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化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英语翻译在外贸、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极大地影响了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英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了解文化差异来优化翻译效果。
1、语言形式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语言形式、词汇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翻译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在英语中,表达感叹的单词"wow"非常常见,而在中文中却很少使用。
因此在翻译时,如果直接将"wow"翻译为“哇”,可能会失去原文中的情感表达效果。
同样,在英语中,有很多不太直接的表达方式,如隐喻、比喻等,而这些表达在中文中可能并不适用。
因此,为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和目标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2、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背景是两种语言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之一,也是影响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值观、习俗、社会习惯、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
因此,翻译者需要对不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准确揭示原文中的文化内涵。
3、审美标准的不同审美标准的不同是中英文化差异中最常见的一种。
中英两种文化的审美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对颜色、音乐、艺术、建筑、服装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黑色通常被视为一种高质量、高档次的颜色,而在中国文化中,黑色通常被用于哀悼和纪念等场合,因此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引起误解。
二、如何通过中英文化差异优化翻译效果1、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翻译者需要了解并掌握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惯,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和转化为目标文。
2、尊重文化习惯和价值体系翻译者需要尊重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冲突或误解。
例如,在翻译中国的风景描述时,翻译者需要避免仅使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而应使用符合西方审美标准的描绘方式。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06外语系(3)班06050307 单彩敏1.引言习语又称熟语,它通常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来说,做到彻底精确地理解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习语的翻译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习语之所以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是和这种历史文化的沉积分不开的。
汉语习语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
同样,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组合结构和修辞方法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
因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英汉习语进行对比,使语言学习者能加深了解这两种语言习语的文化异同,消除交流障碍和困难,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摘要习语又称熟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它通常包括成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产物,它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在此考察了英汉语言中心理与文化的同异现象。
关键词:英汉习语心理文化对比翻译2. 英汉习语的不同所反应的文化背景差异2.1生活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无不与人们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处西欧边缘,与西欧很多国家相邻,国内有很多富有特色、享有盛誉的城市和河流,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都反映在习语上,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比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进退维谷)”,“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英国的产煤中心),“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烧泰晤士河,伟大的壮举)。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错误注:以下所找案例均为在不了解文化背景情况下直译出现的错误。
动物:1、白象译为WhiteElephant2、龙译为脱离了绝对的邪恶以及凶猛的野兽,更多的则是一种拥有力量的中立生物。
但基督教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的主流,Dragon在主流文化上还是恶魔的代名词。
凶暴的女人亦被称为“dragon”例如:Sheisarealdragon.(她真是一个母夜叉。
)批评希特勒之类恶魔,政治文章还是称之为Dragon。
在中国龙则是尊贵、威严的象征。
封建社会的皇帝经常自称为“真龙天子”。
还有很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凤呈祥、生龙活虎。
3、孔雀译为Peacock中国人认为孔雀开屏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所以人们常用孔雀比喻美丽的人或事物。
但是孔雀在西方的身价却一落千丈。
西方人认为孔雀行走时昂首阔步、目中无人,头冠频频摆动,还不时开屏来炫耀其美丽,这是"骄傲"、"虚荣"的表现。
TheAmericanHeritageDictionary对peacock的骄傲如孔雀4"蝠"crazyasabat发疯havebatsinthebelfry精神失常,行为乖张5、海燕译为Petrel在中国的文化中,海燕是搏击风浪勇敢的象征,但在西方人看了,海燕的出现就预示着暴风雨将要来临。
看见它就联想起“招致灾祸,带来纠纷”。
6、喜鹊译为Magpie在西方文化里,喜鹊的名声不太好。
它寓意着“爱饶舌、爱搬弄是非的人”和“爱储藏零七八碎物品的人”。
这些都属于贬义。
喜鹊由于它单调而又嘹亮的鸣声成为多嘴多舌的象征。
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就记载,一位饶舌的妇人变成一只让人歧视的鹊。
但是在中国,喜鹊却象征着好运,人们相信它的叫声表示有好消息和有受欢迎7话中,Owl之说。
owl通8、羊译为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吉祥、温顺、文雅、平和的美质,是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国泰民安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绵羊”和“山羊”都是羊,并没有特殊喻意。
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语言的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在中英文翻译中,文化差异是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本文通过从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制度差异等方面分析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并探讨如何合理应对这种差异。
1. 语言习惯的差异中、英文在语言结构、格调、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区别,这就为中英互译带来了困难。
例如,在中文中有“失言”、“失态”的概念,而在英文中则常用“put one's foot in one's mouth”、“lose face”等表达方式。
此外,在英文中,表达目的的原因常常放在句首,而在中文中则常常放在句尾。
这些都是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
应对策略:应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熟悉两种语言的特点,以及语言所涉及的文化差异,来逐步提高对语言的应变能力。
此外,选用适当的翻译软件也是能够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2. 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重视家庭观念、同事间的关系,注重“人情味”以及对自己国家的尊重;而英国则以文化、法制等为基础,注重法律条文以及客观公正的原则。
