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概述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工艺装备之一,也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模具是成形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制件的基础工艺装备,是工业生产中发展和实现少无切屑加工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模具是一种高效率的工艺设备,用模具进行各种材料的成型,可实现高速度的大批量生产,并能在大量生产条件下稳定的保证制件的质量、节约原材料。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许多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

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今后的模具发展趋势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展高效模具。对于大批量生产用模具,应向高效率发展。如为了适应当前高速压力机的使用,应发5 冲模的工作部分零件必须具备的性能展多工位级进模以提高生产效率。

2、发展简易模具。对于小批量生产用模具,为了降低成本、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应尽量发展薄板冲模、聚氨酯模具、锌合金、低熔点合金,环氧树脂等简易模具。

3、发展多功能模具。为了提高效率和保证制品的质量,要发展多工位级进模及具有组合功能的双色、多色塑料注射模等。

4、发展高寿命模具。高效率的模具必然需要高寿命,否则将必然造成频繁的模具拆卸和整修或需要更多的备模。为了达到高寿命的要求,除模具本身结构优化外,还要对材料的选用和热处理、表面强化技术予以开发和创新。

5、发展高精度模具。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模具加工,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精锻模具CAD/CAM/CA一体化技术成为锻造企业切实可行的技术。精密,高效是现代锻造业的发展趋势;应用该技术的实践表明,只有基于效率的模具

CAD/CAM/CAECAX平台才能实现精锻件及其模具的高效率开发。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十一五期间”产品发展重点主要应表现在:

1、汽车覆盖件模;

2、精密冲模;

3、大型及精密塑料模;

4、主要模具标准件;

5、其它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目前我国模具年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冲压模占模具总量的40% 以上,但在整个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上,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以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在只在精度、适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与国外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第一章冲压制品设计概论

前言:冲压设备的选用

根据所要完成的冲压工艺性质、生产批量的大小、冲压件的几何尺寸和精度要求来选定设备类型。

开式曲柄压力机虽然刚度差,但它成本低,且又三个方向可以操作的优点,故广泛应

用于中小型冲裁件、弯曲件、拉伸件的生产中。

闭式曲柄压力机刚度好、精度高,只能靠两个方向操作,适用于大中型的生产。

双动曲柄压力机又两个滑块,压边可靠易调。适用于较复杂的大中型拉伸件的生产。

1.1 模具的概念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机的压力,使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在专用工具内变形、流动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模具。

模具是成型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制件的基础工艺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发展和实现少无切屑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汽车、拖拉机、电器、电机、仪器仪表、电子等行业有60%- 80%勺零件需用模具加工,轻工日用品的生产需用模具更多,螺钉、螺母、垫圈等标准零件,没有模具就无法大量生产。由此看来,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

模具是一种高效率的工艺设备,用模具进行各种材料的成型,可实现高速度的大批量生产,并能在大量生产条件下稳定的保证制件的质量、节约原材料。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许多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模具工业的水平和发展状况已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2 冲压加工工艺及其应用

冲压是指在常温下利用模具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对材料施加压力,将材料分离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又可称为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加工与其它机械加工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1、效率高,可实现制品与零件的高速度大量的生产;

2、原材料,可实现少切屑、无

切屑加工;

3、质量稳定,有良好的互换性;

4、工艺简单,利用模具生产制品时,不需要操作者有较高的技艺水平;

5、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和制品成本低廉;

6、工出的零件与制品可一次成型,不需进行再加工;

7、造出其他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

8、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及半自动化。

由于冲压工艺的这些特点,因此其应用范围极广,从精细的电子元件、仪表指针到汽车的覆盖件和大梁、高压容器封头及航空航天器的蒙皮、机身等,均需冲压加工。目前用冲压工艺所获得的制品,在现代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及无线电电子产品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然,冲压工艺和其它加工方法一样,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冲模结构比较复杂,制造周期长,模具价格偏高,在单件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时经济上不合算。

冲模是冲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其模具结构必须满足冲压生产的要求,不仅要冲压出合格的零件制品,而且要适应批量生产的需要,操作要方便、使用寿命要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并能容易制造和维修。

1.3 冲压所用材料及其性能

冲压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有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不锈钢和黄铜板(带)、铝板(带)等,有时也用非金属材料,如胶木板、塑料板和纤维板等。冲压用材料大部分是各种规格的条料、带料、卷料和块料,有时也对某些型材及管材进行冲压加工。

用于冲压的材料不仅要满足制件的设计要求,还必须满足材料的冲压性能。材料的冲压性能是指它们对各种冲压加工的适应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塑性、便于加工、容易得到高质量和高精度的冲压件,生产效率高、模具损耗低、不易出废品等。

金属材料的冲压性能,是各种材料的力学指数通过比较进行分析的。其力学性能的强度指数主要有材料的屈服强度c S、抗拉强度c b、屈强比c s/ c b缩颈应力C j、断裂应力c f、材料的弹性模量E与屈服强度的比值E/ c s,塑性指数有材料的总伸长率3、均匀收缩率S u、断面收缩率书、均匀变形的单面收缩率书u等。

一般地说,材料的c s/ c b值愈小,形成过程中断裂的危险愈小,E/ c s值

愈大,材料成形过程中的回弹愈小,材料的S与书值愈大,材料在破坏前的可塑性愈大,S w w、S w/ c、书w/书的值愈大,材料的温定性能愈好,因而其冲

压性能也愈好。

1.4 冲模的组成

冲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工作零件工作零件用以直接和板料接触,由其施加给板料压力后使之分离或变形完成板料冲压过程。工作零件主要包括凸模、凹模、凸凹模等

