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果用林标准化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84.66 KB
- 文档页数:4
从1996年栽植银杏至今,济南槐荫黄河河务局一直在大力推广银杏种植,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已有近7万棵银杏,形成了黄河沿岸长十余千米的千亩银杏林,这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银杏林。
千亩银杏林是济南市槐荫河段生态景观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固堤、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功能,同时其在工程绿化建设、水利景观营造、生态环境改善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每到旅游季节,大批济南市当地人都会来此地“打卡”,也有不少外地游客来到这里游玩,千亩银杏林也因此成为济南市文化魅力宣传的重要名片,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1]。
1济南市银杏产业发展现状山东省是我国银杏的核心产地、四大生产基地之一,对我国银杏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截至2022年末,山东省银杏种植面积达73.33hm 2,银杏果年产量接近1.8万t 。
山东省依托其资源优势,已开发了近60个系列产品并培育了多家相关加工企业。
近年来,山东省在银杏新品种选育、推广和栽培等方面都取得了新发展,培育出了松针、夏金、聚宝、文笔、天柱、山农银一及山农银二等十几个银杏新品种,并通过了良种鉴定。
山东省现有的银杏加工制品有高档家具、果、粉、枕、养生茶、酒、化妆品、软胶囊、黄酮等。
银杏加工企业通过与高校开展联合研发,走出了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新道路。
以济南市为代表,该市境域内黄河大堤因其特有的生态风貌,已成为泉城“南方红叶、北方黄叶”的打卡胜地。
济南市黄河千亩银杏林全长12km ,宽100余m ,树木20余万棵,占地面积2000余hm 2,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逐渐发展成旅游热点。
目前,这片黄河沿线最大的银杏人造森林,正逐渐展现出良好的生态效应,是济南市一处靓丽的景观。
而黄河大堤大型银杏人造森林的成功建设,离不开银杏栽培管理技术的合理使用。
因此,加强对银杏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对于促进银杏产业发展、优化济南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济南市银杏栽培技术济南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春天干旱、夏天闷热、秋天凉爽、冬天干凉的特点。
银杏高产栽培技术银杏,别名公孙树,白果树,鸭脚子树,灵眼等。
以果实入药,有润肺,定咳,涩精,止带之功效。
主治肺虚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尿频,遗精,白带等症。
银杏,别名公孙树,白果树,鸭脚子树,灵眼等。
以果实入药,有润肺,定咳,涩精,止带之功效。
主治肺虚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尿频,遗精,白带等症。
银杏叶入药,可治脑血管硬化,冠心病,血清胆固醇过高,小儿肠炎等症。
主产地有广西,四川,河南,山东,湖北,安徽,辽宁等。
形态特征: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高在40米;枝有长枝和短枝。
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状,叶片扇形,有长柄,有多数二叉状并列的细脉。
雌雄异株:雌花为短柔荑花序,2~6个花序生于短枝叶腋中;雌花每2~3朵生于短枝顶端,具长梗。
种子核果状,近球形。
一、生长习性银杏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耐寒,耐旱,不耐涝。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好。
盐碱地,低洼地,重粘土地不宜种植。
二、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深耕细作。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
然后做成1.5米宽的高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银杏以种子繁殖为主,亦可扦插和嫁接繁殖。
播种期有秋,冬,春三季均可。
育苗:播前先对种子进行积层催芽处理。
即将银杏种子,按一层种子,一层湿沙放入预先挖好的坑内。
待种子吐白后,按行株距30厘米播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出苗。
齐苗后,加强田间管理,培育2—3年后即可移栽。
播种量40公斤。
