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美动画电影发展史

欧美动画电影发展史

欧美动画电影发展史
欧美动画电影发展史

《欧美动画电影发展史》参考使用资料

开创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华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初步发展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动画长片的拍摄,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复过来。查克·琼斯创作的动画短片如《兔八哥》《戴飞鸭》等在战争期间也非常受欢迎。

第一次繁荣

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

蛰伏

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1966年12月15日,伟大的华特·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此时,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

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个70年代,只有数部动画片,质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动画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纪,迪斯尼公司努力培养新人,处于新旧结合时期,拍出了颇有争议的动画电影,如《黑神锅传奇》等。80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开始尝试着利用电脑制作动画,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同时,公司任用了专业的企业经理人麦克·艾斯纳接管了公司。

又一次繁荣

1989年是美国动画又一次繁荣时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创造了票房奇迹的《狮子王》、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以及可以乱真的《恐龙》,等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个大制片公司纷纷涉足动画界,使这一时期的美国动画异彩纷呈。

据《美国动画大百科全书》(杰夫…伦伯格著,切克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统计,自1911至1998年,美国共生产动画片2286部。

动画家主要有:温莎.麦克凯,代表作品有《恐龙》(1914)、《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1918);弗莱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纪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纪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纪40年代);华。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鸭》(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飞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经典动画片;汉纳一芭芭拉,代表作品有<猫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

纪60年代)、《杰特森一家》(20世纪60年代);凯利.艾西贝瑞,代表作品《小鸡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莱克》(2001)、《小马王》(2002)等。

美国主要动画制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一直由华特·迪斯尼掌门,1967年华特去世后,由他的哥哥罗伊掌管,后交给华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雇佣职业经理人艾斯纳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获新生;华纳兄弟公司,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短片,1962年关闭了动画部门,直到20世纪90年代,又开始重新制作动画片;梦工厂,成立于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层领导人卡赞伯格、音乐界泰斗大卫·格芬以及著名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共同组建,从1998年开始陆续推出非常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型动画片,欲与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礼,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莱克》获奥斯卡大奖。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美国动画行业发展介绍

美国的动画市场非常成熟,并借助电影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完善自己。在世界动画史上,美国动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它拥有比较成熟的商业动画运作模式,众多运作非常成功的制片厂以及世界一流的动画设计和制作的人才资源。所以它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和动画王国。

介绍美国动画片的发展,我们以这些著名的动画公司的发展为主线,因为他们的发展见证着美国动画行业的发展。

1)迪斯尼公司

“我讨厌只为了赚钱而去做事,当然你也不能说我不重视金钱,我对金钱只有一个看法,不要把它堆在那里,而要用它去办些有益的事。”——沃尔特·迪斯尼

迪斯尼公司动画片《木偶奇遇记》

1901年12月5日,沃尔特·迪斯尼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以卖报纸为生,但他却梦想着能够成为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一战爆发后,年少的沃尔特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涯,开始了从军当兵的军旅生活——野战救护车驾驶员。

1919年战争结束,沃尔特开始为动物卡通做广告。

1922年,时年22岁的沃尔特孤身从老家来到了好莱坞,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动画创作工作室,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

1925年7月,25岁的沃尔特·迪斯尼和哥哥洛伊·迪斯尼创立了迪斯尼兄弟制片厂,拍摄了《爱丽丝梦游仙境》及其系列片。同年,迪斯尼推出的《兔子奥斯华》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并产生巨大的影响。“迪斯尼兄弟公司”于1926年正式改名为“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的名称。

1928年是迪斯尼公司最辉煌的一年,迪斯尼动画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确立,动画的市场运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一年里,沃尔特和依沃克斯合作,创作了动画史上最伟大的明星之一——米老鼠。它在动画片《疯狂飞机》中首次亮相,就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

为了著名的动画明星。迪斯尼的首部有声动画片米老鼠系列第三部《威利号汽船》也是在这年诞生。米老鼠乐观进取、快乐天真,很快风靡全世界;胆小、憨厚、敏感的普鲁托,土里土气、毛手毛脚、反应迟钝又自以为聪明的高飞狗,以坏脾气著称的唐老鸭等动画明星陆续诞生。这些动画明星不仅为迪斯尼带来了荣誉,更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它们的形象被开发为玩具、文具、服装、家庭用品等,深受人们尤其是儿童所喜爱。(周边产品)迪斯尼公司从1929年到1939年共拍了60多部动画短片,它在这些动画片里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几乎把这十年里所有的奥斯卡最佳动物短片奖囊括入手,例如1932年的《花与树》、1933年的《三只小猪》、1934年的《龟免赛跑》、1935年的《三只小猫咪》、1936年的《乡下表亲》、1937年的《老磨坊》、1938年的《斗牛费迪南》和1939年的《丑小鸭》。

而最让迪斯尼公司出彩的是1937年拍摄完成的世界首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这部动画片很快在美国和世界上风靡开来,使迪斯尼公司在美国无可匹敌、首屈一指,并且确立了美国动画王国的地位。1937年这一年成为了迪斯尼动画发展的标志年,同时也是美国动画发展的标志年。

迪斯尼有个从1939年延续至今的传统,那就是基本上一年生产一部长片。这个传统是在1939年到1966年形成的,在这27年时间里,创作出了许多名著,比如:1940年的《木偶奇遇记》、1941年的《幻想曲》、1942年的《小鹿斑比》、1946年的《南方之歌》、1950年的《仙履奇缘》、1951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1953年的《小飞侠》、1961年的《101忠狗》、1963年的《石中剑》。以上这些影片都是迪斯尼亲自领导创作的。

迪斯尼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动画界的最璀璨最耀眼的明星,在1966年离开了我们,带去了动画界许多美好的梦。而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是直到1967年才公映的《森林王子》。