2、定位零件

定位零件的作用是确定板料或胚件相对于冲模的正确位置,以保证冲件质量。主要包括挡料销、定距侧刀、导正销、定位板、定位销、导料板和导向槽等

3、卸料装置零件

卸料零件主要用来卸除套在凸模上的零件或废料。主要包括卸料板、卸料杆、废料刀等。

4、压料装置及零件

用来压住胚料或胚件以保证在冲压时,使材料能顺利的进行变形。它主要包括压料板、压边圈等,主要用于拉深模结构。

5、导向零件

导向零件主要用以保证凸模与凹模之间具有准确位置。主要包括导套、导柱、导板等。

6、推件装置与零件

推件零件主要用来将冲后的零件制品及废料,从凹模或凹凸模里推出。包括推杆、推板、打料杆及各类推件器等。

7、支撑及支持零件支撑及支持零件主要用来连接及固定工作零件,使之成为完整的模具结构。主要包括上、下模板,模柄,凸、凹模固定板,垫板,限位器等。

8、紧固零件紧固零件主要用来紧固、连接各类冲模零件,如各类螺钉、销钉等,其中模具中的圆柱销还起稳固定位的作用。

9、缓冲零件

缓冲零件主要包括弹簧、压簧、缓冲橡皮等。模具中的缓冲零件主要利用其弹力,起卸退料作用

通常情况下,模具的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推料零件称为模具的艺零件,而导向零件、支撑及支持零件、紧固零件、缓冲零件称为冲模的辅助零件。

实际上,对于每一套冲模,它们都必然形成完整的独立整体,是由各种不同零件结合而成的。根据每个零部件的作用、要求可以进行基本分类。对于同样作用的零部件,由于使用条件不同,其结构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我国对冲压模具以制定了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其中包括:模架、典型组合、零部件、模架技术条件、典型组合技术条件、零部件技术条件等。这对简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提高模具寿命、降低成本、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 冲模的工作部分零件必须具备的性能

冲模的工作部分零件又称成型零件,它主要包括凸模、凹模及凸凹模等。由于冲压有冷冲压与热冲压,而冲压工序又分为分离工序(冲裁)与成型工序(弯曲、拉深、成形)两大类。在分离工序的工作过程中,除承受使材料分离所需的冲压力外,还承受着与材料断面间的剧烈摩擦;在成形工序的工作过程中,冲模除承受材料塑性变形所需的冲压力外,其表面也受到材料的塑性流动而产生的强力摩擦。因此,这就要求冲模的工作部位要具备耐冲击、耐磨损的高强度、高硬度性能。而在材料加热状态下使用的冲模,工作零件还要求具有耐热性能,这样才能保证其冲模的耐用度及使用寿命。

根据冲模的上述要求,冲模的工作部分一般采用碳素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制成。对于高速冲压或要求高寿命的冲模,其工作部分可采用硬质合金制作。

1.6 冲模的成形特点

冲模是指在室温下把金属或非金属板料放在模具内,通过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发生分离或变形制成所需零件的模具。各类冷冲模的成形特点是:

1、模冲裁模的成形特点是:将一部分材料与另一部分材料分离。落料冲裁模的

成型特点是将材料封闭的轮廓分开,而最终得到的是一平整的零件。而冲孔冲裁模的成型特点是将零件内的材料与封闭的轮廓分离,使零件得到孔。

2、模弯曲模的成形特点是:将板料或冲裁后的胚料通过压力在模具内弯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状。

3、拉深模的成形特点是:将经过冲裁所得到的平板胚料,压制成开口的空心零件。

4、成形模的成形特点是: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法来改变零件或胚料的形状。

5、压模冷挤压模的成形特点是:在室温下,在模具型腔内将金属胚料加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挤压成所需的形状、尺寸及性能的零件制品。

第二章级进模零件及结构设计

2.1 级进模

级进模,又称为多工位级进模、连续模、跳步模,它是在一副模惧内,或通行不畅;宽度过小则影响定位精度,还容易损坏侧刃、凸模等零件。

级进模在冲压过程中,压力机每次行程完成一个(或几个)工件的冲压。条料要及时的向前送进一个步距,称为送料。送料的方法可分为三种:

1、手工送料。常用于生产批量不大、材料厚度、工件较大时的送料。

2、自动送料器送料。所用的材料,一般是成卷的条料。自动送料装置由放料架(放在距冲床有1~3 米的地方,装有电动机,按照材料消耗的速度,自动间断地向外送料)、气动送料器(装在级进模条料入口处,由压缩空气驱动,向模具送料。气动送料器有标准的产品可供选用,其送料精度相当高,在模具中一般只需加导正销导正,不必再设定距装置)、收料架(或称卷料架。如果冲压的工件不脱离条料,可以用其收卷起来供进一步加工使用。往往冲床冲压后,条料已分为工件和废料,就不用收料架了)等三部分组成。

3、在模具上附设自制的送料装置。常用斜契、小滑块驱动,在级进模中应用较少。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概述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工艺装备之一,也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模具是成形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制件的基础工艺装备,是工业生产中发展和实现少无切屑加工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模具是一种高效率的工艺设备,用模具进行各种材料的成型,可实现高速度的大批量生产,并能在大量生产条件下稳定的保证制件的质量、节约原材料。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许多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 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今后的模具发展趋势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展高效模具。对于大批量生产用模具,应向高效率发展。如为了适应当前高速压力机的使用,应发5冲模的工作部分零件必须具备的性能展多工位级进模以提高生产效率。 2、发展简易模具。对于小批量生产用模具,为了降低成本、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应尽量发展薄板冲模、聚氨酯模具、锌合金、低熔点合金,环氧树脂等简易模具。 3、发展多功能模具。为了提高效率和保证制品的质量,要发展多工位级进模及具有组合功能的双色、多色塑料注射模等。 4、发展高寿命模具。高效率的模具必然需要高寿命,否则将必然造成频繁的模具拆卸和整修或需要更多的备模。为了达到高寿命的要求,除模具本身结构优化外,还要对材料的选用和热处理、表面强化技术予以开发和创新。 5、发展高精度模具。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模具加工,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精锻模具CAD/CAM/CAE一体化技术成为锻造企业切实可行的技术。精密,高效是现代锻造业的发展趋势;应用该技术的实践表明,只有基于效率的模具CAD/CAM/CAE…CAX平台才能实现精锻件及其模具的高效率开发。