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常常因不同的语言表达而产生翻译上的偏差和误解。
应对策略:在翻译时,必须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因此,在进行中英互译时,要在语言上精准地表达出这种文化背景的内涵和特点。
3. 制度差异的差异中国和英国则在制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例如,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不像英国一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国拥有的中文官方用语体系在英国并不存在。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了解两国之间的制度差异,这是避免翻译错误和误解的重要一环。
应对策略:在翻译中需要尊重两国之间的制度差异,合理应对这种差异,以确保正确、准确地表达文本中涉及的概念,也避免在翻译过程中新增过多的意译内容。
2362019年34期总第474期ENGLISH ON CAMPUS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文/庞植林一、前言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但翻译并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因为任何语言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翻译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承载着双方语言的文化气息和时代烙印,脱离文化背景来进行翻译只是单纯解释字面的意思,会导致部分文化内容在译语中无法真实再现,从而发生歧义和误解,弄巧成拙。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但二者有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华夏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三大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各民族的优秀部分,保持了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特性,覆盖了文学、医学、哲学、饮食、音乐、教育等各个领域。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色彩和伦理道德倾向。
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以和为贵,追求稳定与和谐。
中国人比较务实,安土重迁,缺乏冒险精神,将中庸之道作为处事的准则。
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人们在群体中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人本主义,也就是个人至上。
英美人喜欢表现自我,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崇尚开拓和竞争,不甘于平庸,具有强烈的冒险精神。
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在语言上有所反应,例如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循序渐进,英美人说话喜欢单刀直入、切入正题;中国人不喜欢与人争辩,英美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中国人喜欢聊家长里短,英美人喜欢聊天气、体育等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
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让汉语和英语这两种东西方典型的主流语言,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感念产生不同的理解,导致语言冲突和文化流失的发生。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翻译的体现中西文化差异是全方位的,体现在各个层面,下面我们从思维方式、说话习惯、表达方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1.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政治体制以及历史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AY30233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古代文明得以传承的基础,英汉两种语言拥有很久的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可是由于两者地处不同的地方,经过漫长的独立发展后,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很多文化因素,找到共同点,这样才能使两者的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特色习俗中西差异0引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越来越强烈,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的差异,所以英语翻译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在实际的交流中,双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会造成在翻译过程当中,会出现偏差,下面就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英语翻译差异的原因。
1认知角度由于每个民族有他们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不同的民族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是不同的。
也就是认知角度不同,认知角度不同,一个词语代表的意思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注意。
就拿颜色来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每个颜色对于不同民族来说,同一颜色的词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白色在中国代表着不详,人们只有在老人去世时戴上白色的孝布,以及在有人去世的家庭里过年时就得贴白色的对联,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而在西方国家,白色象征着天使和纯洁,他们结婚时新娘就穿着白色的婚纱。
再看红色,在中国,红色意味着喜庆,欢乐美满,在过年时,在家门口会大红灯笼高高挂,也会贴红色的春联,在一些喜庆的日子里,例如结婚和出嫁,人民会用红色来增添喜庆,在自己的本命年里,人们会穿红色的衣服,红色还有避邪的说法,再看西方,在他们看来,红色是暴力,血腥,一种厌恶这种颜色的认知。
然后就是蓝色,蓝色在英语国家是忧郁,代表心情不好,蓝天是说没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当人们说蓝天时,大家第一反应是碧水蓝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代表的是快乐的积极的。
从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同一个代表颜色的词语,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认知的不同是不可改变,体现是是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文化差异论文语言差异论文语境翻译论文文化差异论文语言差异论文语境翻译论文文化差异论文语言差异论文语境翻译论文文化差异与翻译【摘要】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差异,语言差异反映文化差异。
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语言因素、文化因素都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差异语境翻译一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甚为密切。
著名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描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说:“语言永远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所属文化相关联。
归根结底离开了相关文化,词汇就失去了意义。
文化的不同自然而然意味着语言的不同……语言代表文化,因为语言表达的是某一社会的信念行为即是文化……”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差异,语言差异反映文化差异。
具体以英汉文化为例,在英汉文化差异中语言差异体现在词汇、语言形式、语汇缺失等方面。
1.词汇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同。
比如,在中国有人把猫头鹰视为不祥之鸟,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警觉、智慧的象征。
又如,龙在中国文化里是吉祥、高贵、权势的象征,中国人历来以龙的传人为骄傲,龙的形象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英语中的龙则用以指代混乱或邪恶。
与此相反,英汉两种语言中,也有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意思的现象。
在汉语里,人们常说“胆小如鼠”,英语中却用as timid as a hare来形容人的胆小怯懦。
类似的例子还有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像热锅上的蚂蚁)、work like a horse(像老黄牛一样勤恳工作)等。
2.语言形式除了语言内容不同,英汉语言规则不同导致语言形式不同。
