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昆虫与螨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30.76 MB
- 文档页数:101
昆虫分类系统昆虫分类系统昆虫纲的分类系统很多,分多少个目和各目的排列顺序全世界无一致的意见。
最早林奈将昆虫分为6个目,现代一般将昆虫分为28~33目,马尔蒂诺夫将昆虫分了40目,纲下亚纲等大类群的设立意见也不一致。
三、农业上重要目、科特征简介在昆虫分类中,以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9个目最为重要,其中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果树、蔬菜及农林害虫和益虫。
下面分目介绍概况。
(一)直翅目本目全世界记载约有2万种,我国记载约有500多种。
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害虫,如东亚飞蝗、华北蝼蛄、大蟋蟀等等。
本目主要特点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发达,多呈马鞍状;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少数翅一对或无翅;雌虫腹末多有明显的产卵器(蝼蛄例外);雄虫多能用后足摩擦前翅或前翅相互摩擦发音;多有听器(腹听器或足听器);渐**,若虫与成虫相似;一般为植食性,多为害虫。
(二)半翅目本目全世界已记载的约有3万种,我国记载约有1200种,它是外翅部中第二大目。
过去称椿象,现简称蝽。
其中包括有许多重要害虫,如为害果树的梨网蝽、茶翅蝽等。
本目中有些为益虫,如猎蝽、姬猎蝽、花蝽等等,它们可以捕食蚜、蚧、叶蝉、蓟马、螨类等害虫害螨。
本目主要特点刺吸式口器;具分节的喙,喙从头端部伸出;前翅为“半翅”,栖息时平覆背上;前胸很大,中胸小盾片发达(一般呈倒三角形);腹面中后足间多有臭腺开口;陆生或水生;植食性或捕食性;渐**。
(三)同翅目本目全世界已记载的约有3万2千种,我国记载约有700种,它是外翅部中第一大目。
其中包括有许多重要害虫,如蚜虫、蚧类、叶蝉类、飞虱类等。
它们除直接吸食为害外,不少种类还能传播植物病害。
如灰飞虱能传播小麦丛矮病,可以造成严重减产。
本目主要特点刺吸式口器,具分节的喙,但喙出自前足基节之间(与半翅目不同);前翅质地相同(全为膜质或全为革质),栖息时呈屋脊状覆在背上,也有无翅或一对翅的;多为陆生;植食性;多为渐**。
昆虫记蜂螨读书笔记 《昆虫记蜂螨读书笔记篇一》 《昆虫记》,这是一部由法布尔所著的昆虫学巨著,类型属于科学观察笔记与文学作品的完美融合。它详细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习性、繁衍过程以及昆虫之间微妙的关系等诸多内容。
当我读到关于蜂螨的部分时,那简直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奇特大门。蜂螨,这种寄生在蜜蜂身上的小生物,它们的生存方式可谓是既狡猾又残酷。法布尔细致地描写了蜂螨如何在蜜蜂身上寄生,就像一群不请自来的无赖房客。我仿佛能看到蜂螨紧紧地附着在蜜蜂毛茸茸的身体上,随着蜜蜂的飞行而被带到各个角落。
从蜂螨的故事里,我感受到了自然界生存竞争的残酷性。蜜蜂辛勤地采集花蜜,努力维持着蜂巢的秩序,而蜂螨却坐享其成,依靠蜜蜂生存。这就像在人类社会里,有那些努力工作创造价值的人,也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人。有时候我就想,蜂螨这种生存方式虽然让人觉得不齿,但是这也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一种生存本能啊,这是不是也说明在自然界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呢?就像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会面临一些道德和生存的两难抉择。
我还惊叹于法布尔的观察细致程度。他就像一个微观世界的侦探,能够发现蜂螨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微小的习性。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连身边明显的变化都注意不到。我记得有一次,我养的小盆栽叶子变黄了,我过了好久才发现,要是我有法布尔一半的观察力就好了。