典型垫片冲压模具说明书概论

目录 目录 (1) 1. 工件的冲压工艺设计 (2) 1.1工艺分析 (2) 1.2确定工艺方案 (3) 1.3工艺计算 (5) 1.4凸模凹模凸凹模刃口及结构尺寸计算 (9) 1.5其他模具零部件的选择 (13) 2.装配图 (14) 3.小结 (14) 4.参考文献 (15)

1. 工件的冲压工艺设计 1.1工艺分析 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从冲压工艺方面来衡量零件设计是否合理。一般来讲,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能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将工件加工出来,就说明该件的冲压工艺性好,否则,该件的冲压工艺性就差。工艺性的好坏是相对的,他直接受到工厂的冲压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的影响。 该零件尺寸中,未注公差按照IT13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查公 差表,则其外形尺寸为被包容尺寸00.3942mm -,00.3933mm -,0 0.229.6mm - 零件简图:如图所示

零件名称: 典型盖板件 上产批量: 中批量生产(10万件) 材料:Q235钢 厚度:2mm 1.2确定工艺方案 确定工艺方案就是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冲压工序数、工序的组合和顺序等。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应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在选择工艺时,一般要考虑模具的结构形式,比较其综合的经济技术效果,选择一个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在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冲压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加工零件时操作的难易程度、模具的加工成本及时间等。 经分析该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形状简单,工艺性较好、冲压件

尺寸精度较高。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落料和冲孔。 方案一: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和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连续模)生产。 方案一单工序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方案二复合模能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完成落料、冲孔等多道工序,所冲压的工件精度较高,不受送料误差影响,内外形相对位置重复性好,由于压料冲裁的同时得到了校平,冲件平直且有较好的剪切断面。 方案三级进模可以加工形状复杂、宽度很小的异形冲裁件,且可冲裁比较厚的零件,但级进模冲裁受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与工序数的限制,冲裁件尺寸不宜太大。另外级进模冲裁中、小型零件时零件平面度不高,高质量工件需校平。 根据冲压模工艺原理,结合该零件结构的特点,通过对比以上三种方案,采用复合模结构简单实用,冲压工艺过程稳定可靠,比较适合该零件了生产制造。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冲裁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冲裁模具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简单冲裁模、连续冲裁模、复合冲裁模。 (一)简单冲裁模即敞开模 1、定义:它是指在一次冲裁中只完成冲孔或落料的一个工序。 2、简单冲裁模按其导向方式可分为: (1)无导向单工序模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尺寸较小、模具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但冲模使用安装时麻烦,模具寿命低,冲栽件精度差,操作也不安全。 无导向简单冲模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形状简单、批景小或试制的冲裁件。 (2)导板式简单冲裁模模精度高、寿命长、使用安装帧、操作安全,.但制造比较复杂。一般适用于形状较简单、尺寸不大的工件。 (3)导柱式简单冲裁模由于这模具准确可靠,能保证冲裁间隙的均匀,冲裁的工件精度较高、模具使用寿命 ,适合大批量生产。 (二)连续冲裁模(连续模) 1、连续冲裁模的定义:按一定的先后程序,在冲床的滑块的一次到和中,在模具的不同位置上,完成冲孔,落料导两个的上的冲后工序的冲裁模,又称及进模或跳步模。 2、连续冲裁模的定位原理可分为:导正销定位原理、侧刃定距原理 (三)复合冲裁模 1、复合冲裁模的定义:在部床滑块的一次行程中,在冲模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内孔和外形两种的上工序的冲裁模。 2、复合冲裁模按结构可分为:正装式复合模、倒装式复合模 二、我们请看看这三种模具的比较表

无导向单工序模 冲模的上模部分由模、凸模组成,通过模柄安装在冲床滑块上。下模部分由卸料板、导尺、.凹模、下模座、定位板组成,通过下模座安装在冲床工作台上。上模与下模没有直接导向关系,靠冲床导轨导向。

导板式简单冲裁模 上模部分主要由模柄、上模板、垫板、击模固定板、击模组成。下模部分主要由下模板凹模、导尺、导板、回带式挡料销、托料板组成。这种模具的特点是上模通过.击模利用导板上的孔迸行导向,导板兼作卸料板。工作时击模始终不脱离导板.以保证模具导向精度。因而,要求使用的压力机行程不大于导板厚度。 这种冲模的工作过程是:条料沿托料板、导尺从右向左送科,首次冲裁时使用临时挡料销定位,首次冲裁以后再往前送料,搭边越过活动挡料销后再反向拉拽条料,使挡料销后端面抵住条料搭边进行定位,击模下行实现冲裁。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冲压模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课程编号:课程英文译名: 课内总学时:72学时学分: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开课对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汽车制造及汽车整形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冲压变形规律,认识冲压成形工艺方法,冲压模具结构,冲压模具制造方法与手段,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方法,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冲压模具制造工艺方法,能进行中等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编制,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工艺编制,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毕业设计及毕业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冲压模具结构,模具制造工艺方法为重点。学外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 1、能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中等复杂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2、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3、熟悉掌握冲模设计计算方法,具备中等复杂冲模结构选择和设计的能力,所设计的冲模应工作可行、操作方便、便于加工和装配,技术经济性好。 4、具备正确选择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制定中等复杂冲模制造工艺和装配工

