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第三周周测试卷(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下册语文周测与答案解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周测试题(三)命题批阅初一语文全体知识卷90分卷面分10分满分100分一、积存与运用(40分)1. 下列加红字的音、形彻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卓越(zhuó ) 元勋(xūn)白皙(xī ) 深恶痛绝(wù )B. 选骋(pìn) 筹划(chóu)赫然(hè ) 兀兀穷年(wù )C. 迭起(dié ) 暑名(shǔ )深邃(suì ) 气冲斗牛(dǒu)D. 涉猎(shè ) 迭起(dié )抹杀(mě ) 目别窥园(kuī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A. 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硕果B. 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别堪徙劳C. 大方淋漓别认为然惹人注目奠基D. 契而别舍死而后已至死别懈调羹3. 下列句子中加红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在这场演说竞赛中 , 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 口若悬河 ,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连日来 , 暴雨突击邕城 , 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 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 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 , 谁懂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 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 严打网络乱象 , 还青青年一具清朗的网络空间。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 , 这个地方绿化覆盖率大约 30% 左右。
B. 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 13 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 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 太阳能资源开辟利用的价值十分广大。
D. 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也许幸免不可能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5. 下列讲法别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讲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 , 作者臧克家 , 是我国现代闻名诗人 , 要紧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周周检题班姓名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两榀.()tī( )透牛犊.()遗shuāng( )Lín()选萦.()系万籁.()乾kūn()二、解释下列词语:初露头角:轩然大波:处决如流:凭轩涕泗流:摩天大楼:三、默写(根据原课文或诗词填空):1、山光悦鸟性,。
2、,老病有孤舟。
3、青山依旧在,。
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普性情,,。
6、前面是一条路,,,。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习()及()阖()竞日()龌龊()尝()之()乃()卒()2、翻译下列句子①太祖常劝以读书。
②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③普明日复奏某人。
④碎裂奏牍掷地。
3、从上文中找出赵普能“临政,处决如流”的原因。
4、课文怎样表现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5、选文的两段文字,主要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四、就如何学好语文为主题,请你以你的家长的身份,采访你的语文老师,设计三个问题来:1、2、3、五、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迪?请描写出一个古人勤奋学习的事迹来。
(200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周测(三)附答案姓名:班级:座号:分数:一、古诗默写。
(每句1分,共28分)1、《泊秦淮》 (杜牧),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2、《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4、《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闲敲棋子落灯花。
5、《竹里馆》(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晚春》(韩愈),。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逢入京使》中“,”是岑参对家乡、对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春夜洛城闻笛》中“,”是闻听笛声的游子被唤起的浓浓思乡情。
8、请把《木兰诗》最后一段(第七段)默写完整。
,。
,。
9、《爱莲说》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10、《爱莲说》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11、《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空1分,共22分)(1)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huáng kǒng( ),因为他是单干户。
(2)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huāng pì(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qǔ dì( )了。
(4)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jiàng gé( )为“货”,让老王运送。
(5)父亲老实hòu dao( )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
(6)他忽然xǐng wù( ),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7)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shǎng wǔ( )饭吃过了吗?”(8)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zì yán zì yǔ( )地感叹。
(9)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yán wài zhī yì( ),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周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菜畦.(jí)秕.谷(bǐ)人迹罕.至(hǎn)B.蝉蜕.(tuì)倜傥.(dǎng)磨刀霍霍.(huò)C.炽.痛(zhì)骊.歌(lí)鸡毛掸.子(dǎn)D.镐.头(gǎo)哽.咽(gěng)亘.古不变(g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轻捷捷足先登屏嶂重峦叠嶂 B.懊悔奥妙无穷讪笑来势汹汹C.狂谰夜阑人静渡过踱来踱去 D.泄气一泄万丈毕竟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有人对当局政府诬蔑这些学生是“暴徒”的无耻谰语..作了有力的驳斥。
B.自从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那些遭到伤害的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一碗温酒,两张热情相对的面庞,滔滔不绝的话显得有些语无伦次....,却都是妙语。
