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8
各类昆虫的知识点总结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动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大类动物。
按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昆虫可以分为很多亚纲、目、科、属和种。
中国境内已知昆虫约有70多万种,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5左右。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昆虫可以分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等。
1. 鞘翅目:鞘翅目昆虫的前翅硬化成鞘状,后翅薄软。
这类昆虫大多数甲虫,如龙甲、蚁科、吉丁科等。
2. 鳞翅目:鳞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表面镶有鳞片,这个特征明显,大部分蝴蝶和飞蛾都属于这一类。
3. 直翅目:直翅目昆虫前、后翅大小、结构相似,是昆虫中的一类比较原始的群体,其中包括蟋蟀、螽斯、蝗虫等。
4. 半翅目: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基部硬化,翅膜部分硬化不全,看起来像是前硬后软。
半翅目中的蜡蝉、蜻蜓等种类都属于这一分类。
5. 膜翅目:这类昆虫的前、后翅均膜状,平整紧密叠合,像蝽、螳螂、叶蝉等都属于这一类。
以上只是昆虫分类中的一小部分,昆虫的种类繁多,分类十分复杂。
二、昆虫的生态特性昆虫是典型的种群密度大、种类多、分布广泛的动物群体,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昆虫的食性比较广泛,有的是食草昆虫,如蚜虫、甲虫等,有的是食肉昆虫,如蝽、螳螂等,有的是杂食性昆虫,如蝗虫、蜘蛛等。
在生活史方面,昆虫也有很多特殊的生活习性。
有的在外生活时间很长,比如蝴蝶的幼虫期和成虫期差异很大,有的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幼虫期的生长发育,比如蚊子的幼虫期仅仅只有几天。
昆虫还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对维持生态平衡和自然界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昆虫还是化石的重要指标,它们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昆虫对人类的影响尽管昆虫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也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昆虫中有一些是害虫,它们给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 农业害虫:农业害虫是指危害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等植物的昆虫。
昆虫分类表引言:昆虫是一类生物,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它们在地球上分布广泛,数量庞大,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
昆虫的分类是对这个庞大群体进行科学归纳和划分的重要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昆虫。
一、按形态特征分类1. 蛹化昆虫:这类昆虫的幼虫在进化过程中会经历一个蛹化阶段,例如蝴蝶、蜜蜂等。
它们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
2. 无蛹化昆虫:这类昆虫的幼虫发育成虫时没有蛹化的阶段,例如蟑螂、蚂蚁等。
它们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相似或相近。
二、按口器类型分类1. 针吸式昆虫:这类昆虫的口器为针状,用于穿刺植物或动物体表,吸取汁液或血液,例如蚊子、蜜蜂等。
