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信息技术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促进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发展的意义教育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方式。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和平台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教育信息化环境对教师的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教育信息、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参加各种线上培训和研讨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
2.拓宽教师发展空间:教育信息化使教师有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视频、设计网上课程等方式拓宽自己的教学领域,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还为教师提供了多种职业发展方向,比如担任学科教学组长、校本课程研究组成员等。
3.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需要学会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参与教育信息化实践,教师能够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需求。
二、促进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发展的具体措施1.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教学设备和软件支持,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
2.开展教师培训和研讨会:学校应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和研讨会,提供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和方法。
3.建立优秀案例分享平台: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建立教师信息化创新案例分享平台,鼓励教师分享自己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师成长在信息化时代下,教师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需求和推动教师自身的成长,这是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师成长。
一、学习新知识,增强信息技术能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教师们面临的信息化发展需要求也与日俱增。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尽快学会并掌握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高效,更有趣的教育体验。
这也需要我们以不断学习为动力,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教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二、践行互联网+教育,扩大教学影响力在互联网+教育的大浪潮中,教育资源也随之爆发式增长。
通过互联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有了更多的自由、高效、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而作为生活中更加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的一代教师,我们有更多机会学习和应用教育科技,既能改善自身的教学质量,又能扩大教学影响范围。
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发布精品教育资源,可以先行一步使用各种网络平台,传播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经验。
通过互联网,更加高效和快捷地传播和分享教学成果,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成就。
三、强化反思,改进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反思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学是艺术,经验在借鉴中累积,成长在改进中不断。
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更加多样化,反思也更加重要。
教师应该在课后反思自己每一次授课,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得失,并调整课堂教学模式。
当然,不能仅仅停留于当前的课程,应该思考如何引入信息化技术来增强课程。
通过不断的反思,反复不断地修正和调整,教师才能不断成长。
四、开放分享,相互沟通交流只有通过开放和分享,才能相互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过程中,应该鼓励交流、讨论和分享。
平台上的开放和分享能够带来深入的学习体验,向更多的人传递价值的思想和成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
教师信息化教学中的个人发展与职业成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种趋势。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给教师个人的发展和职业成长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个人发展与职业成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个人发展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个人发展包括两个层面:技术能力和教育理念。
在技术能力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例如,教师需要掌握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资源检索和分享的技能,熟悉各种教学软件和学习平台的操作,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学习和应用新兴的教育技术,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除了技术能力,教师还需要加强对教育理念的思考和学习。
信息化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教师需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积极探索适合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和评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职业成长信息化教学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仅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需要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首先,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呈现课堂内容,使学习更具有吸引力和交互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个性化地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
其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可以与学生进行更紧密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应用,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群组活动等方式,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信息化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浅议新时代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发展。
在这个新时代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师要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学习新技术,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时代下,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现代技术知识,包括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教育教学。
教师要掌握各种网络教学工具和平台,阅读、开发和应用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和课件,为学生创造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学的现代化。
二、掌握创新的教学方法,实现素质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善于应用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变成思想碰撞和创新实践的场所。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推进跨学科教学,挖掘学生的多元潜能和创造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提高教学素养,走向个性化教育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为每个学生提供更为贴近、更为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与家长、社会等资源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推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四、追求协作和创新,实现教师团队的发展教师要紧密合作,相互学习、提升,形成有活力、有特色、有贡献的教学团队。
教师团队可以共同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互促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化和提升。
同时,教师团队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互帮互助来突破自己的局限,拓宽专业领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效果。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教育行业也逐渐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
现代教师除了要具备传统的教学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适应和满足教学工作中的新需求。
本文将浅议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等技能,才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其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培养了更多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最后,信息技术极大地推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教师可以更轻松地获取教学信息和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教育体系的逐步开放与国际化。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有怎样的技能呢?首先,必须对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具备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思辨性和创新性。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广泛的教学素材,可以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学生和情境。
最后,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了一项必需的技能,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教学的创新尝试。
三、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全面的计划和系统的培训。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1.持续进行培训:培训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新的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通过实践和反思,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素养和能力。
2.鼓励创新尝试:教师需要有勇气和胆识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教学的尝试,通过创新和实践,拓宽教育思路和教学手段。
3.增强互动和合作: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互动和合作,例如组织学习讨论、共享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进步。
4.开放思维,跨界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教师应该保持开放思维,跨领域学习和探索,拓宽知识面和能力素质。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专业发展与成长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教师信息化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教师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建议。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及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已经逐渐普及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依赖于课堂讲授,教师信息化教学则注重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教学方法,因此可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媒体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强调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全面地感知和理解知识。
2. 互动性。
教师信息化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网络平台和教育应用软件等工具,学生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实时交流和互动。
3. 个性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指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评估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师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能。
在实施信息化教学时,教师需要掌握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应用软件等技术工具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浅谈信息技术促教师专业发展(模版)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促教师专业发展(模版)浅谈信息技术促教师专业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群体面临着新的挑战。
通过在小学中广泛、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探讨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培训上应用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为今后持续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小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寻找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面向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
