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痉挛的中医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57.31 KB
- 文档页数:34
中医眼科如何治疗眼肌麻痹在中医领域,眼肌麻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中医眼科是如何来治疗眼肌麻痹的呢?中医认为,眼肌麻痹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密切相关。
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常见的有外感风邪、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经络阻滞等。
针对外感风邪导致的眼肌麻痹,中医治疗常采用祛风解表的方法。
风邪侵袭人体,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眼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治疗时,会选用一些具有祛风作用的中药,如防风、荆芥、羌活等,以驱散风邪,疏通经络,恢复眼部肌肉的功能。
气血不足也是引发眼肌麻痹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濡养眼部肌肉的关键。
当气血不足时,眼部肌肉失去滋养,就容易出现麻痹症状。
此时,中医治疗重在补气养血。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当归、熟地等,通过调理气血,使眼部肌肉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从而改善麻痹状况。
肝肾亏虚同样可能导致眼肌麻痹。
肝开窍于目,肾主藏精,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于目,眼部肌肉失养。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会采用滋补肝肾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山茱萸等,以补充肝肾之精,滋养眼部,缓解麻痹症状。
经络阻滞是眼肌麻痹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一旦经络阻滞,气血不能正常流通,眼部肌肉就会出现功能障碍。
中医治疗经络阻滞型眼肌麻痹,通常会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恢复眼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眼科还有多种特色疗法用于眼肌麻痹的治疗。
针灸疗法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针刺眼部周围的穴位,如睛明、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等,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相关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刺激眼部肌肉的神经功能,从而改善眼肌麻痹的症状。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手法。
推拿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易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因此强调早期治疗,并预防由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引起各种并发症包括威胁生命的严重感染。
近年来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颇丰[6],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引人注目。
肾病综合征属祖国医学水肿、腰痛、尿浊等范畴。
肾病综合征以脾肾功能失调为重心,以阴阳气血不足、尤其是阳气不足为病变之本,以水湿、湿热、瘀血阻滞为病变之标,表现为虚中夹实证,本病常易并发眩晕、心悸、胃痛,而且患者尤易感冒,每因感冒而加重病情,恶性循环,致病情迁延难愈,正气愈虚,邪气愈盛,湿浊诸邪阻滞更甚,则会并发癃闭,关格等病,而治之棘手[7]。
肾舒胶囊温肾健脾,益气养阴兼以活血通络。
方中黄芪、党参补气固本,摄精止泄;补骨脂、葫芦巴、菟丝子温补肾阳;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味厚质重,滋补肾阴;山药、白术相配健脾利湿,消肿;蝉蜕、白僵蚕搜剔入络搜邪,化瘀通络;石韦利尿排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以上各味药均有消除蛋白尿的作用[8];黄芪含有大量多糖、氨基酸等,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细胞生长和再生[8];白术对老年小鼠肾脏结构(肾小体数量、大小、滤过屏障、基底膜厚度及足细胞裂孔等)均有明显改善作用[9];山药可增强小鼠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使过氧化脂质降低,对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有升高趋势[9];石韦可降低蛋白尿[9];山茱萸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10]。
诸药合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再生,清除氧自由基,消除蛋白尿。
本观察结果表明,肾舒胶囊可降低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
经临床验证,肾舒胶囊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远期疗效及实验研究尚待进一步观察中。
