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窑水泥预热器、分解炉部分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13
预分解窑系统的组成预分解窑系统是一种用于水泥生产的设备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预分解窑系统的组成。
1. 窑体预分解窑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窑体。
窑体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和耐磨性能。
窑体内部分为多个区域,包括预热区、煅烧区和冷却区。
预热区用于将原料进行预热,煅烧区用于进行煅烧反应,而冷却区则用于将煅烧后的熟料进行冷却。
2. 窑头设备窑头设备主要包括煤粉仓、煤粉磨机和煤粉输送系统。
煤粉仓用于存放煤粉,煤粉磨机则将煤粉磨成所需的细度,最后通过输送系统将煤粉送入窑体。
3. 窑尾设备窑尾设备主要包括熟料冷却机和熟料破碎机。
熟料冷却机用于对煅烧后的熟料进行冷却,以提高熟料的质量。
熟料破碎机用于将冷却后的熟料进行破碎,以满足不同颗粒度要求的水泥生产工艺。
4. 窑内设备窑内设备包括煤粉喷燃器、预热器和分解炉。
煤粉喷燃器用于在窑体内部喷射煤粉并进行燃烧,提供热量供窑体内的反应进行。
预热器用于将煤粉喷燃后的高温烟气与未煅烧的原料进行热交换,提高窑体内部的温度。
分解炉则是窑体内的关键部分,用于进行煅烧反应,将原料分解成熟料。
5. 除尘系统除尘系统用于处理窑体产生的烟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
除尘系统通常包括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两种设备,可以有效净化烟气,保护环境。
6. 控制系统预分解窑系统还包括一个完善的控制系统,用于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控制系统通常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DCS (分布式控制系统)组成,可以实现对窑体温度、煤粉供给、熟料质量等关键参数的自动控制。
总结起来,预分解窑系统的组成包括窑体、窑头设备、窑尾设备、窑内设备、除尘系统和控制系统。
这些组成部分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水泥生产的整个过程,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水泥产品的质量。
预分解窑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水泥生产的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泥工艺系统培训知识(三)1.分解炉内的燃烧特点答:①辉焰燃烧当煤粉颗粒进入分解炉内,悬浮于气体中,经预热、分解、燃烧发出光和热,形成一个火星,无数的燃烧的小火焰充满全炉。
这种粉料颗粒散布于高温气流中,使粉料颗粒受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固体颗粒发出光和热而辐射形成辉焰。
②分解炉内的温度分布由于炉内气流的旋流或喷腾运动,炉内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其特点为:分解炉的轴向及截面温度都比较均匀;炉内轴向温度由下到上逐渐升高,但变化不大;炉的中心温度较高,边缘温度较低。
③分解炉内的燃烧速度分解炉的燃烧速度影响着分解炉内的发热能力和炉内温度,从而影响着物料的分解率。
为适当加快燃烧速度,控制好炉温,应适当控制好燃料的种类、燃料加入点、燃料粒度、空气剩余系数等。
2.分解炉内和回转窑内的主要传热方式分别是什么答:分解炉内的主要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其次是辐射传热;回转窑内的传热主要是辐射传热。
3.预分解窑物料运动的特点答:物料在预分解窑内运动的特点是流速均匀、时间较短,在窑内的停留时间约为一般回转窑的1/2~1/3。
入窑分解率的提高,减少了物料的窜动,为物料流速均匀创造了条件;高温带的延长和流速的稳定,为窑速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预分解窑的操作要求答:①预分解窑的操作要求保持窑的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要平衡与稳定;②要保持窑内烧结能力与窑的预烧能力的平衡与稳定;③预分解窑的热源有两个,预烧能力主要依靠预热器、分解炉来完成,烧结能力主要由窑的烧成带来决定。
④为了能达到上述两个平衡,操作时必须做到前后兼顾,炉、窑协调,保证烧结温度与分解的预热温度,稳定窑、炉的热工制度。
5.预分解窑重点控制的工艺参数答:①烧成带的温度;一般要达到1300℃~1450℃才能顺利烧结反应。
通常用比色高温仪或辐射高温仪进行测温。
②窑尾的烟气温度;一般要控制在950℃~1100℃。
通常用热电偶或辐射高温仪进行测温,③分解炉的温度;一般为850℃~900℃。
预热器及分解炉现场操作规程(包括:三次风管、预热器、分解炉及所属设备)一、开车前的准备和检查1、确认预热器内无异物,做投球试验,确认各级预热器下料管道畅通;2、关闭所有的入孔、清扫孔、取样孔等;3、检查翻板阀的平衡重量,可用手轻松地打开阀门,确认阀活动灵活。