2. 口螯式昆虫:这类昆虫的口器为口螯,用于撕咬和咀嚼食物,例如蟑螂、蚂蚁等。
3. 软吸式昆虫:这类昆虫的口器为软吸式,用于吸食植物汁液或腐烂物质,例如蝴蝶、蛾子等。
三、按生活习性分类1. 社会性昆虫:这类昆虫具有明显的社会结构,分工明确,例如蚂蚁、蜜蜂等。
2. 独居性昆虫:这类昆虫独自生活,不形成社会群体,例如蟑螂、蝴蝶等。
3. 迁徙性昆虫:这类昆虫具有迁徙能力,根据季节或资源分布的变化而迁徙,例如蝗虫、蝴蝶等。
四、按翅膀特征分类1. 鳞翅目:这类昆虫翅膀上具有鳞片,例如蛾子、蝴蝶等。
2. 膜翅目:这类昆虫翅膀薄如膜状,没有鳞片,例如蜻蜓、蚊子等。
3. 直翅目:这类昆虫的翅膀直立在背部,不能折叠,例如蟋蟀、蚂蚱等。
五、按生活环境分类1. 水生昆虫:这类昆虫在水中生活,例如水蚤、水蜻蜓等。
2. 陆生昆虫:这类昆虫在陆地上生活,例如蚂蚁、蟑螂等。
3. 空中昆虫:这类昆虫在空中活动,例如蜻蜓、飞蛾等。
六、按食性分类1. 食肉昆虫:这类昆虫以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为食,例如蜻蜓、蝎子等。
2. 植食昆虫:这类昆虫以植物的叶子、茎、果实等为食,例如蝴蝶、蚂蚁等。
3. 腐食昆虫:这类昆虫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例如蟑螂、蚯蚓等。
七、按寿命分类1. 短命昆虫:这类昆虫寿命较短,一般只有几天或几周,例如蜻蜓、蚊子等。
昆虫的简单分类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动物群体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昆虫的分类是昆虫学的基础,它们被分为多个层次,从大到小依次为门、纲、目、科、属和种。
本文将从昆虫的简单分类入手,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一、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这个门包括了许多种类的动物,如蜘蛛、螃蟹、蜈蚣等。
这些动物的身体都由许多节组成,每个节都有一对附肢。
昆虫的身体也是由许多节组成,但它们的附肢都是六对,这是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之一。
二、纲:昆虫纲(Insecta)昆虫纲是昆虫学中最为重要的分类单位,它包括了所有的昆虫。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腿和一对或两对翅膀,腹部则是消化、呼吸和排泄等器官的所在地。
昆虫的身体结构非常适应它们的生活方式,例如蜜蜂的身体上有许多细毛,可以帮助它们收集花粉和蜜。
三、目:鳞翅目(Lepidoptera)鳞翅目是昆虫纲中最为著名的一个目,它包括了蝴蝶和飞蛾等昆虫。
这些昆虫的翅膀上有许多鳞片,这些鳞片可以反射阳光,使得它们的翅膀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
蝴蝶和飞蛾的生命周期都包括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是它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们需要在这个阶段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才能顺利地完成蛹化和羽化。
四、目:鞘翅目(Coleoptera)鞘翅目是昆虫纲中最为多样化的一个目,它包括了甲虫、蚜虫、天牛等昆虫。
这些昆虫的前翅变成了硬壳,保护了它们的身体,后翅则是柔软的,可以用来飞行。
甲虫是鞘翅目中最为著名的一类昆虫,它们的身体形状各异,有的长得像球,有的长得像角,有的长得像叶子。
甲虫的生命周期也包括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是它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们需要在这个阶段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才能顺利地完成蛹化和羽化。
五、目:膜翅目(Hymenoptera)膜翅目是昆虫纲中最为有趣的一个目,它包括了蚂蜂、蚂蚁、蜜蜂等昆虫。
