. 检修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状态,填写检修记录;2. 检修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3. 检修后,对设备进行全面测试,确保设备性能达到要求;4. 检修结束后,填写检修报告,总结检修经验。
第四章设备检修质量与验收第十条设备检修质量应达到以下标准:1. 设备性能稳定,运行正常;2. 设备磨损、腐蚀、变形等缺陷得到有效处理;3. 设备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等符合规定;4.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校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1011339004课程名称: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校企)/Cem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课程类别:专业方向特色课程学分:2.5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水泥工艺学;粉体工程(校企)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课程简介1.课程任务与目的《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对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泥原燃材料及配料工艺;掌握原燃料预均化设备、生料和水泥的粉磨与均化设备、熟料煅烧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掌握预分解窑用耐火材料、余热发电和可燃性废料的利用等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水泥的生产、技术管理、产品管理与销售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本课程《绪论》一章,加入我国水泥行业所取得成绩的回顾,激发学生的道路自信。
在本课程《其他技术与设备》一章,介绍国家绿色发展的理念,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服务祖国的理想。
2.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水泥生产工艺开发和工艺设计的相关问题,使之能够胜任中控操作员、车间技术员,以及技术主管等角色。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应毕业要求5、6、7,具体内容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泥原燃材料及进行配料计算;使学生具备水泥生产配料计算的能力,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支撑指标点5.2。
教学目标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泥原燃料预均化、物料粉磨和熟料煅烧等相关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性能;使学生具备相关设备的选型、操作和维护等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水泥生产工艺开发和工艺设计的相关问题;支撑指标点5.2。
教学目标3: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泥厂环境保护相关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性能;使学生具备相关设备的选型、操作和维护等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水泥生产工艺开发和工艺设计的相关问题;支撑指标点6.2。
SF分解炉SF分解炉是由日本石川岛公司开发的世界上第一台分解炉。
SF分解炉结构及炉内温度分布如图6-33所示,SF分解炉上部是圆柱体,下部是锥形,三次风从最下部切向吹入,同窑尾排出烟气混合,以旋流方式进入炉内,3个喷油嘴和C3旋风筒卸出的生料喂料口都设在分解炉顶部。
经试验发现喷嘴设在分解炉顶部燃料燃烧时间太短,后将喷油嘴移到炉锥体下部,生料入口仍留在顶部,保证了生料与气流的热交换。
炉内温度在830~910℃之间,有利于生料分解。
窑尾废气温度1000~1050℃,使窑废气中碱、硫、氯元素凝聚在生料颗粒上再回到窑内,防止了分解炉结皮。
SF分解炉内燃料与生料停留时间只有3~4S,不利于燃料燃烧和气流与生料换热,只能烧油。
2、N-SF分解炉N-SF分解炉是在SF分解炉的根底上改良的,二者的结构比照方图6-34所示。
其特点如下。
1将SF分解炉燃烧喷嘴由炉顶移动到旋流室顶部,以一定角度向下吹,使喷出煤粉直接喷入三次风中,由于三次风含氧浓度比SF分解炉中混合气体高,同时不含生料粉,故点火容易且燃烧稳定。
着火煤粉进入炉内继续燃烧,为保证煤粉燃烧完全,要求增大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增加了炉高度,提高了炉有效容积。
2将SF分解炉顶喂料口下移,由C3筒卸出的生料通过分料阀分成两局部,一局部到窑尾上升烟道内,以降低窑尾废气温度,使废气中碱硫氯元素凝聚在生料颗粒上再回到窑内,减少在烟道内结皮。
这局部物料不能喂入过多,否那么也会结皮堵塞烟道。
大局部生料喂入炉锥体下部。
由于生料下料口下移及N-SF分解炉加高延长了生料在炉内停留时间达12~13s,有利于气料间热交换,使入窑生料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3取消SF分解炉窑尾上升烟道中设置平衡窑内和三次风管内压力的缩口,在烟道内加生料可以消耗局部动能,适当控制三次风管进分解炉闸门,可取得窑与分解炉之间的压力平衡。
取消缩口不会因为缩口结皮引起堵塞,同时在烟道四壁设置捅料孔,定期用压缩空气去除四壁的结皮。
dd分解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dd分解炉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dd分解炉操作流程和运行参数,了解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3. 学生能够了解dd分解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在我国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dd分解炉进行操作和维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分析dd分解炉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dd分解炉的模拟操作和优化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dd分解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我国化工行业的自豪感。
