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卷A卷2009-2010上学期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A卷)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 Internet用来互连不同物理网络的互连设备是( 路由器 )。
2. 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通常被称为端系统或主机,并常被非正式地划分为两类:(客户机)(中文)(client)英文和(服务器)(中文)(server)(英文)。
3. 路由器工作在计算机网络协议5层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4. TCP协议通过动态调整发送窗口的大小来进行(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
5. 请列举3个基本安全服务:()、()、()。
(机密性、报文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实体鉴别、访问控制、可用性)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的应用层协议是:()(A) UDP (B) HTML (C) HTTP (D) URL答:C2. 在Web应用中标识Web文档的标识符是:()(A) HTML (B) 端口号 (C) URL (D) IP地址答:C3. FTP使用的传输协议是:()(A) UDP (B) TCP (C) ICMP (D) IP答:B4. 可以为主机动态配置IP地址的协议是:( )(A) IP (B) ARP (C) DNS (D) DHCP答:D5. 下面哪一项不能描述分组交换?()(A)储存转发 (B)通信双方独占链路 (C)逐段占有链路 (D)不必先建立连接答:B6. 在因特网中,分组经历的端到端时延中随时间变化最大是:()。
(A)排队时延 (B)发送时延 (C)传播时延 (D)处理时延答:A7. IPv6的地址长度是:()(A) 32 bit (B) 64bit (C) 128 bit (D) 132bit答:C8. TCP序号单位是:()(A) 字节 (B) 报文 (C) 比特 (D) 以上都不是答:A9. 以太网硬件地址的位数是()。
(A)16 (B)32 (C)48 (D)64答:C10. 在无线局域网802.11使用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是:()(A) CSMA/CA (B) CSMA/CD (C) CSMA (D) CDMA答: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电路交换一定是有连接的,而分组交换一定是无连接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网络》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不能用于用户从邮件服务器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是。
A、HTTPB、POP3C、SMTP D.IMAP2.在OSI模型中,N层提供的服务是如何与对等层实体交换信息来实现的。
A、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层协议B、利用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层协议c、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层协议D、利用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层协议3.根据CSMACD 协议的工作原理,下列情形中需要提高最短帧长度的是。
A.网络传输速率不变,冲突域的最大距离变短B.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降低C.上层协议使用TCP的概率增加D.在冲突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线路中的中继器数量4.C类P地址的最高三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
A、010B、110C、100D、1015. 如果一个C类网络用掩码255.255.255.248划分子网,那么会有( )个可用的子网。
A.14B.16C.30D.326. IP协议提供的是类型。
A、面向连接的数据报服务B、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C、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D、无连接的虚电路服务7.可以分隔广播域的网络设备是。
A、集线器B、交换机C、路由器D、网桥8.已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下面属于同一子网的IP地址组是。
A、200.200.200.160 与 200.200.200.208B、200.200.200.160 与 200.200.200.224C、200.200.200.160 与 200.200.200.105D、200.200.200.160 与 200.200.200.1839.对IP分片数据报的重组工作是在中进行。
A、目的地端系统B、中间主机C、下一跳路由器D、核心路由器10.在哪个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可称之为局域网: 。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试题(A 卷) 年 月考试级 专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___________;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他各部件发出_____________,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
2.为使各种不同的网络及设备能够很容易地互联成网,以便能够互相交换信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__________________体系结构使计算机网络真正走向了世界。
3.计算机间的通信和电话间的通信是有区别的,计算机间通信发送和接收的是___________,而电话间则是_______________。
4.数据链路层中传送的数据块被称为_____________,其差错控制的一个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
5.分组交换根据其具体过程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6.运输层的功能就是在网络层的基础上,完成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和流量控制,并实现两个终端系统间传送的分组无差错、无丢失、无重复和分组顺序无误。
