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大咯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96.34 KB
- 文档页数:1
大咯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摘要】大咯血是呼吸科临床的常见危重症,抢救与护理措施不当均可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五年住我科的大咯血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大咯血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除护士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知识外,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大咯血及窒息先兆,综合运用一般护理、咯血护理、休克护理及心理护理多种护理措施,可受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咯血;护理;窒息【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66-01咯血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的常见症状之一。
一次咯血量在200ml以上或24h咯血量在500ml以上为大咯血[1],发病时起病急,病情危重,发展变化迅速,抢救与护理措施不当均可危及患者生命。
大咯血可引起肺不张、窒息、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而窒息是咯血的最常见死亡原因。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救治及护理非常重要。
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大咯血病例4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46例大咯血患者, 男31例, 女15例,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86岁, 平均( 41.3±19.6) 岁;。
经病史、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纤支镜检查,诊断为肺结核13例, 支气管扩张21例,肺癌12例。
经及时救治及护理,其中38例病情好转,5例病情一度好转,死亡3例,好转率93.5%。
2 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
观察有无皮下、牙龈、鼻腔等部位的出血及其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2)严密观察患者咯血的先兆症状,如咽喉发痒、突然剧咳、胸闷、心慌、有血腥味等症状。
(3)严密观察咯血窒息先兆,如咯血突然中止、胸闷、烦躁不安、两眼上翻或凝视、面色紫绀、大汗淋漓等症状。
(4)观察患者的心理特点,因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不同程度的多疑、焦虑、自卑、脆弱等心理。
(5)观察各种药物的作用和毒副作用。
肺结核大咯血的诊断及护理措施肺结核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
现将对大咯血的诊断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大咯血的概念一般认为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下为少量,100~300ml为中量,1次咯血200ml或24小时内量>500ml者为大咯血[2]。
咯血诱因与先兆表现咯血诱因:其病因繁多,可因支气管、肺部、心血管或全身性疾病(按解剖部位分)引起。
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结构异常、血液病、、肺损伤和物理因素等。
先兆表现:发痒或刺激感,胸闷加剧、胸内发热、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其中以胸部不适或咽喉发痒表现者多见,先兆表现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口感甜或咸者多在3~9分钟内发生咯血,胸闷加剧,胸内发热者多在20~40分钟内发生,多数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后1小时出现大咯血,少数几个小时后出现。
诊断咯血发生的急缓,咯血量,性状,有无,初次还是多次,咯血前有无喉痒等。
伴随症状:有无发热、胸痛、咳嗽、胸闷、出汗、恐惧、、心悸等,以及与月经的关系等。
体格检查:观察咯血的量、性质和颜色;病人的一般状态,特别是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率;神志,皮肤颜色,有无贫血、出血点、和杵状指(趾),淋巴结大小;肺内呼吸音变化,有无?音、心脏杂音,心律,肝脾大小,有无下肢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①三大常规;②凝血功能;③痰液检查;④X线检查;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⑥支气管动脉造影;⑦肺动脉造影;⑧其他:超声心动图,骨髓检查,检查等。
咯血的一般护理病人的居室应保持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咯血尤以初春为多。
生活上如果注意预防,可以把诱发咯血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肺结核大咯血的急救与护理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急救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通过对其密切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急救护理,抢救成功率达97.43%。
结论:齐备的抢救设施和熟练的应急措施是抢救取得成功的关键,在稳定患者情绪、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肺结核;大咯血;急救;护理肺结核患者的病变侵蚀血管或发生剧烈咳嗽损伤血管时,均可发生咯血。
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及肺实质出血,血液经咳嗽由口腔咳出的症状。
大咯血是指每次咯血量达200 ml以上或每日咯血量达600 ml以上。