沃尔特·迪斯尼去世后,迪斯尼公司先后由他的哥哥洛伊、华特的女婿米勒、职业经理人艾斯纳掌管。艾斯纳掌门迪斯尼是在80年代了,他为公司的重生做出巨大的贡献,让迪斯尼再次放出了光彩。

70年代的时候,迪斯尼公司又制作了《救难小英雄》、《罗宾汉》等动画影片。90年代后,迪斯尼公司的影片内容开始向着其他国家的文学、故事题材扩展,丰富了影片内容,拓展了创作思路,产生出了诸如《狮子王》、《风中奇缘》、《花木兰》及《人猿泰山》等作品,让人赏心悦目。

近年来,电脑为迪斯尼公司开拓了新的天地。利用电脑技术,他们在1995年推出了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之后又陆续推出《海底总动员》等,1999年推出的三维动画大片《恐龙》,又将人的创造力推向了极致。那些仿真形象表演毫不逊色于好莱坞大牌明星领衔的影片。这些动画片的极限仿真技术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了,甚至有人看过后,都不知道这些片子是用电脑技术创造出来的。

通过迪斯尼人的勤劳与创造,直至今天迪斯尼迪斯尼公司在商业动画领域的领先地位仍然无人可及。

2)梦工场——迪斯尼最大的敌人。

“梦工场”是在1994年初,由原迪斯制片部总裁杰夫利·科兹恩伯格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音乐巨子大卫·盖芬筹组而成。其中尼科兹恩伯格曾让迪斯尼动画达到一个高峰。他从1984起十年间担任迪斯尼制片部总裁,曾制作出《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狮子王》、《阿拉丁》等动画片,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它的创建,与老牌动画巨头迪斯尼形成了正面竞争的格局。

1998年,梦工场创作的如梦如幻气势磅礴的《埃及王子》技惊四座、大卖特卖,也让迪斯尼为自己数十年来没有突破性的前进而汗颜。《埃及王子》、仿造迪斯尼模式的动画片《黄金国之路》、《小蚁雄兵》、粘土动画片《小鸡快跑》等佳作让梦工场冲破了迪斯尼一家独大

的局面。

梦工场在2001年暑假强档推出《怪物史莱克》,让它的对手迪斯尼着实吃了一堑。这部影片让迪斯尼花了7年时间费尽心思制作的影片《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失去了应有的光彩,更为严重的是,它让迪斯尼投入了1.7亿美元拍摄的电影巨作《珍珠港》票房冷淡。究其原因,是因为《怪物史莱克》这部全电脑动画片中的史莱克虽然长相丑陋,并且长着绿毛,但是招人喜欢,不仅赢得了无数观众为之青睐,还获得影评人的高度评价。

3)华纳电影公司

华纳兄弟公司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直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了动画片的制作之路,但是途中遇到困难,曾一度关闭了动画部门,从1962年关闭到90年代才重新拾起动画制作这个行当。

1930年以来,华纳公司开始制作时长6分钟的系列动画短片,如《兔巴哥》、《疯狂曲调》、《达菲鸭等作品》、《快乐旋律》、《猪豆子》等等,他的这些短篇获得当时电影公司的青睐,成为这些公司电影前播放的首选。其中诸如兔巴哥和达菲鸭这样的角色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动画明星,而当中最耀眼的明星还得数兔巴哥,它曾经三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并且在1958年成为了奥斯卡小金人的主人。

《猫和老鼠》是由好莱坞动画界的传奇人物威兼·汉纳和约瑟夫·巴伯拉于1939年共同创作的,它是美国华纳兄弟公司的著名动画品牌,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动画片之一。自这部动画片创作出来后,一直备受世界影迷的热烈喜爱,它创造的业绩至今仍然很耀眼。

1988年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1996年的由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出演的《空中大灌篮》两部影片,就是由华纳推出,曾经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多年后,华纳公司汇聚好莱坞影星和公司旗下的兔巴哥、太菲鸭、猪小弟、火星人、爱发先生、大嘴怪、燥山姆、BB 鸟、歪心狼、崔弟和傻大猫等动画明星,隆重推出影片《巨星总动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哥伦比亚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成立于1920年,开初叫做CBC电影销售公司,它是由H·科恩、J·科恩两兄弟和J·布兰特在好莱坞成立的,他们最初是环球影片公司的员工。这家公司开始摄制喜剧短片,1924年改名为现在这个名称,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0年后发展成为美国的8大电影公司之一。

1999年,哥伦比亚公司推出《精灵鼠小弟》震撼美国电影市场,成为全美电影票房排行冠军,并且持续了几周。这部影片的风格是幽默,并且充满了家庭氛围,是由真人、动物演员和三维动画形象共同完成,给人带来了新鲜的感觉。

2005年,哥伦比亚公司完成了耗资近1亿2千万的动画大作——《最终幻想》。它历时四年,为了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哥伦比亚公司在组织架构上花费了大力气:组织上百名漫画家和电脑技师进行绘画和动画设计,建立专门的制作室。它的影片背景设计的蓝本与众不同,使用的是专人航拍了整个纽约和洛杉矶的地形。片中的动作场面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其中80%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动画技术,连人物的纹理和衣服的褶皱等细节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逼真程度。

5)派拉蒙公司

派拉蒙公司成立于1912年,由美国一家演员公司和一家故事片公司合并而成。五六十年代,美国影业开始萧条,收入严重下降,派拉蒙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厄运,1966年石油资本集团购买了走下坡路的派拉蒙,使其成为海湾与西方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70年代,美国电影业开始恢复昔日的辉煌,派拉蒙又借着这股东风慢慢回到了以前的样子。

