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84.34 KB
- 文档页数:3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陈玉善;解金红;罗明华;王贺;邱承杰;董文杰;宗永华;关怀敏【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成功施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成功行冠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93例,分为A、B两组,A组48例,B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应用逆转心室重塑药物.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20 mg.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术后1d、30 d时测定外周血一氧化氮(N0)、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炎性指标、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AMI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10 mg瑞舒伐他汀和20 mg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P均<0.01),20 mg瑞舒伐他汀较10 mg瑞舒伐他汀降低slCAM-1、NO、hs-CRP水平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效应强.【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4(012)006【总页数】4页(P539-542)【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内皮功能;瑞舒伐他汀【作者】陈玉善;解金红;罗明华;王贺;邱承杰;董文杰;宗永华;关怀敏【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450000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450000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450000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450000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450000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450000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450000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斑块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孟庆槐;李阳【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35)1【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PCI)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80例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观察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对照组术前、术后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Cr)、肌酸激酶MB (CK-MB)、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水平,同时观察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灌注情况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降低,HDL-C、Cr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及Cr低于对照组,H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AD、LCX、RC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IMI分级2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K-MB、cTnI及BNP水平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CK-MB、cTnI及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0 d后,两组LVEF均升高,LVEDD降低,并且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较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增加STEMI患者急诊PCI心肌组织灌注,降低STEMI程度,减少心肌损伤,提高心肌功能.%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rosu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r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Methods:180 patients with STEMI undergoing PCI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with 9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20 mg rosuvastatin before and after PCI,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10 mg rosuvastatin before and after PCI.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C),triglyceride (TG),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creatinine (Cr),creatine kinase-MB (CK-MB),troponin I (cTnI),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7 days after PCI.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LAD),left cyclotron (LCX),and 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perfusion were assessed.The clinical effect,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trial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TC,TG,LDL-C,CK-MB,cTnI and BNP were decreased,while the HDL-C and Cr levels were in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the LAD,LCX and RCA perfusion (P> 0.05).Lower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TIMI grade 2,ard higher percentage of TIMI grades 3 were fou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30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was higher,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endoscopy (LVEDD) wa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control group.No severe adverse events were noted in both groups during therapy.Conclusion:Higher dose of rosuvastatin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myocardial perfusion in STEMI patients undergoing PCI,reduce myocardial injury and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总页数】4页(P53-56)【作者】孟庆槐;李阳【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内科,咸阳 712000;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内科,咸阳 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 [J], 李海东2.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再灌注的影响研究 [J], 解蓓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 [J], 杨发春4.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 [J], 王贵强;龚大彬;刘庆虹;李敬松5.瑞舒伐他汀不同剂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J], 张建新; 胡大军; 杜巍; 周亚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对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特别是早发冠心病。
早发冠心病是指40岁以下的人群患冠心病,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对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进行详细对比。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LDL胆固醇的水平。
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瑞舒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
瑞舒伐他汀已经成为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
对于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瑞舒伐他汀的治疗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来说,瑞舒伐他汀的剂量可以分为常规剂量和高剂量两种。
常规剂量通常为20mg/日,而高剂量则为80mg/日。
那么,这两种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有何不同呢?接下来我们将对两种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进行详细对比。
我们来看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效果。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地降低LDL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还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肌功能,减少梗死面积,从而减轻心肌梗死对心脏的损害。
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瑞舒伐他汀作为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线药物,在不同剂量下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选择合适的剂量,可以更好地发挥瑞舒伐他汀的治疗作用,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今后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可以为临床医生选择更加合理的瑞舒伐他汀剂量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D40L水平的影响张兴丽;李娟【摘要】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两周前后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的浓度及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对CD40L浓度的变化以及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实验组A和B组即口服瑞舒伐他汀10mL/qd和20mL/qd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D40L两周前后的浓度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清CD40L水平显著增高;实验组B组与A组用药前后CD40L水平均显著性下降,用药后B组较A组CD40L水平下降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D40L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2(035)006【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CD40L;瑞舒伐他汀【作者】张兴丽;李娟【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循环一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循环一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目前认为,CD40L不仅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而且因其可对 MM Ps的激活及刺激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组织因子而可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2]。