7.二进制数01100100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_____________,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__________。
8.在计算机中字一般由__________个字节组成,通常将组成一个字的__________叫做字长。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编译程序把高级语言翻译成( )。
A.汇编语言B.自然语言C.机器语言D.ASCII 码 2.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剪贴板( )。
A.Cache 中的一块区域 B.硬盘上的一块区域 C.软盘上的一块区域 D.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3.Windows98是一种( )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A(w08)一、填空题(0.5×50=25分):1.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应用层_____、____传输层____、___互联层_____和_____网络接口层___4层。
2.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入____协议头(和协议尾)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数据打包_________或_____数据封装_______。
3.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3种,其中, ___双绞线_____的数据传输率最低;___同轴电缆_____传输距离居中。
4.FDDI使用____光纤____为传输介质,网络的数据传输率可达____100Mbps ____,采用__环型______为拓扑结构,使___令牌_____作为共享介质的访问控制方法,为提高可靠性,它还采用了_____双环_______结构。
5.配置多集线器10M以太网时,任意两个结点之间最多可以有___5___个网段,经过__4____个集线器。
配置多集线器100M以太网时,最多可以经过__2____个集线器。
6.以太网交换机主要有数据转发、___地址学习_____、___通信过滤_____和__实现生成树______等四个主要功能。
7.网络互联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___面向连接_____,另一种是___面向非连接_____;目前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案。
8.当IP地址为210.198.45.6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其包含子网的网络地址是___210.198.45.48___,直接广播地址___210.198.45.63_____。
9.地址解析协议ARP是以太网经常使用的___映射_____方法,它充分利用了以太网的___广播_____能力,将____ IP地址___与__物理地址_______进行动态联编。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填空(每题分,共10分)1. 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两种。
2. 域名系统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 TCP/IP的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IP互连网协议,它可将多个网络连成一个互连网。
4. 在TCP/IP层次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ARP 及 RARP IP. ICMP. . 。
5. 光纤通信中,按使用的波长区之不同分为单模.信方式和多模方式。
6. 校园网广泛采用式客户/服务器,其资源分布一般采用层次7. 运输层的运输服务有两大类:面向连接. 和的无连接服务服务。
8. Internet所提供的三项基本服务是E-mail. Telnet . FTP 。
9. 在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被细化成LLC逻辑链路子层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两层。
10. 规定了一个数据帧的长度为64字节到1518字节之间。
11. 按IP地址分类,地址:属于B类地址。
12. 信道复用技术有.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
二. 单选(每题1分,共30分)1.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
A. ARPANETB. ChinaNet2. 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D)。
A. 制定网络协议B. 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C. 集中计算D. 资源共享3. ISDN网络语音和数据传输的全双工数据通道(B通道)速率为(C)。
A. 16kbpsB. 64 kbpsC. 128 kbpsD. 256 kbps4. 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是(B)。
A. RIPB. ICMPC. BGPD. OSPF5. TCP/IP参考模型中的主机-网络层对应于OSI中的(D)。
A.网络层B.物理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6. 企业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D)。
A. 中继器B. 调制解调器C. 交换器D. 路由器7. 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
东莞理工学院试卷(2010 至2011 学年第1 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A卷)命题教师:宇婴适用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8级1、2、3、4班试卷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满分 20 分)1.以下对IP地址分配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B )A. 网络ID不能全为1或全为0;B. 同一网络上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ID;C. 网络ID不能以127开头;D. 同一网络上每台主机必须分配唯一的主机ID;分析:同一网络上每台主机应该有相同的网络ID,否则必然不在同一网络2.如要将网络分为8个子网,则子网掩码应设为。
