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16
高中化学必修一同步讲义:1.6 离子共存【学习目标】1、应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2、能够离子共存的规律进行离子推断【主干知识梳理】一、离子共存的本质: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若任意两种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二、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三个要点”: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反应1、一色——溶液的颜色: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几种常见离子的颜色2、二性(1)在强酸性溶液中(pH=1、pH<7、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氢氧根离子:OH-②弱酸根离子:CO32-、S2-、SO32-、ClO-、F-、CH3COO-、HCOO-、PO43-③弱酸酸式酸根离子:HCO3-、HS-、HSO3-、HPO42-、H2PO4-(2)在强碱性溶液中(pH=13、pH>7、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酚酞变红的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氢离子:H+②弱碱阳离子:NH4+、Mg2+、Al3+、Cu2+、Fe2+、Fe3+③弱酸酸式酸根离子:HCO3-、HS-、HSO3-、HPO42-、H2PO4-【微点拨】弱酸的酸式根离子既不能与H+离子大量共存,又不能与OH—大量共存如:HCO3— 、HS—、HSO3—、HPO42—、H2PO4—与H+、OH—不共存HCO3-+H+===CO2↑+H2O HCO3-+OH—===CO32-+H2OHSO3-+H+===SO2↑+H2O HSO3-+OH—===SO32-+H2OHS-+H+===H2S↑HS-+OH—===S2-+H2O3、三反应——离子间发生的三类复分解反应(1)生成难电离物质(水、弱酸、一水合氨等)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2)(3)1、第一步:细审题干关键点(1)注意“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等关键点(2)注意“透明溶液”意味着无难溶物和微溶物,但并不意味着溶液无色2、第二步:警惕题干中的常见“陷阱”3①查H+,主要看是否有弱酸根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等②查OH-,主要看是否有NH+4、酸式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③查金属离子,主要看是否与酸根产生难溶性盐(包括微溶性盐)【课后作业】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溶液中与Ag+能共存的常见阴离子只有NO-3()(2)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Fe3+、MnO-4等()(3)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CO2-3、HCO-3、S2-、OH-等()(4)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Na+、Cu2+、SO2-4不能大量共存() 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Ba2+、Na+、NO-3、SO2-4B.Mg2+、Cl-、Al3+、SO2-4 C.K+、Cl-、CO2-3、NO-3D.Ca2+、Na+、Fe3+、NO-3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O2-4、CO2-3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HCO-3、SO2-4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NO-3、SO2-4、CO2-3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2-4、NO-34、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K+、MnO-4、Na+、Cl-B.K+、Na+、NO-3、CO2-3 C.Na+、H+、NO-3、SO2-4D.Fe3+、Na+、Cl-、SO2-45、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A.Na+、Ag+、CO2-3、Cl-B.K+、Ba2+、SO2-4、Cl-C.Na+、K+、CO2-3、Cl-D.Na+、K+、Cl-、SO2-4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H+、SO2-4、OH-B.Na+、Ca2+、NO-3、CO2-3C.Na+、H+、Cl-、CO2-3D.Na+、Cu2+、Cl-、SO2-4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A.Ba2+、NO-3、H+、SO2-4B.K+、Cl-、CO2-3、Na+C.H+、NO-3、Na+、CO2-3D.NH+4、SO2-4、K+、OH-8、在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Ba2+、Na+、NO-3、Cl-B.K+、Na+、CO2-3、S2-C.K+、Na+、NO-3、SO2-4D.NH+4、Cu2+、Cl-、NO-3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a2+、Cl-、CO2-3B.Na+、Mg2+、SO2-4、OH-C.K+、Na+、OH-、Cl-D.Cu2+、Ba2+、Cl-、SO2-4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Ag+、K+、Cl-、NO-3B.Ba2+、Cl-、H+、SO2-4C.H+、CO2-3、Cl-、Na+D.Na+、Ba2+、OH-、NO-311、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Mg2+、SO2-4、Cl-B.K+、OH-、NO-3、Fe3+C.Al3+、Cu2+、SO2-4、Cl-D.Na+、Ca2+、Cl-、CO2-312、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2-4、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NO-3C.Ag+D.Ba2+1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甲:K2SO4、BaCl2、NaCl 乙:NaCl、Ba(OH)2、K2CO3丙:HCl、K2CO3、NaCl 丁:K2SO4、Na2CO3、KClA.甲B.乙C.丙D.丁14、重金属离子有毒性。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正误判断。
3.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4.掌握一些常见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01(1)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实验探究2.离子方程式□03(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3)意义①表示出了反应的实质例如:2NaOH+H2SO4===Na2SO4+2H2O可以表示为□072-4H++OH-===H2O,说明SO和Na+根本没参加反应。
②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例如:H++OH-===H2O可以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实验探究□062.复分解反应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反应生成沉淀;(2)反应□07□08生成气体;(3)生成水。
满足其一即可。
1.H++OH-===H2O能表示所有的强酸和强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吗?提示:不能,H2SO4和Ba(OH)2的反应不能用该式表示。
