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讲义章采区车场
- 格式:ppt
- 大小:663.00 KB
- 文档页数:102
【采矿课件】09近水平及采区车场因倾角小,布置方式与缓斜、倾斜有差异§9.1 倾斜长壁采煤系统的巷道布置一、条带式布置有关参数前面差不多讲过,不重复,看书,重点是学习看图。
1、单一煤层的布置(图6-1)能够有单工作面布置,也能够有双工作面布置。
1)、掘进预备:两条大巷能够在同一标高,能够在不同标高,回风巷高一些。
2)、生产系统2、单一厚煤层的布置有集中巷,叫集中斜巷。
(由局部到整体)图6-2。
1)、预备过程2)、生产系统。
3、多煤层联合布置(黑皮采煤学)(图6-2加)1)、掘进预备2)、生产系统二、条带式布置的特点1、优点:取消了采区(盘区)上、下山巷道,工作长度稳固,差不多不变。
掘进工程量少,生产系统简单。
2、注意咨询题:工作面回采巷道不是平巷,是沿煤层的倾斜巷道。
由于巷道长度可能专门长,用绞车提升运料较困难,多采纳单轨吊车、齿轨和卡轨车。
3、关于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1)、仰斜开采:工作面压力小,有利于排水,煤壁受压,易破煤,装煤成效好。
但煤壁易片帮,瓦斯易积存。
因此,当煤质较硬,顶板淋水较大时,可多采纳。
图6-3、6-5、6-6、6-7。
2)、俯斜开采:与仰斜相对应,当煤层厚度大,煤质松软或瓦斯较大时采纳。
图6-3、6-5、6-63)、当开采倾角专门小时,顶板较好,可采纳仰、俯结合的形式,即大巷上方用俯斜,大巷下方用仰斜。
4、关于单面和对拉工作面走向长壁有下行风、向上运输等咨询题。
倾斜长壁没有,因此,优先考虑对拉面。
5、无煤柱开采,同走向长壁时相同;6、进回风大巷不在一起时的条带开采1)、沿空留巷;(图6-4a)2)、保留煤柱。
(图6-4b)7、适用条件:α12°。
1)、≤2)、采取一定措施后,α=12°~17°。
3)、瓦斯、水较小;4)、斜交断层区域;当倾角较大时,开采时,需要一定的措施。
三、带区式布置(书上§13.4)1、布置形式图11-15。
采区上部车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采区上部车场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掌握采区上部车场的定义、功能和组成;2.理解采区上部车场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求;3.熟悉采区上部车场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采区上部车场设计中的实际问题;5.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6.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CAD软件,进行采区上部车场的设计和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专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区上部车场的概念、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1.采区上部车场的定义、功能和组成;2.采区上部车场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求;3.采区上部车场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4.采区上部车场的应用实例分析。
5.授课内容:采区上部车场的定义、功能和组成;6.授课内容:采区上部车场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求;7.授课内容:采区上部车场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8.授课内容:采区上部车场的应用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采区上部车场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3.实验法: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采区上部车场设计与计算》等教材;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采矿工程》、《矿山运输系统》等相关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4.实验设备:具备计算机、CAD软件、模型等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采区下部车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采区下部车场的概念、功能及在煤炭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采区下部车场的设计原则、布局及设备配置。
3. 学生能够了解采区下部车场的运输流程、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采区下部车场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采区下部车场的平面布置图。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采区下部车场设备选型及参数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到采区下部车场在煤炭生产中的安全保障作用。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学生增强对煤炭行业的热爱,树立为煤炭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煤炭类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采区下部车场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煤炭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采区下部车场概述- 了解采区下部车场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 掌握采区下部车场在煤炭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原则与布局- 学习采区下部车场设计的基本原则。