嫁接:选径粗10厘米的实生苗和30年生母树上的3年生,并且有3—5个短枝的枝条,(将其截成25厘米的接穗)于清明前后进行嫁接。
嫁接时,先将砧木距地面1.5米处截断,修平削光,再用刀切开树皮深达木质处。
然后将接穗削成三棱形的接口削面嵌入砧木的切开部分。
用麻片,塑料绳扎紧,保持适度即可。
成活除去绑缚物,抹去砧木上的赘芽。
丰产早银杏果银杏栽培技术银杏是我国珍贵的经济林树种,一般需要12~15年才能挂果,20~30年进入盛产期,挂果晚,效益慢,这极大地影响银杏产业的发展。
现将早果丰产的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银杏良种目前表现较好的优良品种有洞庭佛手、大园铃、大佛指、大金坠、大马铃,大梅核、七星果、龙潭皇等品种。
为达到早果丰产的目的,除了选用好的品种之外,定植时尽量采用嫁接苗,这样定植3~5年后可开始挂果,6~8年株产种核3kg以上。
栽培技术140919/1-210514*********.jpg" />2、银杏种植园地的选择银杏是适应性、抗逆性都十分强大的树种,只要年平均气温在7.7℃~21.5℃之间,即可栽培银杏。
银杏对年降雨量的要求幅度宽,500~800mm均可生长良好,同时在328~1950mm的幅度内,只要排水条件好,不造成洪涝灾害,也不会造成生长不良现象。
3、银杏的定植时间与方法银杏的定植时间是1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迟不宜超过3月中旬,宜早不宜晚,定植株行距是4X5(m)或6X6(m),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区为6X7(m)。
定植坑规格是:0.7X0.7X0.6(m)或1X1X0.8(m)。
定植的苗木应选用正规育苗单位的嫁接苗,要施足基肥,土要干润,回土宜实,栽苗要浅,定根水灌透,栽后培土高度要合理。
一般可按雌雄比例100∶2~3,在果园的周围或选择春季(尤其是花期)来风的上风口栽植雄株。
雄株栽植地势应尽可能的选择高处,便于自然授粉。
4、银杏的肥水管理银杏是一种需肥量大的树种,需要较高的肥水条件,施肥不足,大小年明显,产量变幅大。
具体的施肥方法:于树冠下,开环状沟或放射状穴施入,施后盖土压肥、浇水。
花期开始时,每隔1个月,进行根外追肥1次,用0.5%的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肥,配制成水溶液,选晴天傍晚或阴天喷施在叶片、枝上。
如喷后下雨,应重新喷施。
青阳县银杏果用林丰产栽培技术摘要从选种、嫁接苗培育、建园、人工授粉、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银杏果用林丰产栽培技术,以促进青阳县银杏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银杏;果用林;丰产;栽培技术;安徽青阳青阳县现有银杏林87 hm2,以小块片林分散在11个乡镇,1989年青阳县林业局从山东郯城引种大佛指嫁接苗120余株,栽培在杨田苗圃,作为母树林及银杏果用林丰产栽培的试验林,1998年收获种核320 kg,满足了全县育苗对种子的需求。
2008年,青阳县首批嫁接苗在县园艺场建园,造林面积2.7 hm2。
通过多年摸索,总结出一套银杏果用林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1 良种选择果用银杏品种要求早果性好、丰产性好、产量稳定,核大、皮薄、出核率高、出仁率高,且种仁色、香、味俱佳;并具一项矮化指标,即银杏挂果后,其高年生长量小于20 cm。
就银杏授粉雄树而言,要求花期晚、花期长、穗长蕊多,花药饱满、出粉率高[1-2]。
青阳县引进的大佛指雌雄树符合上述标准,是适合发展果用的优良银杏品种,特别是在丰产性、矮化性2项指标上明显优于乡土银杏嫁接品种。
2 嫁接苗培育银杏顶端优势明显,营养生长旺盛,嫁接苗栽培后,在实现早实的同时,客观上限制了银杏树体的营养生长,有利于银杏果用林的树体矮化和管理。
嫁接时间:以春季为宜,选择地径2~3 cm、二至三年生实生苗为砧木。
采穗圃树液萌动(惊蛰前后)前采集接穗,分雌雄做标记将接穗捆扎,埋藏于背阴处的湿沙中,也可采后装入保鲜袋内,放入0~5 ℃恒温库中贮存备用。
在砧木萌芽吐绿后而未暴绿前嫁接[3]。
嫁接方法:果用银杏林嫁接以切接法为主。
以选用二至三年生枝条为宜。
嫁接后15 d内检查,若接穗芽已萌动、抽叶或芽已转绿,则表明接芽已成活,这时可将接芽以外的芽全部抹去。
到伤口大部分愈合时,揭去套袋,用刀片划断薄膜解绑。
银杏果用林嫁接苗培育要做到雌、雄树分开并做好标记,同年度按20∶1的比例进行嫁接。
2006年青阳县花园苗圃嫁接2 530株(三年生银杏砧木),成活2 354株,成活率93%。
银杏育苗及造林技术作者:陆洋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5期摘要:介绍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压条育苗等几种常见的银杏育苗繁殖方式,并从林地准备、造林、幼林抚育等方面介绍了其造林技术,为广大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银杏;育苗;造林技术1银杏育苗技术银杏育苗方式主要有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压条育苗等,可根据当地条件以及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1.1播种育苗1.1.1采集种子选择树龄在15~30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采集种子。