参考文献[1] Briggs Wa.C hoi M J .S cheel P J.F ollow -up on myc ophenolat et reatm ent of giom eruiar dis ease[J ].Am J K idney Dis ,1999,33:899-900[2] 秦文浩,钱桐荪,徐学康.四联双冲击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63例[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4,3(4):276-280[3] 翁心华.内科疾病诊疗标准[S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1[4] 李全亭,病种质量控制标准[S].5版.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9-352[5]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01-2006[6] 袁新志,邓声莉,陈立平,等.单冲击五联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8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1999,1(6):50-51[7] 王白敏,吕宏生,刘玉宁.肾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71[8] 吕广振.中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9-212,119-120[9] 周风梧.新编中药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6-157,325-326[10] 姜学进.河北中草药[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2-33,55-57(收稿日期:2006-12-19)针灸按摩针刺治疗顽固性眼肌痉挛验案2则王淑杰(河北省廊坊市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河北廊坊 065000) 【关键词】 眼肌麻痹;针刺疗法【中图分类号】 R 246;R 777.45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19(2007)07-597-01作者简介王淑杰(58),女,主治中医师,大专。
【民间秘方】治疗面部痉挛和眨眼症验方【民间秘方】治疗面部痉挛和眨眼症验方葛根汤勾丁秦艽主治眼皮跳:葛根汤+勾丁+秦艽。
《验证病案》:此方来源于台湾张步桃老中医《小中药.大功效》一书中,临床上经常遇到面部痉挛和眨眼症,过去一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自从看到张步桃一书之后,颇受启发。
忆2007年3月一日,药店小会计冯玲珍小姑娘,对我说,我这老眨眼的毛病你能否治一下,我说多长时间了,她说大约有七八年了,一紧张就更厉害,恰巧这两天我刚看完,张步桃写的《小中药.大功效》一书,其中专门谈到这个病。
于是顺手拈来,开了方子【处方】: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勾丁秦艽又加上了蝉衣和蜈蚣、全虫以增强解痉镇静作用。
谁知五付药就大见成效,十付药就治愈了。
真是灵验。
同年,我在星月医院,用此方还治疗过一位50多岁的妇女,一见强光就眨眼不停,也是十余付药就治愈。
可惜的是这样的病人不多。
张步桃这部书上下两册,我觉得很有看头。
文章通俗,医理清透,方子实用,值得一读。
中医可爱的理想补充:方中勾丁应该为勾藤。
第三批【健康长寿】精品推荐如下:[精]【男子喜讯】40种滋阴补阳药膳菜谱,让你更强壮[精]【食疗天地】哪里不舒服就吃哪种水果[精]【近视治疗】两个月时间,视力从400降到了200[精]【男子功夫】道家补肾强精秘法:教你男性七步回春功(全真教龙门派)[精]【治癌喜讯】被称为「真正成为起死回生的魔杖」马铃薯生汁疗法[精]【美容秘诀】这28条美容妙招可比整容还狠!只要你坚持,几年后,焕然一新![热品]【名医教你】手把手教您看医院化验单[精]【民间秘方】治喘奇方,确实灵验神效[精]【穴位治疗】胜吃18种中药的穴位按摩秘籍[精]【民间秘方】珍藏秘方不简单[精]【中医精品】现代疾病常用中成药简表[精]【按摩治疗】文玩麻核桃按摩手法详解[精]【民间偏方】终生受用的70个纯天然治疗偏方[精]【中医良方】全都是无价之宝的偏方,值得收藏[精]【民间秘方】清理血管壁治疗心绞痛秘方[精]【专利秘方】《乙肝特效灵》治疗早期、中期、晚期乙肝病,功效显著无副作用[精]【民间秘方】治疗中老年人腰腿痛,5天见效,20天痊愈[精]【美容按摩】膝盖上有个祛斑穴,能使面部皮肤润泽,祛除脸上雀斑[精]【食疗精品】食疗偏方100条(收藏备用)[精]【民间偏方】特效简易催情秘方[精]【中医奇方】50个奇难杂症立愈方[精]【穴位治疗】特清晰版人体穴位图,带有尺码![精]【民间秘方】10年的慢性咽炎仅用21元治愈[精]【养生保健】中风被我剿灭了![精]【民间秘方】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绝技配方[精]【民间秘方】几元钱让你白发变黑[精]【民间偏方】治疗老年斑的六个偏方[精]【家传秘方】治疗颈椎病头晕秘方,传为神方,竞相传抄[精]【中医奇方】一个名老中医的保密偏方,不管你是什么疼痛,药到病除![精]【美容秘方】《祛斑养颜汤》治疗黄褐斑效方,有效率93.6%[精]【民间秘方】生嚼枸杞治疗白内障[精]【民间秘方】接骨一剂即愈特方&《益肾坚骨汤》[精]【穴位治疗】哪不舒服,只需照着图按按。
中医眼科如何运用中药缓解眼部疼痛在日常生活中,眼部疼痛是一种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症状。
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用眼过度、眼部感染、外伤等。
中医眼科在缓解眼部疼痛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其中中药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眼部疼痛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密切相关。
眼睛是肝经所过之处,肝开窍于目,若肝气不舒、肝火上炎,都可能导致眼部疼痛。
此外,肾主水,若肾阴不足,不能滋养眼睛,也可能出现疼痛。