比如:i don’t think he will go back to harbin tomorrow.(我想他明天不回哈尔滨);i come from taiyuan, shanxi, china.(我来自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与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务交流已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在商务交流中,翻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汉英语言文化差异的存在,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语言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汉英语言差异的存在,是商务英语翻译中较为明显的影响因素之一。
具体来说,汉英语言的韵律、语调、语义等方面的差异,都需要在翻译中进行转化。
例如,在英语中,语调变化较为平缓,而在汉语中则较为明显,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调特点,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意。
此外,汉英语言的语义差异也需要译者注意。
汉语较注重表达的确切含义,英语则较强调表达的流畅性。
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尽可能忠实地把原文传达给读者,同时保留原文中的思维脉络和表达方式。
二、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除语言差异外,汉英文化差异也是商务英语翻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商务交流中,文化背景的不同常常会导致误解和不适当的表达。
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译者需要对文化典故和习惯进行严谨的处理,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意。
例如,在英美文化中,谈论天气是一个相对无关紧要的话题。
但在中国文化中,天气是一个常见的交际话题,意味着对彼此的关心和关注。
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译者需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习惯,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意,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和不适当的表达。
三、商务英语翻译策略针对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意。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点:1.深入学习英语和汉语的语言与文化,了解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语义及文化内涵的实质差异。
2.识别文化中的差异和文化隐喻,做好文化背景的学习和研究,以更好地进行翻译。
3.注意原文中的韵律、语调和词汇选择,保留原文中的风格和意味。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深远的。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跨文化翻译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化差异也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理解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化理解更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
只有深入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才能有效完成翻译工作,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精通语言,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实现精准、准确、流畅的翻译,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文化、翻译、影响、语言、密切关系、挑战、文化因素、差异、质量、重要性、交流、桥梁、理解、关键。
1. 引言1.1 文化和翻译的定义文化和翻译是两个互相交织、紧密联系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艺术等众多方面,是一种共同的认知、实践和习俗的传承。
而翻译则是一种将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是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的媒介。
在翻译领域,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
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文字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传递源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只有深入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才能实现翻译的准确、流畅、自然。
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翻译是文化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是不同文化间相互尊重、理解和沟通的工具。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促使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愈发凸显,对于翻译从业者来说,深入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必然选择。
1.2 文化和翻译的关系文化和翻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翻译则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工具。
you than your own。
Still,you’d better g0 and keep them company and make a show of eating.”如将原文逐字译为“you eat like a cat”。
英语国家的读者或许会认为是说他饭吃得少,像猫一样。
因为在英语中,“猫儿食”是没有特殊意义的,在英语文化里,说一个人吃得很少,他们会用“to eat like a bird”来描述,若用“to eat like a bird”来翻译,便失去了原文的意境。
对“猫儿”进行直译,可以此保留了原文的意境,而后面部分也解释了“猫儿食”的确切所指1.3补偿翻译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五行相克,不可能由一行长期独霸;四季交替,不可能使一季恒久不变;白昼有短长,月亮有圆缺。
)(孙武:《孙子兵法》,程郁、张和生译)The five elements:water,fire,wood,metal,earth,are not always e―qually predominant;the four seasons make away for each other in turn,The reare short days and long;the moon has its periods of waning and waxing.这里英文读者肯定不了解“五行为何物”,英译时英将其具体化一一列出,以达到文化移植的目的。
对于中国文化中的许多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及特有的词和表达法等,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翻译时又不能加以阐释,这时需要用音译的方法。
比如“阴”、“阳”、“道”、“德”均可用拼音Yin、Yang、Tan、Te来译。
加注补义,包括附注、脚注、尾注等。
也是文化移植的有效补偿手段。
2翻译中的文化知识2.1习语习语的翻译可算得上是难中之难了,因为习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产物。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内容提要】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社会风俗习惯差异和宗教文化差异这三个主要方面,分别论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造成的影响,提示大家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在真正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精确译出原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正文】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
语言是一种复杂而灵活的社会现象,从一种语言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地域政治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谚语、思维方式、个人价值观、行为准则等。
从中西文化的源流传统来看,儒家伦理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而基督教的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主脉。
由于中西文化源流传统的差异,使得文字转换的过程更加艰难,对译文的准确性也难以把握。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人统计过,给文化一词下的定义至少有200种。