待银杏果成熟后,即果皮变黄、外种皮有白粉时采集,受到气候的影响,各个地区的采集时间略有不同。
种子采集后,平铺于阴湿处,不宜太厚,以30cm内为宜。
一周左右,种子表皮肉质部分会腐烂,清洗干净后晾干沙藏。
沙藏时使用含水量不低于5%的清沙,用2倍种子重量的沙子与种子进行层积堆积[1]。
1.1.2选地整地银杏的苗地宜选择向阳、避风、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选择地块后即可进行整地。
翻耕深度以30~40cm为宜,然后施加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施加量为2000~2500kg/667m2,施肥后将基肥和表层土壤耙匀,并整平、分畦。
畦宽 1.2m左右,长度根据地块长度来合理划分。
在畦内起沟,沟距25~30cm。
1.1.3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常温水浸泡7d左右,每天换水,待其吸透水后,将其保温在30~35℃的环境中,2d左右可发芽。
待胚根生长到1cm左右时,切断胚根,保留0.2~0.3cm,即可进行点播,株距10cm左右,然后覆土3cm,如果气温偏低,可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
1.1.4田间管理出苗后,加强幼苗的管理,对于未出苗处及时补苗,雨天后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当年的6、7、8月份分别追肥一次,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一般2年左右幼苗即可出圃。
1.2扦插育苗扦插繁殖成活率高,成本低,因而应用范围越来越多。
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截取长度为13cm左右的枝条,将1/2长度插入苗床,留3~4片叶子在外面。
银杏栽培技术总结银杏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树种,被誉为“活化石”。
它原产于中国中部地区,现已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使用银杏作为园林绿化和景观美化的树种越来越流行,因此了解银杏栽培技术对于各种银杏大规模种植计划而言至关重要。
银杏是一株落叶乔木,生长慢,但寿命长。
生长期朝暮拉长,极耐寒,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干旱少雨时易被虫害侵袭。
银杏木材坚硬,用途广泛,种子富含营养价值高的银杏酸和黄酮类物质,可用于药用和食品加工。
以下是银杏栽培技术的总结。
一、选地和育苗应选择离源水和耕地不远的地方种植。
银杏树生长较慢,树木长势差异较大,整个树林耕作必须平均,一般宜背向蓄水,在南北方向保持宽敞略带微下坡,以便于排水和防止积水。
在开垦新地和改良旧地时,应先将土壤酸性度调至中性。
在育苗方面,应在10月至次年1月开始播种,每亩面积播种种子约为3kg。
在育苗期间,应控制土壤湿度和温度,生长期不得断水。
二、地面整理和银杏树的营养管理地面整理是保持土壤肥力和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
肥力管理是银杏果树生长和产量的保证。
应根据所选区域空气温度及所需的生育期特征,合理增施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以保证果木的正常生长和丰产。
根据每棵树的高度和枝干分布确定施肥时的投肥量和营养元素的比例。
三、防病虫害银杏病虫害比较常见,应密切关注银杏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
对叶片上的虫卵和成虫进行清除,不得使用化学农药。
如果发现白粉病,应立即将感染区分离,进行局部药物处理。
如果发现树干上的虫植,应设置捕虫板。
及时进行病虫害的整治,预防和控制产生。
四、银杏树的修剪和整形银杏树的修剪和整形是保证开花和丰产的重要措施。
修剪可以控制枝条的长度,增加光照和空气的流通,以保证营养物质的顺利转运和营养均衡。
应该避免过多修剪枝条,否则会增加生长压力。
银杏树整形是保证树的高度和宽度适中,使其与周围环境协调,强调唯美感,美化环境,增强观赏价值。
五、银杏树的保水和灌溉银杏对水分和土地排水的要求较高,水分和土地排水是保证银杏树生长和丰产的重要措施。
药用植物银杏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药用植物银杏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银杏又名白果、金杏,是最古老的落叶乔木之一,也是常见的药用植物之一。
银杏落叶乔木,枝干开展,叶形特殊,形如扇子。
银杏叶子落后会变成金黄色,美观耐看,是一种优美别致的庭院景观,是生态环保、健康养生的最佳选择之一。
银杏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总黄酮和单宁类化合物——鞣酸,具有抗氧化作用,有益健康,能预防和缓解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和糖尿病等。
银杏也是一种经济文化作物。