这部《昆虫记》真的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在讲述昆虫的故事,更是在通过昆虫的世界来折射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文学的趣味性。法布尔用他那生动的笔触,让那些看似冰冷的昆虫变得鲜活起来。他把一个我们平时忽略的微观世界,完完整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每一种昆虫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不管是对昆虫学爱好者,还是对普通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品味的好书。
《昆虫记蜂螨读书笔记篇二》 《昆虫记》,这部经典的昆虫学著作,是法布尔耗尽心血的结晶。它以散文般优美的语言描述了昆虫们的世界,从昆虫的出生到死亡,从觅食到求偶,无所不包。
1 常见储粮害虫2008年整理一、储粮害虫的变态和世代储粮害虫包括了昆虫和螨类两大类。
储粮害虫的一生中要比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在变化的各个阶段有的形态守全不相同这种形态变化我们叫它变态。
很多地区的农村中对养蚕都十分熟悉。
在蚕的一生中有四种虫态首先由蚕子也就是蚕卵孵化出幼蚕我们叫它幼虫当幼蚕经过几次脱皮长大以后就会结茧变成蚕蛹然后由蛹羽化出蚕蛾这时我们叫它作成虫。
这种在昆虫的一生中像蚕一样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虫态的变化我们叫它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有可能完全不同。
像蚕一样蚕吃桑叶而成虫蚕蛾什么也不吃。
但有一些种类的储粮害虫如甲虫类害虫等它们的幼虫和成虫都危害粮食。
另外一类储粮害虫它们一生中只有卵、幼虫和成虫三个虫态没有蛹期我们叫综不完全变态。
由于这种变态的幼虫和成虫在形状和食性方面基本相同我们管这种幼虫叫若虫。
成虫和若虫的差别主要是若虫滑生翅和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由于储粮害虫有形态变化就使得粮食中的储粮害虫看上去更五花八门有不同种类的幼虫、蛹、甲虫、蛾子还有螨类。
储粮害虫在发育过程中从成虫产下卵到孵化出小的幼虫所经过的时间叫作卵期幼虫从卵中破壳出来叫作孵化。
刚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叫作第一龄的幼虫经过一次蜕皮后变为二龄幼虫以后每蜕一次皮虫龄就增加一龄每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叫龄期。
幼虫长大后停止取食、不再生长时叫作末龄幼虫或老熟幼虫。
老熟幼虫再经过蜕皮变成蛹时叫作化蛹幼虫从孵化到化蛹经过的时间叫幼虫期。
成虫由蛹壳中脱壳出来或是老熟的若虫又经过一次蜕皮变成成虫的过程都叫作羽化。
化蛹到成虫出现的时间我们叫它蛹期。
不完全变态的储粮害虫没有蛹期它们从若虫最后一次蜕皮直接变成成虫。
成虫从羽化出来到死亡为止称作成虫期。
储粮害虫从产出的卵变化到成虫到再次产卵繁殖叫作一个世代。
有些害虫如豌豆象一年只完成一代的称为一年一代。
有些害虫一年可能发生两代或多代。
粮食中生了害虫我们往往会看到有成虫、有幼虫、也有蛹仔细检查也会发一有卵。
昆虫分类(33个目)1.原尾目:2毫米微小昆虫,细长白色,没有触角\复眼和单眼,口器内藏,前足长,腹部12节,代表华山曙螈.2.弹尾目:小型无翅昆虫,0.2-10毫米,表皮光滑或有鳞毛或突起,口器内藏,麦棘跳虫.3.双尾目:体细长,约5-10毫米,白或黄色,触角线状或念珠状,无单眼或复眼,无翅,腹部11节.长尾趴.日本趴.4.缨尾目:长10-20毫米,狭长,末端尖细,被有鳞片,除有2长尾须外,末节延长成尾须状,称中尾丝.JIE衣鱼,石柄.5.蛩(QIONG )蠊目;12-30毫米,细长无翅略似衣鱼,触角线状,无复眼,尾长8-9节,我国未发现.日本蠊.6.蜚蠊目;有翅或无翅,体阔而扁,少隆起,多生活在地面\水中,也叫土元.东方地鳖.(播其虫).7.等翅目:小型至中型白色柔软,头大,上颚发达,有大翅\短翅\无翅型,翅狭长.白蚁.8.螳螂目:体中型或大型,皮肤坚强,头大,三角形,很灵活,前足攫扑式,腿节及胫节下放有强刺。
卵数十粒。
刀螳9.XIU 目:大型或极大,触角线状,棉叶XIU,(似卖油的)。
竹节虫。
10.直翅目:大型或中型昆虫。
包括蝗虫、蟋蟀、蝼蛄、螽斯等昆虫。
瘙蝼(在近水地上)11.革翅目:中等大小,体长皮坚头活动,尾须钳状,与人利害不大。
红褐攫螋,(辣夹子)12.虫系目:体细长,头大活动,触角线状,通称足丝虫、纺足虫在台湾、广东、福建。
13,缺翅目:体小1。
5-2。
5毫米头壳缝明显,触角念珠状,生活于土中、树皮下、木片中,北美缺翅虫。
14.啮虫目:体小1。
5-5毫米,表皮柔软,头大,触角线状,休息时呈屋脊状。
粉啮,云翅啮。