再者,外感风热、热毒等邪气侵袭眼部,也会引发疼痛。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眼部疼痛,中医会选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比如,对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眼部疼痛,常选用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等组成。
其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清泻肝胆实火;黄芩、栀子苦寒泻火,协助龙胆草清泻肝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以防苦寒之药伤阴;柴胡舒畅肝胆之气;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效,从而缓解眼部疼痛。
如果是风热侵袭导致的眼部疼痛,银翘散是常用的方剂。
银翘散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桔梗、竹叶、芦根、甘草组成。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薄荷、荆芥穗、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牛蒡子、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竹叶、芦根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能有效缓解风热引起的眼部疼痛。
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眼部疼痛,杞菊地黄丸则是常用之选。
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
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泽泻、丹皮、茯苓泄浊利湿;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清肝明目。
诸药合用,滋补肝肾之阴,使眼睛得到滋养,从而减轻疼痛。
除了方剂,一些单味中药也对缓解眼部疼痛有帮助。
例如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
用决明子泡茶饮用,对于肝火上亢引起的眼部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眼睑痉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鲍芳芳;张振永;张兴儒【摘要】眼睑痉挛是一种特征性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好发于成年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眼睑痉挛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针对此病,现代医学治疗以反复注射A型肉毒素为主,随注射次数的增加,疗效下降;中医有自身优势,在治疗该病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年(卷),期】2015(025)005【总页数】3页(P374-376)【关键词】眼睑痉挛;肉毒杆菌毒素;胞轮振跳【作者】鲍芳芳;张振永;张兴儒【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上海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上海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上海200062;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1眼睑痉挛指非继发性的单侧或双侧眼轮匝肌不随意的非节律性的强直性收缩的疾患〔1〕,临床主要表现为眼轮匝肌不自主频繁的跳动,甚者引起面部肌肉及口角发生抽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病好发于成年女性,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通常临床诊断的眼睑痉挛主要为原发性、特发性和自发性眼睑痉挛,统称为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
根据其出现的症状、体征,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胞轮振跳”、“脾轮振跳”、“目瞤”等范畴。
现代医学尚无口服药物治疗BEB有效的研究证明,有人建议采用氯硝西泮、巴氯芬、苯海索等治疗BEB,有报道使用唑吡坦有明显效果〔2〕。
目前注射A型肉毒素为主要治疗方法,该法作为治疗BEB的一线方法已经有20多年。
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90%的BEB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抑郁症状〔3〕。
A型肉毒素的药效平均维持时间为3~4个月,局部注射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注射,副作用主要包括眼睑下垂、面瘫、口干、局部软组织肿胀等,但这些反应温和、短暂,一般持续1~4周自行消失〔4〕,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重复使用,A型肉毒素注射剂量需逐次加大,有些患者还会产生中和抗体,导致治疗抵抗〔5〕,很多患者转而寻求中医治疗,本文就中医治疗眼睑痉挛的进展进行综述。
中医针灸治疗面部痉挛缓解口眼歪斜 中医针灸作为一种古老且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被广大人们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疾病。在面部痉挛,尤其是口眼歪斜等症状的缓解中,中医针灸疗法也显示出了其独特的疗效。本文将讨论中医针灸治疗面部痉挛缓解口眼歪斜的方法和效果。
一、面部痉挛和口眼歪斜简介 面部痉挛是一种因面部神经肌肉的不协调收缩而引起的症状,表现为面部的抽搐、扭曲和肌肉僵硬。口眼歪斜是其一种常见的形式,具体表现为口角向一侧偏斜和眼睛向一侧看不清楚。