D.捺山的清明前新茶配上石柱山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在这起震惊世界的地铁起火事件都在显要位置做了详细的报道。
B.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电子手”,但因为它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做精细动作,所以远不能满足病人要求。
C.当上级决定把这次飞行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D.经过整改,让这个单位的生产计划以及科室人员的配置,都达到了上级的要求。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野草》,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文章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长篇叙事民歌成功的塑造了一位巾帼英雄形象,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7周周测卷:2-3单元阶段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测试内容:七上第2-3单元注意事项: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区域内。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小题。
一夜东风,连日细雨,不知什么时候风静雨止。
晨起看窗外,天地轻(lǒng)了一层白纱。
滴着雨滴的苦楝树,用黝黑的树权在空中作一幅写意水墨画,很江南很文艺,像远离故土的人午夜梦回时的一缕淡淡的惆怅,像红尘里蓬垢了身心的人心底深处的一缕泥香。
窗檐下的蛛网(zhù)蓄了一兜的钻石,每一粒都__________,每一粒都酝酿.着一个少女纯真的梦,每一粒都讲述着一个离人凄冷的故事。
鸟声穿过绿色的枝叶,穿过层层薄雾,扑进你的眉尖心上,耳朵被叮咚的泉水濯洗了一般,满世界都澄.澈清亮了,你甚至想采杏花似的,拣一篮来,去沿街兜售。
“深巷明朝卖杏花”,你卖的是(jiāo)_____媚的鸟鸣。
1.(3分)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轻(lǒng)(2)(zhù)蓄(3)(jiāo)媚2.(2分)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酿(A.liàng B.niàng)(2)澄(A.chéng B.dèng)3.(2分)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琳琅满目B.沁人心脾C.晶莹剔透D.金碧辉煌【答案】1.笼贮娇2.(1) B(2) A 3.C【解析】1.lǒng——笼,意为:笼罩。
zhù——贮,贮蓄:储存,积聚。
jiāo——娇,娇媚:姿貌、声音柔美动人。
2.酿——niàng,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初一级语文第四周周测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满分:60分)一、基础检测站(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绮.丽(yǐ)憩.息(qì)蹑.手蹑脚(l iè)B.恫吓.(hè)剽.悍(piāo)忍俊不禁.(jīn)C.引吭.(háng)窥伺.(cì)络绎.不绝(yì)D.滂.沱(páng)腼腆.(d iǎn) 怒不可遏.(è)2.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3分)A、蛰伏威慑招摇过市鞭长莫及B、袖珍遏止小巧玲珑重峦叠障(嶂)C、侮辱伫立孤苦伶仃怡然自得D、弥漫肆意因地制宜首屈一指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读完《自救手册》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D、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3分)A、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B、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
C、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D、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A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去掉“的雁回山”;C关联词使用不当,将“即使”改为“虽然”;D主语省略导致成分残缺,在“见了主人”前,加上“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3分)A.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得知后,给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大熊猫的死亡率。
B.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到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C.“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
第10周周测卷: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测试内容:七上第4单元注意事项: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区域内。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热忱.(shén)坍.塌(tān)干涸.(hé)拈.轻怕重(niān)B.戳.穿(chuō)派遣.(qiǎn)抽噎.(yē)刨.根问底(páo)C.栋.梁(dòng)狭隘.(yì)拣.选(jiǎn)哄.堂大笑(hōng)D.废墟.(xū)呼啸.(xiāo)滚烫.(tàng)悲守穷庐.(lú)2.(2分)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B.《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高贵品质。
C.《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D.《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时代一件往事的回忆。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
3.(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脚崴了留在教室里。
B.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写出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望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使游览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奇壮美。
D.立冬过后,在大桥旁的河滨公园里,一大片粉黛乱子草在风中摇曳,掀起一层层粉色波浪,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
第三单元周周清(一)[测试范围:第9、10课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14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伛.偻(yǔ)攥.着(zuàn)愧怍.(zuò)B.惧惮.(dàn)憎.恶(zèng)侮.辱(wū)C.孤孀.(shuāng)滞.笨(zhì)眼翳.(yì)D.疮.疤(chuāng)骷.髅(kū)诘.问(jié)2.用横线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烦琐辫子哀悼霹雳振悚深不可测肿帐镶嵌门框荒辟粗拙直僵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0·哈尔滨改编】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
(删掉“长时间”或者“一直”)B.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制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将“制造”改为“建造”)C.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将“热爱”和“了解”调换位置)D.通过老师的教育,使他端正了线上学习的态度。
(删掉“通过”或者“使”)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B.先去玩?还是先写作业?他犹豫不决。
