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2024北京西城初二(下)期末语文2024.7一、基础·运用(共16分)学校举办“漫步西城”主题活动宣传周,同学们分组准备了不同的展示项目。
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演讲演讲组为宣传周撰写了演讲稿。
请你审阅演讲稿的部分内容,完成1-3题。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你是否愿意和我开启一段美好的旅程?让我们一起漫步西城,踏上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
登上景山公园万春亭,俯瞰北京城,故宫群殿的金顶红墙恢宏壮丽,钟鼓楼前的花香鸟语目眩神迷;泛舟北海公园琼岛下,看岸边苍劲.的古树,赏四周宁静的亭台楼阁,让潺潺流水带走日常的疲惫与浮zào ();驻足于北京蓟城纪念柱前,回望夕阳映照下的碑石,遥想千百年来四季的周而复始与人间的沧桑变化;行走在西单的商业街区,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穿过chù()立的高楼大厦,蹚过闪烁的霓虹灯河,感受着繁华都市的潮流魅力……漫步西城,既拥抱着时代的脉搏,又追寻着历史的足迹。
西城的美,在每个角落,在每个西城人的心里。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及括号里填写的汉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草长莺飞”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长”应读作“cháng”。
B.“苍劲”在文中指树木苍老挺拔,“劲”应读作“jìn”。
C.“浮zào”中的“zào”有“性急”的意思,“zào”应写作“燥”。
D.“chù立”在文中的意思是“高耸地立着”,“chù”应写作“矗”。
2.文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目眩神迷B.亭台楼阁C.周而复始 D.川流不息3.根据语境,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存在两处问题,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2分)展板展板组制作了题为“可爱动物陪伴我,乐游和谐新西城”的展板,请你阅读其内容并完成4-6题。
可爱动物1号:北京动物园的“功夫熊猫”“功夫熊猫”萌兰,这位被称为“西直门三太子”的阳光大男孩,以其充满魅力的个性,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20分,含卷面分4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须用黑色字迹的水笔或钢笔书写,答案请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卷上。
3.请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信息写在规定位置上。
为培养文化自信,学校举行了“守正创新,让文化“活起来'”的语文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活动一】溯源民族文脉(20分)汉字是人文思想的载体,小语想要通过汉字来解读中华民族其中一种精神,请你帮助她完成资料整理。
字说中国-“争”资料一:“争”之流变(4分)字形演变:)1−“争”的早期字,上面是“爪”(手),下面是“又”(手),两只手拉扯夺取中间“凵”形之物:两“手”及“凵”共同组成了“争”。
后来字形发生改变,中间之物慢慢与下面一只手发生交错,形成后来的字形。
.字义演变:小结:1.看字形演变,“争”在造字上属于__________(选择字母)(A.象形B.会意C.形声D.假借)2.看字义演变,“争”的本义是__________(填空)3.缘远流长的汉字,将承载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芳华永住。
→修改小结3划线词中的错别字: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资料二:“争”之表现(16分)4.摘录古诗文中体现“争”的诗句,完成以下填空。
(7分)《关雎》写“窈窕淑女,(1)__________”,“窈窕淑女,(2)__________”,主人公以弹琴鼓瑟,敲钟打鼓的方式展现自己,告诉我们,爱情或事业,我们要勇于去争取;孟浩然的“(3)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自己想出仕的心,告诉我们,自己的追求,要勇于去争取;白居易写“(4)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反差强烈,揭露“宫市”残酷,告诉我们,面对不公,要敢于去抗争;苏轼“(5)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面对现实的苦难,我们要争其必然,坚守傲骨。
新野县 2024 年春期期终质量评估八年级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4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渊) 远流长,丰富多彩。
“和”,本来指声音之间的调和。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赋予了“和”丰富的内涵。
“和”可以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体自身内部的一种和谐默契、相辅相 (承成)的关系。
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致祥;与自己相处时,要心平气和。
“和”融合于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之中,并成为其精髓所在。
①给语段中加点的两个字注音 (2分)赋予精髓②选择合适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2分)(源渊) 远流长相辅相 (承成)2.古诗文默写 (8分)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
《子衿》中苦恋的女子,失落惆怅地叹息: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①,!读起来令人为之动容。
孟浩然心怀希冀,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钓鱼婉转含蓄地表露从政的心愿:②,。
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发出了:③,的呼喊。
面对别离,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积极进取的心态对远行的朋友进行劝阻;④,,更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A.五一小长假期间,各地景区出台多种优惠举措,推出特色亮点项目,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B.春一来,山上就开满了梨花,踏青赏花的游客逐渐多起来,他们前呼后拥,赞叹不已。
C.她随着人流漫不经心地走着,目光涣散。