艺的能力。 5、初步具备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6、初步具备进行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掌握冲压与冲模概念;冲压工序的分类;冲模的分类;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了解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 冲压设备及选用 了解常见冲压设备;掌握冲压设备的选用;模具的安装。 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掌握塑性变形的概念;理解塑性力学基础;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一些基本规律;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 模具材料选用 掌握冲压对模具材料的要求;冲模材料的选用原则;冲模常见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 模具加工方法与工艺规程编制 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第2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概述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理解冲裁变形时板材变形区受力情况分析;掌握冲裁变形过程;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模间隙 掌握间隙的重要性;冲裁间隙值的确定。 ]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掌握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完整版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 工作原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冲裁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冲裁模具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简单冲裁模、连续冲裁模、复合冲裁 模。 (一)简单冲裁模即敞开模 ?1、定义:它是指在一次冲裁中只完成冲孔或落料的一个工序。 2、简单冲裁模按其导向方式可分为: (1)无导向单工序模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尺寸较小、模具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但冲模使用安装时麻烦,模具寿命低,冲栽件精度差,操作也不安全。 ?无导向简单冲模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形状简单、批景小或试制的冲裁件。 (2)导板式简单冲裁模模精度高、寿命长、使用安装帧、操作安全,.但制造比较复杂。一般适用于形状较简单、尺寸不大的工件。 (3)导柱式简单冲裁模由于这模具准确可靠,能保证冲裁间隙的均匀,冲裁的工件精度较高、模具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冲床上安装使用方便,因此导柱式冲裁模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冲模,适合大批量生产。 (二)连续冲裁模(连续模) ?1、连续冲裁模的定义:按一定的先后程序,在冲床的滑块的一次到和中,在模具的不同位置上,完成冲孔,落料导两个的上的冲后工序的冲裁模,又称及进模或跳步模。 2、连续冲裁模的定位原理可分为:导正销定位原理、侧刃定距原理 (三)复合冲裁模 ?1、复合冲裁模的定义:在部床滑块的一次行程中,在冲模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内孔和外形两种的上工序的冲裁模。 2、复合冲裁模按结构可分为:正装式复合模、倒装式复合模 二、我们请看看这三种模具的比较表

无导向单工序模 冲模的上模部分由模、凸模组成,通过模柄安装在冲床滑块上。下模部分由卸料板、导尺、.凹模、下模座、定位板组成,通过下模座安装在冲床工作台上。上模与下模没有直接导向关系,靠冲床导轨导向。

冷冲压模具概述

任务分析 本任务要求了解以下内容: ● 冷冲压模具概述。 ● 冷冲压的概念。 ● 冷冲压的特点。 ● 冷冲压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冷冲压工序的分类。 ● 冲压设备及技术参数。 ● 曲柄压力机的主要结构类型。 ● 曲柄压力机的基本组成。 任务实施 冷冲压的概念 冷冲压的特点 冷冲压工序的分类 曲柄压力机的结构及组成 本章要点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2 1.1 冷冲压模具概述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很多用具是用冲压方法制造的,例如不锈钢饭缸,它就是用一块圆形金属板料在压床上利用模具对圆形板料加压而冲出来的。可以看出,冷冲压是一种在常温(冷态)下利用冲模在压床上对各种金属(或非金属)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分离或者变形而得到一定形状零件的金属压力加工方法。 冷冲压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在冷冲压加工中,冷冲模就是冲压加工中所用的工艺装备。没有先进的冷冲压技术,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1.1.1 冷冲压的概念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加工方法。它是一种压力加工方法,是机械制造中的先进加工方法之一。 1.1.2 冷冲压的特点 冷冲压加工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与其他加工方法(切削)比较,它有以下特点: ● 采用冷冲压加工方法,在压床简单冲压下,可以得到形状复杂、用其他加工方法 难以加工的工件。如汽车的前顶盖、车门等薄壳零件。 ● 冷冲压件的尺寸精度是由模具保证的,制出的零件一般不进一步加工,可直接 用来装配,而且有一定精度,具有互换性。因此,冷冲压加工的尺寸稳定、互换 性好。 ● 在耗材不大的情况下,能得到强度高、足够刚性而重量轻、外表光滑美观的零件, 因此,工件的成本较低。 ● 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材料利用率高(一般为70%~85%)。 ● 生产率高,冲床冲一次一般可得一个零件,而冲床一分钟的行程少则多次,多则 几百次。同时,生产出的毛坯和零件形状规则,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最近 几年发展起来的简易冲模、组合模具、锌基合金冲模等为单件大批量生产创造了 条件,因此,产品造价成本低。 冷冲压的缺点是模具要求高、制造复杂、周期长、制造费用昂贵,因而在小批量生产中受到限制。同时,冲压件的精度决定于模具精度,若零件的精度要求过高,用冷冲压生产就难以达到要求。 1.1.3 冷冲压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由于冷冲压具有表面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它还是一种经济的加工方法,

冷冲压模具设计概述

冷冲压模具设计概述 一.冷冲压模具设计的目的 冷冲压模具设计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论课、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2)巩固与扩充“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画、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二、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一)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内容 冷冲压模具设计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种形式。课程设计通常在学完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后进行,时间为1~2周,一般以设计较为简单的、具有典型结构的中小型模具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模具装配图一张,工作零件图3~5张,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二)冷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⒈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分析冲压件成形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及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如果发现冲压件工艺性差,则需要对冲压件产品提出修改意见,经产品设计者同意后方可修改。 ⒉制定冲压件工艺方案 在分析了冲压件的工艺性后,通常可以列出几种不同的冲压工艺方案(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模具寿命高低、工艺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然后确定适合于工厂具体生产条件的最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 ⒊确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下料方式,并确定材料的消耗量。 在最经济的原则下,决定毛胚的形状,尺寸和下料方式,并确定材料的消耗量。 ⒋确定冲模类型及结构形式 根据所确定的工艺方案和冲压件的形状特点、精度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制造条件、操作方便及安全的要求,以及利用现有通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的可能,选定冲模类型及结构型式,绘制模具结构草图。 ⒌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1)计算毛坯尺寸,以便在最经济的原则下进行排样和合理使用材料。

最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学习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习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学习指南 20 —20 学年第学期 机学生使用 任课教师:王芳 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总学时:40学时课堂教学:36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先修课:机械设计金属与塑料成型设备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高等工业院校材料成型方向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也是制造类其它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各类冲压成形的变形规律,认识典型冲压成形工艺方法和模具结构,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 1.能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中等复杂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 2.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3.熟悉掌握冲模设计计算方法,具备中等复杂冲模结构选择和设计的能力,所设计的冲模应工作可行、操作方便、便于加工和装配,技术经济性好。 二、教材处理 本课程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姜奎华主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本教材内容比较全面,结构编排严谨。但由于学时限制不可能对所有教材内容一一详细讲解。所以应紧