2-3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CO能大量存在吗?2-3提示: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会与CO发生反应。
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一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拆”,要“拆”得合理。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时的“六看”(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Fe加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错)错因:Fe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FeSO4正确:Fe+Cu2+===Fe2++Cu(2)看是否符合拆写原则如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2-3CO+2H+===CO2↑+H2O(错)错因:CaCO3是难溶盐,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正确:CaCO3+2H+===Ca2++CO2↑+H2O (3)看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Na2CO3与稀硫酸反应:2-3CO+H+===CO2↑+H2O(错)错因:氢原子个数不守恒2-3正确:CO+2H+===CO2↑+H2O(4)看是否遵守电荷守恒如铝与CuSO4溶液反应:Al+Cu2+===Al3++Cu(错)错因:电荷不守恒正确:2Al+3Cu2+===2Al3++3Cu(5)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CuSO4与Ba(OH)2溶液反应:2-4Ba2++SO===BaSO4↓(错)错因:漏掉了Cu2+和OH-的反应2-4正确:Ba2++SO+Cu2++2OH-===BaSO4↓+Cu(OH)2↓(6)看是否符合阴、阳离子的个数配比如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2-4Ba2++OH-+H++SO===BaSO4↓+H2O(错)错因:不符合物质的组成比2-4正确:Ba2++2OH-+2H++SO===BaSO4↓+2H2O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Fe(OH)3滴加稀盐酸:OH-+H+===H2O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C.MgCl2溶液中滴加氨水:Mg2++2OH-===Mg(OH)2↓2-4D.NaHSO4溶液中加BaCl2溶液:SO+Ba2+===BaSO4↓[批注点拨][解析] A项Fe(OH)3难溶于水,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B项,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3Ca(HCO3)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C项,NH3·H2O为弱碱,应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NH3·H2O===Mg(OH2)↓+2NH +4。
高一化学必修一1.化学课程的本质:化学已成为在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重要自然科学。
2.化学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练习】:1.课本P7 《概括·整合》2的后一问;2.课本P8 《练习与活动》1,2.1.钠是一种____色的______(金属/非金属),能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成______色的________(化学式______),并失去______(因此Na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里);②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色的______。
试写出①②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作为呼吸面具及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的物质是________,它可以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O2,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选填“稳定”或“活泼”)的________(填所属类别),在工业上,它是一种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是_____色的,易于铁、铜、氢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气能与水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概要:一、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点回顾:1. 药品取用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三不”:不能摸、不能闻、不能尝。
(2)节约性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试剂。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保纯性原则:实验用剩的试剂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瓶中试剂被污染。
特殊例子,使用过的纳或者钾可以再放回保存的煤油中去。
2. 药品的取用方法:(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粉末状或细小颗粒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操作要领:“一斜、二送、三直立”②块状固体用镊子,操作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倾倒。
操作要领: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一手握瓶,标签向手心;一手斜握容器,使瓶口与容器口紧靠,缓缓倒入。
②取用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
注意事项:不能将滴管伸入接收器内,否则易碰到接收器壁,粘附其他物质,污染试剂。
③定量取用液体,用量筒。
(与实际相比,读数“仰小俯大” )。
3. 物质的加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隔石棉网可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1)酒精量≤酒精灯容积的2/3 ;(2)用火柴点燃(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3)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去吹)。
4. 托盘天平的使用:(1)“左物右码” :m(物)=m(砝码)+m(游码);若放反则:m(物)=m(砝码)—m(游码)。
(2)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 ,只能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
(3)用镊子夹取砝码,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必要时最后用镊子移动游码。
二、化学实验安全1. 药品的安全存放:(1)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物质应密封存放;(2)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选用棕色瓶存放在冷暗处;(3)金属钾、钠易与氧气、水反应,所以封存在煤油中;(4)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