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盆地水文地质基本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5
国内外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总汇妳的nb国内外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总汇2020年05月18日一、国外+港澳台地质图(1)世界地质图(2)1:25万印尼班贾尔马信BANJARMASIN幅地质图(3) 台湾岛地质图(1:100万)及说明(4)台湾省水文地质图(5)广东省,香港、澳门专门行政区地质图(1:175万)及说明(6) 卫星照片上的地质图(美国蒙大拿州与怀俄明州之间)(7) 超强的中国地质图二、全国地质图、水文地质图(1)中国水文地质图说明书(2)[已经全数传完]全国各地水文地质图(高清、多图)(3) 中国地质图集(电子版)(4) 干旱八省区水文地质图件(地下水资源散布图、开发利用图)(5) 中国地质图集电子版(6) 重发<中国地质图集电子版>(7) 31个省(区、市)地质图及说明(8) 中国地质图(9) 中国地质图(10) 《中国岩溶环境界质图》及《南方岩溶地域水文地质图》(11)中国各省地质图及中国各类地质图、构造图、矿产资源图和古大地构造分区图等(12) 中国20万数值地质图拼接图(13)全国各区地质图(14)中国环境界质图(15)中国水文地质图集(16)全国250万地质图共158M---mapgis格式。
比较详细的(17)全国20万地质图接图表(18)华北地域地质图(19)东北地域地质图(20)长江中下游地域地质图及地质介绍(21)全国各省(市)地质图及说明(22) 渤海湾盆地基岩地质图(23) 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1:150万)(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25) 全国各省水文地质图(26) 南方岩溶地域水文地质图(27) 中国地质图三、全国各省、市及地域地质图、水文地质图(1)东北地域内蒙地质图(2)河南省小秦岭金矿田区域地质图(5万)(3)1:50万川南煤田古叙—箭竹坪区域地质图(CAD)(4)1:20万个旧幅(云南)地质图[F-48-(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地质图(6)1:20万甘肃省文县幅地质图【I-48-XXVII】(川甘交壤) (7)1:5万四川省江油幅地质图(8)分享:原先是5万分一中新幅(广东)地质图(9)1:20万南通水文地质图(10)1:20万云南省昆明幅地质图【G-48-(25)】(11)1:20万云南省昆明幅地质图【G-48-(25)】(12) 广东省地质图(13) 1:20万新疆富蕴二台幅(L-46-13)地质图说明书(14) 贵州遵义幅1:20万地质图(15)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域地质图(16) 1:20万河源幅地质图(17) 新疆地域1:5万区域地质图图例(18) 北京市水文地质图(19) 1:20万宝安幅地质图(广东省)(20) 1:20四川省松潘幅地质图【I-48-XXXII】(21) 512灾区绵阳幅区域地质图(1:20万)(22) 1:20万四川省茂汶幅地质图【H-48-II】(茂县汶川)(23)1:20四川省平武幅综合水文地质图【I-48-33】(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图(1:175万)及说明(25) 广州市基岩地质图(高清楚)(26) 渤海湾盆地基岩地质图及其所包括的构造运动信息(27) 1:20万天津市地质图(28) 苏州幅1:20万地质图(29) 1:20万云南省东川幅地质图【G-48-(14)】(30) 地质图(抚松幅)(31) 福建省区域地质图1:50万(32) 1:20万深圳幅水文地质图(33) 辽宁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34) 贵阳市1:50万水文地质图(35) 1:5万地质图说明书(石泉幅)(36) 1:5万石泉幅(陕西汉中)地质报告(37) 1:20万云南省丽江幅综合水文地质图【G-47-II】(38) 无锡幅地质图(39) 北京市地质图(1:50万)及说明(40) 江西永新地质图(41) 湖南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42) 山西省大宁幅地质图(43) 青海省地质图(1:250万)及说明(44) 1:20万宜良幅地质图(G-48-ⅩⅩⅥ)(45)河北涞源县司格庄1:5地质图(46)1:20万罗平幅地质图(G-48-ⅩⅩⅦ) (47)浙江宁波幅1:20万地质图(48)1:20万区域地质图-临沂幅(I-50-11) (49)内蒙古水文地质图(5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图(1:500万)及说明(51)贵州地质图(52)512灾区都江堰区域地质图(53)海南岛地质图(1:100万)及说明(54)1:20万略阳幅地质图(55)陕西省1:5万紫阳地域区域地质图(56)陕西省地质图(1:175万)及说明(57)1:20万区域地质图-淄博幅(J-50-29) (58)1:20万云南省玉溪幅地质图【G-48-(31)】(59)仙霞岭-武夷山区域地质图(60)云南省水文地质图(61)陕西菜子坪(宁陕县)5万地质图说明书(62)茂县地质图1:20万(63)1:20万白桦林场幅地质图(64)临海幅1:20万地质图(65)1:20万菏泽地域基岩地质图(66)1:20万碧口幅(I-48-28 甘肃)地质图(67)1:5地质图说明书(陈家坝幅)(68)银川市幅地质图(20万)(69)济宁矿业集团花园煤矿基岩地质与水文地质图(CAD) (70)山西水文地质图、陕西水文地质图(71)新疆地质图(天山和阿尔泰地域)(72)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环境界质图(73)辽宁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74)湖北省水文地质图(75)贵州省水文地质图(76)河南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77)贵州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78)西藏自治区水文地质图(79)陕西省水文地质图(80)四川、重庆地质及地质图(81)急求灾区地质资料+灌县幅区域地质图1:20万(82)贵阳市幅(G-48-58-A)地质图1986年1:5万(83)广州市白云区综合工程地质图(84)江西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85)吉林省地质图(1:175万)及说明(86)四川省、重庆市地质图(1:250万)及说明(87)甘肃省地质图(1:300万)及说明(88)浙江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89)上海市地质图(1:60万)及说明(90) 安徽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91) 河北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92)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图(1:100万)及说明(93) 云南省地质图(1:250万)及说明(94) 重庆市地质图(95)山西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96) 湖北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97) 湖南省水文地质图(98) 广东省水文地质图(99) 广州市20万地质图(100)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图(1:500万)及说明(101)山东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102) 河南省水文地质图(103)福建省地质图说明书(104) 江西省地质图-答复 gcdz_h (105) 云南省地形地貌、地质图(106) 江苏省海安县环境界质图(107) 四川省1:100万工程地质图说明书(108) 成都平原水文地质图(109) 山东省地质图(110) 福建省地质图(1:150万)及说明(111) 天津市地质图(1:60万)及说明(112) 西藏自治区地质图(1:400万)及说明。