因此,人们往往把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称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简称“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时代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凸显,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目标包括: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术及教学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协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官方开始在文件中正式引入教师教育的概念,明确提出了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任务。
把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确立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教育信息技术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论文教育信息技术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成长【论文摘要】教师是学校的基石,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发展就面临着困难。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推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必须基于信息技术为背景的现代教育环境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给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文主要分两部分,从现代老师所面临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及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出发,总结出现代老师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
随着教师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教师大多数能对教育技术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且大多数教师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把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放在一边,依旧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问题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之所以教育技术知识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没被广泛的运用,是因为信息技术没有被日常化,因此通过分析当前信息技术下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让教师在信息技术下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人物,信息技术对培养教师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呢?如何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对老师的成长呢?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现在信息技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与传统的教育教学不同在于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者,担负着更多的角色。
不仅是信息技术的授课教师,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者。
在信息技术下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能力外,还需要不断成长具备综合素质:在知识方面,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教育技术知识等等。
在能力方面,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能力。
在专业情感方面,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 信息技术对教师成长的特殊作用如今,信息化作为核心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从产生到广泛运用使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浅谈信息技术新教师的成长策略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好地成长,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是每一位新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学习、实践和案例分析四个方面,浅谈信息技术新教师的成长策略。
一、教学1. 提升教学技能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掌握良好的教学技能,包括授课方法、教学组织、学生管理等方面。
新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也可以通过参加教学培训和研讨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注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新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体设备和软件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自学和实践,提升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技能,创造出更生动、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注重课程设计好的课程设计是一堂成功教学的基础。
新教师要注重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学习1.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信息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理论。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期刊,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专业培训,跟踪和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保持自己的学习能力。
2. 培养自学能力信息技术在本质上是一门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科,新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学会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获取所需的知识。
可以通过自学,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1. 积累教学实践经验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新教师要注重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参与校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参与科研和项目信息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科研和项目资源,新教师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教学项目,进行实践性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领域亦不例外。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本文将从教师信息化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促进教师成长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它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也给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教师信息化教学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网络课程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信息化教学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探索和尝试的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网络课程、开展在线讨论等方式,开拓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信息化教学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与全球范围内的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了解国际教育前沿动态。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够培养教师的跨文化素养。
二、促进教师成长的途径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不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系列促进成长的途径。
下面将从教师培训、知识共享、教研活动等方面探讨如何促进教师的成长。
首先,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帮助教师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与技巧。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内部培训,由具有信息技术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技术指导,提供实际操作培训。
其次,知识共享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搭建起一套教师知识共享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分享给其他教师。
浅析教育信息技术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论文摘要】教师是学校的基石,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发展就面临着困难。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推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必须基于信息技术为背景的现代教育环境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给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文主要分两部分,从现代老师所面临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及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出发,总结出现代老师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
【论文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成长
随着教师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教师大多数能对教育技术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且大多数教师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把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放在一边,依旧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问题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之所以教育技术知识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没被广泛的运用,是因为信息技术没有被日常化,因此通过分析当前信息技术下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让教师在信息技术下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人物,信息技术对培养教师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呢?如何有效的发挥信息
技术对老师的成长呢?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现在信息技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与传统的教育教学不同在于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者,担负着更多的角色。
不仅是信息技术的授课教师,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者。
在信息技术下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能力外,还需要不断成长具备综合素质:在知识方面,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教育技术知识等等。
在能力方面,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
和课程整合能力。
在专业情感方面,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 信息技术对教师成长的特殊作用
如今,信息化作为核心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
从产生到广泛运用使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信息技术不仅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给教师创造了更多更广的发展空间。
(一)巧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宽广。
与传统教育相比,学生只能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取知识,学习比较单一,而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就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扩宽了学生的眼界。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注重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信息技术给课堂的教学带来了生机,改变了原有的单一黑板粉笔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更生动。
同时扩宽了教师的学习途径,对教师也是重大的挑战,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这就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动力,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虽然有的老师讲课不错,但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效率不高,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搜索获取更多的资源,加强自身的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效率和质量。
营造一个教学的
互动新空间。
3. 当今信息技术下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教师信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益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个培养过程。
教师做为教育中的核心人物,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强大自身的能力,信息技术从产生到现在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一个教学大环境和趋势下,教师更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运用,适应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晓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素质结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1.(3):12-16
[2] 冯友梅.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电化教育,2101.
(4):69-73
[3] 钟十军.信息技术在名师成长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与应用途径[J].中国电
化教育,2010.(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