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专题练习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205.00 KB
- 文档页数:5
《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1.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B.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2.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3.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B.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C.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根据下图回答4~5题。
4.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5.B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读近地面风的形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________(字母),该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图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空气运动示意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F2、F3对风速有明显影响的是________,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是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α角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在相同气压条件下,陆地表面α比海洋________(大或小)。
7.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地比②地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C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的水平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的气温, 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气温下降0.5°C, 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表气压升高 B.地表气压降低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 D.地表空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 2.下列四种局部环流形式图中, 不正确的是( )3.在“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2-1-5)中, 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A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B .地转偏向力C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D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5.近地面风向是:( )A .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B .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C .与等压线平行D .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6.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中a 是使大气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b 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③图中c 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 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7.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是( )8.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 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9、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右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 为等压线, 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 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 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 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10~12题。
10.若此图表示北半球, PM>PN, 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11.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M<PN, 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12.近地面, 空气作水平运动时, 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 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 据此分析回答13--14问题13.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14.目前, 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 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③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15、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大气水平运动练习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①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若该图表示南半球高空,且P1数值小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A.① B.① C.① D.①2.若该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且P1数值大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A.① B.①C.① D.①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N地风向为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4.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地B.N地C.P地D.Q地5.某地近地面风向A.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B.与等压线平行C.与摩擦力方向斜交D.与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风和日丽B.狂风暴雨C.阴雨连绵D.大雪纷飞7.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A.乌鲁木齐B.贵阳C.上海D.福州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
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
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9.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A.水库南侧的气温差异较小B.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C.水库南侧的地势平坦D.水库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一致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10~12题。
10.读图可知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11.下列图中与15:00水库东西两侧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是(C)12.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完成1─3题。
*1.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A. 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2.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P N,则O点风向为()A. ③或④B.②或⑧C. ③或⑦D.⑥或⑦3. 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4.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5. 下图为“某地海岸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
如果该地气压场比较稳定,且等压线分布均匀,则()A.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大于c地B.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小于c地C.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大于b地D.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小于b地6. 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A. 飞机顺风飞行B. 飞机逆风飞行C. 风从北侧吹来D. 风从南侧吹来7.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8. 下列四个箭头能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 aB. bC. cD. d**9. 读“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
(1)假设此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南或北)半球。
(2)假设此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正南风,则A点位于(南或北)半球。
(3)如果此图位于中国河南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风。
10. 读“大气水平运动及其作用力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分别是:①;②;③;④。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能够通过示意图,解释说明风形成的过程 2.能够画出南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3.能判断风力的大小并解释原因知识点01 风的形成(一)水平气压梯度力1,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
2,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做水平运动,就形成了风。
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A B C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红色箭头:水平气压梯度力蓝色箭头:风向(二)风向1,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具体偏转方向为: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在赤道上不偏转,纬度越高表现越明显。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2,风一旦形成,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3,高空中的风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下图示意北半球高空风向)4,在近地面,风还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可以减小风速。
5,在近地面,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下图示意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知识拓展】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表现在等压线图上,就是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
【即学即练1】下图中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且PM<PN,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箭头,表示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的是()A.①B.⑧C.⑤D.⑥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O点风向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B【分析】1.据题干知,气压值PM<PN,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空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N-M,①正确,⑤错误即A正确,C错误。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牵牛花云”所在气团从卡奔塔利亚湾上空登陆之后性质的变化()①变干②变湿③增温④降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如图“等压线分布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夏威夷高压C.印度低压D.阿留申低压3.北半球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南北分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A.准静止锋B.冷锋C.反气旋D.暖锋4.热带辐合带,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热带辐合带气流在赤道南、北产生一串气流漩涡,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两种类型。
如图为全球全年热带辐合带位置,完成13﹣15题。
判断图示辐合带的季节(北半球)与类型()A.甲春季信风辐合带B.乙夏季季风辐合带C.丙秋季季风辐合带D.丁冬季信风辐合带对流风暴中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层并向外扩散,与低层暖温空气交汇形成的边界叫阵风锋。
某年6月,渤海湾先后受到两次阵风锋的影响,形成了雷雨和灾害性大风天气。
下图示意国家自动监测站检测到的两条阵风锋移动路径,据此完成5﹣5题。
5.灾害发生时,当地低层气压的分布情况为()A.东南高,西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C.东北高,西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对流风暴中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层并向外扩散,与低层暖温空气交汇形成的边界叫阵风锋。
某年6月,渤海湾先后受到两次阵风锋的影响,形成了雷雨和灾害性大风天气。
如图示意国家自动监测站检测到的两条阵风锋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推断,两次阵风锋()A.南岸路径移动中势力增强B.南岸路径暖湿气团势力较强C.西岸路径积雨云层更厚D.西岸路径水平温度梯度更大7.此次天气过程中风灾最严重的地点在()A.甲B.乙C.丙D.丁如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