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河流湖泊专项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纽约州水牛城一带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B. 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C. 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D. 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下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A. t1B. t2之前C. t1之前D. t24.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B. 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C. 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D. 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原创)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河流上的水文站。
两河流流域的地形地势状况相似。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5.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河有结冰期B. 该地区常年盛行西北风C. 图示大陆沿岸常受台风登陆影响D. 甲、乙两水文站附近自然植被类型相同6.乙水文站的流量显著大于甲水文站,最可能的原因是A. 乙河流域年降水量大于甲河B. 乙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C. 乙水文站以上河流支流数量更多D. 乙水文站上游有水库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的风向;左图为甲区域的放大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X、Y、Z为不同地层。
易错点01 地球与地图易错题【01】无法分清大圆和最短航线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度,则经过这两点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线不经过极点,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哪一段为劣弧段。
②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哪一段为劣弧段。
易错题【02】无法正确处理等高线和坡度的相互关系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易错题【03】不会描述地形特征根据等高线判定地貌特征可以从“以何种地形为主”“地势的高低起伏”“各种地形的分布(此条只大范围地区用)”等方面回答。
01无法分清大圆和最短航线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以往因冰封影响,航运受限,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则该飞机飞行方向是A.一路正西B.先西北,后西南C.先东北,后东南D.先西南,后西北2.图示区域西北通道的长度约为(cos 70°≈0.342)A.1 800 km B.13 500 km C.5 000 km D.3 330 km【错因】分不清大圆和最短航线,无法确定劣弧【问诊】1.图中甲、乙两地同位于北半球,所以二者之间最近距离应为凸向北极附近的劣弧弧长,所以飞机从甲地到乙地的飞行方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黄土高原区地质环境特征及灾害发育类型分析--以甘肃省环县为例郭瑞;丁宏伟;包骊军;彭杨宏;王永红【摘要】Combined with instance on landslide evaluation in Huanxian county , Gansu province ,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al typ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analyze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 -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Loess Plateau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t has com-plex topography and drought , the new tectonic activity is strong , the majority of the area is covered by loess in this area.The groundwater types are mainly loose rock type pore water and fissure water .The soil type are generally based on general soil (sandy loam, loam clay, etc) and special soil(loess).The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s not only universal but also uneven , and it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banks of the river valley , but the distribution is sparse , in medium altitude mountain area .The main typ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the