一般说来,文化可分为两类:正式文化和普通文化。
正式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普通文化,即人类生活中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如风俗习惯、礼仪、禁忌、婚丧、庆典、节日等。
两类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正如刘重德教授所说“文化包含着语言,并影响着语言…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进行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交流。
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事实上语言并不是一种隔离的现象孤立地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整体的部分。
中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习俗和习惯一、前言二、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它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而是把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述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去传递,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文化承载着大量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涵义,因此,那些抛开文化国素只对文字进行转译的翻译方式往往是极不严谨也极不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曾经一度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机器自动翻译(Automatic Translation) 最终走向没落主要原国,正如当代伟大的翻译学家Nida(奈达) 所说:“词汇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事物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里涵义可能完全不同,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工作者们带来了诸多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必须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从而找出针对性的翻译技巧来解决这些困难,二、英汉文化差异成因分析及翻译对策研究1.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在中英两国风俗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悠久的农耕文化使得中国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环境里,邻里之间非常熟悉,人们之间经常会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此外,农耕文化对日常饮食给予了高度关注,自古有言,“民以食为天”,可见日常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吃过了吗?”来问候对方。
而在英国的过去几百年里,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使得真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步伐很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流动性较大,相互之间的熟恶度也较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己的隐私看的非常重要。
因此,人们在相互问候时很少涉及对方的私人生活,常用“Hello”、“Hi"、“Are you al rig ht"、“How are you”等问候语,基于以上风俗习惯的差异,在翻译“吃了吗”时,如果直接根据字面翻译成“Have you had the meal?"的话,对方一定会误认为你在委婉的向对方发出用餐邀请,从而引起误会,同样地,如果把“你从哪儿来啊?"、“你到哪儿去啊?"简单地直译成"where have you bee n?”、“where are you going?”的话,对方并不会感受到你在关心他,而会误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干涉,从而引起误解。
浅谈中英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国经营,而广告翻译是企业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之一。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广告翻译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中英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语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对同一信息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都不同,因此在广告翻译中,语言差异是最直接的问题。
中英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文的象征性和英文的直白性。
中文是一个象征性语言,具有很强的修辞和想象力。
中文的表达方式通常是通过暗示、比喻和隐喻来达到表达的目的,同时中文语言还有很多成语、俗语和谚语,这种结构和表达方式在广告翻译中需要注意,如果直接翻译可能会导致误解或歧义的产生。
英文则是一个直白性语言,具有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不像中文一样需要深入理解才能理解其含义。
在广告翻译中,英文广告通常都是直接地点明要表达的信息,而且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广告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口号和吸引人的图像,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是英文广告的特点之一。
二、文化差异文化是㛤代人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语言、习俗和传统的总体,它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因此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广告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英文化差异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
中文文化强调节俭、谦虚和忠诚,这种价值观与英文文化的个人主义、自由和竞争相对比,因此在广告翻译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差异进行复杂的取舍和转化。
例如,在中文广告中,一些消费品公司往往强调产品的实用性和价值,强调适用于大众消费者,这种价值观在英文广告中就不重要了,英文广告往往强调产品的个性化和高价值,强调产品的定制和专属性。
此外,中文和英文在行为规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文文化强调礼仪、敬老和尊重,而英文文化则强调竞争、勇气和责任。
这种差异在广告中同样是需要考虑的。
在广告翻译中需要避免引起消费者误解或不适的情况,例如在中文广告中强调尊重长辈,在英文广告中强调个人的机会和自由。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on E-C Subtitle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Pride andPrejudice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也是18世纪最杰出的小说之一。
之后,小说被拍成电影,深受中国广观众的喜爱。
由于作者的生长环境、时代背景、文化观念与中国文化有巨大差别。
中国观众对18世纪英国社会不熟悉,他们很难了解一些情节与台词。
这就需要字幕翻译者在翻译时跨越文化的隔阂,促进中国观众的理解。
随着文化翻译理论的兴起,翻译者能够更好的将不同文化作品中的内容进行呈现,也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对于译者来说,文学翻译之难是众所周知的。
由于文化的差异,文学翻译的效果会有区别,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着重研究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根据体的环境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减轻观众的理解负担。
本论文共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陈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
第二章节介绍了文化翻译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介绍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第四章是从文化翻译理论视角来探讨《傲慢与偏见》中的策略选择。
最后一章是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