派拉蒙历史悠久,而迪斯尼是动画王国中的巨人,他们不可同日而语,但派拉蒙近几年推出的动画片《棉球方块历险记》、《天才小子:吉米》连获好评,其中以《天才小子:吉米》最为著名,它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的提名。派拉蒙公司创作出这些让人叫好的动画片后,又出品游戏和动漫,从中大赚了一把。在过后的经营中,派拉蒙收购了能与迪斯尼叫板的动画新贵梦工场,其在动画市场的竞争力大大增加,加上有《天才小子:吉米》成功的运营模式和梦工场丰富的实战经验,今后派拉蒙定会有惊人的表现。

美国的独立制作动画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起了反商业的动画浪潮,他们制作的动画片有着不同的制作路线和制作风格,与美国主流动画工业完全不同,这些作品有的是批斗世俗,有的是创作人自发感想即兴创作的,形式上多选择短篇这种富于集中表现的形式。从此,美国的动画片内涵的表现力随着这些作品的出现而得到了丰富。

美国动画发展的特点: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了的特点。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第一,频繁丰富涌出动画周边产品。

第二,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

第三大团圆结局,悲剧很少,迎合观众心理需求;

第四,注重细节刻画,雅俗共赏,迎合观众审美口味;

第五,动物形象夸张,成为被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第六,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原形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第七,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达到完美的效果;

第八,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

动画简史

动画,顾名思义就是“会动的画面”。它起源于人们记录运动事物的一种强烈渴望。从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人类一直在尝试着用画来展现事物的运动。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朦胧意识时期。

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一直是人类执著追求的一个梦想。人们公认的最早的“动画现象”是一幅旧石器时代的野牛图,它在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中,其野牛的尾巴和腿均被重复绘画了几次,看起来有奔跑的动感。在约2000年前的埃及的墙饰上,描绘着两个摔跤的一小段连续动作。其动作分解准确,过程表现完整,类似今天的连环漫画。在古希腊的陶瓶上也发现了连续动作的绘画。

这充分地说明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产生了动画意识。无论是大型的壁画,还是长篇的连环画,虽然能给人以运动的意念,但毕竟都还是静止状态的画面。怎样能够使动画真正动起来,成为了人类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个执著梦想。

(2)思想形成时期。

大约在十九世纪20年代,随着科学的进步,英国科学家发现著名的“视觉暂留”现象,即一个物体被移动后其形象在人眼视网膜上还可停留约1秒的时间,这揭示了在快速闪现连续分解的动作时可以产生活动影像的原理,由此许多关于活动影像的视觉装置或玩具被创造出来,例如幻盘、走马盘、西洋镜等等。这里我们以“幻盘”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幻盘”是一个边缘画有连续动作形象、内圈刻有直条细缝的硬纸圆盘,其中心有可活动的固定转轴,圆盘快速运动时,透过细缝从对面的镜子中便能看到活动起来的物像。

(3)技术探索时期。

1877年,雷诺将诡盘与幻灯相结合,研制出“光学影戏机”并取得专利。这个伟大的发明为日后动画能够真正在电影、电视上放映奠定了基础。这个装置由数个转盘组合而成,外加投射光源,大型的圆形转盘内侧装置一圈镜片以折射图片,图片则环绕在圆形鼓状物之间跑动,经由幕后光源的投射和镜片投射,幕布上便可看到活动的影像。雷诺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放映动画片的人,他放映的作品有《丑角和它的狗》、《一杯可口的啤酒等》。这些早期的动画已经具备了现代动画的一些基本特点。

1906年,也就是在电影出现十年后,美国人斯图尔特·勃莱克顿拍摄了一部名叫《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的动画片,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诞生了。

(4)动画表现突破时期。

随着人们对动画片的不断探索和深入认识,动画片的制作方法也有了巨大的突破。1914年,美国人埃尔·赫德发明了透明赛璐璐片,它结束了以往绘制动画时,必须将每一次变化的形象连同不变的背景都要画一遍的繁重工序,为动画影片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

赛璐璐片也称明片,是一种以醋酸纤维为原料的透明度强的薄片。绘制时,可以把活动的形象画在赛璐璐片上,然后再与静止的背景叠放在一起进行逐格拍摄,这就是电脑动画出现之前传统的动画制作方法。

至此,动画片技术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

(5)动画生产成熟时期。

1906年后期,被奉为“现代动画之父”的法国人爱米尔·科尔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动画片《幻影集》,该片表现了一系列影像之间神奇的转化。爱米尔·科尔也是最早尝试将动画与真人动作相结合的人。1908年到1921年间,科尔共拍成250部左右的动画短片。他的作品致力于动画视觉表现力的挖掘,极富个性和自由创作精神。

1914年,美国人温瑟·麦凯创作了代表当时动画艺术最高水平的真人与动画合成的影片《恐龙葛蒂》和第一部以动画形式表现的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的沉没》。他也是在沃尔特·迪斯尼之前对动画艺术性及商业化进行建设性探索的功臣。爱米尔·科尔和温瑟·麦凯的作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代表了动画不同的发展走向。而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欧美动画果然沿着艺术动画和商业动画两个方向前进着。

中外动画史复习

第一章*动画雏形——西班牙境内的2.5万年前的阿尔达米拉洞窟壁画 *1888年、法国人艾米.雷诺制造出“光学影戏机”, *1892年,法国人艾米.雷诺在巴黎葛莱瓦蜡像馆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实验性动画。雷诺被认为是动画的创始人。 *1895年,卢米埃兄弟制造活动电影机,公映了他们的第一场电影。 *1914年,美国人埃尔.赫德发明了透明的赛璐珞胶片 *赛璐珞胶片: 赛璐珞胶片也称明片,是一种以醋酸纤维为原料的透明度很好的薄片,制作时将运动的物体和背景绘制在不同的胶片上,在专业的摄影台上叠加在一起进行拍摄。 第二章 *万氏兄弟: 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 *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35年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使我国动画进入了有声时代。 *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亚洲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第三章 *1957年,中国第一家专业的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了。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我国专门生产美术电影的制片厂,分设动画、木偶、剪纸三个制片部门,集编辑、作曲、摄影、录音、剪接、制片管理等业务于一体,一定时期内代表中国美术片在艺术、技术上的最高水平。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原因: 1、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 2、美术电影自身发展的需要 3、社会文化教育的需要 *1955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 *1956年,导演特伟在创作《骄傲的将军》一片中提出了“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中国学派”是中国动画学派的简称,即发轫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熟于六十 年代,收获于七、八十年代的一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骄傲的将军》民族化的表现手法 1、民族化的故事 2、民族化的情节 3、民族化的视觉形式 *1964年,中国风格的鸿篇巨制,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的成功经验 1、剧本改编 《大闹天宫》一片故事梗概出自《西游记》,动画片在保留原作叙事结构的基础