4、确认燃烧器处于良好状态(位置适当,保护材料无损坏等);5、检查压缩空气压力,确认空气管路系统不漏风。
6、确认三次风挡板位置,动作是否灵活。
二、运转中的检查及注意事项1、检查各级预热器有无堵塞现象,窑尾烟室及烟道结皮是否严重,发现结皮严重及时清理;2、观察各翻板阀是否灵活;3、及时关闭各捅孔门,检查大气开放口及其他各处是否有漏风现象;4、当发现三级、二级刚开始结皮时(或中控室发现了下述现象后),可通过压缩空气处理之(完全堵塞后鼓风处理无效)。
5、检查三次风管道、分解炉、预热器及管道有无掉砖、过热现象,各膨胀节连接管的伸缩状态是否正常。
6、观察各级空气炮工作情况是否良好,有无不工作或者漏气现象。
7、运转情况下的清堵作业7.1清扫作业前,必须与中控取得联系;7.2清扫作业时,要穿戴防护面罩、放热手套、放热鞋,工作服要整齐并扣好衣扣;7.3清扫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靠近作业现场;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行走方便;7.4不准轻易打开预热器的检修门;开清扫孔时,注意随时会喷出热气流和热粉尘,因此不得面对气流和粉尘喷出的方向,不得同时敞开两个以上的清扫孔;7.5不要碰到预热器、烟道等壳体,以免烫伤;7.6清扫有吹风的地方时,应先将风关闭,确认没有余压后开始清扫;清扫时,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因为有粉尘和粘结物落到下面作业人员身上的危险,也有粉尘从下面的检修孔或清扫孔喷出的危险;清扫时,不准左右同时作业。
因为有粉尘会从一个清扫孔喷出。
清扫完后,必须将清扫孔关闭;7.7清扫作业时,中控室不准进行与预热器相关的操作,若有必要,事前要与预热器工联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操作。
新型干法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带篦式冷却机回转窑操作技术参考资料作为一个合格的中控室操作员和现场看火工,必须要做到用以下的方式、方法思考和观察,在操作中于窑内、外、前、后留意观察而且做到操作观点明确,前、后兼顾。
在煅烧时随时要注意窑头、窑尾的风、煤,预热器、篦冷机、电收尘、袋收尘、生料、废气风机、煤磨等环节的抽风情况,做到勤思考、勤观察所有设备的运转过程,稳定、明确操作手法。
同时要随时注意回转窑内风、煤、料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要有良好的预见性和责任心。
煅烧中,在提高产质量的前提下必须要保证窑、篦冷机、预热器的正常工作即高运转率。
对于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窑的操作,最关键和必须注重的就是篦冷机内几股风的配合。
在正常煅烧时,若突然篦冷机下的风配合不力,会立刻影响到窑内的煅烧,给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篦冷机的风和物料的控制方法是:快篦速的操作,必须用小风门,小风量;如果是慢篦速则必须用大风门,大风是对慢篦速使用的,小风是用快篦速的。
另外随时必须保证篦冷机内料层的厚度,必须有一定的物料存留在篦冷机内,不然篦冷机内冷风增多,二次风中冷风多,就会给窑的煅烧带来困难,难以操作。
二次风内冷风多对火焰的阻力增大,对煤粉的燃烧产生困难,所以二次风必须用热风。
对于干法窑外分解解窑来说,就其所有的操作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缺一不可:①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风、煤、料、窑速的配合,并且结合三大一快(大风、大煤、大料及快窑速)的操作方法来控制煅烧。
②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忽略了风、煤、料的配合,就不会有稳定的窑速,就会失去正常的热工状况,这样就严重违反了操作规程,也就不能达到正常煅烧条件,熟料无法合格。
③看火工、操作工必须学以致用,并且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况。
④在每次停窑检修后,从点火算起最少应在2-2.50小时内投料,利用物料来提高预热器及窑尾的温度,既快,又稳定。
相应的说,就是让物料尽快到达烧成带,再次进行烧成带内的热交换,以便提高烧成带的温度。
水泥预热器和分解炉的发展历史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到目前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装备率占95%。
我国第1台悬浮预热及预分解窑于1976年投产,目前这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产能力达6000余万t。
(此为“九五”末数据)。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悬浮预热技术诞生和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是预分解技术诞生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分阶段叙述。