D.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①因此,各地名儒、学者和地方官吏,纷纷兴建书院,以培育人才。
八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归省.(sh ěng ) 砂砾.(l ì) 幽悄.(qi ǎo) 糜.子(m éi)B 、欺侮.(w ǔ) 翌.日(y ì) 物候.(h òu) 蓦.然(m ò)C 、拾.级(sh è) 龟.裂(j ūn) 两栖.(q ī) 享.受(xi ǎng)D 、剥.豆(b āo) 楔.形(xi ē) 缄.默(ji ān) 斡.旋(w ò)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帷幕 枯燥 致密 销声匿迹B 、黧黑 次弟 陨石 天衣无缝C 、扫帚 迁徙 腈纶 衰草连天D 、弥漫 奠定 燎原 戛然而止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 、当老师走进我们教室的那一刻,全班的起哄声都叹为观止....了。
C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钢丝。
D 、当时光的脚步悄然远逝,我才大彻大悟....岁月蹉跎。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 、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第三中学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
B 、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C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 、学校研究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倡导全校践行。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①如戈壁上有一种植物,只要一场雨,它就立即抽芽,急速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仅在八天里就能完成一株显花植物全部的生命周期。
②在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场透雨的戈壁滩上,也许等待了两年时间就是为了这历时八天的生命的辉煌。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 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遇见生命之美①当前,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上班族正在遭受一种隐秘的“工伤”,他们渐渐地失去了“文化体力”:表达能力退化,词汇变得贫乏,看不进去长文,阅读量、观影量也慢慢下降。
职场的压力,让现实、物质、效率更多地被放在了价值排序的前列。
文学、艺术、思辨、智识,逐渐让位于工资卡上的数字和职场的晋升。
枯燥的数据和表格扼杀了感受力和想象力。
身心的疲惫让人拿着手机,无意识地刷着快餐式短视频,摄入了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却感到生命被浪费而产生焦虑、不安、孤独、抑郁的情绪。
如何保有代表着个性和自我意识的“文化体力”?近期火热的市民夜校,可谓提供了一剂良方。
②夜校在中国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100年前,中国近代美育先师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担任校长时,就创立过校役夜班和平民夜校。
改革开放后,夜校也曾风靡全国。
与20世纪80年代学习文化课的“夜校潮”不同,现在的夜校大多侧重于文化艺术生活体验课程。
比如中国美术学院的国美夜校,核心课程就是从非遗技艺到琴棋书画,从艺术手工到生活美学。
大家能在夜校里踏踏实实待上两个小时,是因为夜校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稳定的锚点,提醒身体亲近艺术,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松弛感,在忙碌的生活中喘口气,然后再去迎接新的挑战。
③夜校热,折射出一种蓬勃的需求正在民众中间生长,那是对艺术的渴望、对美的向往。
人在经历新的有趣体验时,大脑会产生丰富的生物电流,神经元会发生新的链接,那个时刻就会留在我们的生命里,生长成身体的一部分。
因此就像锻炼能让肌肉越来越发达一样,“文化体力”越强,就越能从文字、经典作品、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力量。
那也许是比名利、人际关系更稳定、更值得信赖的东西。
“文化体力”也会保护我们,让人有面对现实世界的力量和勇气,那是一种精神和人格的真正强健。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大家在需要学习好语文的时候肯定少不了要多做题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一下八年级语文,就给大家阅读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7题每题2分,8、10题每题3分,9题10分,共30分)1.将文字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分)文章有无机趣,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有想象的敏感。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氤氲(wēn) 歧视(qí) 解剖(pāo) 折腾(zhē)B.鉴定(jiàn) 哺乳(bǔ) 晦涩(huì) 悄然(qiāo)C.轩昂(xuān) 中枢(shū) 笨拙(zhuō) 档案(dàng)D.畸形(qī) 赭色(zhě) 头衔(xián ) 逻辑(ji)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宛言谢绝叹为观止B.受益非浅艰深晦涩C.扬长避短眼花缭乱D.根深缔固弄巧成绌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大家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B.经过不断试验,反复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D.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C.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他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在“非典期间”,我没能给大家带来应对危机的招数。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A.《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余秋雨B.《独坐敬亭山》——李白——唐代C.《滁州西涧》——刘长卿——唐代D.《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贾岛——唐代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情监测八年级语文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运用(共22分)社区准备开展“和为贵”文化活动,请你参与拟写策划方案。