C.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二、素养清(13分)5.(国学题)填空。
(6分)(1)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岑参在《逢入京使》中表现行者匆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黄冈语文学霸A+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周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35分)1. 看拼音,写词语。
(10分)kǒng bù _(恐怖)_ fěi cuì _(翡翠)_ chōu yē _(抽噎)_ dàn shēng _(诞生)_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_(精兵简政)_zhēng róng _(蒸融)_ kū wěi _(枯萎)_ yán jùn _(严峻)_ fěi tú _(匪徒)_ sī kōng jiàn guàn _(司空见惯)_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5分)(1)薄雾(bó√báo)(2)附和(hè√hé)(3)尽管(jǐn√jìn)(4)勉强(qiǎng√qiáng)(5)模样(mú√mó)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0分)(惊)天(动)地(张)灯(结)彩(能)歌(善)舞(万)象(更)新。
(1)含有近义词的词语是:能歌善舞。
(2)描写节日热闹景象的词语是:张灯结彩、万象更新。
4. 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
(改为夸张句)他的家乡是一个巴掌大的小镇。
(2)他非常着急。
(改为比喻句)他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3)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这是铁路干线。
(4)他完成了任务。
(扩句,至少扩两处)他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5)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改为陈述句)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二、积累运用(15分)1. 填空。
(10分)(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_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_,这样我们的队伍才会兴旺起来。
2. 按要求写诗句。
(5分)(1)描写春天的诗句:_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初一语文下第三周周测试卷(答案)
(星期日晚上8:20——9:15,满分60分)
班别:姓名:分数:
一.基础(20分)
1.默写(9分)
①谁家玉笛暗飞声,。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②,。
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③山际见来烟,,,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
④独坐幽篁里,。
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
2.词语积累(2分)
①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 人迹罕至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②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 人声鼎沸 )。
③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bó xué ( 博学 )的人。
④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shū shú( 书塾 )里去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C )(3分)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B.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使她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大。
C.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D.她那清秀、端庄的身姿,甜美、柔和的嗓音至今仍然回响在我的耳旁。
4.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
(1)
(2)
5.滨海中学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调查(调查人数:300)(2分)
调查结果统计:
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上表的调查结果:滨海中学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滨海中学具有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较少。
/滨海中学不具备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较多。
/滨海中学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做摘录笔记等好的阅读习惯。
)(信息概括准确,语言通顺即可)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 伤仲永(1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6分)
①世隶耕(属于)内容)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④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⑤父异焉(对......感到诧异)⑥卒之为众人(最
终)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 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
B. 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 借旁近与之./于舅家见之.
D. 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
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9,表现出超凡的才华,
,,又过七年后,
,他前后的巨大变化,不得不令人悲叹。
(用原文填空)(3分)
10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作者的看法来看,
不至也”。
(用原文填空)(3分)
(二)邴原泣学(10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童子何.泣(为什么)(2)故.泣耳(所以)
(3)欲书.可耳( 读书 ) (4)于是遂就.书(完成)
12、翻译句子。
(4分)
(1)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13、文中的邴原和老师,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分)
书塾老师为下一代无私奉献;邴原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12分)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4. 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2分)
百草园是五彩缤纷的乐园。
15.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中的“窜”能否换成“飞”?为什么?(3分)
“窜”简洁形象地表现了云雀的“轻捷”的特点。
16.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
(4分)
(1)拔何首乌
(2)捉蜈蚣
(3)按斑蝥
(4)摘覆盆子
17、文段运用了较多的修辞,选你感受深的一种,先摘出例句,指明修辞手法,再说说例句修辞的表达作用。
(3分)
示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岭、蟋蟀叫声的悦耳动听,表达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