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55.45 KB
  • 文档页数:4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LNG(LiquefiedNaturalGas),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天然气是

在气田中自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由甲烷组成。LNG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使之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

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成本,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LNG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由于进口LNG有助于能源消费国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

能源安全,而出口LNG有助于天然气生产国有效开发天然气资源、增加外

汇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因而LNG贸易正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新热点。为保证能源供应多元化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一些能源消费大国越来越重

视LNG的引进,日本、韩国、美国、欧洲都在大规模兴建LNG接收站。国

外油气巨头也纷纷将其新的利润增长点转向LNG业务,LNG将成为石油之后下一个全球争夺的热门能源商品。中国天然气利用极为不平衡,天然气在

中国能源中的比重很小。从中国的天然气发展形势来看,天然气资源有限,天然气产量远远小于需求,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尽管还没有形成规模,但

是LNG的特点决定LNG发展非常迅速。“十一五”期间,中国液化天然气

进口量年均增速达到120%。2011年中国大陆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166亿立

方米,占世界总量的5.0%。2012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约20%,进口价格也不断上涨。各级政府对LNG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内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纷纷投资兴建LNG项目,这些项目将

最终构成一个沿海LNG接收站与输送管网。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

时,为保障经济的能源动力却极度紧缺。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只占到很小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引进LNG将对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有效解决能源供应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见,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内,LNG将成为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主力军。

该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计划总投资8691.0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641.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42%;流动资金2049.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58%。

达产年营业收入1560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033.59万元,税金及附加152.17万元,利润总额3569.41万元,利税总额4213.91万元,税后净利润2677.0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36.8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07%,投资利税率48.49%,投资回报率30.80%,全部投资回收期4.75年,提供就业职位294个。

报告根据项目的经营特点,对项目进行定量的财务分析,测算项目投产期、达产年营业收入和综合总成本费用,计算项目财务效益指标,结合融资方案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并开展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等。

项目概论、项目必要性分析、项目市场前景分析、产品及建设方案、选址可行性分析、土建工程设计、工艺先进性、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项

目安全管理、风险性分析、项目节能、实施安排、投资情况说明、项目经营效益、项目总结等。

第一章项目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而“中国制造2025”则是助力中国经济转型、迈向创新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

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中占

比约为20%,跻身世界制造大国。与此同时,大而不强则是中国制造的痛点。为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201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球视野和

战略布局,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作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

略决策。这是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未来30年实

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宣言书。

3、项目的实施,通过建设达到规模效益,首先大力开发建设地周边市场,站稳脚跟后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将产品推向全国,按照企业的发展战

略规划,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公司做大做强,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坚实的基础。

二、必要性分析

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一方面,经济韧性好、潜力足、

回旋空间大,为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

少困难和挑战。解决这些前进道路上的现实矛盾,关键的一招就是全面深

化改革。

2、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拥有能够主导经济的工业制造业对于保证本国

长期繁荣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谋求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来说更应

如此。在中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持续提高的基础上,一二三产业应

该协调发展,服务业比重可以“适度”超过工业制造业,但这只是“数量

问题”,而不是“性质问题”,即它不应取代工业制造业的经济“主导地位”。2018年以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

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

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3、目前,项目承办单位建立了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已在材料和设备及制造工艺上取

得新的突破,项目承办单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指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国际技术水平接轨;通过保持人才、技术、设备、研发能力、市场营销、生产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优势,产、学、研相

结合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对项目承办单位自身还是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都

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