紧抓住本课的重点内容,搞清模具设计的有共性的规律,从而能做到举一反三,逐类旁通,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习参考书 1.刘建超、张宝忠主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王孝培主编.冲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年 3.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著.冲模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4.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冲模设计应用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5.冯炳尧、韩泰荣、蒋文森编.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6.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教育丛书编委会.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国家技术监督局.冲模模架.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 8.许发越主编.模具标准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 9.李天佑主编.冲模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四、关于考试的说明 期末考试:100% 五、各次课基本内容,重点难点,自我测验及作业

冲压模具典型结构

冲压模具典型结构 第一类 工艺零件,这类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 第二类 结构零件,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如表1.1.3所示。应该指出,不是所有的冲模都必须具备上述六种零件,尤其是单工序模,但是工作零件和必要的固定零件等是不可缺少的。 制造技术 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对其实施改造,形成先进制造技术。目前又出现了在冲压模内攻牙技术,引导了不少冲压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引起了一股抢购热潮。 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高速铣削加工,普通铣削加工采用低的进给速度和大的切削参数,而高速铣削加工则采用高的进给速度和小的切削参数,高速铣削加工相对于普通铣削加工具有如下特点: a.高效高速铣削的主轴转速一般为15000r/min~ 40000r/min,最高可达100000r/min。在切削钢时,其切削速度约为 400m/min,比传统的铣削加工高5~10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时与传统的加工方法(传统铣削、电火花成形加工等)相比其效率提高4~5倍。 b.高精度高速铣削加工精度一般为10μm,有的精度还要高。 c.高的表面质量由于高速铣削时工件温升小(约为3°C),故表面没有变质层及微裂纹,热变形也小。最好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1μm,减少了后续磨削及抛光工作量。 d.可加工高硬材料可铣削50~54HRC的钢材,铣削的最高硬度可达60HRC。 鉴于高速加工具备上述优点,所以高速加工在模具制造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替代部分磨削加工和电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又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是电火花加工技术的重大发展,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用成型电极加工模具型腔的新技术。像数控铣削加工一样,电火花铣削加工采用高速旋转的杆状电极对工件进行二维或三维轮廓加工,无需制造复杂、昂贵的成型电极。日本三菱公司最近推出的EDSCAN8E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配置有电极损耗自动补偿系统、CAD/CAM集成系统、在线自动测量系统和动态仿真系统,体现了当今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的水平。 慢走丝线切割技术 目前,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技术发展水平已相当高,功能相当完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无人看管运行的程度。最大切割速度已达300mm2/min,加工精度可达到±μm,加工表面粗糙度~μm。直径~细丝线切割技术的开发,可实现凹凸模的一次切割完成,并可进行的窄槽及半径内圆角的切割加工。锥度切割技术已能进行30°以上锥度的精密加工。 磨削及抛光加工技术磨削及抛光加工由于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值低等特点,在精密模具加工中广泛应用。目前,精密模具制造广泛使用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冲压模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英文译名: 课内总学时:72学时学分:4.5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开课对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汽车制造及汽车整形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冲压变形规律,认识冲压成形工艺方法,冲压模具结构,冲压模具制造方法与手段,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方法,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冲压模具制造工艺方法,能进行中等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编制,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工艺编制,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毕业设计及毕业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冲压模具结构,模具制造工艺方法为重点。学外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能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中等复杂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2、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3、熟悉掌握冲模设计计算方法,具备中等复杂冲模结构选择和设计的能力,所设计的冲模应工作可行、操作方便、便于加工和装配,技术经济性好。 4、具备正确选择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制定中等复杂冲模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的能力。 5、初步具备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6、初步具备进行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1.1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掌握冲压与冲模概念;冲压工序的分类;冲模的分类;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了解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 1.2 冲压设备及选用 了解常见冲压设备;掌握冲压设备的选用;模具的安装。 1.3 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掌握塑性变形的概念;理解塑性力学基础;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一些基本规律;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 1.4 模具材料选用 掌握冲压对模具材料的要求;冲模材料的选用原则;冲模常见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1.5 模具加工方法与工艺规程编制 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第2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2.1 概述 2.2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理解冲裁变形时板材变形区受力情况分析;掌握冲裁变形过程;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3 冲裁模间隙 掌握间隙的重要性;冲裁间隙值的确定。 2.4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掌握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2.5 冲裁排样设计 掌握材料的合理利用;排样方法;搭边、条料宽度与导料板间距离的计算;排样图。 2.6 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掌握冲裁力的计算;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的计算;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降低冲裁力的方法;冲模压力中心的确定。 2.7 冲裁工艺设计 掌握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冲压模具制作技术要求