( C )A.B.C.D.分析:网络要划分为8个子网,可以借用3位主机比特23=8,但是由于全零和全1的子网号不可用,所以必须借用4位;3.以下不属于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的是。
( D )A.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B. 指明接口使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等;C. 指明某条线路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D. 指明具体的传输媒体;分析:见书P364.脉码调制PCM用于______。
( D )A. 数字信号在数字信道上传输B. 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上传输C. 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上传输D. 模拟信号在数字信道上传输分析:见书P535.标准TCP不支持的功能是。
( B )A. 可靠数据传输;B. 组播通信C.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D. 全双工通信分析:见书P187TCP特点26.当信道总带宽远大于信号所需带宽,适合采用。
( A )A. 频分复用技术B. 时分复用技术C. 波分复用技术D. 码分复用技术分析:见书P487.下列各种网络互联设备中,不能隔离冲突(碰撞)域的是。
( C )A. IP路由器B.以太网交换机C.以太网集线器D.透明网桥分析: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所以不能隔离冲突(碰撞)域8.在TCP/IP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
( B )A.1~255B.1~1023C.1~1024D.1~65535分析:见书P1839.下面关于通信电缆和信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本科计算机导论试卷(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2郑州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导论》课程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适用专业:09级本科各专业 考试时间:120分钟)合分人: 复查人: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 40分)(说明:将答案写在试卷后面的答题纸上)1.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电子逻辑元件是( B )。
A. 晶体管B. 电子管(真空管)C. 集成电路D. 大规模集成电路 2.负责指挥与控制整台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是( D )。
A. 输入设备B. 输出设备C. 存储器D. 中央处理器 3.与十进制数1000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 A )。
A .00B .01C .11D .114.在计算机数据中,1KB=( B )BA .8 B. 1024 C. 2 D. 10005.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存储都采用( A )。
A .二进制B .八进制C .十进制D .十六进制6.下列各组设备中,全部属于输入设备的一组是( B )。
A .键盘、磁盘和打印机B .键盘、扫描仪和鼠标C .键盘、鼠标和显示器D .硬盘、打印机和键盘7.微机中的I/O 设备是指( A )。
A. 输入/输出设备B. 显示器C. 控制设备D. 硬盘/软盘设备8.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D )。
A.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B. 主机、键盘、显示器C.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D. 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9.ASCII 码是一种字符编码, 使用( A )位二进制数表示每个字符。
A. 7B. 16C. l0D. 3210.显示器规格中的1024х768,表示显示器的( A )。
A. 分辨率B. 灰色C. 颜色D. 屏幕大小11.为解决某一个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 D )。
A.文档 B.语言 C.系统 D.程序1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 B ) 。
A.把源程序代码转换成目标代码 B. 控制、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程序的执行C.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转换 D. 实现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交流13.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实现(A )。
1《计算机网络》课程期末考试卷A 卷)第一题.单选15×2分=30分1.当某个路由器发现接收到的IP 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应如何处理( )。
A 缓存B 报错C 丢弃D 重传。
2.为了解决IPv4地址耗尽问题.可以采取( )方式、子网掩码和IPv6等技术。
A 、 DHCPB 、 CI DRC 、VLAND 、DNS3.一个UDP 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6192字节。
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传送.应当划分( )个IP 数据报片.第一个片偏移字段的值为0.试问第三个偏移字段的值( )。
A 6 370B 6 185C 5 370D 5 185 4. 假定TCP 在开始建立连接时.发送方设定超时重传时间RTO=6秒。
当发送方收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测量出RTT 样本值为1.5秒。
试计算现在的RTO 值( )。
(注:RTO=RTTs+4×RTTd . 当第一次测量到的RTT 样本时.RTTs 值就取所测到的RTT 的值.RTTd 的值就取测量到的RTT 值得一半。