1 预热器1.1 最早的旋风预热器专利最早申请生料悬浮预热器专利权的是丹麦哥本哈根——弗利特力克堡的M·沃格尔·约根生工程师在1932年6月1日向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布拉格的专利局提交“用细分散物料喂入回转窑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申请书,于1934年7月25日获得专利证。
图1是该专利证说明书上示意图,说明四级旋风生料悬浮预热器的全部特征,这就是现在新型干法生产最普遍采用的预热器。
图1四级旋风预热器(捷克专利证说明书上的示意图)1.2 洪堡旋风预热器上述专利概念,经历了20年,德国洪堡公司(Humloldt)F·缪勒改进的第1台洪堡旋风预热器于1951年投入实际生产。
洪堡型旋风预热窑,是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悬浮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回转筒体功能,达到缩短回转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滚翻状态进行气料热交换过程,转移到悬浮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炽热气流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有利于降低熟料烧成热耗。
这可从图2中看出。
图2 干法窑与一般悬浮预热器的比较洪堡旋风预热器见图3。
生料由最上部1级旋风筒连接风管喂入,喂入量1650g/kg熟料。
根据对四级旋风预热器的热工制度研究证明,80%的热交换在连接风管中进行,只有20%的热交换在旋风筒中进行。
⽔泥⼚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填空题:1、我公司充⽓梁篦冷机余热回收的主要⽤途()、()、()。
2、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式为()和(),传热⽅式为()为主。
3、篦式冷却机的篦床传动主要由()和()两种⽅式。
4、熟料中Cao经⾼温煅烧后⼀部分不能完全化合,⽽是以()形式存在,这种经⾼温煅烧后不能完全化合的Cao是熟料()不良的主要因⾄素。
5、旋窑⽣产⽤煤时,为了控制⽕焰的形状和⾼温带长度,要求煤具有较⾼的()和(),以⽤()为宜。
6、熟料急冷主要是防⽌()矿物在多晶转变中产⽣不利的晶体转变。
7、我公司篦冷机⼀段熟料料层⼀般控制在(),冷却机热回收效率能够达到()。
8、煤灰的掺⼊,会使熟料的饱和⽐(),硅率(),铝率()。
9、与传统的湿法、半⼲法⽔泥⽣产相⽐,新型⼲法⽔泥⽣产具有()、()、()、()、()和()的⽅⼤保证体系。
10、旋风筒的作⽤主要是(),传热只完成()。
11、在故障停窑时,降温⼀定要控制好,⼀般都采⽤()保温,时间较长时,其降温的速率不要超过(),以免造成耐⽕材料的爆裂。
12、轮带滑移量是反映()与()的相对位移。
13、我公司燃烧器为()燃烧器,其中中⼼风的作⽤为()、()、()。
14、篦冷机的规格为(),篦床⾯积为()。
15、预热器采⽤⾼效低压损⼤锅壳结构的旋风筒,其⽬的为()、()、()、()。
16、预热器⼀般分为()预热器和()预热器。
17、影响物料在预热器旋风筒内预热的因素①()、②( )。
18、旋风筒的级数较多,预热器出⼝温度越(),即()越⼩。
19、⼀级旋风筒的最⼤⽬的是①()②()。
20、分解炉⼀般分为()分解炉和()分解炉。
21、饱和⽐的⾼低,反映了熟料中()含量的⾼低,也即⽣料中()含量的⾼低。
22、硅锌酸率的⼤⼩,反映了熟料中能形成()的多少,也即在煅烧时()的多少。
23、新型⼲法线均化链的组成()、()、()、()、()。
24、正常⽕焰的温度通过钴玻璃看到:最⾼温度处⽕焰发(),两边呈()。
(二)、分解炉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概述分解炉是把生料粉分散悬浮在气流中,使燃料燃烧和碳酸钙分解过程在很短时间(一般1.5~3秒)内发生的装置,是一种高效率的直接燃烧式固相一气相热交换装置。
在分解炉内,由于燃料的燃烧是在激烈的紊流状态下与物料的吸热反应同时进行,燃料的细小颗粒呈一面浮游,一面燃烧,使整个炉内几乎都变成了燃烧区。
所以不能形成可见辉焰,而是处于820~900℃低温无焰燃烧的状态。
水泥烧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石灰质原料约在900℃时进行分解反应(吸热);在1200~1450℃时进行水泥化合物生成反应(放热、部分熔融)。
根据理论计算,当物料由750℃升高到850℃,分解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85~90%时。
每千克熟料尚须1670千焦的热量。
因此,全燃料的60%左右用于分解炉的燃烧,40%用在窑内燃烧。
近几年来窑外分解技术发展很快,虽然分解炉的结构型式和工作原理不尽相同,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从入窑碳酸钙分解率来看,都不相上下,一般都达到85%以上。
由此看来,分解炉的结构型式对于入窑生料碳酸钙分解率的影响是不太大的。