冲压模具制作技术要求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附件二:冲压模具制作技术要求1、基本要求 1.1、基准体系:采用GD&T图规定的定位基准。模具以设计基准点为主基准,保证设计、制造、检测基准三者相统一。 1.2、所有工艺方案图、模具图可采用2D或3D进行设计,文件类型为*.dwg或*.prt、*.CATPart格式; 1.3、视图投影法:优先采用第一角法; 1.4、图幅要求:最大采用A0号图纸(图幅可加长); 1.5、图型比例:1:1、1:2、1:3、1:4; 1.6、图面文字:中文; 1.7、尺寸表示:公制; 1.8、标题栏和明细表:投标方的标准; 1.9、上模画法和方向:翻转向右; 1.10、对镶拼结构的镶块资料应单独出图,并标识清楚; 2、工艺方案图及模具结构图 2.1、工艺方案图 2.1.1 能充分反映冲压零件各工序的工作内容、冲压方向、送料方向,以及各工序所使用压机的规格等; 2.1.2 标示出各工序冲压方向、模具基准点、零件车身坐标值。当冲压方向相对零件车身坐标发生旋转时,应注明清楚; 2.1.3 各工序零件送出料方向及拉延工序补充部份的详细结构; 2.1.4 拉延(整形)工序CH孔、到位标记位置; 2.1.5 零件板材毛坯尺寸标注,中间工序的切边线; 2.1.6 废料切刀的布置位置及切边、冲孔废料的排除方式; 2.1.7 斜楔加工方向、加工范围; 2.1.8 顶杆布置图、废料流向示意及方案图中各种符号说明。 2.1.9 标明零件材料利用率。 2.2、模具结构图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 复合模结构定义 ?复合复合模是指在压力机(冲床)的一个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部位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它们可能是冲孔、落料、拉深或整形等不同工序的组合。 复合模结构特点 ?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电力和工序间搬运工作。 ?冲裁精度高因几道工序在同一工位上完成,定位基准一致。 ?制造成本较高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周期较长。 ?生产批量复合模的生产效率高,故对大量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 ?冲裁精度当冲件的尺寸精度或对称度、同轴度要求较高时,可考虑采用复合模。 ?复合工序的数量一般复合工序应在四个以下,否则模具结构复杂,强度也不好,并且不易制造和维修。 复合模结构设计要点 ?曲柄压力机的许用压力曲线和复合模的压力曲线的关系(对于成形类复合模尤为重要)。?复合模中凸凹模的设计。 ?复合模的卸料推件装置。 ?复合模模架的选用。 ?复合模工作部分零件的材料选用。 复合模结构分类 依复合工序性质分为: ?冲裁类复合模:如落料冲复合模。 ?成形类复合模:如复合挤压模。 ?冲裁与成形复合模:如落料拉深复合模。 依其结构形式分为: 顺装复合模:凹模装置在下模中的复合模。 倒装复合模:凹模装置在上模中的复合模。

复合模结构对比 倒装复合模顺装复合模 ?漏料:从下模漏料孔出回到模具工作面 ?出件:从上模出从下模出 ?操作:安全方便操作不利 ?工件:平整度较差平整度较好 ?受力:受力差,强度不好受力好 ?磨损:相对较小相对较大 ?工作面:易清理不易清理 通过以上对比,可见它们的适用范围为: 倒装复合模适用于冲件平整度要求不高,凸凹模强度足够的冲裁; 顺装复合模适用于薄材冲件或冲件平整度要求高,凸凹模强度不足或是无冲孔废料的复合模冲裁。 典型复合模结构 上图所示复合模为公司中最为常用的冲孔、落料工序复合的倒装复合模。因为有冲孔形成的废料,根据前面的对比和其适用范围,我们采用了倒装复合模的方式。 下表所示为图示模具在设计时所用的各模板的编号,材质,板厚以及热处理。

2020年冲压模具简介和材料参照模板

冲压模具系列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目录 简述 分类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依产品的加工方法分类 模具典型结构组成 第一类 第二类 模具先进制造工艺及设备 高速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 慢走丝线切割技术 磨削及抛光加工技术 数控测量 模内攻牙技术 模具新材料及热、表处理 冲压模具材料 热处理、表处理新工艺 冲压模具材料的选用原则 生产批量 被冲压材料的,性能、模具零件的使用条件 材料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 开发专用模具钢 考虑我国模具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模具CAD/CAM技术 冲压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 现状PDX软件界面 未来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涌现大批冲压模具龙头企业 冲压模具结构对安全的影响 模具的主要零件、作用及安全要求 模具设计的安全要点

简述 分类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依产品的加工方法分类 模具典型结构组成 第一类 第二类 模具先进制造工艺及设备 高速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 慢走丝线切割技术 磨削及抛光加工技术 数控测量 模内攻牙技术 模具新材料及热、表处理 冲压模具材料 热处理、表处理新工艺 冲压模具材料的选用原则 生产批量 被冲压材料的,性能、模具零件的使用条件材料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 开发专用模具钢 考虑我国模具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模具CAD/CAM技术 冲压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 现状PDX软件界面 未来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涌现大批冲压模具龙头企业 冲压模具结构对安全的影响 模具的主要零件、作用及安全要求 模具设计的安全要点 展开 苏州LED灯研磨

冲压模具讲座

冲压模具讲座 第一章 概论 一.冲压加工的重要性及优点。 1.重要性:冲压工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产 品。如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电机,仪表,铁道,邮电,化工以及轻工日用产品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优点:1)生产率高。2)精度高,质量稳定。3)材料利用率高。4)操作简便,特别适 宜于大批量生产和自动化。 二.冲压加工的概念。 1. 概念:即利用压力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从而获一定形状和尺 寸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床,模具,材料。 冲压是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类加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薄板料零件的加工。在产品零件的整个生产系统中,冲压只是一个子系统,所涉及的也仅是产品制造过程的一部分。随着市场对产品成本和周期等要求的提高,从系统的整体优化中确定相关的各要素已成为技术和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影响冲压加工的因素: 三.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工艺按其变形性质可以分为材料的分离与成形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包括许多不同的工序。 冲压的基本工序: 1.冲裁: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 1)落料:模具沿封闭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为工件,其余部分为废料,设计时尺寸以模仁为准,间隙取在冲子上; 2)冲孔:模具沿封闭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废料,设计时尺寸以冲子为准,间隙取在模仁上。 2.剪切:用模具切断板材,切段线不封闭. 3.切口:在坯料上将板材部分切开,切口部分发生弯曲. 冲 压 工 安 全 自 动 化 安 装 润 滑 生 产 管 质 量 管 价 格 管 运 输 废 料 处 噪 音 对 后 序 工 压力 机 模具 材料 辅助 装 置 具 软 件 硬 件