浅谈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发展与创新突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07172714.html, 浅谈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发展与创新突破 作者:李慧敏于杰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7期 摘要:很多80后的年轻人回想起童年看过的国产动画片,都应该记得西游记里有情有义的哪吒、活泼可爱的人参娃娃、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等这些经典的荧幕形象。最近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外动画片像海上风暴一样涌进国内,对国内动画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儿时的经典形象,依然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归根结底跟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是分不开的。归根结底是与我们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一些民间艺术为中国早期的动画片创作提供了特别充足的养分。 关键词:应用;影响;结合 作者简介: 李慧敏,1987年11月12日出生,黑龙江东方学院。 于杰,1985年5月25日出生,黑龙江东方学院。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7--01 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下动画创作中应用。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角色是片中的核心、灵魂,动画角色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失败。所以要求我们设计师们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对角色进行精确的定位,根据动画剧本里所提供的年代背景、地域特点等,全方位挖掘动画角色的内在个性,从而对角色进行深入剖析。在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动画造型的设计师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一定要符合剧本中的角色外形以及性格特征。所以说,我们在进行角色创作时,一定不要只专注于它的外在形象设计,还要考虑到它的气质、性格以及身份特征。想要创作出成功的角色,平时还要多注意观察,留心生活细节,综合运用形式美法则对角色进行设计。 在辉煌时期的中国动画,不乏优秀作品。《阿凡提的故事》这部作品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从片中的不难看出,创作灵感取材于中国新疆的传统文化例如,阿凡提的服装造型上参考了新疆人民的特色装扮。阿凡提是新疆地区流传已久的传奇人物,角色的塑造深入民心,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总之,动画角色的创作是整个动画片的核心与灵魂。在创作中,恰当地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强调角色的地域民族风情,对观众来说,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使影片达到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1.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导航是20世纪一项重大的发明 电磁波第一个应用的领域是通信,而第二个应用领域就是导航。早在1912年就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导航设备,即振幅式测向仪,称无线电罗盘(Radiocompass),工作频率0.1一1.75兆赫兹。1929年,根据等信号指示航道工作原理,研制了四航道信标,工作频率为0.2一0.4兆赫兹,已停止发展。1939年便开始研制仪表着陆系统(ILS),1940年则研制脉冲双曲线型的世界第一个无线电定位系统奇异(Gee),工作频率为28一85兆赫兹。1943年,脉冲双曲线型中程无线电导航系统罗兰A(Loran-A)投入研制,1944年又进行近程高精度台卡(Dessa)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研制。 1945年至1960年研制了数十种之多,典型的系统如近程的伏尔(VOR)、测向器( D ME)、塔康(Tacan)、雷迪斯特、哈菲克斯(Hi-Fix)等;中程的罗兰B(Loran-B)、低频罗兰(LF-Loran)、康索尔(Consol)等;远程的那伐格罗布((Navaglohe)、法康(Facan)、台克垂亚(Dectra)、那伐霍(Navarho),罗兰C(Loran-C)和无线电网(Radionrsh)等;超远程的台尔拉克(Delrac)和奥米加(Omega)与。奥米加;空中交通管制的雷康(Rapcon)、伏尔斯康(VOLSCAN)、塔康数据传递系统(Tacandata-link)和萨特柯((Satco)等,另外还有多卜勒导航雷达(Doppler navigation tadar),这期间主要保留下来的系统如表1 表1主要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运行年代表 1.1 无线电导航发展的重大突破 1960年以后,义发展了不少新的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如近程高精度的道朗((TORAN)、赛里迪斯(SYLEDIS)、阿戈(ARGO)、马西兰(MAXIRAN)、微波测距仪(TRISPONDER)以及MRB-201,NA V-CON,RALOG-20,RADIST等等;中程的有罗兰D (Loran-D)和脉冲八(Pulse8)等;远程的恰卡(Chayka);超远程的奥米加((Omega与 );突破在星基的全球导航系统,还有新的飞机着陆系统。同时还开始发展组合导航与综合导航系统,以及地形辅助导航系统等。表2列出几种常用的系统及主要性能与用量。 表2几种常用的地基系统性能与用量 *D为飞行距离。

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史ppt

?.他包括所有民间音乐种类,发展风格也不受局限性,它是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的. ?19世纪随着欧美国家工业文明的兴起,大批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构成早期的产业工人,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于劳工阶、中下层市民中的新兴文化形式.就是早期的流行音乐.在当时,反映怀念故乡,眷念乡村生活的音乐题材,正好表达了那些远离家乡、亲人来到陌生环境求生存人们的心里状态和纯朴的思想感情. 六[3] 张惟楚

? 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 他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Pop Music)翻译过来的.又称“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一样,是一种音乐形式、风格和流派.“流行音乐”并不等于“流行的音乐”、“通俗的音乐”.“流行”、“通俗”只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的特征. ?例如:贝多芬的《致艾丽丝》世界流行,但它属于“古典音乐”,而非“流行音乐”;爵士乐在中国并不很流行,但它却是“流行音乐”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支系. ?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三者之间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以至于有时候很难将其截然分开,同时在产生的时间上、传承及社会存在的方式上等方面又有许多不同.