15.食毛目:体小2-6毫米,扁平,无翅,头大,触角短,多为鸟类寄生虫。
牛毛虱。
16.虱目:体小3-7毫米,扁平无翅。
人体虱。
17.啧翅目:体小柔软细长,前胸活动,卵产水中沉水底孵化,绩翅虫。
18.蜉蝣目:身体中型,细长,体壁柔软触角刚毛状,休息时翅树立在身体背面,水中产卵空中蜉蝣。
昆虫重要目分类如大蟋蟀、油葫芦等。
=通称蓟马。
◆形态:体微小至小型,一般为1-2mm 。
口器锉吸式。
触角丝状。
复眼发达,单眼3个,排列成三角形,无翅型缺单眼。
跗节1-2节,末端有一能伸缩的端泡。
翅通常2对,前、后翅均狭长,边缘密生缨状毛;翅脉退化;静止时翅平放于体背。
腹部通常10节。
无尾须。
具产卵器。
■生物学:过渐变态。
两性生殖为主,也有孤雌生殖。
多为植食性,危害农作物的花、叶、枝、芽等,而以花上最多,如烟蓟马。
也有少数为捕食性种类,可捕食蚜虫、粉虱、螨类或其他种类的蓟马,如塔六点蓟马。
1 纹蓟马科体较粗壮,褐色或黑色。
触角9节,第3、4节常生有带状感觉器,翅较阔,前翅末端圆形,围有缘脉,有明显的纵脉;翅面常有暗色斑纹。
锯状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上弯曲。
本科种类不多,多为捕食性。
如横纹蓟马。
2 蓟马科体略扁平。
触角6-9节,第3、4节上有叉状或锥状感觉器,末端1-2节形成端刺。
有翅者翅狭长,末端尖,翅脉少,无横脉。
锯状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下弯曲。
许多种类是农业上的大害虫。
如烟蓟马=通称蝽或蝽象。
◆形态:体小至中型,略扁。
刺吸式口器,喙从头的前方生出。
触角3~5节。
复眼显著。
前胸背板甚大,中胸小盾片发达。
跗节一般3节。
多数具2对翅,前翅为半鞘翅,基半部硬化的部分可分为革片、爪片、缘片和楔片,而端部的膜质部分,称为膜片,常具翅脉。
翅静止时平放于身体背面,末端部分交叉重叠。
胸部腹面常有臭腺■生物学:渐变态。
该目昆虫大多为植食性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蔬菜、等,刺吸茎叶的汁液,是重要的园艺害虫;部分种类可捕食害虫。
1网蝽科(Tingidae )=又称军配虫。
体小而扁,体长多在5mm 以下。
触角4节,以第3节最长。
喙4节。
无单眼。
头顶、前胸背板及前翅呈网状花纹。
前胸背板向后延长覆盖中胸小盾片,两侧扩展成侧背板。
前翅质地均一,不分成革质与膜质两部分。
足正常,跗节2节。
植食性,多在叶背面或幼嫩枝条群集食害,排出锈渍状污物,并在被害植物组织产卵,若虫暗黑色,体侧有刺突。
森林昆虫学复习题一、课后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昆虫的形态与器官系统1、昆虫纲的共同特性有哪些?2、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与之相比刺吸式口器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与被害状和防治有何关系?3、触角的基本构造与功能?举例说明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4、翅的构造如何?举例说明昆虫的翅有哪些类型?5、胸足的构造如何?举例说明昆虫的胸足有哪些类型?6、昆虫主要有哪些内部器官系统?其功能是什么?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对害虫的防治有何指导意义?第二章昆虫生物学1、如何理解昆虫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2、根据变态类型,说明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3、说明昆虫的行为习性与适应、进化的关系。
4、如何利用昆虫的生物学习性进行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
第三章昆虫分类学1、昆虫分类的主要阶元有哪些?举例说明。
2、何谓双名法和三名法?举例说明。
3、昆虫纲中哪些目与林业生产关系较大?试举10种重要林业害虫,说明其所属的目名及科名。
4、区分下列各组昆虫或螨:蟋蟀与螽澌;蚜虫与球蚜;叶虫与瓢虫;吉丁虫与叩甲;丽金龟与鳃金龟;毒蛾与灯蛾;尺蛾与螟蛾;粉蝶与蛱蝶;姬蜂与茧蜂;叶螨与瘿螨。
第四章昆虫生态学1、如何理解环境因子对昆虫个体和种群的综合作用?2、试述昆虫种群动态研究在害虫控制中的地位。
3、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4、评述并展望害虫预测预报的方法和技术。
5、应用昆虫地理分布的理论,阐述我国应如何防控重大危险性森林害虫。
