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形态与结构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70 MB
- 文档页数:62
第一节花的结构与类型第一节花的结构与类型教材简析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命周期,而第一节“花的结构和花序”中的实验教学“花的结构”的知识内容是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其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节内容包括:(一)花的结构(二)花的类型两部分。
教材首先通过解剖实验,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接着利用图片介绍了花的类型和花序的种类。
解剖花和认识花的基本结构是本节的重难点。
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结果以及种子怎样才能形成,为以后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打好基础。
教学设想通过课前搜集与整理的资料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花的结构使学生认同花的主要部分。
通过对比花的主要结构的不同认识单性花和两性花,从而理解雌雄同株植物与雌雄异株植物。
通过学生的多种探究方式主动获得知识,再以小组交流的方式相互交融与完善,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形象的知识生成过程,从而达到对重点的突破。
教学中注重过程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进步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生物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识别花的各个部分,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②描述花的种类和花的着生方式;③说出两性花、单性花、雌花、雄花以及单生花和花序的概念;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认识花的主要部分;②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知道自然界生物的丰富多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热爱的情感;②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种类”等知识,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解剖和识别花的基本结构;难点通过探究实验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性教学突破对于解剖和识别花的基本结构,采用教师合理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中预设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自动地思考和解决。
实验10花的解剖结构一、花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一朵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几部分共同着生于花托上构成.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下,花的各部位发生各种形态变异,形成了千姿百态、绚丽多采的花的世界。
花的形态特征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研究不同科属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重要根据.本实验通过对桃花(Prunus persica)和其它典型植物花的观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及花的不同类型。
(一)花的基本结构-—桃花的观察桃花为单生花,每朵花下有柄并有一苞片.取一朵新鲜或浸泡的桃花,先自外向内逐层观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形态和着生情况。
然后将桃花沿纵向切开,在实体解剖镜下做进一步观察。
桃花的花托呈杯状,即花托中部凹陷成一小杯状。
萼片、花瓣和雄蕊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雌蕊的子房着生于花托中央的凹陷部位。
桃花的花萼由五片绿色叶片状萼片组成,各萼片相互离生。
花萼也叫做外轮花被.桃花的花冠由五片粉红色花瓣组成,离生。
花冠也叫内轮花被。
桃花的雄蕊数目多,不定数.每一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丝起支持和联系作用,花药中可产生花粉粒,为雄蕊的主要部分.雄蕊在花托边缘作轮生排列.桃花的雌蕊呈瓶状,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子房中着生有胚珠。
桃花的子房仅基部着生于花托上,而其它部位与花托分离,故其着生位置属上位子房。
桃花的花萼和花冠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其相对于子房的位置则属于周位花(图38—1).通过上述观察可了解桃花具有齐全的花的各部分,是一典型的完全花,既是一具有外轮花被(花萼)和内轮花被(花冠)的重被花,又是具有雄蕊和雌蕊的两性花,同时还是一花冠呈辐射对称的整齐花。
桃花的结构可代表一般花的基本结构。
(二)花的类型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指一朵花具有齐全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
当一些植物花的结构中缺少上述四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甚至缺少三部分时,即为不完全花。
当缺少内轮或外轮花被时,可形成单被花,而花被完全缺少时,形成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