?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 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这种风格可形容成婉转、轻柔、松弛、甜美.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 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严华、姚敏、张翠红、李丽华、白光、李香兰、张帆、黄飞然、黄源尹、吴莺音、欧阳飞莺、梁萍、逸敏、屈云云、金溢、白云、邓白英、佩妮、张伊雯、韩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严华、李厚襄、严折西、严个凡、梁乐音、陈瑞祯、刘如曾、严工上、刘雪庵、贺绿汀、张簧、张昊等. ?词作家有吴村、陈栋荪、李隽青、范烟桥、田

美国动画史

美国动画史·五个阶段 1.1907~1937 开创阶段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 *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或译为:温瑟·麦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 ①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恐龙哥蒂》、《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 ②苏立文创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 ③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 ④华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2.初步发展时期1937-1942年 ①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动画长片《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由动画画面组成的电影。迪斯尼王国自此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②1940年,迪斯尼推出第二部动画长片《木偶奇遇记》,首次拿下奥斯卡金像奖两项音乐大奖。之后又推出《小飞象》、《小鹿班比》。 【初步发展时期的特点】: ①角色:以动物为主,而且是柔体动物,没有关节的动物。角色的动画规律和米老鼠完全一样,从而遵循已经形成的全套迪斯尼经典动作规律。 ②背景设计:不如角色重要。 ③故事:往往改编自通话和寓言,或者没有情节,没有同时期好莱坞的戏剧结构。 3.黄金时期1950-1966年 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飞侠》《小姐与流氓》《睡美人》《101忠狗》《石中剑》,等等。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 1964年推出一部由真人及动画合演的电影《欢乐满人间》,一举获得奥斯卡十三项提名、五项得奖,成为迪斯尼影史上成就最高的电影。 【迪斯尼黄金时期的动画特点】: 题材:大多取自于童话 造型:仍以圆形和圆柱为主 结构:依然不太会是用戏剧结构 4.蛰伏时期: 1967~1988年 ①1966年12月15日,华特·迪斯尼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 ②20世纪60年代,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 ③20世纪70年代,迪斯尼仅推出四部动画片,《小熊维尼历险记》、《猫儿历险记》、《罗宾汉》、《救难小英雄》(1977,转型期的迪斯尼作品) ④20世纪80年代,作品有《狐狸与猎狗》(1981)、《黑神锅传奇》(1985,迪斯尼动

2017-2018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研究报告

2017-2018 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研究报告 艺恩2018年9月

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综述 2017-2018年国产动画电影档期分析 01 02 03 2017-2018年国产动画电影制发市场分析

01 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综述 3

动画电影年均票房空间42亿,票房贡献约10% ?2016年动画电影票房破70亿,整体票房水平较高,出现《疯狂动物城》和《功夫熊猫3》两部10亿级和3部5亿级动画电影;?国产与进口动画电影的票房差距不断缩小,2018上半年打成平局; ?每年TOP1影片票房占动画电影总票房的比例越来越高,头部票房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3.95 4.039.56 15.30 11.53 6.05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61120241410101924 47 34 107% 10% 10% 15% 9% 6%2013 2014 2015 20162017 2018H12013-2018年H1动画电影票房(亿)及占总票房比例 国产动画电影票房 进口动画电影票房 票房占比 16 30 44 71 48 20 疯狂动物城美国 疯狂原始人美国 驯龙高手2美国 西游记之大圣 归来中国 寻梦环游记美国 熊出没变形记 中国 2013-2018年H1动画电影TOP1票房(亿)

动画电影年均上映数量52部,单片平均票房不足1亿 ?国产动画电影的年均上映数量约36部,进口动画电影约17部,数量上远远低于国产动画电影; ?在票房产出上,国产动画电影与进口动画电影的差距较大,单部平均票房为0.42亿,大约是进口动画电影的1/4; 28 36 41 40 33 10 8 19 13 23 20 13 0.2 0.3 0.5 0.6 0.4 1.0 1.3 1.0 1.8 2.0 1.7 0.8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H1 2013-2018年H1动画电影上映数量及单部平均票房(亿) 国产动画电影数量进口动画电影数量单部国产动画电影平均票房单部进口动画电影平均票房

西方流行音乐简史

西方流行音乐简史 摇滚乐世纪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通俗音乐。它是美国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结合,是“二战”以后美国流行音乐占据国际市场的重要品种之一。作为西方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体裁,摇滚乐不仅自身延伸出了众多分支,如民谣摇滚、迷惑摇滚、硬摇滚、艺术摇滚、重金属、朋克等,同时还对其它流行音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索尔、放克、雷鬼音乐、迪斯科、说唱乐等音乐中,都能明显地看到摇滚乐的影子。 在摇滚流行音乐史上,猫王、披头士乐队、和迈克尔、杰克逊是广阔天幕上的三颗熠熠闪耀的巨星,他们以其巨大的音乐魅力产生的影响力影响着流行音乐的发展,给人类心灵中注入了斑斓的色彩和超越时代的灵魂之美。 一. 猫王,披头士,音乐风格的异同及对流行乐发展的影响。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绰号“猫王”。他的音乐超越了种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将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曲风,强烈的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并让摇滚乐如同旋风一般横扫了世界乐坛,给世界大众打开了摇滚音乐的大门,使摇滚成为国际化的语言,为流行音乐多样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披头士乐队”表演风格泼辣,放荡不羁。在音乐创作技法上,“披头士”打破传统摇滚乐单一的/节拍,扩充到各种节拍,有时还混合使用:在节奏处理上善于运用各种时值的节奏连音来改变节拍单位固有的时值,使节奏变得更为生动;在曲式结构上,他们创造了由不同段落的对比组合而建立起的庞大的、变化丰富而又高度统一的曲式结构;在和弦运用上,他们突破“自然音和弦”为主的传统,广泛应用了各种类型的“变体和弦”;在音色上善于运用人声的变化,主唱约翰·列农和保罗·麦卡特尼的演唱音色都富于变化,有时还加入各种自然的音响。“披头士”在音乐技法上的创新,对当时和后来的摇滚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公认为摇滚乐历史上“最伟大的乐队”。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是一名在世界各地极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歌手、作曲家、作词家、舞蹈家、演员、导演、唱片制作人、慈善家、时尚引领者,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是流行乐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是出色的音乐全才,在作词、作曲、场景制作、编曲、演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不仅突破了种族界限,打破了白人垄断流行音乐界,把当时还处于亚文化黑人音乐推向主流。他独特的音色、声音、唱腔、舞蹈,向世界各地延伸,打破了文化、种族、经济、时代的隔阂,激励与影响了无数流行、摇滚、、艺术家。他开创了现代,把音乐视频从宣传工具转换成一种带有音乐故事情节的艺术表达形式。作为现代音乐的创始人与里程碑。