第五章害虫管理的策略及技术方法1、昆虫管理主要经历哪几个主要阶段?各种策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害虫的种群数量调节主要有哪些技术方法?3、生态对策的类型及特征是什么?4、何谓经济危害水平、经济阈限和一般平衡位置?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昆虫可分为哪几大类?5、系统分析的概念、方法及步骤是什么?6、论述专家系统的特点及其应用。
第六章苗圃及根部害虫1、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和重要种类有哪些?2、地下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与土壤条件的关系?苗圃地如何进行处理防治地下害虫?3、蝼蛄、地老虎、金龟类有哪些主要习性,如何根据其习性进行防治?第七章顶芽及枝梢害虫1、林木刺吸性和钻蛀类枝梢害虫主要有哪些类群?其危害状表现为哪些形式?2、蚧虫的个体发育史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实施化学防治主要在1龄若虫期?3、蚜虫的年生活史有哪些类型?其区别是什么?4、刺吸类害虫中哪些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如何识别并进行防治?5、常见的螟蛾及卷蛾类害虫有哪几种?如何进行防治?第八章食叶害虫1、食叶害虫的大发生分哪几个阶段?造成食叶害虫间歇性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食叶害虫主要有哪几大类?其发生、危害及防治有何特点?3、蛾类食叶害虫的测报主要有哪些方法?第九章蛀干害虫1、林木蛀干害虫主要有哪几大类?与食叶害虫相比,蛀干害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上有何不同特点?2、何谓次期性害虫?造成次期害虫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林木蛀干害虫中哪些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每类各举一例说明其识别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和防治要点。
一、名词解释1、物种:生物中具有统一的构造和一定的地理分布,能够交配、产出可育后代,与其它种存在生殖隔离的群体。
2、优先原则:生物命名法的一项重要规定,在属级和种级的可用名中,惟有最早命名的名称是有效名。
3、模式标本:当一个分类阶元被作为新种描述并发表时,描述者必须指定1个或多个标本。
4、有效积温法测:在适温区内,昆虫生长、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5、耐害性:昆虫耐受或抵御低于其正常生活适温下限的温度的能力。
6、双名法:一种昆虫的种本名(学名)是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即属名 + 种名,第1个词是属名,第2个词为种名。
7.种群:是在同一生境内生活、生殖、繁衍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8.过冷却点:当环境温度过低时,昆虫的体温随之下降;当体温降至0°C,体液仍不结冰,开始进入过冷却过程,当体温下降到一定温度时,组织细胞开始释放潜能,体温以跳跃式上升,该温度被称为过冷却点。
9.病症:常见的病症是体液液化浑浊、无臭味;或腹部膨胀、排出垩白色粪便;或是体出现蓝、紫等晕色及彩虹色。
三填空题:1、世界陆地昆虫分为:古北界、东洋界、非洲界、澳洲界、新北界、新热带。
2、种群的空间分布: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均匀分布。
3、按寄主的发育阶段有卵期寄生、幼期寄生、蛹期寄生和成虫期寄生。
4、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生现象有四种类型:单寄生、多寄生、共寄生、重寄生。
四。
简答题:1.昆虫纲可分为几个亚纲?各自分为几个目?答:由两个亚纲组成,分别是无翅亚纲(有四个目组成);有翅亚纲(由29个目组成)2.什么是模式标本?模式标本有哪些种类?各自使用什么标签?答:模式标本:当一个分类阶元被作为新种描述并发表时,描述者必须指定1个或多个标本。
正模式标本是指真正成为模式的一份标本,即指由发表者鉴定,并已发表的那份标本。
附有正模字样的红色鉴定标签。
副模式标本是指与正模式标本同时被引用的标本,也就是指正模式标本重复份以外的那些标本。
附有副模字样的黄色鉴定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