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图案变形的基本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46
《图案基础》教案:第三课图案的变化[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图案变化的目的;掌握并熟练运用图案变化的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图案变化的的方法[教学难点]图案的题材与变化的关系[教具]图案样画、课件等[教学程序]讲授新课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变化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
这是基础图案的基本功。
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图案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设计。
就是把各种写生素材,加工变化成为不同类型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工艺制作要求,如编织图案、刺绣图案、陶瓷图案等。
图案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
就是通过艺术手法使自然形象更美、更典型、更集中、更理想,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图案来源于生活,图案变化就是取素材中最美、最生动的部分,给以加强和减弱,使之成为符合装饰要求的纹样。
学习图案变化时,还应加强对形式美学及装饰传统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设计图案形象的创造力。
编织图案四川彝族刺绣图案陕西刺绣图案清青花花卉纹大盘明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二、图案变化的方法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
大体可分为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写实变化是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加工而成的。
接近自然形态的写意变化是以写实为基础,适当地作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以此加强装饰效果。
写意变化不求形象的真实感,而是追求形象的鲜明及形式美感,追求高度的提炼和极度夸张的统一,追求艺术造型的理想化。
图案变化的具体处理,可以概括为简化法、夸张法、添加法、巧合法、几何法、象征法、分解法、组合法等方法。
1、简化法简化是一种提炼过程,是艺术的再创造。
它是在不失自然形象特征的前提下,力求达到造型上的简洁与单纯。
在变化中要做到精心选择,删繁就简,净化提纯,创造出整体美感强的图案形象。
简化法是抓住物象最美最主要的特征,去掉繁琐的部分,通过归纳、概括、省略,使物象更单纯、完整,以加强整体特征的表现。
如菊花,花瓣多、瓣形复杂,通过删繁就简、以少胜多的处理,使形象特征更加鲜明。
《花的变化》教案丰利镇环港初中孙桂元一、教学目标感悟花卉图案设计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了解花卉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变化途径;掌握图案装饰变化的基本方法,尝试用喜爱的装饰方式设计制作一幅花卉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
难点:富有创意地进行综合性设计。
三、教学准备教师:花卉、纸、记号笔、多媒体课件等;学生:纸、记号笔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到我手中的花,你一定猜到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和什么相关了吧?不止和花相关,还和花的变化相关。
(出示并板书课题)我把自然界中的花变成了?生:假花音乐家把自然界中的花变成了动听歌曲,诗人把自然界中的花变成了朗朗上口的诗词,那么,美术家把自然界中的花变成了什么呢?出示图片。
看看我们的身边,你能否找到这样的花卉图案呢?生:能,举例灯具、文具…………..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花卉来装饰吗?生:好看,有美好的寓意……………你能说出哪些花的寓意呢?生:玫瑰花象征爱情;百合花,寓意百年好合,百事合意;花中之王?——牡丹,寓意什么?(学生)富贵吉祥、繁荣兴旺,老师这还有两只花,你能认出它们吗?生:百合花、马蹄莲。
你是如何看出来的?生:看它的形态。
你觉得哪种形态的花好看呢?生:真实的花卉好看。
请同学们想一下,在你走出门100米,然后回头一看,哇,竟然有10个人服饰上的图案和你衣服上的相同,严重撞衫,你还喜欢这个图案吗?生:不喜欢对,这就是我们对花卉进行变形的目的,更典型、更概括、更美地突出表达花的形象特征,使图案变成更加理想的艺术形象。
现在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对花卉进行变化了吗?生:理解了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花卉装饰图案的世界做客,顺便揭开花卉图案世界那神秘的面纱好吗?(二)新授1. 揭秘一———万变不离其宗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既然要对花卉进行变化,就要先了解它们的造型特征,对吗?生:对!花卉是由花瓣、花蕊、花托、叶子等几部分组成。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材分析:本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观察自然、亲近自然的一个窗口。
能是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美,在思想上追求美,在实践中创造美。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领略自然中的美得形状与色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认知目标:了解图案的变形手法和图案纹样的构成方法。
技能目标:设计制作一件单独纹样的图案。
教学重点:图案的变形手法。
教学难点:图案的构成方法。
一、导入阶段品种繁多的花卉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我们爱花,因为它给我们芳香,我们爱花,因为它带给我们美丽!结合课件出示花形图案带有花形图案的生活器皿等图片。
二、发展阶段:花卉图案的装饰变形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美术作品里出现的花卉和生活中的花卉有什么不同?图案很简洁夸张照片很真实很细致很有细节思考:设计者把花放到物品上的时候,对花进行了怎样的加工?示例:荷花的图案设计教师结合课件介绍图案的变形与装饰造型方法“省略”:也叫简化法。