) A 4.5秒 B 4.75秒 C 5.0秒 D 6.0 秒5.下列条件下计算报文时延和分组交换时延.要传送的报文共M (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R(bit/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时间可忽略不计。
则分组交换的时延为( )。
A M/R+(k-1)*P/R +k* DB M/R+(k-1)*P/R +(k-1)* DC M/R+k*P/R +k*D D M/R+k* D6.假设一个UDP 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1 10 00 51 01 0C E2 17。
试求源此UDP 的总长度.___________。
A 17B 81C 268D 272 7.哪个是TCP 服务的特点:( )。
A TCP 服务使用与IP 服务完全不同的新思路.它力求使网络生存性好和对网络的控制功能分散.因而只能要求网络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服务.可靠通信应当有用户主机来保证。
南阳理工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试卷答案课程:操作系统(A)评卷人(签名):复核人(签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响应的操作系统应该是(B)。
A.多道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网络系统2.在单一处理机上执行程序,多道程序的执行是在(B)进行的。
A.同一时刻B. 同一时间间隔内C. 某一固定时刻D. 某一固定时间间隔内3.某进程由于需要从磁盘上读入数据而暂停执行。
当系统完成了所需的读盘操作后,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D)。
A.从就绪态变为执行态 B.从执行态变为就绪态C.从执行态变为阻塞态 D.从阻塞态变为就绪态4.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5.下列各项步骤中,哪一个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步骤(B )。
A. 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PCBB. 由CPU调度程序为进程调度CPUC. 为进程分配内存等必要的资源D. 将PCB链入进程就绪队列6.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信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制约关系是进程间的(A)关系。
A.同步B. 互斥C.竞争D. 合作7.计算机系统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D)。
A.资源竞争 B.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C.系统中进程太多 D.A和B8.在下列特性中,哪一个不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D)。
A. 异步性B. 并发性C. 共享性D. 动态性9.在动态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回收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加1的情况是( A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0.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加一倍,在程序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次数会(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1.下列哪个不是虚拟存储器的特征(B)A.虚拟性B.结构性C.多次性D.对换性12.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资料计算机专业考研统考真题——计算机网络部分(2009-2012年)2009年计算机统考——计算机网络部分 (2)2009年计算机统考——计算机网络部分解析 (4)2010年计算机统考——计算机网络部分 (7)2010年计算机统考——计算机网络部分解析 (9)2011年计算机统考——计算机网络部分 (11)2011年计算机统考——计算机网络部分解析 (13)2012年计算机统考——计算机网络部分 (15)2012年计算机统考——计算机网络部分解析 (17)2009年计算机统考——计算机网络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A.12kbit/s B.24kbit/s C.48kbit/s D.96kbit/s35.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A.2 B.3 C.4 D.536.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
A.目的物理地址B.目的IP地址C.源物理地址D.源IP地址37.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it/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为200 000km/s。
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bit,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A.增加160m B.增加80mC.减少160m D.减少80m38.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B和500B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
第1页共4页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A卷)
(适用于计算机系计算机网络专业)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评阅人
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0.5分)
1.数据的发送时延= (1) ,信号的传播时延= (2) 。
2. 计算机网络中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循约定的标准协议。不同的协议
有不同的功能,如: (3) 是广泛使用的网管协议, (4) 用于域
名到IP地址转换, (5) 是网络层的一个控制报文协议, (6) _
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3. 按交换方式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电路交换、__(7) _和__(8)__。
4. TCP协议的特点是__(9)__,UDP协议的特点是___(10)___。
