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
(6)虚假破产
3.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权谋私、徇私 舞弊或者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损害公司、企业以及国家、 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2)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 (3)非法经营同类营业 (4)为亲友非法牟利 (5)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 (6)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 (7)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 (8)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 (9)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二、走私罪
(一)犯罪客体 (二)行为对象 (三)走私行为 (四)主体特征 (五)主观特征 (六)刑事责任
罪名
(一)犯罪客体——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具体包括: 对进出口货物、物品实行准许、限制或者禁止进出口; 对非贸易物品实行限进、限出、限量、限值; 对金融、外汇实行国家管理、控制、统一经营,禁止私下
(五)罪数: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特种产品罪的关系: 想象竞合犯还是法规竞合? 如果只具备对象条件而不具备其他条件,应当如何处理? 2.实施本类犯罪,同时又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 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实施本类犯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的,构成其他 犯罪的,数罪并罚。
2.伪造货币罪
对象:人民币与外币
行为:伪造.属于行为犯. 主观:由故意Biblioteka 成,并具有流通的目的.属于目的犯.
3.持有、使用假币罪
(1)客观方面:持有假币数额较大 (2)主观方面:明知是伪造的货币 (3)刑法中的持有型犯罪: 第128条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第282条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 第348条 非法持有毒品罪 (4)持有与运输的区别: 目的:前者多为自己使用,后者多为出售、贩卖或为他人而 运输; 客观:前者的数量一般比运输小。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