昆虫的种类与分类昆虫被认为是地球上最为成功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你是否知道昆虫有多少种类?它们是如何被分类的呢?本文将介绍昆虫的种类与分类方法。
一、昆虫的种类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它们分布广泛,数量庞大。
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100万种,并且科学家估计实际的种类数量可能更多。
昆虫的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昆虫种类。
1.鳞翅目(Lepidoptera)鳞翅目包括蝴蝶和飞蛾。
它们的特征是翅膀上覆盖着鳞片,翅膀的颜色丰富多样。
蝴蝶多数是白天活动的,而飞蛾则主要在夜间活动。
2.鞘翅目(Coleoptera)鞘翅目是昆虫中最大的目,也是最多样化的目。
它包括甲虫、金龟子等。
它们的前翅变成了坚硬的鞘状,并覆盖在膜质的后翅上,以保护后翅。
3.鳍翅目(Hymenoptera)鳍翅目包括蜜蜂、黄蜂、蚂蚁等。
它们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翅膀往往比较透明。
蜜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黄蜂和蚂蚁则以捕食其他昆虫为生。
4.鳃翅目(Diptera)鳃翅目包括苍蝇、蚊子等。
它们只有一对翅膀,这是它们区别于其他昆虫的主要特征。
二、昆虫的分类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昆虫,科学家们将其进行了分类。
昆虫的分类是根据其相关特征和进化关系而进行的。
1.物种分类物种分类是指将昆虫按照其外部形态、生理特征和基因序列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行分类。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昆虫的形态、解剖结构以及遗传信息等来确定物种分类。
2.属分类属分类是在物种分类的基础上,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昆虫归为一个属。
属是分类学中更高一级的分类单位,它通常包含多个物种。
3.目、科、属分类在属分类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将具有相似特征的属归为一科,而具有相似特征的科归为一目,以此类推。
昆虫的分类并不是静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昆虫研究的不断深入,分类系统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结论昆虫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种类众多且丰富多样。
本文对昆虫的种类与分类方法进行了介绍。
昆虫分类(33个目)1.原尾目:2毫米微小昆虫,细长白色,没有触角\复眼和单眼,口器内藏,前足长,腹部12节,代表华山曙螈.2.弹尾目:小型无翅昆虫,0.2-10毫米,表皮光滑或有鳞毛或突起,口器内藏,麦棘跳虫.3.双尾目:体细长,约5-10毫米,白或黄色,触角线状或念珠状,无单眼或复眼,无翅,腹部11节.长尾趴.日本趴.4.缨尾目:长10-20毫米,狭长,末端尖细,被有鳞片,除有2长尾须外,末节延长成尾须状,称中尾丝.JIE衣鱼,石柄.5.蛩(QIONG )蠊目;12-30毫米,细长无翅略似衣鱼,触角线状,无复眼,尾长8-9节,我国未发现.日本蠊.6.蜚蠊目;有翅或无翅,体阔而扁,少隆起,多生活在地面\水中,也叫土元.东方地鳖.(播其虫).7.等翅目:小型至中型白色柔软,头大,上颚发达,有大翅\短翅\无翅型,翅狭长.白蚁.8.螳螂目:体中型或大型,皮肤坚强,头大,三角形,很灵活,前足攫扑式,腿节及胫节下放有强刺。
卵数十粒。
刀螳9.XIU 目:大型或极大,触角线状,棉叶XIU,(似卖油的)。
竹节虫。
10.直翅目:大型或中型昆虫。
包括蝗虫、蟋蟀、蝼蛄、螽斯等昆虫。
瘙蝼(在近水地上)11.革翅目:中等大小,体长皮坚头活动,尾须钳状,与人利害不大。
红褐攫螋,(辣夹子)12.虫系目:体细长,头大活动,触角线状,通称足丝虫、纺足虫在台湾、广东、福建。
13,缺翅目:体小1。
5-2。
5毫米头壳缝明显,触角念珠状,生活于土中、树皮下、木片中,北美缺翅虫。
14.啮虫目:体小1。