5. 局域网的硬件地址的长度为 (11) 。
6. 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距离)可分为 (12) 、 (13) 和
(14) 。
7. 在一个IP网络中,负责主机IP地址与主机名称之间的转换协议称为
(15) ,负责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转换协议称为 (16) 。
8. DNS服务默认监听的端口号是 (17) 。
9. IP地址的主机部分如果全为1,则表示 (18) 地址,IP地址的主
机部分若全为0,则表示 (19) 地址,127.0.0.1被称做 (20) 地
址。
10.用于测试两台主机(运行WindowXP)连通性的命令是 (21) ,远
程登录到一台主机的命令是 (22) 。
11.信号是数据的表示形式,它分 (23) 为和 (24) 。
12.无线局域网指的是以 (25) 作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
13. (26) 扩展了冲突域, (27) 分割冲突域。
14.TCP是互联网中的 (28) 协议,使用 (29) 次握手协议建
立连接,当主动方发出SYN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回答 (30) 。
二、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
第2页共4页
系结构OSI模型中,第二层和第四层分别为
A.物理层和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
C.网络层和表示层 D.会话层和应用层
2. 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 D. 上述三种均不是
3. 一个帧长度为1000bits,在两个DTE之间传输,给出三种链路:(1)100
米双绞线,传输速率为10Kbps;(2)10公里同轴电缆,传输速率为1Mbps;
(3)70000公里卫星链路,传输速率为10Mbps。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10公里同轴电缆的传输时延最大
B. 100米双绞线的传输时延最大
C. 70000公里卫星链路的传输时延最大
D. 上述三种链路情况的传输时延一样
4. 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
A.WWW B.FTP
C.Telnet D.SMTP
5. 下列不是多路复用技术的是
A. 频分多路复用 B. 差分多路复用
C. 分多路复用 D. 时分多路复用
6. 客户机提出服务请求,网络将用户请求传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执行用户
请求,完成所要求的操作并将结果送回用户,这种工作模式称为
A.Client/Server 模式 B.Peer-to-Peer模式
C.CSMA/CD模式 D.Token Ring 模式
7. TCP使用 进行流量控制。
A. 自动重发机制 B. 3次握手法
C. 窗口控制机制 D. 端口机制
8.已经划分了VLAN后的交换式以太网,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自己是一个冲突域
B. 位于一个VLAN的各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
C. 位于一个VLAN的各端口属于一个广播域
D. 属于不同VLAN的各端口的计算机之间,不用路由器不能连通
9. 对于10Mb/s以太网,最短的有效帧长为
A. 8字节 B. 16字节
C. 512bit D. 64bit
10. 下列哪个地址是电子邮件地址
A.WWW.263.NET.CN B.CSSC@263.NET
C.192.168.0.100 D.http://www.sohu.com
11. 通信子网不包括()
第3页共4页
A. 传输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会话层
12. 以太网的 时延称为争用期
A. 端到端往返 B. 端到端的单向
C. 数据发送 D. 数据接收
13. 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A. 是由网络用户利用
B. 是由交换机的生产厂商建立的
C. 是由网络管理员建立的
D.是交换机在数据转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特殊的命令建立的
14. 在下列选项中,存在源端口与目的端口的协议是
A. IP协议 B. TCP协议
C. CMP协议 D. ARP协议
15. 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三、简答题(共25分,每题5分)
1.试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以及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一网络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3. 请阐述ARP攻击的原理。
4. IP地址分为几类?它们默认子网掩码是什么?
5.有如下8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02.193.96.0,202.193.97.0,202.193.98.0,202.193.99.0
202.193.100.0,202.193.101.0,202.193.102.0,202.193.103.0
四、计算题(共30分,每小题6分)
1. 信道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则每秒能发送的比特数不会超过
多少?
2. 假设某单位已获得一个C类网络:210.193.96.0,现需将该C类网
络划分为6个子网,请给出每个子网的起止IP地址及子网掩码(主机地址
全0全1不可用)。
3.一条电缆传输E1(2.048Mb/s)速率的数据,电信号从该电缆的一
端传播到另一端需100s,问该电缆中可以容纳多少比特?
4.已知生成多项式是1xxp(x)24,试求信息位1010010的CRC
码。
第4页共4页
5.下图是采用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的的拥塞控制策略的传输过程的例子。
现假设当进行到第11次传输和第19次传输时发拥塞,重发定时器出现超时,
其他条件和参数与图中相同。发和拥塞后,慢启动门限值变为多少?参照下
图画出采用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的拥塞控制策略的传输过程中,拥塞窗口和慢
启动门限的变化曲线。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0
0
4
8
12
16
20 24 传输次数 进入拥塞避免
发生超时
指数规律增长
线性规律增长
ssthresh = 16
慢开始 慢开始 拥塞避免 拥塞避免
更新后的 ssthresh = 12
进入拥塞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