关键在于燃料在生料浓度很高的分解炉内能稳定、完全燃烧,炉内温度分布均匀,并使碳酸钙分解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我国某厂烧煤分解炉的结构示意图3—18。
分解炉由预燃室和炉体两部分组成,预燃室主要起预燃和散料作用,炉体主要起燃料燃烧和碳酸钙分解作用。
在钢板壳体内壁镶砌耐火砖。
由冷却机来的二次空气分成两路进入预燃室。
三级旋风筒下来的预热料,由二次空气从预燃室柱体的中上部带入预燃室。
约四分之一的分解炉用煤粉,从预燃室顶部由少量二次空气带入并着火燃烧,约四分之三左右的煤粉在分解炉锥体的上部位置喂入,以此来提高和调整分解炉的温度,使整个炉内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担任分解碳酸钙的主力作用。
炉体内的煤粉颗粒,虽被大量的惰性气体CO2和N2所包围,减少了与O2接触的机会,煤粉的燃烧速度就会减慢。
但由于进入预燃室的煤粉不受生料粉的影响,而且在纯空气中燃烧,形成引燃火焰,起到火种的作用,使预燃室出口处有明火存在,对煤粉起着强制着火作用。
预分解窑系统的组成预分解窑系统是一种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分解窑系统的组成。
预分解窑系统由预分解炉和旋风分离器组成。
预分解炉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将原料在高温下进行预分解,将其分解为石灰石和煤气两部分。
预分解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炉筒、炉头、炉尾和燃烧器。
炉筒是原料在其中进行预分解的容器,炉头和炉尾分别用于进料和排料,燃烧器用于提供炉内所需的高温。
预分解窑系统还包括煤粉预热装置和煤粉输送系统。
煤粉预热装置用于将煤粉预热至一定温度,提高其燃烧效率。
煤粉输送系统则负责将预热后的煤粉输送到预分解炉中,与原料一起进入炉内进行反应。
这些部件的合理设计和运行状态对于保证预分解窑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预分解窑系统还包括烟气处理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
烟气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处理预分解炉排出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常用的烟气处理设备有除尘器和脱硫装置。
尾气处理系统则用于处理预分解窑系统排出的尾气,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煤气和石灰石粉尘。
尾气处理系统中常用的设备有旋风分离器和电除尘器。
预分解窑系统还需要配备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
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整个预分解窑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各个部件的协调工作。
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预分解窑系统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预分解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共同协作完成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预分解工作。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运行,预分解窑系统能够提高水泥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系统衬料砌筑由于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均是静止设备,且主要承受粉状物料的摩擦,其耐火衬料的强度要求可相应降低。
通常采用复合衬料,即采用有一定的耐火度,抗碱并能抵御粉体和高温气流冲刷的耐火材料作为工作层,用导热系数很低的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
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使用的耐火材料制品种类比较多,尤其是各级旋风筒的锥形料斗,锥角不一,导致具有大量外形相像,颜色差别不大的耐火砖应用于预热器和分解炉系统。
应注意材质和外形的细微差别,按照设计逐一对照选择。
原则上直砖和锚固砖用于直墙,仅在一个方向上有锥度的楔形砖用于圆柱体表面,而在两个方向上有锥度的楔形砖用于锥形料斗的砌筑。
浇筑料一般用于大面积易于坍塌的直墙、顶板平面和形状复杂,若采用耐火砖砌筑易于脱落的部位。
隔热板、隔热砌块用于处在较高温度的耐火砖或浇筑料与钢制壳体之间,作为保温填塞材料。
由于是两层保温材料,砌筑时原则上应错缝砌筑,但实际中很难实行。
硅盖板的耐火砖砌筑时,两层材料各自的缝隙和两层材料之间的缝隙必须填塞和注满粘结剂和耐火泥。
如耐火砖或耐火浇筑料须设膨胀缝,应避免设置直通缝,以有效保护其中填塞的耐火纤维材料。