【主题释义】中国文化 chóng( )尚“和”, 有关“和”的思想 yuán( ) 远流长。
《论语》中说: “礼之用,和为贵。
”以和为贵,就是要与生命和解,倾听自己的声音;就是要尊重他人,理解“和而不同”;就是与自然和谐共生,怀着感恩接受自然的馈赠。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写出注音。
(2分)倾听馈赠2.在括号处工整书写正确的汉字。
(2分)chóng( ) 尚 yuán ( ) 远流长【活动背景】2024郑州邻居节期间,我们对本社区100位居民通过在线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如下图),统计结果显示: 。
3.请根据以上调查统计图,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
(3分)【活动内容】八年级语文第 1 页 (共 8 页 )(一)创意空间4.为美化社区生活空间,社区想打造“和满生活角”,请运用古诗文名句补写设计意图。
(8分)建造一个鱼池,创设老人孩子娱乐休闲的场所,建设营造“ ③ , ④ ”“① , ② ”(《桃(《小石潭记》)鱼与人和乐园嬉戏逗乐的和谐环境。
花源记》)的美好家园。
鱼趣塘搭建一个廊亭,种植红梅观赏林, 美化环境, 弘扬取“ ⑤, ⑥”红梅林博爱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 , ⑧ ”(《卜之意,为社区居民提供算子·咏梅》)奉献高遮阳避雨之地。
洁的品行。
(二)家的味道5.此次社区活动将举办家庭厨艺大赛,请你从下列制作食物的方法中至少选择一种,结合生活经验,简明写清一道菜的制作步骤。
(3分)炒 烤 烧 爆 炖 炸 煎 蒸 煮(三)情暖夕阳6.社区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社区准备开设“夕阳红-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请结合下面的材料阐述其意义。
部编版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18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元勋(xūn)什物(shí)晌午(xiǎng)诲人不倦(huì)B. 校对(jiào)亘古(gèng)愧怍(kuì)心有灵犀(xī)C. 调羹(gēng)憎恶(zēng)猥琐(wěi)怏怏不乐(yàng)D. 呜咽(yàn)菌子(jùn)毋宁(wú)五脏六腑(fǔ)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迸溅模拟千均重负姗姗来迟B. 修葺拖踏酣然入梦悲天悯人C. 烦琐斑斓大厅广众语无伦次D. 犁耙震悚锲而不舍鞠躬尽瘁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地流下辛酸的眼泪。
B. 为人处事,应做一个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C. 尽管遭遇了重重磨难,他还是从岁月里积攒了一笔相当微不足道的财富。
D. 我们精心准备这次同学会,就是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们不期而至。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勇气是逆境中绽放的光芒,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改变现实的机会。
B. 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 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0%左右的人患有“手机依赖症”。
D. 校史馆里那一张张奖状,一排排奖杯对于那些老教师来说无一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核酸检测”。
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呢?,,,,,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①“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②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在该种病毒③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④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⑤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A.①②③⑤④B. ④①③⑤②C. ④⑤③①②D. ①④⑤③②6.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26分)为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椰岛中学举办以“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赏书法之美,立家风之匾】1.小华想将右边这幅书法作为匾额悬挂在家中,告诫家人做事应谨慎小心,坚持始终如一。
请你赏读这幅书法作品,选出这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2分)A.篆书B.隶书C.行书D.草书2.请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其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
(2分)【活动二:读名人家风,品传统美德】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8分)①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良好的家风能够以()的方式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②正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中国人就十分重视家风,流传着许多有关家风的感人故事。
孟子成为一代旷世大儒,离不开孟母的悉心教育;陶侃一生清白做人、廉洁为官,离不开陶母的用心培养; , 。
关于家风的典籍(),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
中国古人留下的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③。
诚然,如今的家庭模式与历史传统已(),但今天我们所推崇和坚守的家风,也正是那些不因时间流逝而失去现实价值的家风。
近年来,家风建设被不同程度忽视,甚至出现了断层。
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一些手握公权之人缺失“勤政为民”情操的现象lǚ()见不鲜,一些普通民众对缺失“为人处世”基本操守的做法()。