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试题课时作业(八)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下图为某处等压线水平分布图,气压值a<b<c,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读图,回答第1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B.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由c指向a,且垂直等压线C.图中摩擦力大小忽略不计D.这类风经常出现在近地面解析:根据气压值a<b<c,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c指向a,根据图中风向箭头判断,受到了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所以图示地区在南半球,A项错误。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方向是变化的,由a指向c,B项错误。
图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说明忽略了摩擦力,C项正确。
这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的情况,常出现在高空,D项错误。
答案:C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2~4题。
2.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字母依次是()A.abc B.bca C.bac D.acb3.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A.a、b B.a、cC.b、c D.a、b、c4.如果b不存在,风吹的方向最终()A.与图中风向一样B.这种情况不存在C.与等压线平行D.与等压线垂直解析:第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面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只改变风向不改变大小。
摩擦力始终与大气运动方向相反,有减小风速的作用。
故D项正确。
第3题,决定风速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a)和摩擦力(b)。
故A项正确。
第4题,如果摩擦力不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力平衡,最终风向将与等压线平行。
故C项正确。
答案:2.D 3.A 4.C5.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单位:百帕)与风向关系的图是()解析:风向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高空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据此判断,A项正确。
答案:A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6~7题。
6.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④处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解析:第6题,图中③处等压线最密集,表明气压梯度最大,气压梯度力最大,所以风力最大。
第二章第三节第2 课时时间: 45 分钟满分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完成 1~ 3 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 PM>PN ,则 O 点风向为 ( )A .⑥或⑦B .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 M<P N,则 O 点风向为 ( )A .③或④B .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3.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 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 90 °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180 °角解析:第 1 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 P M>P N,则 O 点风向应考虑两情况,近地面为⑥ ,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⑦。
第 2 题,高空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
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
第 3 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
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 180 角°。
答案: 1.A 2.C 3.D(2014 江·苏百校 4月联考)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据此完成第 4~5 题。
蔬菜、花卉等作物。
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4.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是 (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C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5.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解析:第 4题,大棚改变的是温度和热量条件,而对光照强度影响小。
大气的运动专题练习考点一热力环流强化专练1.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答案 B考点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强化专练2.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A.a、b、c、dB.a、b、d、cC.b、a、d、cD.c、b、a、d答案 B考点三三圈环流强化专练3.下图所示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图回答问题。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答案 A考点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强化专练4.当右图中地区为低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②该地区受西北季风控制,炎热多雨③亚欧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④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 D考点五季风环流强化专练5.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该地气候类型是。
(2)图中B处盛行季风,附近的洋流名称为。
(3)图中C处盛行季风,此时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答案(1)7月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热带季风气候(2)东南日本暖流(3)西南顺(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5)亚洲东部处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类型最为齐全,因而也最为典型命题视角1 温度、高度与气压的关系及等压面的判读【例1】(2007·宁夏文综)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回答(1)~(3)题。
2.1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一、选择题1 •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B.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C.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D. 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解析:摩擦力影响风速大小;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和风速都有影响。
2.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D/liPa解析:近地面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且北半球风向右偏,因此符合要求的只有D选项符合。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 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 i、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贝U F i、F2、F3依次为(B)A. 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B. 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C.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D. 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解析: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 i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
4. 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 i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D1000^1 005 —1 010 -------------/lil-a1004]006i(mIO/hPaA ①B .②C .③D .④解析: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④表示的方向正确。
解析: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右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与 等压线斜交。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或灰霾天气。
霾是一种天气现象,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 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据此分析下图,完成6〜 7题。
6.等压线a 的数值为(B )A. 1 017.5 或 1 012.5 B . 1 017.5 或 1 015 C. 1 015 或 1 012.5 D . 1 015 或 1 020解析:图示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值为 2.5个百帕。
()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地转偏向力
B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B、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D、风向就是风的来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 1、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 垂直气压梯度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 近地面风向是 A. 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C. 与等压线平行 D. 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 3、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C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4
、 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
、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5
、 有关大气运动的力的正确叙述是 ( )
A
、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 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C
、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减小风速,不影响风向
D
、 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速风向起主要作用
6
、下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
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
A、②〉①>(§)>④ B
、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
、④〉(§)>①〉②
7
、 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B.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D.
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8
、 决定风向的力应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B.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平衡力D.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9
、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10、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 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 中,P
点所在位置风力
最大的是
()
11.图中A、B、C、D
四点的风向 正确的是()
A. A B. B
C.c D- D
1
2
图
中,
风力最大的点是()
A
.
A B. B
c. c D.
D
12.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 该图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地面或高空)
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 此风是在 半
球,判断塑由是 o _ _
(3) 图中的a表示,b表示, c表示, d表示
⑷)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o
----------------------------------- lOOO(hPa)
--------------- --------------------- 1003
---------- -------------------------- 1°°6
— ------- ------ X ---------------- 1009
—2 --------------------------------- 1012
13、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分析回答:
(1) 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
②,
(3),
④o
(2 )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3) 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 O
(4) 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此图表示的地区在
(南或北)半球,理由是:。
14、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 回
答问题。
(1) 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
是, B与C中高压中心是 o
(2) 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
地面温度最高的是 o
1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点处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各箭头分别表示:
A, B, C, D
(2) 该图分布在(南、北)半球。
N
1 035〜等压线(单位:hPa )
(3) 画出图中乙点的风向。
(4) 该气压系统为(高、低)气压的一部分。
(5) 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