landslide , mudslides , avalanches and unstable slopes .The main factors form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have to-pography , soil types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The groundwater and vegetation are secondary factors that cause the form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t is a predisposing factor ( inducing rainfall , earthquake and human activ-ity) that cause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landslide is more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slope gradient .The land-slide is mostly likely to erupt at 20 °~50 °slope interval .The collapse occurs mostly in relatively high and steep slope ( slope is greater than70 °) .The m ud flow mostly develops in the valley , specifically , in the basin area of 0.1~5.0 km2 , with a gully slope angle of being 25°~45°, and the main channel longitudinal gradi-ent being within 10%~40%.%结合甘肃省环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例,总结了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分析了区域内地质环境特征及地质灾害成因。
2020年11月地下水 Nov.,2020第 42 卷第 6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round water Vol.42 N O.6 D O I:10. 19807/ki.D X S.2020 -06 -070汉中地区历年降水量情况分析及思考杨晨(陕西省汉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陕西汉中723000)[摘要]对汉中地区汉江、嘉陵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23处雨量站历年降水量情况进行计算分析,表明整个 汉中地区历年降水量呈现出年际间变化较大、南部地区降水大于北部地区降水、盆地边缘的降水大于盆地中部降水的特征。
就变化趋势而言,汉中盆地中部地区沿汉江干流历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张家坝、略阳、阳平关、铁锁关一带历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南部地区广家、元坝、黎平一带历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东南部山区河西、渔渡 坝、镇巴、平安场一带历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东北部山区佛坪、龙草坪一带历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
降水引发山 洪,必须加强中小河流雨量站建设,科学合理增加站网密度,逐步扩展雨量站降水量资料系列,建立有效的预报预警 机制,提升中小河流暴雨洪灾的抵御能力,将洪灾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关键词]雨量站极值比;变化趋势;中小河流;汉中地区[中图分类号]P332.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〇4 - 1184(2020)06 -0206 -031地域情况简介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部为汉中盆地。
东经105° 30’50" ~ 丨08。
16'45",北纬 32。
08,54〃 ~33。
53,丨6"。
最大直线 长度东西为258. 6 k m,南北为192.9 k m。
汉中境内有汉江与嘉陵汀.两大河流,由汉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组成。
汉江全长1528 k m,流域面积151 147 km2,平均比降0.31%,是长江最大支流,自西向东横贾中部,穿行于秦岭山 脉与大巴山之间,构成“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河谷盆地居中。
【专题突破】关于汉水谷地的考点整理(附专题设计)地理位置汉江谷地即汉水谷地,位于陕西省秦岭以南秦巴山区,是陕西省历史悠久的农耕区,气候和食物条件优越,栖息的鸟类比较繁盛。
秦岭山地一向被认为是我国大陆动物区划的重要分界线,汉江各地则成为各种地理分布类型鸟类向南北方扩展的通道,该地的鸟类资源较多。
汉水谷地位于秦巴山区,北依秦岭,南临巴山。
包括汉中、洋县、城固、石泉、汉阴、恒口、安康、紫阳等河谷地区,以及旬阳、白河等狭窄谷地。
地形特点南北以山地为主,中部为河谷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背部为秦岭,南部为大巴山脉。
汉江汉江,又称汉水,古称沔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发源于中国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干流自西向东经陕西流入湖北省在汉口注入长江。
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 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 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 m,流经江汉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
汉江多滩险峡谷、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好。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水文特征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
气候特点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一东南向敞开的喇叭形,使东南季风可长驱直入本流域,加之北界的秦岭山脉,它不仅有抬升气流的作用,而且阻滞北方冷空气侵入,因而这里成为中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