影视艺术概论 历史篇第七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历史篇第七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第一节美国电影发展简史 世.界电影历史自1895年开端,在不同国度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样貌。本章‘包括了中国电影之外的主要外国电影状况的历史分析。 一、早期电影状况 美国不仅是重要的电影产地,也是世界电影的主要发源地。188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发明了活动电影摄影机,其后又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并于189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影摄影棚。1894年4月,爱迪生用他的电影放映设备—“电影视镜”开始了商业性放映活动,这是美国电影史的开端。默片时代,电影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06年,全美已有1 000家“镍币影院”(因人场券为5美分镍币而得名)。1909年,镍币影院已达到1万家。.电影成为适 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 为美国早期电影奠定艺术基础的导演主要有:鲍特、格里菲斯和卓别林。1903年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意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 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格里菲斯的巨大功绩在于他吸取了各派或各个导 演点滴分散的发明,加以融会贯通组成一个系统。他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等都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卓.别林于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观众。1919年,卓别林、D.范朋克、壁克馥三位著名演员和格里菲斯一道创办了联美公司,以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 在早期美国电影的发展中,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以纽约为基地一度垄断了电影业的经营。到191乒年左右,这一垄断终于被打破,美国电影的生产基地移向今天已经闻名世界的好莱坞。美国电影史上闻名遐迩的八大公司 在好莱坞逐渐发展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十年间,对于美国电影而 225 言,乃是一个征服全世界的兴盛时期。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家电影院的上映节 目中已经完全消失。每年约有两亿美元被用来生产800多部影片。美国电影行 销到世界各地。好莱坞此时已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由于在明星制度鼎盛时 期有些明星的行为不检点招致公众的抨击,美国电影业成立了美国制片人与发 行人协会,在W. H.海斯的主持下,这一组织制订了“伦理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这就 是著名的海斯法典,它对美国电影的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 20世纪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

万氏兄弟与中国动画电影

万氏兄弟与中国动画电影 内容摘要:万氏兄弟,中国美术片开拓者。从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再到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中国动画作品都是由万氏兄弟创造的。1926年万氏兄弟为长城画片公司制作出一部真人与动画合成的黑白默片《大闹画室》。这部12分钟的影片宣告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诞生。万氏兄弟的真正伟大之作当属他们在1941年完成的80分钟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大闹天宫》是万氏兄弟于1961年—1964年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当代动画创作者几乎是言则迪斯尼,画则韩日风,对经历了近八十中国传统动画却视而不见。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巨大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失落。 关键词:万氏兄弟;中国动画电影;开拓者 万氏兄弟,中国美术片开拓者,共有四人,即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万嘉坤,从事动画事业后他们均使用自己的号,即籁鸣,古蟾,超尘,涤寰(其中老大万古蟾、老二万籁鸣为孪生兄弟,1899年1月18日生于南京),真名反而很少为人所知。四兄弟中以万籁鸣的成就最高,是创作团队中的核心人物。 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说,早期中国动画电影史就是万氏兄弟的动画创业史。万氏兄弟是中国动画片的开拓者,“中国动画片之父”。从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再到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中国动画作品都是由万氏兄弟创造的。 1997年10月7日,万籁鸣逝世,享年97岁。他的墓碑旁立着一个手捧仙桃手搭凉棚的金色孙悟空塑像,墓碑上没有繁复,华丽的墓志铭,也没有人用冗长的词汇籁形容这位朴实的老人,只是将它做成电影胶片的样子,上面刻着几个字、“中国动画事业创始人“。得到这个可贵的称呼,是因为万氏兄弟在中国动画历程中每一步坚实的探索:1925年绘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广告

北斗卫星发展历程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程 相信在座的大部分都只知道北斗时中国的导航系统,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那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如何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呢?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3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

流行音乐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史资料全

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教案 静宁二中王倩 一、导入 如今电子科技遍布全球,信息的传递也是飞快,相对来讲,对音乐也形成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接下里来了解一下究竟是什么推动了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分支。 2、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世界流行音乐的展史 课前流行音乐是在都市文明中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其源头可上溯至古代希腊、罗马帝国城市中的游吟歌手,但绝大多数的学者还是倾向现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工业化城市。 在19世纪上半叶,流行音乐尚未形成独立的体裁形式。当时的流行音乐主要有两种形式:通俗化的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的民间音乐。前者是将古典音乐中的一些篇幅短小、音乐语言通俗易懂的小品或选段加以改编,使之变得简单,然后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使其为更多的人接受。19世纪中出版的许多根据歌剧和交响乐的片段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乐谱就是供广大市民家庭在茶余饭后消遣用的。后者是将质朴单

