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3.79 MB
- 文档页数:62
美丽的勾股树----勾股定理的探索与应用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与生活”是这章书所体现的主要思想。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比较、探索、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进行正确的应用。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了解了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了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为进一步探索应用勾股定理做好了铺垫.教学目标1. 经历对问题情景的观察、分析、一般化等思维活动,提出猜想,体验勾股定理的应用.2. 能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3. 通过问题的探索,让学生感受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5. 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感受,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地球王国上,原始森林,参天古树给我们以神秘的遐想;绿树成荫,微风习习,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你知道吗?在古老的数学王国里,有一种树木,它很奇妙,生长速度大的惊人,它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到数学王国去欣赏吧!【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欣赏美丽的勾股树图片,设置疑问:这些美丽的勾股树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的探索兴趣和热情.二、回顾与练习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1. 请说说勾股定理的内容.2. 如图所示,a2+b2=,a=,b= ,c= .3. 边长为6cm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 .4.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 .5. 下列各组数据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1) 5 7 9(2)√2 √3 √5(3) 12 14 18(4) 3a 4a 5a6. 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1)阴影部分是正方形(2)阴影部分是矩形(3)阴影部分是半圆7. 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求它的面积为多少?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第7题的证明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回顾与练习,为向下面的问题探索做好知识准备.三、探索与思考问题1 如图1,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图 1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问题2 如图2,分别以Rt∆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猜想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加以说明.图 2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并利用勾股定理来证明.问题3 如图3 ,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猜想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加以说明.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并利用勾股定理、回顾与练习7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加以证明.【设计意图】 1. 问题1由学生独立完成,问题2和3,让学生经历猜想、证明的过程,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2. 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四、应用与巩固1. 如图,这是一棵奇妙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M 的边长是9cm ,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和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口答.2S 1S 3S A B C 图 32. 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作正方形,然后分别以三个正方形的中心为圆心、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圆.试探索三个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师生活动: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一名学生板书解答过程.3. 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的三边分别为6、8、10,分别以它的三边为直径向上作三个半圆,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师生活动: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一名学生板书解答过程.【设计意图】 练习对学生来说,达到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问题2和问题3的设计师让学生有更开阔的思维空间,让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得到深化.五、欣赏图片,布置作业1. 欣赏美丽的勾股树在琅琊山4A 级国家森林公园里,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植物.1S 2S 3S CBA可是你是否见过数学王国里的树-----勾股树呢?【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勾股树图片,让学生在图片欣赏中感受数学美,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到生活的道理.2. 布置作业必做题:你知道这是如何画出来的吗?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那一个个细小的部分正是我们学过的勾股图,一个一个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多么奇妙美丽的勾股树!动手画画看,相信你也能画出其他形态的勾股树.选做题:如图,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一般的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为使S1、S2、S3仍具有与问题3相同的关系,所作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设计意图】必做题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选做题是在问题3的基础上将题目的条件稍作改动,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完成探索和思考.。
数学勾股定理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及证明方法;(2)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学会运用几何画板等工具,进行勾股定理的验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勾股定理的定义及应用;(2)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2. 教学难点:(1)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2)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2)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3)制作PPT和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勾股定理的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2)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2)通过PPT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3)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验证勾股定理。
4. 课堂练习:(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2. 调查生活中运用勾股定理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定义、证明及应用,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2. 演示法: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勾股定理景德镇十六中:汤瑛一、教学背景勾股定理是人类数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也是几何学中几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定理之一。
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既是直角三角形性质的拓展,又是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它紧密联系了数学中最基本的两个量—数与形,能够把形(直角三角形中一个角是直角)转化成数量关系(三边之间满足的关系),既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又体现了转化和方程思想。
勾股定理导致了无理数的发现以及第一次数学危机,有人把它提为人类科学史上的十大发现之一,天文学家开普勒亦把它称为几何定理中的"黄金"。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2)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应用—检测—拓展”的学习过程,并体会“特殊—一般—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2通过定理的证明过程体会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目标:1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通过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2使学生在定理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探究之趣3通过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的数学成就,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发奋学习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会利用两边求三角形的另一边长。
教学难点:运用欧氏几何的基本定理进行证明及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如图,强大的台风使得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2)邮票欣赏:猜想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关系二做一做1如图,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分别是多少,它们满足前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吗你是如何计算的与同伴交流2如图,对下图中的直角三角形,是否还满足这样的关系你又如何计算的呢三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四定理证明用四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拼摆,得到一大正方形与一个小正方形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吗大正方形面积表示为:①______②______对比两种表示方法你得到勾股定理了吗五定理应用1、比比谁算的快2如图,强大的台风使得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3小明的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六)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七)课后作业: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