肺结核大咯血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抢救和适当护理,随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
因此做好肺结核大咯血急救与护理,是结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9例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9例中,男性27例,女性12例。
年龄最小21岁,最大60岁。
24 h 咯血量250~300 ml 18例,短期内咯血量达1 500 ml10例,数日内咯血量达1 500~2 000 ml 11例。
经治好转出院38例,死亡1例。
2 护理措施2.1备好急救物品急救物品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工具。
常用有电动吸引器、开口器、氧气、喉镜、支气管镜、气管、气管切开包、舌钳、压舌板、玻璃接头及导管等[2]。
常用药品有呼吸兴奋剂、升压药、止血药等。
保证患者一旦窒息立即使用医疗器械抢救,消除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窒息包括:①迅速解除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
置患者头低脚高位,用开口器、压舌板撬开紧闭的牙关,清除口腔内的积血,同时轻拍健侧背部,以利痰血咯出,必要时在直接喉镜下,做气管插管吸出血块。
在紧急情况下,行气管切开,从套管内吸出血块,解除呼吸道阻塞。
②交叉止血,用止血带交替轮扎上、下肢体,位置在近心端,从而减少回心血量,降低肺内压力。
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关键词】大咯血;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14-01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或肺实质性病变引起的出血,经口腔咯出,一次咯血量在20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600mli,~上者为大咯血,大咯血可导致窒息、休克、感染和病灶播散、甚至危及生命。
而肺结核咯血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病灶吸收好转期,甚至是病灶已完全钙化的病人。
国外报道大咯血死亡率50%以上,我们通过40例肺结核咯血病人护理过程中体会到病情的观察与抢救病人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40例病人均为肺结核大咯血病人,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重8岁,最大70岁。
40例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出院。
每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1 警惕窒息的发生。
在短时间内急性大咯血可引起窒息。
因此在抢救患者时必须注意观察病情、发现在大量咯血过程中,有骤然减少或终止,同时出现胸闷、极度烦躁、表情恐怖、精神呆滞、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虚汗淋漓、甚至有昏迷、抽搐、尿失禁等症状,为咯血窒息的表现,少数体质虚弱,咳嗽反射差或精神高度紧张或肺功能很差的病人,虽咯血量不大,也可发生窒息,应立即进行抢救,同时通知医生。
2.2 正确记录出入量。
正确的估计和记录失血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掌握病人的失血量和病情的进展,以便及时抢救。
如一次咯血达1500mi以上者,有立即发生休克的危险,短时间内持续失血2000ml以上者也可引起休克,通过记录出血量和出血的次数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2.3 观察咯血时伴随的症状。
为医生初步诊断大咯血的可能病因提供依据。
如咯血常伴有大量的浓痰或痰量多,咯痰和咳嗽随体位改变有关,多提示肺脓肿可能。
咯血常伴有其它出血倾向表现如皮肤紫绀、黏膜出血、可能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3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3.1 绝对卧床休息。
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体会(一)【摘要】为提高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疗效,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大咯血病人,观察其止血效果,实践证明西医和中药结合能显著提高止血作用,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立止血;垂体后叶素;肺结核我科于2003年1月~2006年10月用立止血及垂体后叶素,联合口服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病人68例,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全部观察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共138例,诊断标准:痰培养、痰PCR检查或多次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胸片显示典型的肺结核X线表现,确诊为肺结核。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8例,男49例,女19例;年龄22~66岁,平均43.3岁;发现肺结核病史3天~15年;空洞型52例,浸润型16例;初治19例,复治59例。
曾经有咯血病史16例,全部为大咯血病人,24h内咯血在200ml以上,持续时间1~2天,其中有5例输血300~600ml。
所有病人均无高血压病史,无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及过敏史。
对照组70例病人,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相近。
1.2治疗方法治疗组68例病人予立止血1g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10u+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续3天。
对照组70例病人单用垂体后叶素10u+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续3天作对照。
1.3疗效判断标准(1)痊愈:无呼吸困难、气促及出冷汗。
四肢暖,咳嗽明显减少,咳暗红色血丝痰,每天在10ml以下。
(2)显效:无呼吸困难,气促及出冷汗,四肢暖,咳嗽减少,每天咯血在50ml以下。