因此,学习和掌握银杏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实现银杏种植的科学和品质化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适宜的环境和生物特性银杏喜温暖、湿润、温和的气候,对温度、光照和土壤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温度是影响银杏栽培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气温在15-20℃时,树体生长较快,对银杏的全年生长均有影响。
对于低温和高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银杏冬季不耐寒,最低温度约为零下10度,夏季耐热,最高气温可达40度,但在容易造成银杏落叶和树势走弱。
光照是促进树体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银杏在光照为每天3-4小时,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500-2000小时时,生长效果最好。
土壤基本上是半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黏土、砂质壤土等。
在土壤的pH值为6.5-7.5之间时,银杏更适合栽培。
在生物学特性方面,银杏是一种喜照性、适光性、耐荫性的花果树,它的根系发达,土层有要求,要求根系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上。
二、育苗和整地银杏育苗有露地育苗和盆苗育苗两种方式。
露地育苗适合于大面积栽植,可降低成本,但寿命较短,生长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盆苗育苗质量好,易于托管,但成本较高。
畅通的排水是银杏栽培中较重要的一部分。
在银杏栽培前,应设法铲除杂草,处理好地块各种垃圾和树皮,以便于树地的整理。
银杏开花期很长,树冠也很大,如果银杏生长在荒芜的草丛里,势必会造成生长效果不好的情况。
三、肥料施用银杏木树营养需要维持生命基本过程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吸收N、P、K、Ca、Mg、B、Fe、Zn、Mn、Cu、Mo等微量元素,银杏对钙、镁、硼等元素特别敏感。
1银杏育苗技术银杏育苗方式主要有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压条育苗等,可根据当地条件以及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1.1播种育苗1.1.1采集种子选择树龄在15~30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采集种子。
待银杏果成熟后,即果皮变黄、外种皮有白粉时采集,受到气候的影响,各个地区的采集时间略有不同。
种子采集后,平铺于阴湿处,不宜太厚,以30cm内为宜。
一周左右,种子表皮肉质部分会腐烂,清洗干净后晾干沙藏。
沙藏时使用含水量不低于5%的清沙,用2倍种子重量的沙子与种子进行层积堆积[1]。
1.1.2选地整地银杏的苗地宜选择向阳、避风、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选择地块后即可进行整地。
翻耕深度以30~40cm为宜,然后施加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施加量为2000~2500kg/667m2,施肥后将基肥和表层土壤耙匀,并整平、分畦。
畦宽1.2m左右,长度根据地块长度来合理划分。
在畦内起沟,沟距25~30cm。
1.1.3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常温水浸泡7d左右,每天换水,待其吸透水后,将其保温在30~35℃的环境中,2d左右可发芽。
待胚根生长到1cm左右时,切断胚根,保留0.2~0.3cm,即可进行点播,株距10cm左右,然后覆土3cm,如果气温偏低,可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
1.1.4田间管理出苗后,加强幼苗的管理,对于未出苗处及时补苗,雨天后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当年的6、7、8月份分别追肥一次,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一般2年左右幼苗即可出圃。
1.2扦插育苗扦插繁殖成活率高,成本低,因而应用范围越来越多。
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截取长度为13cm左右的枝条,将1/2长度插入苗床,留3~4片叶子在外面。
为了促进其成活,可在扦插之前抹上一些生根粉。
一般在2个月以后成活,成活率可达95%以上。
2年左右,可根据生长状况分批出圃。
1.3压条繁殖压条繁殖一般选优良母树上2~3年生的营养枝,于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在距顶端30~40cm处,上下错开5cm进行0.5cm宽的环状剥皮,并在切口上下各l0cm处用湿土包裹,外面再包一层塑料薄膜,两端用绳子捆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