因此,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我们更要努力抓好家风建设,让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初二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三角中学陈惠谦
一、基础知识(10分)
1、假如你不小心把张强同学一本新书的封面撕破了。
还书时,你该对张强说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3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干[涸]()肆[虐]()[弥]漫()[荆]国()
3、文学常识及诗词填空(5分)
(1)《公输》一文出自_____一书,此书一般被认为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是对_____言行的辑录。
(2)《山市》选自______,作者为蒲松龄,别号________。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5)莫道__________,_________,人比黄花瘦。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一)
①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②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
③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
④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10分)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句,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分
3.“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为什么要用“大约”?这说明准确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死海形成的原因,概括地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地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不仅是技术。
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地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2分)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__为主。
2分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共同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中概括假山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池沼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2分6.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呼应,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美。
2分
(三)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爱。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
小面孔,趁上一条缨帽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他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的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
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
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
它们好象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棒子、榉实和橡栗。
(12分)
1、松鼠讨人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第二段描述了松鼠漂亮的形态,其中着重写了它的____________。
(2分)
3、第二段中哪一句话说明“松鼠最不像四足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松鼠活动范围判断有误的一项。
(3分)
A、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
B、松鼠喜欢在树上做窝。
C、松鼠经常在田野里活动。
D、松鼠不喜欢呆在小树丛里。
5、本文的文体属于_______________。
(2分)
三、古文阅读:(16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24分
1.注音:贻()髯()2分
2.对下面加点词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2分
A.[罔不]因势象形(罔:无不)B..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C。
高[可]二黍许(可:上下光景)D.佛印绝[类]弥勒(类:像)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为”与下面句子中的哪一个“为”解释相同?()2分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中轩敞者为舱。
D.通计一舟,为人五。
4.结合全文,指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A.《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B.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了他的高超技艺。
C.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了苏轼。
5.选文第3小节生动细腻地描述了核舟上三个主要人物的姿态和神情,具体说明雕刻艺人“______、______”(用选文第1小节中的两个四字短语来回答)的精湛技艺。
2分
6.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只核舟上面刻的是“大苏泛赤壁”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 . 翻译句子: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介绍家乡的一种土特产或一种绿色植物,600字左右,题目自定
就它的品种、特性、生长过程、形状、果实、气味作用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尽量使用学过的写法,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