2. 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环保问题,了解dd分解炉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化学学科,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dd分解炉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模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dd分解炉基本原理:讲解dd分解炉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反应、热量传递等。
教材章节:《化学》第九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与能量”。
2. dd分解炉构造与功能:介绍dd分解炉的主要部件,如燃烧器、热交换器、反应器等,并阐述各部件的作用。
教材章节:《化学》第九章第四节“化学工业设备”。
3. dd分解炉操作流程与运行参数:详细讲解dd分解炉的操作步骤、运行参数调整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化学》第九章第五节“化学工艺流程”。
4. dd分解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dd分解炉在化工、制药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化学》第九章第六节“化学工业应用”。
5. dd分解炉的环保与节能:探讨dd分解炉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热工设备课后作业答案(复习资料)第二章1、水泥窑的发展历程时什么?与其它回转窑相比,为什么NSP窑在节能、高产方面具有优势?答:一、在流程结构方面:它在SP窑的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加一个分解炉,分解炉高效的承担了原来主要在回转窑内进行的大量碳酸钙分解得任务,缩短回转窑,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可动部件数,以及降低窑体设备的费用。
二、在热工过程方面:分解炉是预热分解窑系统的第二热源,小部分燃料加入窑头,大部分则加入分解炉,有效地改善整个系统的热力布局,从而大大减轻了窑内耐火材料的热负荷,延长窑龄,另外减少了氮氧化合物(有害物质)的分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三、在工艺过程方面:将熟料煅烧过程中耗热量最大的碳酸钙分解过程移至分解炉内进行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及时高效的传递给预热后的生料,于是燃烧、换热以及碳酸钙分解过程得到优质的熟料。
回转窑的单位容积产量、单机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烧成热也因此有所降低,也能利于一些低质燃料。
2、入窑生料的表观分解率与真实分解率的主要差别在什么地方?答:表观分解率是预热生料与旋风筒收集的飞灰两种料综合的分解率,真实分解率仅是预热生料/预热分解系统内遇热分解的真是数据。
3、为什么悬浮预热器系统内气(废气)、固(生料)之间的传热速率极高?为什么旋风预热系统又要分成多级换热单元相串联的形式?答:在管道内悬浮态由于气流速度较大(对流换热系数也因此较大),气、固相间的换热面积大,所以气、固相间的换热速度极快,经过0.02~0.04s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温度的动态平衡,而且气、固相的换热过程主要发生在固相刚刚加入到气相后的加速段,尤其是加速的初始段,此时再增加气、固相间的接触时间,其意义已经不大,所以此时只有实现气、固相分离进入下一个换热单元,才能起到强化气、固相之间的换热作用。
4、为什么旋风预热系统首先是要求第一级(最上级)旋风筒的气、固分离效率最高,其次是强调最下一级旋风筒的分离效率要高,然后才考虑其他几级旋风筒的分离效率要较高?答:考虑到第一级旋风筒排出的粉尘量对整个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因为出了一级的生料就出了整个预热器系统而成为飞损的粉尘,从而增加热耗,以及后面吸尘器的负担,因此第一级的重要性最大。
耐火材料维修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耐火材料的维修管理,进一步提高耐火材料施工质量,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周期,实现窑长期稳定运行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回转窑的耐火材料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第三条生产调度中心是公司耐火材料管理部门。
负责审核耐火材料更换计划,对检修过程进行跟踪、督促,参与评审子公司闲置耐火材料的替代使用方案。
不定期对各子公司耐火材料施工规范及技术管理台账进行检查,督促子公司按要求完成耐火材料异常消耗分析,指导子公司做好耐火材料检修管理。
第四条供应部是公司耐火材料的采购和仓储管理部门。
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耐火材料消耗管理台帐, 统一规划各品种耐火材料的合理库存和采购入库安排,统一调配公司的耐火材料库存资源,组织耐火材料质量反馈评审,牵头统计梳理子公司闲置耐火材料库存,编制闲置耐火材料调配使用意见。
对子公司的耐火材料库存、保管条件、余料回收和再利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第五条建安公司是公司耐火材料施工单位。
负责建立公司各条生产线的耐火材料检修台帐,参与子公司的耐火材料检修检查和异常消耗分析。
对耐火材料的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现场材料管理负责,清理窑、预热器系统废旧耐火材料,协助子公司清理篦冷机系统废旧耐火材料至指定地点。
第六条子公司是耐火材料使用和消耗控制的责任部门。
负责耐火材料的停机检查、维修计划申报、施工过程监控、质量验收、余料回收工作,拟定耐火材料升温、降温曲线图,整理耐火材料技术台帐,对本公司耐火材料的异常消耗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对耐火材料的储备定额、保管和消耗负责。
第七条为有效组织好耐火材料检修,延长使用周期,降低消耗成本,各子公司应成立耐火材料管理小组。
主要职责是:1、根据窑前期运行情况,制定耐火材料检修计划,并制定耐火材料更换维修方案和维修费用预算。
2、督促建安公司编制施工方案和检修进度,负责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协调和配合。
3、根据耐火材料施工规范和施工方案,安排工艺技术人员跟班监督检查耐火材料施工质量,组织施工结束后的质量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