纯的民间音乐用现代音乐手段加以美化包装,削弱地方色彩,使其能够在更大的范围里流行。如爱尔兰民歌《伦敦德里小调》(丹尼男孩)和《夏天最后的一朵玫瑰》,19世纪中经过作曲家的改编后,在欧美各国广为传唱。即便到了今天,这种通俗化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民间音乐依然在流行音乐(尤其是器乐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进入20世纪后,流行音乐逐渐产生了一些独有的体裁形式,如爵士乐、摇滚乐、“叮砰巷”风格的流行曲等,开始了独立发展的新时期。然而此时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层次和深度上比19世纪更甚。“乡村与西部”(Country and Western)音乐原是一种典型的处于原始状态的美国民间音乐。20年代后,经过广播电台、唱片公司等媒介的发掘推广,很快进入了流行音乐领域,成了美国流行音乐中的一处重要分支。在60年代中美国的“民谣复兴运动”、80年代欧美流行乐坛的“世界音乐”(World Music)潮流乃至中国的“西北风”中都可以看到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巨大影响。还有些民间音乐则与流行音乐完全融和为一体了。像拉美的一些舞蹈音乐(如:控戈、伦巴和桑巴等)就很难确定其窨应归属于民间音乐还是流行音乐的范畴。 本世纪20年代初,以格什温的《布鲁斯狂想曲》为代表的美国“交响爵士”(Symphonic Jazz)运动试图将爵士音乐

各国动漫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论“各国动漫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学院: 专业: 姓名:陈默 学号:

目录 一、摘要---------------------------------------------------3 二、关键词------------------------------------------------3 三、正文----------------------------------------------------3 3.1动漫史的起源与发展--------------------------3 3.2美国动漫发展史--------------------------------4 3.3日本动漫发展史--------------------------------7 3.4中国动漫发展史--------------------------------9 四、结束语-------------------------------------------------11 五、参考文献----------------------------------------------12

一、摘要: 动漫以日本及美国为最高水平,人们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完成心中的想象向其他人传播的目的,而且日本和美国的动 漫事业已经发展到跟电影同样的程度,甚至已经分了级别对 应各种年龄段。动漫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来了解下 动漫史的起源与发展。 二、关键词:动漫史、起源、发展、影响 三、正文: 3.1动漫史的起源和发展 (1)朦胧意识时期——野牛图 ·旧石器时代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 ·约2000年前埃及墙饰 ·人类不断追求的执着和探索的梦想 (2)思想形成时期——幻盘、走马盘 ·19世纪2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视觉暂留”现象 ·1832年发明幻盘,将系列动作按顺序排列 ·1834年发明西洋镜,娱乐玩具 ·1892年发明实用镜,可放映15分钟 (3)技术探索时期——光学影戏机 ·1877年,雷诺将诡盘与幻灯相结合,研制出“光学影戏机” ·为电影、电视上放映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最早放映动画片的人,作品有《丑角和它的狗》、《一

2013年中国大陆动画电影排行榜

一.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现状 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电影市场连续5年实现快速增长。2008年初,基于北京奥运会这一大事件,业内人士对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增长普遍持保守态度,但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市场不可遏止的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中国内地市场的整体票房(不含农村市场)达到43.41亿元,相比前年增长30.48%,其中动画电影的票房约在20亿元,占总体票房的45%左右。该数据包括进口分账和国产动画电影,以及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动画电影。例如《多拉A梦》、《加菲猫》、《哈利波特》、《勇士》、《风云决》、《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呈现良好势态。 综端市场建立使得影院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截止2008年底,中国电影市场的有效银幕数4097块、影院1545家,并以每天1.7块银幕的速度快速增长。 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提升和全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使得娱乐消费基础充实;电影消费相对低廉的价位显示大众消费的实力;辽阔的地域覆盖和城乡皆备的消费能力扩大了电影消费的范围。 国家电影制片发行政策的放开使得动画电影艺术创作日益繁荣;动漫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降低了投入风险和运营成本,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电影市场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和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为动漫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实践检验的途径。 目前中国动漫电影市场大容量小的具体现状,实事求是来讲是发行体制问题所造成的。但它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影响力迫使我们根据中国市场现状紧紧抓住成本控制的核心,借助媒体的渲染力使得动画电影运作事倍功半,强强联手、资源整合、复合营销才是成功的关键。 二.动画电影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动画产业,它是指以内容创意为龙头,以市场开发为核心,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将所有价值利用的相关环节(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优势,分工协作,根据贡献大小分割市场份额,围绕着同一动画形象进行全方面的品牌开发,延伸利用,穷层价值,最终形成一个环环相扣,首尾相接,上中下游相通,自我循环的价值创造体系。 动画产业以宏观上讲分上、中、下游三块:上游包括创意和动画制作部分;中游涵盖电视台、院线影院等所有播出平台;下游则包括出版、光盘、玩具、服装、文具、游戏、网络、3G手机、食品饮料、音乐在内的等等所有衍生产开发。 虽然近年来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整个产业尚处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链结构不完善的初级阶段,集中于加工外包而忽略前期创意和后期合成、产品开发的产业结构,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像日本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它首先从动漫书籍走红以后,才开始出现动画电视、动画电影,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完整版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 启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 目录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 (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 (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 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而产生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探索与发展阶段 经过2O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产业雏形。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上映更是迎合了民众的心理,消弭