汉水谷地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4摄氏度以上,年降水在800毫米左右,无霜期210-270天。
农作物为稻麦一年两熟,农田灌溉历史十分悠久。
自然环境汉水谷地的自然景观,恰似陕西的一只脚伸到了南方,一扫西北的荒凉贫瘠,满目是青山绿水。
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从西向东缓缓流过,似一条玉带镶嵌在陕南大地。
达州市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刘德兵1,竺春福2,田莹莹2(1.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37队,四川达州635006;2.达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四川达州635000)摘要:本文基于对近年达州市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数据的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达州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多,点多面广,发生最多的是滑坡,灾情规模主要为小型,除在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外,在时间上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特点。
通过对该市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阐明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象因素等自然条件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
关键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成因;分析;达州0引言达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
达州幅员面积16591km2,人口680万,是四川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和工业重镇。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人类带入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环境带来深重的灾难,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
达州属四川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截止2014年6月,经调查统计全市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814处,102828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潜在经济损失约213104.9万元。
因此,分析研究达州的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为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理论和基础依据十分必要。
1研究区概况大巴山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也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达州位居大巴山弧形构造中段的南侧与川东新华夏系构造的复合交接部位,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呈东北高,西南低,最高处是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m;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m。
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釜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3块。
山地占幅员面积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1.20%。
达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复杂,各地区气候差异大。
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海拔800~1000m 的低、中山气候温凉、阴湿,回春迟,无酷暑,秋凉早,冬寒长;海拔1000m以上的中山区,光热资源不足,寒冷期较长,春寒和秋霜突出。
陕西汉江西乡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陕西省渔业局陕西省汉中市水利局陕西省汉中市渔政监督管理站陕西省西乡县水利局陕西省西乡县渔政监督管理站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二〇一〇年九月目录第1章自然地理环境 (1)1.1地理位置 (1)1.2地貌特征 (2)1.3气候 (3)1.4水文 (3)第2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5)2.1社会经济及人口状况 (5)2.2基础设施状况 (5)2.2.1交通状况 (5)2.2.2教育及服务设施 (5)2.3旅游资源 (6)2.4农林业 (6)2.5渔业 (6)第3章水生生物环境与水生生物 (7)3.1水环境状况 (7)3.2浮游生物 (7)3.3底栖生物 (8)3.4脊椎动物 (8)3.4.1鱼类资源 (8)3.4.2两栖动物 (9)3.4.3爬行动物 (9)3.4.4湿地及鸟类 (9)3.5水生维管束植物 (10)第4章主要保护对象及其环境胁迫因素 (11)4.1主要保护对象 (11)4.1.1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 (11)4.1.1.1生物学特性 (11)4.1.1.2保护价值 (13)4.1.1.3分布 (15)4.1.1.4资源状况 (15)4.1.2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 1930 (16)4.1.2.1生物学特性 (16)4.1.2.2保护价值 (18)4.1.2.3分布 (18)4.1.2.4资源状况 (18)4.1.3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1758 (19)4.1.3.1生物学特性 (19)4.1.3.2保护价值 (20)4.1.3.3分布 (20)4.1.3.4资源状况 (20)4.1.4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 (Bleeker), 1871 (21)4.1.4.1生物学特性 (21)4.1.4.2保护价值 (22)4.1.4.3分布 (22)4.1.4.4资源状况 (22)4.1.5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 1871 (23)4.1.5.1生物学特性 (23)4.1.5.2保护价值 (24)4.1.5.3分布 (24)4.1.5.4资源状况 (24)4.1.6鲇Silurus asotus Linnaeus, 1758 (25)4.1.6.1生物学特性 (25)4.1.6.2保护价值 (26)4.1.6.3分布 (27)4.1.6.4资源状况 (28)4.1.7乌鳢Channa argus (Cantor), 1842 (28)4.1.7.1生物学特征 (28)4.1.7.2保护价值 (29)4.1.7.3分布 (29)4.1.7.4资源状况 (29)4.1.8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 1871 (29)4.1.8.1生物学特征 (29)4.1.8.2保护价值 (30)4.1.8.3分布 (31)4.1.8.4资源状况 (31)4.1.9鳡Elopichthys bambusa (Richardson), 1844 (32)4.1.9.1生物学特性 (32)4.1.9.2保护价值 (33)4.1.9.3分布 (33)4.1.9.4资源状况 (33)4.1.10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 1846 (33)4.1.10.1生物学特性 (33)4.1.10.2保护价值 (35)4.1.10.3分布 (35)4.1.10.4资源状况 (35)4.1.11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 (Bleeker), 1870 (35)4.1.11.1保护价值 (36)4.1.11.2分布 (36)4.1.11.3资源状况 (37)4.1.12大眼鳜Siniperca kneri Garman, 1912 (37)4.1.12.1生物学特性 (37)4.1.12.2保护价值 (38)4.1.12.3分布 (38)4.1.12.4资源状况 (38)4.2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38)4.2.1黄颡鱼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38)4.2.2齐口裂腹鱼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39)4.2.3鲤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39)4.2.4细鳞斜颌鲴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39)4.2.5翘嘴红鲌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40)4.2.6鲇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40)4.2.7乌鳢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40)4.2.8大鲵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40)4.2.9鳡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41)4.2.10三角鲂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41)4.1.11大鳍鳠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41)4.2.11大眼鳜环境胁迫因素分析 (41)第5章生物多样性评价 (42)5.1生态评价 (42)5.1.1水文状况评价 (42)5.1.2水质现状评价 (43)5.1.3生物栖息地评价 (43)5.1.4生物物种评价 (44)5.1.4.1物种的科学价值 (44)5.1.4.2人文价值 (45)5.1.4.3经济价值 (46)5.2物种多样性评价 (47)5.2.1水生植物 (47)5.2.2水生动物 (47)第6章保护区建设现状 (49)6.1基础设施建设 (49)6.1.1保护区基础设施现状 (49)6.1.2保护区管理基础 (49)6.2保护区水生生物保护现状 (50)6.2.1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50)6.2.2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51)第7章保护区管理措施 (52)7.1制定保护区管理制度 (52)7.2开展科教宣传、科学研究及环境监测 (52)7.3设置碑牌标桩 (53)7.4实行分区管理 (53)7.5具体保护措施 (54)7.5.1严格执法 (54)7.5.2建档管理 (54)7.5.3注意生态安全 (54)7.5.4加强保护宣传 (55)7.5.5建立禁渔区、设立禁渔期 (55)第8章结论 (56)附表1 保护区浮游植物种类名录 (58)附表2 保护区浮游动物种类名录 (61)附表3 保护区底栖动物名录 (64)附表4 汉江干支流鱼类名录 (65)附表5 保护区两栖类动物名录 (70)附表6 保护区水生维管束植物名录 (71)第1章自然地理环境1.1 地理位置陕西汉江西乡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的西乡县,介于东经107°24′48"—108°14′05"、北纬32°46′12"—33°15′50"之间。
1工程概况黄金峡水库位于汉江干流上游峡谷段,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以东的洋县境内,坝址位于石泉水电站库尾黄金峡锅滩下游2km处,距洋县62km,佛坪45km,汉中市135km,西汉高速从附近通过,为引汉济渭工程的第一水源地。
枢纽由拦河坝、泄洪建筑物、水电站及升船机等组成,主要任务是拦蓄河水,雍高水位、发电和航运。
该阶段选定黄金峡水库正常蓄水位450m,死水位440m,河床式电站装机容量75MW,多年平均发电量2.52×108kw·h。
2水文气象2.1流域概况汉江系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境内,干流自西向东流经汉中、安康两市,至安康白河县进入湖北省,在武汉汉口汇入长江。
全流域地跨陕西、四川、重庆、河南、湖北五省(市),流域面积15.9×104km2,全长1577km。
汉江在陕西省省界以上流域面积为66670 km2,其中省内面积62263 km2。
黄金峡坝址位于汉江干流洋县水文站(朱家村)下游72km处,控制流域面积17070km2,占省内流域面积的27.4%。
2.2水文资料汉江黄金峡坝址处无实测水文资料,上游72km处设有洋县(朱家村)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4192 km2,该站原为1953年6月设立的贯溪铺水文站,1967年3月上迁至朱家村,1996年又下迁至汉江大桥上游,一直观测至今。
洋县至黄金峡坝址支流党水河设有石山村水文站,酉水河设有酉水街水文站。
汉江洋县以上干、支流设有武候镇、汉中等13个水文站;黄金峡坝址以上现有90个雨量站,另有7个气象站。
2.2.1径流黄金峡坝址径流量由3部分组成:即洋县水文站历年实测径流量,洋县~黄金峡坝址区间历年径流量,黄金峡坝址以上历年还原水量。
洋县水文站历年实测径流量根据水文站测站变化情况和流域面积的变化折算到同一断面。
洋县到黄金峡坝址区间较大支流有党水河、酉水河、金水河。
党水河设有石山村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39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