关键词:文化翻译理论;《傲慢与偏见》;电影字幕;翻译策略AbstractPride and Prejudice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novels of the 18th century by the British writer Jane Austen. After that, the novel was made into a film and was deeply loved by Chinese audiences. Because of th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uthor's growth environment, era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concept and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audiences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18th century British society,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understand some plots and lines. This requires subtitle translators to cross cultural barriers an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udiences.With the ris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ors can better present the contents of different cultural works, and als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For translators, the difficult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well known. Du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effect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will be differen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need to focus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and choos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of the body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audienc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st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problems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strategic choic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Key words: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Pride and Prejudice; film subtitles; translation strategyContents1.Introduction..............................................................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化差异与翻译-----英国地理因素影响
1.船:船舶是人类征服海洋,江河的重要工具,是海洋文化的载体。
英语中许多西语就是船和船上用具为喻体的航海术语引申而来。
Know the ropes(船)
Rest on one’s oars(桨) 暂时歇歇
Put one’s oars in
Take the helm
2.海滩:航海常常伴随着危险,因而英语航海习语中有不少有关沉船海滩的习语。
All at the sea:不知所措
Get into deep water:陷于困境,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Between the devil and sea:进退维谷原:在魔鬼和海洋之间选择
3.Wind:英语的风与航海有关,航海行船离不开风,尤其在帆船时代,没有风无法航行。
航海中风向最重要,就有了:
Find/see how the wind blows:看风向观望
Trim one’s sail to the wind:见风使舵
4.鱼(fish):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航海捕鱼的生活方式,为英语语言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语言。
源于捕鱼业,以fish为喻体的习语有:
Hook(land)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得奖
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事要做
Swim like a fish:识水性,像鱼一样善于游泳
Fish out /up:钓光,捕尽,探寻,找出,掏出,捞出
Big fish:大亨
Cool fish:厚脸皮的人
Cull fish:枯燥无味的人
Fresh fish:新囚犯
Loose fish:放荡的人
Old fish:怪人
Poor fish:愚蠢易欺负的人
Shy fish:羞怯的人
5.畜牧:
Loose one’s wool:丢失羊毛,现比喻“发怒,生气”
Go for wool and come home shorn:去偷羊毛,回家时反被剃光了头,现比喻“偷鸡不成蚀把米”
Black sheep:黑羊,现比喻害群之马,败家子
He is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他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区别好人和坏人。
*补充牛马的区别----两国耕种的差异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
Talk horse----吹牛
Work like a horse----做老黄牛
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牛不喝水强按头
6.狗:对英国人来说,狗既可以看门或者打猎,也可以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
因此,英语中带狗的词语很多,切多位褒义。
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
A gay dog (快乐的人)
You are a lucky dog.
Love me, love my dog.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Every dog has his day .: 凡人皆有得意日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很难适应新事物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 有功者受赏
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
Help a lame dog over as tile. : 济人之急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to keep one' s head above water ” (奋力图存),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Go to the hell. 下地狱去
“Crude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东施效颦),
“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 (叶公好龙),
“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毛遂自荐)
“A chilles 'heel” (惟一致命的弱点),
“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a pandora's box”[4](P109) (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Sphinx's riddle”(斯芬克司之谜, 比喻难解之谜) ,
“As wise as Solomon” (像所罗门一样聪明, 比喻非常富有智慧
D0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一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to have an axe to grin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lue blood---贵族出身该词有色彩浓厚的文化背景,它是指某些最古老、最自豪的西班牙人,他们声称不同摩尔人、犹太人等非西班牙人通婚,同其他深色皮肤人相比,他们的血管是蓝色的,故有此名。
Blue ship----
不分青红皂白(Unable to distinguish black from white)
as thin as a shadow(瘦得像影子) 瘦得像猴子
:“red ideas”是革命思想(冈红色的文化涵义其一是有“革命”,“进步”之意,又与“ideas”搭配,所以可以采取意译。
)
“white light district”/1i夜区
“a white crow”指罕见之物,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句俗语叫“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暂不管其文化意义,其概念意义是说大多数乌鸦的毛色为黑色。
这里出现“a white crow,确属罕见。
东风描写:a keen east wind; biting east winds; a piercingeast wind;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雨后春笋:like mushrooms
胸有成竹: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