国产动画片排行

国产动画的第一 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47年:中国第一部木偶动画片《皇帝梦》 1958年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 1960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1941年: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 2000年:中国第一部大型科普动画系列故事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2004年:中国首部纯三维动画电影《龙刀奇缘》 2006年:中国第一部大型中华传统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 2007年:中国第一部大型3D武侠动画《秦时明月》 2011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票房突破1.5亿 2009年: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历史纪录片《中华五千年》 2010年:中国第一部原创3D科幻题材动画电影《超蛙战士》(须带 3D眼镜) 2010年;中国第一部以10万美元一集的亚洲动画片新纪录,成功打入欧美主流市场《西游记2010动画版》 2010年:中国第一部3D多媒体全景动漫舞台剧《阿特的奇幻之旅》(需戴阿特的奇幻之旅眼镜观看) 2011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在各大影院播映 2011年:中国大陆原创制作的一部预计以OVA(DVD)形式发售的正常向动画《弦月梦影》,其唯美的日式画风,流畅的动作让大部分国人惊叹(2012年正式发售)。 2012年《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即将上映

中国动画的若干首次 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问世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之时。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首电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 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中国第一部长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侠、古装片等商业电影的逐渐兴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气,连续推出该片的续集,到1931年止,共拍摄了18集,由此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长系列片。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北斗导航系统的30年历程

挑战GPS 盘点北斗导航系统的30年历程 ?2014-8-22 15:01:20 ?类型:原创 ?来源:电脑报 ?报纸编辑:电脑报 ?作者: 【电脑报在线】卫星导航系统已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的应用已经随处可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出于民间应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詹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卫星导航系统已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的应用已经随处可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出于民间应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从1983年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计划于正式提出,距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按照最初规划的“三步走”的战略,经过几代科学家们的努力,北斗计划已实现过半。褒贬之中回顾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不但有助于厘清北斗系统的发展脉络,也让国人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 试验阶段,覆盖我国周边 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卫星导航与定位的研究,随后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研究一度中断直到70年代末才恢复。从那时起,中国科学家们开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技术途径和方案。1983年,一个名为“双星快速定位系统”的卫星导航与定位方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提出。随后,我国著名航天专家陈芳允院士正式提出,在国内利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实现区域快速导航定位的设想。到了1989年,在陈芳允院士的带领下,我国首次利用通信卫星展开了双星定位演示验证试验,证明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技术体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此后,1994年中国正式启动了该项目的系统建设和发展,并更名为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双星定位示意图 该阶段以2000年成功发射的两颗“北斗一号”为结束,两颗卫星成功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形成了区域的有源服务能力。“北斗一号”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的一种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系统。并且由于采用卫星接收测定机制,用户终端机工作时需要发送无线电信号给北斗卫星,是一种有源定位系统,能实现一定的互动性。随着2003年和2007年又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一号”备份卫星,标志着完整的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完成,今后将转入长期的在轨管理阶段。 虽然第一代北斗系统缺陷很明显,但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首个卫星导航系统,打破了美、俄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而此阶段也是北斗计划最艰难的时期,在缺少人力、物力的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电影市场的拓展,好莱坞再次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批电影大师从战场回归,拍摄了一批高质量而且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但正当好莱坞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之际,一场政治风暴改变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方向。 美国是电影王国,电影娱乐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电影以其独特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展示了美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现在已经渗透到了世界各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到全球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一、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总览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二、无声电影开启电影文化之门 1893 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 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由于技术的限制,最开始美国电影都是无声电影,因而这一时期也常称作“默片时代”。 20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人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上流社会认为电影表现粗俗,对其不屑一顾,电影院变成下层人士的聚集地。这种情况直到20 世纪20 年代才有所改观。 1905 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 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 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 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 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 由于电影收益高,所以引发了激烈的竞争。1897 年,爱迪生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 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 项专利权。到1910 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格里菲斯1907 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

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与定位浅析

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与定位浅析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独特分支,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艺术和技术上的创造力,跟电影一样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和审美。1926年万氏兄弟的《大闹画室》开启了中国动画一段辉煌的历史,对于这部中国传统动画成功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找到本我,理清脉络。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使中国动画取得过辉煌的过去,这证明我们具有成为优秀动画的内在实力,但是由于六七十年代的文化断层和当今国外影片的冲击导致当今中国动画一直在“瓶颈”中挣扎,如何找到中国动画的风格定位和文化定位,又如何继承和创新从而为中国动画找到一条属于自身的发展之路,使中国动画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发挥它特殊的文化作用,是我们当今动画工作者需要认清的。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中国动画电影能早日重新登上国际的舞台。 一、从“中国学派”中国看动画的“基因” 中国动画起源于万氏兄弟对于迪斯尼的学习和发展,创作并放映于1941年的动画片《铁扇公主》产生于抗战期间,借用了《西游记》和《火焰山》的章节,结合了剪纸、木偶、皮影、绘画等多种民间形式,并顺应时代的需要更改了剧情,故事把铁扇公主塑造成一个恶的典型,唐僧师徒通过团结奋进,共同击溃了敌人。影片的不仅在中国上映并于次年在日本上映,号召了全国人民和在日华侨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可以说中国动画的成功是传统的民间的艺术加

上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有利的时代环境的支持三者共同创造的。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把几千年的水墨艺术作为媒介,借鉴了齐白石作品中对花鸟鱼的形象设计,显示了浓厚的中国传统韵味和我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797年的《哪吒闹海》成为了又一部受世界瞩目的中国动画作品,不仅人物设计十分精美,还加入了更多的人性思考,从思想上体现了很高的审美标准,而且在技术上体现了更高的品质,同时兼顾娱乐性和思想性。从辉煌的动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每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中都蕴含了我们国家和民族里传统的艺术手法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内容。中国动画起初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站在世界眼前,国外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以及对于中国动画独特的艺术特征所吸引,而如今的中国正以大国的形象站在了世界人民的面前,人们对中国已不再陌生,在当今高科技技术手段不断突破的今天,如果中国动画只停留在形式上传承而缺少打动人心的故事内容,那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造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活力,而缺乏创造力是中国动画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这个跟我们国家相对保守传统的文化也有关系,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还是要紧跟时代,深入学习研究欧美以及日本动画片创意环节,打开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和创造力。 二、重新审视中国动画“民族化”口号 “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