二、中医针灸治疗面部痉挛的原理 中医认为,面部痉挛和口眼歪斜等症状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针灸刺激,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平衡阴阳,从而缓解面部痉挛,并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三、中医针灸治疗面部痉挛缓解口眼歪斜的方法 1. 选穴 中医针灸治疗面部痉挛和口眼歪斜的常用穴位包括太阳、四白、阳白等穴位,这些穴位位于面部和头部的特定位置。通过在这些穴位上用针进行刺激,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
2. 刺激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面部痉挛采用的刺激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温针、电针、艾灸等。其中,温针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在针灸穴位上刺入温针并进行微调来刺激穴位,从而起到缓解面部痉挛的效果。同时,电针和艾灸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
3. 治疗周期 中医针灸治疗面部痉挛的治疗周期通常是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而定的,一般需要连续治疗数次或多次方能显著改善症状。治疗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指导和监测,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四、中医针灸治疗面部痉挛缓解口眼歪斜的疗效和注意事项 1. 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面部痉挛在缓解口眼歪斜的效果上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许多病例的治疗结果表明,中医针灸可以显著减轻面部痉挛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注意事项 中医针灸治疗需要从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确保没有禁忌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计划和要求,遵守医嘱。
张仲景治面肌痉挛的经方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疾病,它是由于面部神经肌肉的异常兴奋所引起的,表现为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和痉挛。
面肌痉挛的症状包括面部僵硬、表情僵硬、口角歪斜、眼睑痉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仲景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中记录了多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方剂,这些方剂经过临床验证,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张仲景治疗面肌痉挛的经方及其临床应用。
一、张仲景治疗面肌痉挛的经方1. 左归丸【组成】左归、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温经散寒,调和营卫。
【主治】面肌痉挛、偏头痛、失眠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10克,每日3次。
2. 柴胡桂枝汤加芍药【组成】柴胡、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功效】解表散寒,调和营卫。
【主治】面肌痉挛、头痛、发热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10克,每日3次。
3. 柴胡桂枝汤加附子【组成】柴胡、桂枝、附子、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功效】温阳祛寒,调和营卫。
【主治】面肌痉挛、头痛、寒痹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10克,每日3次。
二、张仲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张仲景的经方在治疗面肌痉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临床应用广泛。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临床案例:1. 患者张某,女性,45岁,面肌痉挛症状已有半年,表现为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和痉挛,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
采用张仲景的左归丸治疗,每日口服3次,每次10克。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面肌痉挛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2. 患者李某,男性,60岁,面肌痉挛症状已有3个月,表现为口角歪斜和眼睑痉挛。
采用张仲景的柴胡桂枝汤加芍药治疗,每日口服3次,每次10克。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面肌痉挛症状减轻,口角歪斜和眼睑痉挛均有所改善。
3. 患者王某,男性,50岁,面肌痉挛症状已有1年,表现为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和痉挛,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采用张仲景的柴胡桂枝汤加附子治疗,每日口服3次,每次10克。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面肌痉挛症状明显减轻,生活和工作质量得到了改善。
眼肌痉挛究治