几种典型冲压模具结构介绍

几种典型冲压模具结构介绍 设计的冷冲压模具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好用,对能否生产出合格的工件,开发的新产品能否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一套模具,结构简单的不过几十个零部件组成。但是,在刚开始设计时,是选何种模具结构形式,是选正装模具结构(即凹模安装在下模座上)呢?还是倒(反)装模具结构(即凸模安装在下模座上)?是选单工序模具结构呢?还是选复合模具结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1 何时选用正装模具结构(由于加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批量不大的工件,在很多生产企业都普遍存在。故只讨论无导向装置的单工序模) 1.1 正装模具的结构特点 正装模具的结构特点是凹模安装在下模座上。故无论是工件的落料、冲孔,还是其它一些工序,工件或废料能非常方便的落入冲床工作台上的废料孔中。因此在设计正装模具时,就不必考虑工件或废料的流向。因而使设计出的模具结构非常简单,非常实用。 1.2 正装模具结构的优点 (1)因模具结构简单,可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使用及维修都较方便。 (3)安装与调整凸、凹模间隙较方便(相对倒装模具而言)。 (4)模具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由于在整个拉伸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压边力,所以适用于非旋转体件的拉抻(参看五金科技,1997;6:42~44)。 1.3 正装模具结构的缺点 (1)由于工件或废料在凹模孔内的积聚,增加了凹模孔内的小组涨力。因此凹必须增加壁厚,以提高强度。 (2)由于工件或废料在凹模孔内的积聚,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凹模刃口就必须要加工落料斜度。在有些情况下,还要加工凹模刃口的反面孔(出料孔)。因而即延长了模具的制作周期,又啬了模具的加工费用。 1.4 正装模具结构的选用原则 综上所述可知,我们在设计冲模时,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是:应优先选用正装模具结构。只有在正装模具结构下能满足工件技术要求时,才可以考虑采用其它形式的模具结构。 2 何时选用倒(反)装模具结构 2.1 倒装模具的结构特点 倒装模具的结构特点是凸模安装在下模座上,故我们就必须采用弹压卸料装置将工件或废料从凸模上卸下。而它的凹模是安装在模座上,因而就存在着如何将凹孔内的工件或废件从孔中排出的问题。倒装模是利用冲床上的打料装置,通过打料杆9将工件或废料打下,在打料杆9将工件或废料打下的一瞬间,利用压缩空气将工件或废料吹走,以免落到工件或坯料上,使模具损坏。另外需注意的一点就是,当冲床滑块处于死点时,卸料圈5的上顶面,应比凸模高出约0.20~0.30mm。即必须将坯料压紧后,再进行冲裁。以免坯料或工件在冲裁时移动,达不到精度要求。 2.2 倒装模具结构的优点 (1)由于采用弹压卸料装置,使冲制出的工件平整,表面质量好。

(完整版)几种典型冲压模具结构

几种典型冲压模具结构 设计的冷冲压模具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好用,对能否生产出合格的工件,开发的新产品能否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一套模具,结构简单的不过几十个零部件组成。但是,在刚开始设计时,是选何种模具结构形式,是选正装模具结构(即凹模安装在下模座上)呢?还是倒(反)装模具结构(即凸模安装在下模座上)?是选单工序模具结构呢?还是选复合模具结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1何时选用正装模具结构(由于加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批量不大的工件,在很多生产企业都普遍存在。故只讨论无导向装置的单工序模) 1.1正装模具的结构特点 正装模具的结构特点是凹模安装在下模座上。故无论是工件的落料、冲孔,还是其它一些工序,工件或废料能非常方便的落入冲床工作台上的废料孔中。因此在设计正装模具时,就不必考虑工件或废料的流向。因而使设计出的模具结构非常简单,非常实用。 1.2正装模具结构的优点 (1)因模具结构简单,可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使用及维修都较方便。 (3)安装与调整凸、凹模间隙较方便(相对倒装模具而言)。 (4)模具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由于在整个拉伸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压边力,所以适用于非旋转体件的拉抻(参看五金科技, 1997;6:42 ?44)。 1.3正装模具结构的缺点 (1)由于工件或废料在凹模孔内的积聚,增加了凹模孔内的小组涨力。因此凹必须增加壁厚,以提高强度。 (2)由于工件或废料在凹模孔内的积聚,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凹模刃口就必须要加工落料斜度。在有些情况下,还要加工凹模刃口的反面孔(出料孔)。因而即延长了模具的制作周期,又啬了模具的加工费用。 1.4正装模具结构的选用原则综上所述可知,我们在设计冲模时,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是:应优先选用正装模具结构。只有在正装模具结构下能满足工件技术要求时,才可以考虑采用其它形式的模具结构。 2何时选用倒(反)装模具结构 2.1倒装模具的结构特点倒装模具的结构特点是凸模安装在下模座上,故我们就必须采用弹压卸料装置将工件或废料从凸 模上卸下。而 它的凹模是安装在模座上,因而就存在着如何将凹孔内的工件或废件从孔中排出的问题。图 1 这套倒装模是利用冲床上的打料装置,通过打料杆9 将工件或废料打下,在打料杆9将工件或废料打下的一瞬间,利用压缩空气将工件或废料吹走,以免落到工件或坯料上,使模具损坏。另外需注意的一点就是,当冲床滑块处于死点时,卸料圈 5 的上顶面,应比凸模高出约0.20?0.30mm即必须将坯料压紧后,再进行冲裁。以免坯料或工件在冲裁时移动,达不

冲压模具加工工艺标准

苏州毕特富冲压模具加工工艺标准 一.目的 为了使加工者对模具加工有标准可依,减少模具生产中的不良率,特制定本规范. 二.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涉及到冲压模具加工的各工段及相应的外协厂商. 三.内容 3.1铣床段加工 3.1.1所有需要热处理的模板在加工之前必须确认其厚度,要保证厚度有0.5mm以上的加工余量方可进行加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 3.1.2所有的模板正面左下角为基准部分,必须用中心钻刻上三个基准点. 3.1.3所有的模板必须采用中心钻定中心,然后才能在其基础上进行后继的加工. 3.1.4每块模板的上都有两个Φ6.00的基准孔,铣床加工时其底孔必须用Φ 4.00的铰刀铰穿,以便线割时好找相对位置. 3.1.5所有铣床加工的部分其加工精度必须保证在±0.1mm以内. 3.1.6所有的螺丝沉头必须保证螺丝放进去单边有0.3mm以上的摆动量. 3.1.7所有的圆孔必须倒角,但倒角不能过大. 3.1.8所有要求镗孔的部分其精度必须达到±0.005mm,且其表面要很光洁.