是对自然心态的简洁化,减去繁琐细节,以突出整体的特征与个性。
“夸张”:是对自然形态的某些部分进行装饰变更,如使圆的更圆,方得更方,长的更长。
“添加”:是运用附加组合的方式在图案中添加装饰,使其更加丰富、理想。
“几何化”:把花型及花瓣做几何化处理总结:这四种变化的根本是从“自然”形态到“图案”形态的变化。
将自然的物体进行变化,可以突出主体,突出事物的特征,可以突破自然的束缚,使之更加理想化,可以使艺术更加多样。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四种方法结合使用,设计的过程中如能增加点、线、面的运用,如线描法、块面法、线面结合法、黑白转化法、点缀法等,所设计的图案一定会更加丰富,更具有装饰性。
三、深入阶段——图案的构成形式变化过的图案,一般以单独纹样、连续纹样的形式形成纹样单独纹样是相对独立、单独构成的图案纹样,包括自由纹样、适合纹样。
四、实践和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为某件生活用品设计制作一幅花卉图案作为美化装饰。
五、展示评价:学生优秀作品展出。
《花儿朵朵》教学目标:1.学习夸张、简化、添画等变化方法设计制作单独纹样。
2.认识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基本骨式。
3.了解花卉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和变化途径。
4.感悟花卉图案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用简化概括、夸张变形、添加装饰等方法,设计花卉纹样。
教学准备:勾线笔,纸盘。
教学过程:一、感受美1.视频导入,让学生感受花朵的美丽,感受花儿的生命与成长。
2.揭示课题——花儿朵朵。
二、探究纹样1.对比纹样与真实的花朵有什么不同?师:说到纹样,它和真实的花朵有什么不同?请看大屏幕。
——小组讨论。
2.小结:简化概括。
师:通过你们的讨论,我们知道纹样设计有方法:有复杂——简单,由多——少的这种简化概括。
(板书)3.探讨纹样花瓣像什么?引出自然形和几何形。
师:同学们,再来观察荷花纹样的花瓣像什么?(树叶、水滴...)同生活中的自然形象联系到一起,像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叫做自然形,还有什么形?——几何图形。
并出示几何图形设计的纹样。
4.欣赏几何形纹样,共同认识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概念。
三、探讨观察花朵形态特征1.出示幻灯片,学生谈谈几种花朵的特征。
师:生活中有许多花,我们观察这些花都是以一个中心点,向外扩散,那你们观察他们的花瓣排列不同,哪里不同呢?2.分析花瓣的排列特征。
3.抓住花儿的特征,教师示范花儿纹样,引出夸张变形。
师:了解了它的形态,那你们想不想来尝试设计?先来看看老师是怎样设计的。
——教师设计。
学生找出老师做了什么变化?——变形夸张4.学生挑战另外两种花,设计纹样并点评,教师纠正。
5.欣赏范作,学生找出添加装饰的点、线、面。
6.分析作品结构,引出对称式、均衡式。
四、欣赏生活中的花儿纹样1.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2.视频欣赏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结。
五、教师示范六、作业要求运用简化概括、添加装饰、变形夸张等方法设计一朵花儿的单独纹样。
七、评价八、拓展视频出示马家窑文化。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参考教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领略自然中的美得形状与色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在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图案的设计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装点会让生活锦上添花。
认知目标:了解图案的变形手法和图案纹样的构成方法、技能目标:设计制作一件单独纹样的图案,掌握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表现方法、教学重点:图案的变形手法,图案纹样的二方连续纹样,了解其主要形式,并能独立设计、教学难点:图案的构成方法、排列与设计。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时期教师:同学们,您们喜爱花不?最喜爱哪种花?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不?ﻫ学生出示自带的花或者照片,并介绍该花的外形、色彩、特性等。
品种繁多的花卉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我们爱花,因为它给我们芳香,我们爱花,因为它带给我们美丽!花会出现在花园里,花店里,还会出现在哪里呢?ﻫ结合课件出示带有花形图案的生活器皿、墙纸、地板、布料、服装……等图片。
学生欣赏后回答:花还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用品里。
二、发展时期:花卉图案的装饰变形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美术作品里出现的花卉和生活中的花卉有什么不同?图案特别简洁夸张照片特别真实特别细致特别有细节、链接:图案的概念:图案是为了达到某种装饰目的,对实用物品的外观进行的装饰设计,它包括纹样设计,色彩设计和器形设计。
考虑:设计者把花放到物品上的时候,对花进行了如何的加工?示例:荷花的图案设计、三、教师介绍图案的装饰造型方法学生尝试依照照片中的花卉原型,进行荷花图案的装饰造型。
“省略”:也叫简化法。
是对自然心态的简洁化,减去繁琐细节,以突出整体的特征与个性。
“夸张”:是对自然形态的某些部分进行装饰变更,如使圆的更圆,方得更方,长的更长、“添加”:是运用附加组合的方式在图案中添加装饰,使其更加丰富、理想。
“分解”:是运用形与形之间的相互叠合,或是运用点、线、面对图案形象进行分割,以达到丰富与变化的装饰效果。
第4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1教学目标1、了解花卉从写生到变形的完整过程,学会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2、掌握纹样设计的基本组织方式,并采用连续纹样的组织方式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3、借鉴中国传统的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花卉纹样。
4、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
另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的规律和特点有一定认识。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这节课让学生分组和竞争来完成学习任务。
3重点难点通过对传统纹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进而灵活的运用于生活中,美化我们的生活。