5-5毫米,表皮柔软,头大,触角线状,休息时呈屋脊状。
粉啮,云翅啮。
15.食毛目:体小2-6毫米,扁平,无翅,头大,触角短,多为鸟类寄生虫。
牛毛虱。
16.虱目:体小3-7毫米,扁平无翅。
人体虱。
17.啧翅目:体小柔软细长,前胸活动,卵产水中沉水底孵化,绩翅虫。
18.蜉蝣目:身体中型,细长,体壁柔软触角刚毛状,休息时翅树立在身体背面,水中产卵空中蜉蝣。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标?者为已灭绝的目无翅亚纲(Apterygota)石蛃目(Archaeognatha)缨尾目(Thysanura)单尾目(Monura)?双尾目(Diplura)原尾目(Protura)弹尾目(Collembola)有翅亚纲(Pterygota)古翅下纲(Palaeoptera)(并系)蜉蝣目(Ephemeroptera)古网翅目(Palaeodictyoptera)? Megasecoptera?古蜻蜓目(Archodonata)?透翅目(Diaphanopterodea)?原蜻蜓目(Protodonata)?蜻蛉目(Odonata新翅下纲(Neoptera)外翅总目(Exopterygota)巨翅目(Titanoptera)?原直翅目(Protorthoptera)?恐蠊目(Grylloblattodea)螳?目(Mantophasmatodea)襀翅目(Plecoptera)纺足目(Embioptera)缺翅目(Zoraptera)革翅目(Dermaptera)直翅目(Orthoptera)?目(或竹节虫目)(Phasmatodea)蜚蠊目(Blattodea)等翅目(Isoptera)螳螂目(Mantodea)啮虫目(Psocoptera)缨翅目(Thysanoptera)虱毛目(Phthiraptera)半翅目(Hemiptera)内翅总目(Endopterygota)膜翅目(Hymen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捻翅目(Strepsiptera)广翅目(Megaloptera)脉翅目(Neuroptera)长翅目(Mecoptera)蚤目(Siphonaptera)双翅目(Diptera)原双翅目(Protodiptera)?类脉总目(Amphiesmenoptera)毛翅目(Trich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分类地位未定舌鞘目(Glosselytrodea)?Miomoptera?昆虫的分类同其它生物的分类一样,整个生物的分类阶元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基本阶元。
昆虫八大目分类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被科学家分为八大目,每个目下又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科和属。
本文将以昆虫八大目为分类,为读者介绍每个目的特点和代表性物种,带领读者一窥昆虫的奇妙世界。
一、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中最为庞大的一类,包括了蝴蝶、蛾子等多个科和属。
蝴蝶是鳞翅目中最为美丽的代表之一,它们拥有绚丽多彩的翅膀,形态各异。
蝴蝶的生命周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展示了生命的奇迹。
二、鞘翅目鞘翅目中的物种主要为甲虫,包括了金龟子、锹甲等。
这些昆虫的前翅变硬成为了坚硬的鞘,后翅则保持柔软,用于飞行。
甲虫多数是食腐动物,起到了生态系统中清理腐败物质的重要角色。
三、半翅目半翅目中的昆虫拥有特化的前翅,状似鳞翅,而后翅则较为透明。
其中,蝉是半翅目中的代表物种之一。
蝉以其清脆悦耳的叫声而闻名,它们在树上鸣叫,为夏日增添了生机与欢乐。
四、直翅目直翅目中的昆虫拥有坚硬的短翅,前后翅常呈现一致的形态。
其中,蟋蟀是直翅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以其悦耳的鸣叫声而闻名。
蟋蟀的鸣叫是雄性为吸引雌性而发出的,是夏夜的一种美妙音乐。
五、蜻蜓目蜻蜓目是昆虫中飞行速度最快的一类,它们拥有长长的翅膀和大大的复眼。
蜻蜓是蜻蜓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以其灵活的飞行和迅捷的捕食能力而闻名。