3.1.9所有避位的R角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对于热处理过后的模板铣避位时一定不能出现烧刀现象. 3.1.10对于很复杂的避位可以采取铣床初逃,电火花清角来达到其要求. 3.1.11所有模板的螺牙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底孔一律钻穿,且螺牙不可攻歪,要保证螺丝能很顺利的扭进去.螺牙中不可残渣,以避免热处理后螺丝扭不进去.模板在热处理前最好在螺牙中装上止付螺丝,以避免螺纹烧变形. 3.1.12所有的螺牙必须采用图面指定的螺距,在没有指定的情况下采用标准的螺距. 3.1.13所有的铰孔必须保证合销能很轻松的敲进去,且之间的位置度必须保证在±0.005mm以内. 3.1.14 所有的避位,沉头及螺牙在加工时一定要注意正反面,凡标有FB的均为反面加工. 3.1.15所有的外协厂商在加工时必须要有一份加工说明对照表,且必须在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加工. 3.1.16对于铣床段出现的不良需及时相关人员反映,在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不可流入下一工段,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及延误交期. 3.2磨床段加工 3.2.1所有要求研磨的工件,其表面不能太粗.对于成形和裁剪的冲子和入子表面一定要很光洁,且不允许有烧刀,啃刀现象. 3.2.2在图纸没有标明和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所有的工件的R角一律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概述

冲压模具制品设计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产品依赖模具加工, 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模具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模具的质量不仅表现在制造质量, 也表现在安装调整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后续工作质量。因此, 在模具在加工过程和质量控制中,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1冲压制品设计概论 1.1模具的概念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机的压力,使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在专用工具内变形、流动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模具。 模具是成型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制件的基础工艺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发展和实现少无切屑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汽车、拖拉机、电器、电机、仪器仪表、电子等行业有60%~80%的零件需用模具加工,轻工日用品的生产需用模具更多,螺钉、螺母、垫圈等标准零件,没有模具就无法大量生产。由此看来,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 模具是一种高效率的工艺设备,用模具进行各种材料的成型,可实现高速度的大批量生产,并能在大量生产条件下稳定的保证制件的质量、节约原材料。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许多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模具工业的水平和发展状况已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2冲压加工工艺及其应用 冲压是指在常温下利用模具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对材料施加压力,将材料分离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又可称为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加工与其它机械加工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1)生产效率高,可实现制品与零件的高速度大量的生产。(2)节约原材料,可实现少切屑、无切屑加工。(3)制件质量稳定,有良好的互换性。(4)操作工艺简单,利用模具生产制品时,不需要操作者有较高的技艺水平。(5)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和制品成本低廉。(6)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品可一次成型,不需进行再加工。(7)能制造出其他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8)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及半自动化。 由于冲压工艺的这些特点,因此其应用范围极广,从精细的电子元件、仪表指针到汽车的覆盖件和大梁、高压容器封头及航空航天器的蒙皮、机身等,均需冲压加工。目前用冲压工艺所获得的制品,在现代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及无线电电子产品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然,冲压工艺和其它加工方法一样,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冲模结构比较复杂,制造周期长,模具价格偏高,在单件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时经济上不合算。 冲模是冲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其模具结构必须满足冲压生产的要求,不仅要冲压出合格的零件制品,而且要适应批量生产的需要,操作要方便、使用寿命要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并能容易制造和维修。 1.3冲压所用材料及其性能 冲压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有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不锈钢和黄铜板(带)、铝板(带)等,有时也用非金属材料,如胶木板、塑料板和纤维板等。冲压用材料大部分是各种规格的条料、带料、卷料和块料,有时也对某些型材及管材进行冲压加工。 用于冲压的材料不仅要满足制件的设计要求,还必须满足材料的冲压性能。

冲压模具制造流程Word

冲压模设计要与流程 1、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冲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才能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合格的冲压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a.读懂零件图;除零件形状尺寸外,重点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形状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c.分析零件的基准选择及尺寸标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状精度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d.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过高。? e.是否有足够大的生产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艺性太差,应与设计人员协商,提出修改设计的方案。如果生产批量太小,应考虑采用其它的生产方法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最佳工艺规程设计: ? a.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如:冲裁、弯曲、拉深、胀形、扩孔。? b.核算各冲压成形方法的变形程度,若变形成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应计算该工序的冲压次数。? c.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合理的冲压顺序。要注意确保每道工序的变形区都是弱区,已经成形的部分(含已经冲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后的工序中不得再参与变形,多角弯曲件要先弯外后弯内,要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热处理等工序。? d.在保证制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批量和毛坯定位与出料要求。确定合理的工序组合方式。? e.要设计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并从质量、成本、生产率、模具的刃磨与维修、模具寿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一个最佳的工艺方案。? f.初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冲压设备。? 3、冲压零件毛坯设计及排样图设计:? a.按冲压件性质尺寸,计算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 b.按毛坯性质尺寸,设计排样图,进行材料利用率计算。要设计多种排样方案,经过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4、冲压模具设计:? a.确定冲压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并绘制模具简图。? b.对指定的1—2个工序的模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模具工作图。 设计方法如下:? ?※确定模具的种类:简单模、连续模还是复合模。??? ※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长度,确定凸、凹模结构形式和连接固定方式。???? ※确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并对相应的定位、定距零件进行设计。??? ※确定压料、卸料、顶件及推件方式,并对相应的压料板、卸料板、推件块等进行设计。??? ※模架设计:包括上下模座及导向方式的设计,也可以选用标准模架。???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按比例绘制模具工作图。先用双点划线绘制毛坯,再绘制工作零件,然后绘制定位和定距零件,用连接零件把以上各部分连接起来,最后在适当的位置绘制压料和卸料零件。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以上顺序也可作适当调整。??? ?※工作图上应该标注模具的外轮廓尺寸、模具闭合高度、配合尺寸及配合型式。工作图上要标注模具的制造精度和技术条件的要求。工作图要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有标准的标题栏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