从工艺布置看,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是从上至下,温度按一定梯度升高的。
除耐火制品的适应温度有较大变化外,耐火砖的锚固件也有所不同。
最高温度在分解炉和窑尾烟室处,其锚固件的的耐热钢牌号应不低于Gr25Ni20,上部预热器锚固件采用1Gr18Ni9Ti即可。
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有凸起部分,如预热器进风口处和只是分解炉与混合室的结合部,这部分支撑较少,属于砌筑中的薄弱环节。
通常使用耐火浇筑料进行砌筑,应根据控制缝的设置原则,在凸起最高处的200mm部位,恰当设置控制缝,并适当加大控制缝两侧的扒钉分布密度。
尤其是凸起部位的扒钉分布密度。
在所有仪表、清灰孔相应埋件以及空气炮的炮管入端被固定好后,方可进行浇筑料的浇筑。
如有必要,可临时拆下窑尾下料锥形体的2~3块扇形板,为位于烟室密封处的框架浇筑提供足够的空间,待砌筑完成后恢复。
水泥窑的知识点总结1. 水泥窑的类型水泥窑通常根据其操作方式、燃料类型和反应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操作方式可以分为干法水泥窑和湿法水泥窑。
按照燃料类型可以分为煤粉水泥窑、天然气水泥窑、重油水泥窑和生物质水泥窑。
按照反应方式可以分为预热器水泥窑、旋转窑水泥窑和立式水泥窑等。
2. 水泥窑的结构通常水泥窑由窑身、窑头、窑尾、窑身的层级气流、热交换设备,以及支撑装置等组成。
窑身是水泥窑的主要部分,是原料在窑内进行煅烧反应的地方。
窑头和窑尾是水泥窑的两个端部,窑头主要用于进料和排出烟气,窑尾主要用于排出熟料和废气。
窑身内部由多层物料形成,呈现不同的气流层级,从而使反应达到最佳状态。
热交换设备用于回收热能,以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支撑装置则用于支撑和旋转水泥窑。
3. 水泥窑的工作原理水泥窑是一个旋转的圆筒形设备,原料从窑头端进入到窑尾端,经过高温烧烤反应后形成水泥熟料。
在水泥窑内,原料经过干法或湿法处理后,被送入窑内,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和煅烧反应,形成水泥熟料。
同时,水泥窑在旋转的过程中,使得原料与高温燃料气体充分接触,从而加速反应速度。
最终,熟料从窑尾端排出,进行冷却和粉磨加工,生产成水泥产品。
4. 水泥窑的运行参数水泥窑的运行参数对窑内热力学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窑内温度、窑内气氛、熟料产量、回转速度和窑身倾斜角度等。
控制这些参数能够有效地提高水泥窑的能效和生产效率。
5. 水泥窑的能源消耗水泥窑是整个水泥生产过程的主要能耗设备,其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常用的能源包括煤炭、焦炭、天然气、重油等,这些能源的使用对水泥窑的运行成本和环保压力产生影响。
因此,提高水泥窑的热能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是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6. 水泥窑的环保问题水泥窑是一种高温、高压、大气量的设备,在窑内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尾气和粉尘。
这些排放物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还有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加强水泥窑的环保设施建设和排放控制,减少排放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已成为水泥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水泥分解炉的工作原理
水泥分解炉是一种用于处理废弃水泥或生产废渣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加料:将待处理的水泥或废渣通过给料装置加入分解炉内。
加入的水泥或废渣将被置于分解炉的上部。
2. 分解:随着分解炉内温度的升高,水泥或废渣开始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水泥中的有机杂质与无机成分被分解并释放出热能。
3. 燃烧:为了维持分解炉内的高温环境,通常会在分解炉的底部设置一个燃烧室,通过燃烧固体或液体燃料,产生高温气体,并通过分解炉内的火箭冲锋管或类似装置将高温气体引入分解炉上部。
这样就可以使水泥或废渣达到分解所需的温度。
4. 分解产物处理:分解后的产物主要是分解后的有机杂质和无机成分。
有机杂质会以气体的形式被排出分解炉,并经过处理后进行回收或处理。
无机成分则会以固体的形式残留在分解炉内,并通过炉体的清理操作进行清除。
5. 回收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被用作其他工序的能源供给,如发电、加热或蒸汽生产。
总体而言,水泥分解炉通过加热水泥或废渣,并在高温环境下分解产生有机杂质和无机成分,从而实现对废弃水泥或废渣的处理和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