蜻蜓在空中展现了它们的飞行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叹和赞叹。
六、蝉蛉目蝉蛉目中的昆虫以其特殊的生命周期而著名。
其中,蜜蜂是蝉蛉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以花蜜为食,同时也是重要的传粉者。
蜜蜂的群体生活方式和高度组织的社会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展现了无私奉献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七、双翅目双翅目中的昆虫拥有两对翅膀,前翅和后翅相互协调,使得它们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
果蝇是双翅目中的代表物种之一,它们常常出没在水果附近,以糖分为食。
果蝇的繁殖速度极快,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
八、蜘蛛目蜘蛛目中的昆虫以其特殊的捕食方式而著名。
蜘蛛是蜘蛛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利用丝线编织网罗来捕捉猎物。
第四章昆虫的分类一、昆虫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昆虫分类是研究昆虫科学的基础。
是认识昆虫的一种基本方法。
学习昆虫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识别昆虫的能力,便于进一步研究昆虫,利用益虫和控制害虫。
昆虫分类和其它动物分类一样,目前仍以外部形态特征作为主要依据,并以成虫形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所鉴别的种类绝大部分是正确的,而且使用简便。
(一)昆虫分类单元昆虫分类的单元和其它动植物相同,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分类单元书写时,必须按阶梯排列。
以蔷薇白轮盾蚧例,其分类地位如下: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同翅目亚目胸喙亚目总科蚧总科科盾蚧科属白轮盾蚧属种蔷薇白轮盾蚧有时因实际需要,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下,还分设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等分类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间有相对明确的界限,种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能自由交配繁衍后代,与其它物种有生殖隔离的一种类型。
(二)昆虫命名昆虫每个种都有一个学名。
学名是采用国际上统一规定的双名法,由属名和种名共同组成,并且都由拉丁字母来书写。
前面是属名,后面是种名,一般在最后还要加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全部小写,后面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例如东亚飞蝗(中文名称)的学名为: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采用学名可克服同种异名等造成的混乱,同时也便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二、昆虫纲中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十个目昆虫纲的分目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口器构造、触角形状、翅的有无及质地、足的类型以及变态和生活习性等区分。
目前昆虫纲的分目总数全世界没有一致意见,但根据国内多数学者的意见分为33目,现将其中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十个目概述如下。
(一)直翅目体多为中至大型,咀嚼式口器,触角多为丝状,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纵折,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