- 掌握采区下部车场的布局方法及设备配置。
3. 采区下部车场运输流程及设备- 分析采区下部车场的运输流程及其影响因素。
- 学习采区下部车场的主要设备类型及工作原理。
4. 采区下部车场安全防护与应急预案- 掌握采区下部车场的安全防护措施。
- 学习采区下部车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5. 实践教学- 绘制采区下部车场平面布置图。
- 进行采区下部车场设备选型及参数计算。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采区下部车场概述第二周:采区下部车场设计原则与布局第三周:采区下部车场运输流程及设备第四周:采区下部车场安全防护与应急预案第五周:实践教学(绘制平面布置图、设备选型与参数计算)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关于采区下部车场的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采区上部车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采区上部车场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工作原理及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采区上部车场的结构组成,掌握其主要设备的名称和功能。
3. 学生能够掌握采区上部车场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采区上部车场的运行情况,提出优化建议。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采区上部车场的操作演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采区上部车场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煤矿生产中采区上部车场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
2.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养成遵守操作规程的好习惯。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煤矿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采区上部车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采区上部车场概述- 了解采区上部车场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
- 熟悉采区上部车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采区上部车场设备- 掌握采区上部车场主要设备的名称、功能及操作方法。
- 学习设备维护保养知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采区上部车场安全操作规程- 学习并掌握采区上部车场的安全生产知识。
- 遵守操作规程,预防事故发生。
4. 采区上部车场运行与管理- 分析采区上部车场的运行情况,提出优化建议。
- 学习车场调度、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5. 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 实际操作采区上部车场设备,提高操作技能。
-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采区上部车场概述及结构组成第二周:采区上部车场设备及其功能第三周:采区上部车场安全操作规程第四周:采区上部车场运行与管理第五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采区上部车场相关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九章近水平煤层准备方式的选择因倾角小,布置方式与缓斜、倾斜有差异§9.1 倾斜长壁采煤系统的巷道布置一、条带式布置有关参数前面已经讲过,不重复,看书,重点是学习看图。
1、单一煤层的布置(图6-1)可以有单工作面布置,也可以有双工作面布置。
1)、掘进准备:两条大巷可以在同一标高,可以在不同标高,回风巷高一些。
2)、生产系统2、单一厚煤层的布置有集中巷,叫集中斜巷。
(由局部到整体)图6-2。
1)、准备过程2)、生产系统。
3、多煤层联合布置(黑皮采煤学)(图6-2加)1)、掘进准备2)、生产系统二、条带式布置的特点1、优点:取消了采区(盘区)上、下山巷道,工作长度稳定,基本不变。
掘进工程量少,生产系统简单。
992、注意问题:工作面回采巷道不是平巷,是沿煤层的倾斜巷道。
由于巷道长度可能很长,用绞车提升运料较困难,多采用单轨吊车、齿轨和卡轨车。
3、关于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1)、仰斜开采:工作面压力小,有利于排水,煤壁受压,易破煤,装煤效果好。
但煤壁易片帮,瓦斯易积累。
所以,当煤质较硬,顶板淋水较大时,可多采用。
图6-3、6-5、6-6、6-7。
2)、俯斜开采:与仰斜相对应,当煤层厚度大,煤质松软或瓦斯较大时采用。
图6-3、6-5、6-63)、当开采倾角很小时,顶板较好,可采用仰、俯结合的形式,即大巷上方用俯斜,大巷下方用仰斜。
4、关于单面和对拉工作面走向长壁有下行风、向上运输等问题。
倾斜长壁没有,因此,优先考虑对拉面。
5、无煤柱开采,同走向长壁时相同;1006、进回风大巷不在一起时的条带开采1)、沿空留巷;(图6-4a)2)、保留煤柱。
(图6-4b)1011027、适用条件:α12°。
1)、≤2)、采取一定措施后,α=12°~17°。
3)、瓦斯、水较小;4)、斜交断层区域;当倾角较大时,开采时,需要一定的措施。
三、带区式布置(书上§13.4)1、布置形式图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