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习题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31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1.离子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
(2)成键粒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成键元素: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
(4)存在:离子化合物。
(5)表示:电子式。
如 NaCl: 2.离子化合物;MgCl2:;NaOH:。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过程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式子。
如:原子:Na__________、Mg__________、Cl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
阳离子:Na+___________、Mg2+_____________。
阴离子:Cl−____________、S2−______________。
②形成过程如 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特 别 提 醒 】 NH4Cl 是 离 子 化 合 物 而 不 是 共 价 化 合 物 , 电 子 式 是。
二、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1.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
(2)成键粒子:________。
,而不是(3)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____________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4)存在 ①非金属单质(除稀有气体),如 H2、O2、N2、O3。
②共价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 C5.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得失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解析】A项,由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电子的得失或转移,而由离子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无电子的得失,错误。
B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错误。
C项,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为离子化合物,错误。
D项,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正确。
【答案】 D6.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B.硅和C60的熔化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D.溴和汞的气化【解析】碘和干冰均由分子构成,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二者升华时均破坏分子间作用力,A正确;硅熔化时破坏共价键;C60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HCl溶于水,破坏共价键;KCl溶于水,破坏离子键,C错误;溴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汞气化破坏金属键,D错误。
【答案】 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大小相当B.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远大于化学键,是一种很强的作用力C.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部的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而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作用力【解析】化学键是指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指分子间存在的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A、B项错误,D项正确;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C项错误。
【答案】 D8.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C.分子间若形成氢键,则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较高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解析】A项,水分子内不含氢键,氢键只存在于水分子之间,错误。
第一章 第三节考点对应题号 基本目标 发展目标 1.化学键概念、判断、电子式表示2,6,7 10,11,12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1,3 13 3.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与性质4 4.综合应用5,8,9 14,15[基本目标]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 .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 .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 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D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B 解析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 2O 2的电子式:H +[··O ······O ······]2-H +B .Cl -的结构示意图:C .原子核中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18 8O2- D .HClO 的结构式:H —Cl —OC 解析 H 2O 2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H 2O 2的电子式为H ··O ······O ······H ,A 项错误; Cl -的质子数是17,Cl -的结构示意图为,B 项错误;原子核中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的质量数是18,可表示为188O2-,C项正确;书写化合物的电子式时,确定原子间连接顺序的方法是先标出各原子的化合价,然后根据异性微粒相邻,同性微粒相间的原则确定,HCl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H:+1、Cl:+1、O:-2,其结构式为H—O—Cl,D项错误。
3.下列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的一组是()原子 a b c d e f g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A.a和cC.d和g D.c和gB解析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元素a~g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b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和f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课时达标训练1.(2017·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Ca2+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解析】选A。
A项,P的左上角标为质量数,左下角标为质子数,正确;B项,氟原子的最外层为7个电子,错误;C项,两个Cl-应放在Ca2+的两边,错误;D项,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错误。
2.(2017·长沙高一检测)关于氢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C.分子间形成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解析】选C。
水在固态和液态时,分子间存在着氢键,而气态时氢键被破坏,所以A、B错误。
氢键不影响物质的稳定性,D错误。
3.下列各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非极性键,也能形成极性键,还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A.KB.MgC.OD.Ne【解析】选C。
活泼金属元素Mg、K仅能形成离子键,Ne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已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一般不形成化学键,氧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非极性键,如H2O2,也能形成极性键,如H2O,还能形成离子键,如K2O。
【补偿训练】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 )A.NaNO3B.KOHC.Na2O2D.CH4【解析】选C。
A选项:NaNO3中Na+与N间以离子键结合,N中N、O原子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B选项:KOH中K+与OH-间以离子键结合,OH-中H、O原子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D选项:CH4中只存在C、H间的极性共价键。
所以,A、B、D均为错误选项。
C选项:Na2O2中,Na+与间是以离子键结合的,而中两个氧原子间是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的,所以C选项为正确选项。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Cl、HCl、H2O、NaOHB.Cl2、Na2S、HCl、SO2C.HBr、CO2、H2O、CS2D.Na2O2、H2O2、H2O、O3【解析】选C。
【答案】 C5.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得失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解析】A项,由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电子的得失或转移,而由离子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无电子的得失,错误。
B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错误。
C项,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为离子化合物,错误。
D项,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正确。
【答案】 D6.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B.硅和C60的熔化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D.溴和汞的气化【解析】碘和干冰均由分子构成,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二者升华时均破坏分子间作用力,A正确;硅熔化时破坏共价键;C60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HCl溶于水,破坏共价键;KCl溶于水,破坏离子键,C错误;溴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汞气化破坏金属键,D错误。