郝文轩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
【年(卷),期】1991(012)003
【摘要】眼肌痉挛,俗称眼皮跳动;清·黄庭镜《目经大成》谓之目(?);明·傅仁宇《审视瑶函》谓之脾轮振跳。
病虽小恙,内关脏腑,外涉经络,治不中窾,每致缠绵难愈。
此症多发于一目,有偏于眼角者,有偏于眉上者,有掣动面部肌肉者,有兼见头痛、心悸者,见证不同,治法各异,必细心推敲,详求病机,方能药投效显。
兹不揣谫陋,爰列治法如下,并撮附拙案,以就正同道。
一、养血息风法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血虚气浮,则肝风妄动,发于目侧,而为目(?)。
其病起于渐或久治莫愈,舌质淡红,脉来虚细,头晕,面色失华。
此血虚肝燥,风气暗动。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郝文轩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774
【相关文献】
1.多针浅刺治疗眼肌痉挛 [J], 杨东红;于水源
2.针刺治疗眼肌痉挛39例 [J], 李颜飞;贾元媛;王利然
3.全眶周闭眼肌群切除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临床分析 [J], 张蓓蕾;林艳艳;马颖洁;
朱秀影;倪建新
4.雷火灸结合眼针疗法在眼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林剑鸿;方佳玲
5."调神醒脑,补脾养心"法论治眼肌痉挛初探 [J], 吕致君;肖康平;许军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肌痉挛的中医治疗 一.眼睑痉挛中医治疗医案和名方 1.眼睑瞬动 黎明质医案:李某某,女,56岁,1989年10月8日初诊。自述左侧上下眼睑动三年余,多方治疗罔效。近月来病情加剧,一 日之间瞬动发作数十次,每次3~5分钟,瞬动时畏惧视物,以手覆压左眼,终止家务,直待瞬止。视力不减,无羞明眵泪, 食、便正常,惟素易怒易郁,情绪不稳,舌淡、苔白润,脉寸浮尺沉。 推论病机,当属肾水冻结,木失所荣,阳虚风动。拟用真武汤增减。处方: 制附片6克,白芍20克,茯苓、谷芽各15克,白术、僵蚕、防风各10克。5剂。 服用第3剂后,瞬动大减,尽剂而病告愈。 又拟柴芍六君子汤5剂善后,随访7个月病未复发。(柴芍六君子汤,处方:柴胡9g,白芍、党参、白术各15g,茯苓12g, 陈皮、法半夏、炙甘草各6g。) (新中医1991;〈11〉:41) 按语:肾水冻结,木失所荣,阳虚风动。方中用附片微量,恰如春日迟迟,使冰冻缓缓而解,泽土荣木;白芍重用,直取 涵木息风;谷芽以助茯苓,白术复苏土运制水泛滥;僵蚕、防风从标而治。共奏阳气健运,水润木荣,其风自息之效。
2.名医路际平方剂 【辨证】心肺两虚,痰气上冲。 【治法】补气逐瘀,解痉化痰。 【方名】补气镇惊汤。 【组成】炙黄芪24克,柏子仁12克,川芎6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茯神10克,当归身10 克,杭白芍10克,枣仁(炒)10克,半夏10克,胆星6克,细辛3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路际平方 3.大秦艽汤治疗眼肌麻痹50例 临床资料 50例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19-67岁,病程2天-3个月。伴糖尿病者4例,脑血栓者5例,外伤者3例,均
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35例,左眼15例。复视像检查:水平复视46例,垂直复视4例。50例患者均有眼球活动受限、复视、
头晕、恶心等症状。 治疗方法 以《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为基本方剂: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细辛
、白术、黄芩、生地、茯苓、石膏。辨证加减:无内热者去石膏、黄芩,加白附子、全虫祛风痰、通经络;舌有瘀点、瘀
斑者加桃仁、红花;舌苔厚腻脉滑者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以祛痰燥湿。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天为1个疗程
。 服药1个疗程后8例痊愈,服药2个疗程后23例痊愈,服药3个疗程后9例痊愈,经3个疗程治疗 后有效者8例,无效2例。50例中,3个疗程后痊愈率80%,有效率16%,总有效率为96%。 【组成】秦艽90克 甘草60克 川芎60克 当归60克 白芍药60克 细辛15克 川羌活 防风 黄芩各30克 石膏60克 吴白芷30克
白术30克 生地黄30克 熟地黄30克 白茯苓30克 川独活60克 【用法】上十六味,锉。每服30克,水煎,去滓温服,不拘时。 【组成】秦艽三两(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二两(各6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 、生地、熟地各一两(各3克),细辛半两(2克) 【功用】祛风清热,养血活血。【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呙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风邪散见,不拘一
经者。 4.李某,女,30岁,左眼睑跳动,三月不愈,西医诊为眼肌痉挛,治而乏效。舌质正常,无苔,脉细而数,神情烦躁,唇
淡口和,溲清便润。自云病后服蚂蚁、全蝎等药反益剧。 此虚风妄动也。宜静以制动,施以龙牡,今反以虫类搜之,其
气益张,无怪其投而弗效也。余予仲景桂甘龙牡汤,复阳宁风,并加白附子引入头面,2剂而愈。《内经》云;“阳气者,
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神安筋柔,肌不再动矣.【组成】桂枝3~9克、甘草9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
5..患者有左侧面瘫病史。左眼睑跳动半年余,每日除睡觉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他人肉眼可见
。患者情绪低落,曾到多家医院求诊,均诊为面神经痉挛,先后给予针灸、局部封闭,及缓痉药物(药名不祥)治疗,收