腹部有尾须,产卵器发达。
多为植食性,不完全变态。
园林上重要的科有蝗科、蟋蟀科、蝼蛄科、螽斯科。
1、蝗科属蝗亚目,俗称蝗虫或蚂蚱。
体粗壮,触角短于身体,丝状或剑状,听器着生在第一腹节两侧,后足跳跃式,产卵器凿头状,尾须短不分节,典型的植食性昆虫多数种类1年1代。
如东亚飞蝗、竹蝗、以及危害菊花、小丽花的短额负蝗等。
2、蝼蛄科 •属螽斯亚目,触角比体短,头与体轴近乎平行。
听器在前足胫节内侧,退化为缝状,前足开掘式,后翅长,纵折伸过腹末如尾状,尾须长,产卵器不发达,不外露,植食性,土栖。
为杂食性的地下害虫,不仅咬食种子、嫩茎、树苗,而且还在土中挖掘隧道,使植物吊根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如华北蝼蛄、东方蝼蛄等。
3、螽斯科属螽斯亚目。
触角比体长,产卵器短而阔,刀状;跗节4节;多为绿色。
一般植食性,少数肉食性。
如中华露螽,取食瓜、豆等作物;有的可以产卵于植物组织之间,如为害桑树及柑橘的枝条。
4、蟋蟀科属螽斯亚目。
体粗壮,色暗,触角比体长,端部尖细。
产卵器细长,剑状;跗节3节;听器在前足胫节上,雄虫能昼夜发出鸣声。
如北方主要是各种油葫芦、棺头蟋;华南主要是大蟋蟀。
它们可以为害各种植物幼苗,或取食根、叶、种子等,是常见苗圃害虫。
(二)半翅目本目全世界已记载的约有3万种,我国记载约有1200种,过去称椿象,现简称蝽。
其中包括有许多重要害虫,如为害果树的梨网蝽、茶翅蝽等。
本目中有些为益虫,如猎蝽、姬猎蝽、花蝽等等,它们可以捕食蚜、蚧、叶蝉、蓟马、螨类等害虫害螨。
本目主要特点:刺吸式口器;触角丝状或棒状,复眼发达,单眼两个或缺,具分节的喙,喙从头端部伸出;前翅为“半翅”,栖息时平覆背上;前胸很大,中胸小盾片发达(一般呈倒三角形);腹面中后足间多有臭腺开口;多为植食性的害虫,少数为肉食性天敌,如猎蝽、小花蝽等;不完全变态。
1、蝽科体小至大型,体色多变,头小三角形,触角多5节,喙4节,具单眼。
小盾片发达三角形,前翅膜区有多条纵脉,且多出自一基横脉上。
如荔枝蝽、梨椿象、危害十字花科的菜蝽等。
2、网蝽科体小型而扁,触角4节,无单眼,前胸背板常向两侧或向后延伸,盖住小盾片。
胸部与前翅具网状花纹,故得名。
成、若虫在叶背为害,常残留褐色排泄物及蜕下的皮,叶面呈苍白色。
如梨网蝽、杜鹃冠网椿。
3、猎蝽科小型至中型。
头后部细缩如颈状。
喙3节,坚硬弯曲,不紧贴于头下;触角4节。
有单眼。
前翅膜区有两个翅室,全为肉食性的天敌。
如黄足猎蝽、黑红猎蝽等。
4、盲蝽科体多小型。
触角4节,无单眼;前翅膜区有两个翅室。
多数植食性,如危害菊花的绿盲蝽、苜蓿盲蝽等为害植物;少数肉食性,如食蚜黑盲蝽捕食蚜虫、黑肩绿盲蝽则为稻飞虱重要天敌。
5、花蝽科体小或微小。
触角4节;喙3~4节。
前翅膜片上有不甚明显的纵脉1~3条。
常栖息于地面、花丛、叶片或树皮下。
常见的种类如小花蝽捕食蚜虫、蚧类、蓟马、叶螨及鳞翅目害虫的卵。
6、缘蝽科体中至大型,一般较狭长,常为褐色或绿色。
触角4节;前翅膜片有多数分叉的纵脉,从一条基横脉上生出;全为植食性。
如为害小丽花及草坪的亚姬缘蝽、为害竹类的竹缘蝽及为害瓜类和果树的常见种类。
(三)等翅目体小至大型,体软多为白色。
头部坚硬,触角短,念珠状。
口器咀嚼式。
有翅型翅2对,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和脉序都相同。
许多个体为无翅型,足粗短,跗节4~5节。
渐变态。
为多型营社会性昆虫。
为害园林植物的种类有黄胸散白蚂蚁和家白蚁等。
(四)缨翅目本目全世界已记载的约有3000种,我国已发现100多种。
其中包括有许多害虫,如为害果树、蔬菜等作物的桔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葱蓟马等等。
少数种类捕食蚜、螨等害虫害螨,如六点蓟马、纹蓟马等,为益虫类。
本目主要特点:体小型,细长,一般1-2mm。
口器锉吸式,足短小而末端有泡(即中蛰),翅极狭长,两对翅全为缨翅(翅缘密生长毛),脉很少或无,也有无翅或一对翅的;足跗节末端有一能伸缩的泡;口器刺吸式,但不对称(右上颚口针退化);多为植食性,少为捕食性;过渐变态(幼虫与成虫外形相似,生活环境也一致;但幼虫转变为成虫前,有一个不食不动的类似蛹的虫态;其幼虫仍称为若虫)。
许多种类喜活动于花丛中;有些种类除直接吸食为害外,还可以传播植物病害,或使植物形成虫瘿。
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有蓟马科和管蓟马科。