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清点人数,组织上课。
二、导入新课1.播放花卉图片学生通过欣赏大量自然中的花,感受百花齐放的魅力并陶冶情操,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到花海世界,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探究情趣,为本课花卉纹样的学习奠定心理基础。
2.提问:同学们,你们除了在自然界中见到了花,还有从什么地方看见过花? 学生讨论回答……衣服、宝宝、书本、家具等等,教师引导并引出本课的课题——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追问:同学们这些花与自然中的花一样吗?3.观察比较,通过自然中花的图片与花卉纹样的对比引导学生探索花卉纹样与花的异同,进而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追问:生活中花的足迹到处都是,它们不是真花它们是什么呢?它们又是怎么变成现在看到的图案的呢?1.纹样概念纹样:也称模样,是经过变形与装饰后的用来装饰器物表面的花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瓷器、建筑、工艺中。
2.纹样的变形与装饰1)变形:首先播放生活中常见的花卉纹样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通过花卉图片及实物与花卉纹样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纹样的不同,并大胆分析探索纹样的变形方式。
花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花卉的生长结构与形态特征,学习图案的变化手法,纹样的构成,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了解并运用一定的图案变化方法和设计式样对花卉进行装饰变化,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的美,并能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难点:装饰变化的设计创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勾线笔、花卉图案资料、作品展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观赏与了解自然界中花卉的种类(百合、牵牛花等),花卉的形态(碗状、盘状),花卉的结构(花蕾、花瓣、花苞、花蒂、茎、叶)。
2、让学生了解花卉的语言比如:康乃馨的花语是健康,玫瑰的花语是美好的爱情等。
3、因为花卉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所以用花卉来装饰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图片展示花卉图案在生活中的运用)。
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花卉图案与生活中的花卉有什么不一样呢?从而导出课题——花的变化二、先学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
运用观察、比较、归纳、讨论的方式了解花卉变化的方式:1、夸张变化(夸张和减化),2、丰富变化(添加与组合),3、构成变化(重复与分解)。
并让学生体会变化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三、检查自学情况多媒体展示马蹄莲和郁金香的图案,让学生分析作品用了哪些变化方法。
四、后教教师通过牵牛花为例让学生了解牵牛花变化的创作三部曲。
让学生对花卉的变化方法和步骤有个直观的了解。
五、课堂小练笔作业内容:每组选择一朵花进行黑白画的装饰变形。
多媒体展示牵牛花、桃花、马蹄莲、吊钟兰。
师作业指导:以月季花为范例,先对花头装饰变化,再对叶子添加组合。
“借其形,求我意”。
六、作业展示以组为单位设计展板,四组分别选出花王。
七、师总结一朵花给了你灵感,就有无数多花开在你笔下,少了一些天然的姿态,多了一些人工的精彩。
希望同学以后在生活中能够感受美,发现美,创作美。
花的变化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以花卉的装饰变化为例,展开对基础图案的学习。
自然界中的花卉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充满生机,是装饰图案最常见的题材。
本课以丰富多样的植物花卉为题材,让学生们体会图案的装饰变化是形成图案之美的重要基础,从而学习装饰图案的基本技法。
本课以大量的图片案例为欣赏主线,把花卉的基本特点、装饰变化(夸张变化、丰富变化、构成变化)、设计式样(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知识点,按认知的规律,清晰、有序地逐层呈现,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主题下初步感受装饰图案的艺术魅力,实践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装饰变化方法,使花卉的形态、色彩、式样更具有装饰的审美性,并运用不同的式样,使其更符合装饰目的的需要,从而认识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变一变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花卉图案的美丽,培养其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
一、教学路径看一看——欣赏花卉的美丽形态与丰富细节,比较自然花卉与花卉图案之间的不同,发现图案装饰方法的变化性与多样性,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画一画——尝试描绘自然中的花卉,寻找花卉的形态特征,运用装饰变化的方法对花卉进行变化,体验花卉图案的装饰过程。
议一议——通过学习图案的变化方法和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议一议装饰变化的方法与路径和不同类型纹样的构成特点,学习有效地表达、沟通与合作。
做一做——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法,进行花卉变化的装饰设计,构成不同的纹样形式,体验花卉变化的乐趣。
二、课时建议本课建议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在对花卉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装饰变化的方法对花卉进行装饰;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以花卉为元素,运用不同的设计式样,进行图案纹样的创作与体验。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自然花卉的生长结构与形态特征,学习图案的变化手法,纹样的构成,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