CD40L可通过其可溶性 CD40L的形式与 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于血管平滑肌上的 CD40相互作用,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大量的与 AMI相关的生物活性因子:如 E-选择素、黏附因子、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 ,参与 AM I斑块内重要细胞成分的反应调节[3]。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体内炎症反应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4~6]。
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对照组、实验组(A组 B组)血清 CD40L的浓度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CD40L浓度的变化的影响。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对比【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瑞舒伐他汀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临床效果评估中发现,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减少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和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安全性评价显示其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通过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研究方向应对不同患者群体进行更广泛的研究,总结表明,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剂量、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结果分析、临床效果评估、安全性评价、应用价值、未来研究、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早发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
急性心肌梗死则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通常表现为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强效的降脂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在不同剂量下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仍有待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瑞舒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临床实验和数据分析,评估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治疗这一疾病过程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赵殿儒;祁景蕊【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内科收治的126例诊断为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在常规诊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院内诊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中Ⅰ级、Ⅱ级患者数分别为15例和32例,优于治疗前的0例和24例以及对照组的10例和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也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但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剂量应用瑞舒伐他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9(032)001【总页数】3页(P148-150)【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心功能;炎症因子【作者】赵殿儒;祁景蕊【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三科,河北沧州 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老年内科,河北沧州 0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中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侵袭或破裂而引发的,形成不完全或完全闭塞性血栓为病理性基础的一类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
ACS 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为临床表现。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影响朱乔燕;王光宇;毕亚光;张庆勇【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5(000)024【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脉前降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并且术后24 h存活的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心梗组、小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大剂量组),每组15只。
另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开胸在相同位置挂线不结扎。
小剂量组给予1 mg/(kg· d)瑞舒伐他汀、大剂量组给予10 mg/(kg· d)瑞舒伐他汀连续灌胃1周,假手术组和心梗组给予相同体积蒸馏水灌胃。
1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心脏结构和功能,多导电生理仪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程序性刺激行在体电生理检测,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术前和术后血脂及BNP水平。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梗组的QTc间期明显延长,室颤阈值下降,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高,并且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BNP水平显著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与心梗组相比,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QTc间期缩短,室颤阈值提高,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下降,同时改善急性期心功能, BNP也明显下降(P均<0.05)。
但各组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大鼠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提高室颤阈值和改善心功能。
【总页数】4页(P2639-2642)【作者】朱乔燕;王光宇;毕亚光;张庆勇【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相关文献】1.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 [J], 邱万敏;周金华2.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PCI术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J], 牛瑞刚3.高压氧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 彭亮;王智斌4.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J], 刘刃5.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J], 赵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降脂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随着对瑞舒伐他汀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对于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和疑问。
本文将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提供一些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实践和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1.背景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实践要求及其迫切。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进而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瑞舒伐他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有必要对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2.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还有一些研究对于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
一些研究显示,对于一些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较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能够更为显著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较高的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会增加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临床实践中的剂量选择对于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共识和指南。
在临床实践中,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进行个体化的剂量选择。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可能需要选择较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心功能的影响瑞舒伐他汀钙片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钙片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炎性反应和心功能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深入探讨。
一项发表在《心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在对5000名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长达5年的随访后发现,接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患者,其再发心肌梗死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降低。
而且,这种治疗效果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中都具有一致性。
瑞舒伐他汀钙片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较大的临床应用。
瑞舒伐他汀钙片对炎性反应的影响除了对降脂的作用外,瑞舒伐他汀钙片还被发现具有抗炎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而炎性反应在其形成和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钙片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少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从而延缓斑块的形成和稳定斑块的破裂。
这表明,瑞舒伐他汀钙片可能通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起到了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一些临床研究也发现,瑞舒伐他汀钙片可以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降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活化等指标,从而达到稳定斑块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目的。
瑞舒伐他汀钙片不仅是一种降脂药物,还能够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除了对炎性反应的影响外,瑞舒伐他汀钙片还被发现可以对心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钙片可以通过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和减轻心肌的负荷,降低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一项由《国际心脏杂志》发布的研究发现,在对50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后发现,接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患者,其心脏功能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后残余容积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等均有明显改善,心功能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