1、蓟马科锯(锥)尾亚目,雌虫有锯状产卵器。
一般有翅,前翅至少有两条纵脉伸达翅端,翅面有微毛。
触角6~8节;前翅狭而尖;产卵器端部向下弯曲。
如棉蓟马、温室蓟马、花蓟马及烟草蓟马等。
2、管蓟马科管尾亚目,体暗褐色或黑色。
雌虫无锯状产卵器,腹部末端两性均成管状。
有翅或无翅,翅脉退化,或只有一条不达翅端的纵脉,翅面无微毛。
触角8节,少数种类7节,有锥状感觉器;腹部末节呈管状,无产卵器,生有较长的刺毛。
常见偶中华蓟马、稻管蓟马等。
(五)脉翅目本目全世界已记载的约有5000种,我国已知约有200余种。
本目几乎都是益虫,成虫和幼虫几乎都是捕食性,以蚜、蚧、螨、木虱、飞虱、叶蝉以及蚁类、鳞翅类的卵及幼虫等为食;其中最常见的有草蛉科和粉蛉科。
我国常见草蛉有大草蛉、丽草蛉、叶色草蛉、普通草蛉等十多种,有些已经应用在生物防治上。
本目主要特点:体小型至大型。
翅二对,膜质,前后翅大小相似,脉序如网,各脉到翅缘多分为小叉,少数翅脉简单但体翅覆盖白粉;头下口式;成虫咀嚼式口器,幼虫双刺吸式。
触角细长,线状或念珠状,少数为棒状;足跗节5节,爪2个;卵多有长柄;全变态。
1、草蛉科(草蜻蜓)成虫中等大小,体细长,柔弱,草绿色、黄白色、灰白色;复眼有金属光泽;触角长,线状,比体长;前后翅透明且非常相似,少数有褐斑;卵有长柄;幼虫纺锤形;蛹包在白色圆形的茧中;成虫有趋光性。
喜捕食蚜虫,故有“蚜狮”之称。
如中华草蛉、丽草蛉(小草蛉)和大草蛉。
2、粉蛉科体小型,体翅都披白色蜡粉而得名。
触角念珠状,16~43节。
前后翅相似,但后翅小而脉纹少,到边缘不分叉。
幼虫体扁平,纺锤形,上唇包围上下颚。
常见有彩色异粉蛉、中华粉蛉等。
(六)同翅目本目全世界已记载的约有3万2千种,我国记载约有700种,它是外翅部中第一大目。
其中包括有许多重要害虫,如蚜虫、蚧类、叶蝉类等。
它们除直接吸食为害外,不少种类还能传播植物病害。
本目主要特点:体小至大型,刺吸式口器,喙分节。
复眼发达,触角刚毛状或丝状。
前翅质地均匀,膜质或革质,少数种类无翅或一对翅。
栖息时呈屋脊状覆在背上。
不完全变态。
植食性,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有些种类并能传播植物病毒,如叶蝉。
根据触角类型、节数及着生位置等分科。
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有蝉科、叶蝉科、木虱科、粉虱科、蚜科、蚧科等。
1、叶蝉科体小型,一般细长。
头部较圆,不窄于胸部,触角刚毛状,生于两复眼间,具有跳跃能力。
前翅革质不透明;后足发达,胫节下方有两列刺。
常见有大青叶蝉、小绿叶蝉为害果树、蔬菜和林木等。
2、蝉科:体大型。
单眼3个;前足开掘式;前翅膜质,脉纹粗;成虫刺吸汁液并以产卵刺伤寄主,对树木枝条为害甚重,易使枝条枯死;若虫钻入土中吸食根部汁液。
若虫脱下的皮入药,称为“蝉蜕”。
常见的种类有蚱蝉、黄蟪蛄等。
3、蚜科体小型,触角丝状,较长通常6节,翅透明,前翅翅痣发达,腹部第六节背面两侧生有1对圆柱状突起(腹管),腹部末节中央有突起尾片,常有世代交替或转主现象。
有翅蚜前翅大,后翅小;有无翅的和有翅的,即多型现象。
如桃蚜(又名烟蚜、桃赤蚜、菜蚜)、锈线菊蚜等。
4、蚧总科蚧总科昆虫通称介壳虫,形态多样,雌雄异型。
雌虫终生固着在植物上,不能活动,只有幼龄若虫行动活泼。
虫体表面大多被复各种蜡质的介壳,腹末有卵囊,产卵量很大,无翅,大多足、触角、眼等附器也极度退化,惟口吻中的颚丝极细长,刺入植物组织内吸汁。
雄成虫体小,仅具前翅一对,后翅退化成平衡棍,口器退化不取食,寿命仅1-2天,有的种类未发现雄虫,腹末常有细蜡丝。
常见的有吹绵蚧、草履蚧、桔小粉蚧等。
5、木虱科体小型,外形似小蝉,善跳。
触角9~10节,末节顶端有2条刚毛;跗节2节,有2个爪;单眼3个,喙3节,若虫体扁,有侧伸大型翅芽,常分泌蜡丝覆盖虫体。
多数加害木本植物,如梨木虱、槐木虱及梧桐木虱等。
6、粉虱科体小型,纤弱。
触角7节;跗节2节;前翅通常两条纵脉,后翅只有1条脉,体翅均被蜡粉。
若虫、成虫腹末背面有血状孔,是本科显著特征。
为害蔬菜、花卉的温室白粉虱和橘刺粉虱等。
(七)鞘翅目本目全世界已记载的约有27万种以上,我国已记载的约有7000种,它是昆虫纲中、也是整个生物中最大的一目,此目通称甲虫。
其中包括有许多重要害虫,如蛴螬类、金针虫类(均属重要地下害虫);天牛类、吉丁类(均属蛀干类害虫);叶甲类、象甲类(均属食叶性害虫)以及许多重要的仓库害虫等。
此外,还包括有许多益虫,如捕食性瓢虫类、步行虫类及虎甲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