效甚微。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头翁20克,蜈蚣3条(研冲)。日1剂,6剂后症状消失。上方不
变,继服6剂加以巩固,随访两周未复发。 6.治眼肌麻痹秘方 患者有左侧面瘫病史。左眼睑跳动半年余,每日除睡觉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他人肉眼可见。 患者情绪低落,曾到多家医院求诊,均诊为面神经痉挛,先后给予针灸、局部封闭,及缓痉药物(药名不祥)治疗,收效
甚微。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头翁20克,蜈蚣3条(研冲)。日1剂,6剂后症状消失。上方不变
,继服6剂加以巩固,随访两周未复发
7.去痹汤 【来源】许吉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天麻、僵蚕、地龙、全蝎、海风藤、络石藤各3克,制川乌(或制草乌)、
炮山甲各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驱风逐邪,通经活络。 【方解】病程短暂,谓之新病。方用天麻、僵蚕、地龙、全蝎搜风止痉;川乌祛风散湿;海风藤、络石藤、穿山甲通络。
方中剂量虽轻,而疗效甚著。说明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临床用药亦同属此理。方中大辛之品,投
之过重,恐有耗阴之弊。方中用药,恰到好处,故取效颇捷。 【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加减】烦躁失眠,加茯神、远志;孕妇,去山甲,加川断、苎麻根。 【疗效】治疗13例,其中单眼外肌麻痹5例,单眼动眼神经麻痹4例,单眼全眼神经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内。皆服药2
~4周而愈。 8..培土健脾汤 【来源】庞赞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炙黄芪各9克,银柴胡、升麻、陈皮、钩藤、甘草各3克,全蝎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气,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主治】各类眼肌麻痹及重症肌无力症。 【疗效】治疗眼肌麻痹13例14眼。结果治愈10例,有效3例。疗程6~40天,平均20天。
9.温肾益脾汤 【来源】李树勋,《千家妙方·下》 【组成】党参20克,黄芪、仙茅各25克,芡实、金樱子、巴戟天各10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补脾益肾。 【主治】眼睑下垂(眼肌重症肌无力型)。【疗效】治疗7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10.左眼睑跳动半年余,每日除睡觉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他人肉眼可见。患者情绪低落,曾到
多家医院求诊,均诊为面神经痉挛,先后给予针灸、局部封闭,及缓痉药物(药名不祥)治疗,收效甚微。给予芍药甘草
汤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头翁20克,蜈蚣3条(研冲)。日1剂,6剂后症状消失。上方不变,继服6剂加以巩固
,随访两周未复发。 11.主治眼皮跳:葛根汤(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 桂枝6克(去皮) 生姜9克(切) 甘草6克(炙) 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 +
勾丁+秦艽。 《验证病案》:此方来源于台湾张步桃老中医《小中药.大功效》一书中,临床上经常遇到面部痉挛和眨眼症,过去一直也 没有什么好办法,自从看到张步桃一书之后,颇受启发。忆2007年3月一日,药店小会计冯玲珍小姑娘,对我说,我这老眨
眼的毛病你能否治一下,我说多长时间了,她说大约有七八年了,一紧张就更厉害,恰巧这两天我刚看完,张步桃写的《
小中药.大功效》一书,其中专门谈到这个病。于是顺手拈来,开了方子:葛根麻黄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勾丁秦
艽又加上了蝉衣和蜈蚣全虫以增强解痉镇静作用,谁知五付药就大见成效,十付药就治愈了。真是灵验。同年,我在星月
医院,用此方还治疗过一位50多岁的妇女,一见强光就眨眼不停,也是十余付药就治愈。
12.俄罗斯眼科专家推荐“眼肌保健操” 眼睛的某些问题,借助于眼部肌肉的锻炼完全可以解决。俄罗斯医学院直属门诊部眼科的几位专家推荐了一套“眼眼
肌保健操”。 这样一套简单的眼肌保健操能够很好地锻炼眼部肌肉,预防眼部痉挛、缓解疲劳。它对于年轻人的治疗
效果是最明显的,可以帮助他们大大改善视力。对于年长的人,经常做这套操同样可以大到抑制度数加深和快速消除疲劳
的作用。这套眼保健操每天要做两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 做法: 1.放松。闭上眼睛,努力使身体放松。 2.圆周运动。睁着眼睛,眼球做圆周运动:先是顺时针,然后逆时针转动。 3.直线运动。眼球快速的做水平运动:从右到左和垂直运动:从上到下。 4.“拘”眼。使劲闭眼,然后睁开眼睛放松。 5.斜视。看左下角,像在看左肩一样,集中目光注视这一点。眨三次眼后换右边。 6.斜视。类似刚才的做法,但要先看左上角,然后看右上角。 7.“黑暗中放松”。用双手手掌盖住闭着的双眼,手指在额头交叉,放松,尽量使眼睛处于完全黑暗中。 8.眨眼。轻轻地快速眨眼最少100次。 9.“对眼”。眼睛看鼻子。将手指尖放在鼻梁上,看指尖。 10.“由近看到远”。走到窗前,仔细看近处的东西。可以是窗外的一片树叶,或者是合乎护眼眼睛距离的贴在
玻璃上的一个纸点儿。然后从这一纸点想像向屋内引出一条直线 ,顺着直线向后退,目光向前注视远方,努力看清远处的
纸点。医生们提醒说:除最后一节外,其余每节都坐着完成,采取舒服的姿势。但是,背要挺直,脖子、肩膀最大程度地
放松。当眼睛按照确定方向运动时,在每个动作的终点要固定几秒。每个方向动作要重复最少7—10次。动作可以按照各种
次序完成,可以只选其中几个动作在上班的时侯做。这套眼保健操对电脑使用者尤其必要。
13. 中医辨证施治 面肌痉挛在中医口僻、筋惕肉目闰等病证中有相应的描述和论治。一般认为本病系外风侵袭,或阳亢、血亏引动肝风所致
。其病位主要在面部经络及肝,其病性以实证居多。辨证施治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