【答案】 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大小相当B.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远大于化学键,是一种很强的作用力C.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部的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而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作用力【解析】化学键是指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指分子间存在的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A、B项错误,D项正确;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C项错误。
【答案】 D8.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C.分子间若形成氢键,则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较高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解析】A项,水分子内不含氢键,氢键只存在于水分子之间,错误。
第二节 化学键一.离子键从前面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你想知道元素原子是怎样结合成物质的吗?一、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实验步骤:(1)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2)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钠熔成球状。
(3)思考题 二、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三、离子键的形成、定义及存在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形成形成离子键要求参加反应的原子双方,一方容易失去电子,而另一方容易得到电子,电子由容易失去电子的一方转移到容易得到电子的一方,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3.成键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注:“静电作用”既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又包括原子核与原子核以及电子与电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
4.成键的条件⎦⎥⎥⎤活泼金属M ――→-n e-M n+活泼非金属X ――→+m e -X m -――――→吸引、排斥达到平衡离子键 (即一方失去电子,一方得到电子)5.存在:强碱,大多数盐,典型的金属氧化物,所有的铵盐。
注:①成键的主要原因是原子间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②并不是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都能形成离子键,如AlCl 3 为共价键。
③不是所有的非金属都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盐。
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通常有以下几类: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⑵由活泼金属与酸根(或酸式根形成的化合物)。
⑶由铵根和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铵盐。
注:①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 3。
③不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等。
四、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思考题2 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电子式:Al、C、N、O、F。
《化学键第一课时》习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
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Ca(OH)2 B.H2O2 C.Na2O D.MgCl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
5.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
顺序( )
物 质 ① ② 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
A.碘晶体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
(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
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Z的熔点较低 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 D.M形成+2价阳离子
8.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含有离子键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
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0.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正离子N的化合物 N5AsF6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N正离子共有34个核外电子 B.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
A.H2S和Na2O2 B.H2O2和CaF2
C.NH3和N2 D.HNO3和HClO3
12.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
->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 。四种离子的
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 )
A.①④ B.④① C.②③ D.③②
13.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
A.HCl易溶于水 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 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4.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 ( )
A.KCl B.NaCl C.AlCl3 D.Na2S E.MgS
15.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
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
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
A.A>B>C B.B>A>C C.C>A>B D.A>C>B
1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 C.二氟化氙 D.三氟化硼
三、填空题
17.判断并写出下列微粒符号:
(1)含10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10个电子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10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种盐。
(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
19.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于1998年11月合成了一种名为“N5”的物质,
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结构尚不清楚,只知道
“N5”实际上是带正电荷的分子碎片,其结构是对称的,5个N排列成V形,如果5个N结
合后都达到8电子结构,且含有2个NN叁键,则“N5”分子碎片所带电荷是______________,
写出它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
20. AB2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每摩AB2分子中含有54摩电子,
根据下列反应:
①H2+B2 ==== C ②B2+X ==== Y+AB2+H2O ③Y+C ==== AB2+Z Z有漂白作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2:___________X:_________Y:_________Z: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1.设X、Y、Z代表3种元素,已知:
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
③Y和Z两元素可以形成四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
据此,请填空:
(1)Y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Z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2)由X、Y、Z三元素所形成的含68个电子的盐类化合物的分子式(即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X、Y、Z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连续的三个不同周期。原子序数:Z>X>Y,其
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与Y、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
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已知X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由此推出:X是____ ____,Y是____ ____,Z是__ _____。将X
的单质投入到Z单质的水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4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
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
(1)写出元素符号:W为________,X为_________,Y为____ ____,Z为__ _____。
(2)W 2Z是由____________键组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Y、X、W组成的物质中有__________键和_________键组成的________ 化合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2.A 3.D 4.D 5.B 6.D
二、选择题7.D 8.CD 9.B 10.C 11.CD 12.A 13.B 14.A 15.A 16.A
三、填空题17.(1)Na+、Mg2+、Al3+、H3O+、NH4+ (2)O2-、F-、N3-、OH-
(3)CH4、NH3、H2O、HF
18.(1) ;离子 (2)2 (3)复分解
19.N5+;
20.(1)CaCl2; Ca(OH)2 ; Ca(ClO)2 (2)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1.(1)Cl; O (2)KClO4 22.N; Mg ; Br ; 黄色褪去;Mg+Br2=== MgBr2
23.(1)H; O; Na; S (2)共价; (3) 共价;离子;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