(3)有效:无呼吸困难能及出冷汗,四肢暖,咳嗽无减少。
偶有气促,心悸,每天咯鲜红血50~100ml。
(4)无效:明显呼吸困难及气促,出冷汗无好转,四肢冷,咳嗽无减少,每天咯鲜红血100ml以上。
2结果治疗组:咯血停止治愈率70.6%,总有效率95.6%。
肺结核大咯血的急救护理肺结核的患者有1/3的病人会出现咯血的情况,如果肺结核的患者出现咯血,这时患者的病情是比较危重的,应当及时的到医院进行住院和治疗,另外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日常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肺结核大咯血的病症以及肺结核大咯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希望能给一些肺结核大咯血的病人提供有效的指导。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肺结核大咯血的发病机制,肺结核大咯血主要是因为肺血管的损伤,或者是结核空洞内的血管破裂而造成肺结核咯血的情况。
咯血主要是指喉以下的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咳出。
每天咯血量小于100ml的为少量咯血,每天咯血量在100到50ml 的为中量咯血,每天咯血量大于500ml或者是一次咯血量大于300ml的为大量咯血。
在临床上需要根据肺结核病人咯血量来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肺结核的患者在咯血之前会有一些先兆,首先是喉部是很痒的,总感觉在咽喉部有一些异物,之后会伴有剧烈的咳嗽和胸闷,同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咯血的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呃逆的情况,会感觉到口腔内是非常干的,很想喝水。
肺结核咯血的病人经常会在凌晨的四点到六点和下午的六点到九点出现咯血的情况,这个时间是肺结核咯血的高发时间段,因此一些肺结核的病人应当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提前的预防和关注。
当肺结核的患者出现大咯血时,急救和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的情况是比较突然的,并且病情来势也是非常凶险的,患者在咯血时经常会出现恐惧的心理,这时患者也会出现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的情况,这时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
首先患者应当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呼吸道的通畅,同时还应当注意患者本身的体位,比较适宜的体位是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才有利于血能够顺利的咳出,对大咯血的患者急救原则首先是要止血,在患者的床边要备一个吸痰机和急救车,之后迅速的建立两路静脉通路,一路给予止血药物,另一路补充一些抗感染的药物,与此同时要给患者一定的氧气吸入,防止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出现缺氧的情况,在急救时还要在患者患侧胸部放上沙袋或者是冰袋冰带,主要降低局部的体表温度。
肺结核咯血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1)咯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便于血块咳出,绝对禁坐起咳嗽、咯血。
如明确咯血部位,应采取患侧卧位。
(2)咯血期间暂禁食,血停止后给少量温凉流质饮食。
(3)咯血停止后给予患者温凉开水漱口,生活不能自理者,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4)做好消毒、隔离,血液用1:2000含氯消毒液消毒。
2.大咯血的抢救及护理(1)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2)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给予静脉滴注止血药物,另一条给予补充血容量或抗感染、抗痨药物,护理人员应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嘱患者将气管内的积血咳出。
如有窒息现象,要立即采取头低脚高位,轻拍其背部,必要时使用开口器,用吸引器迅速吸出喉头部的血块或行气管切开,以解除呼吸道梗阻。
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
(4)心理护理大咯血患者有恐惧、紧张、不安及悲观失望等心理,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来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让其感到被关怀,积极配合抢救及护理。
(5)用药护理目前大咯血的止血药依然首选垂体后叶素。
但高血压、冠心病者禁用。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6)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咯血情况,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做好抢救记录。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患者的大量咯血常可导致咯血窒息,失血性休克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咯血窒息的抢救措施发现患者出现窒息症状时,应立即体位引流,取俯卧位或头低足高位,撬开牙关,迅速清除口腔、鼻腔内的血液。
也可用电动吸引器吸出血块。
上述措施效果欠佳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出气管内的血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高浓度吸氧,记录咯血量、性质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失血性休克失血过多的大咯血患者表现为表情淡漠或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应首先遵医嘱输液或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如休克仍未改善,遵医嘱立即肌肉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升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