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91.51 KB
- 文档页数:3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方法:高考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仍旧是高考语文中必考题目,那么在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方法中,高考扩展语句主要有什么样的技巧呢?
1.看清要求,弄清语体。
考生在做题时,要看清需要扩写的语段是什么语体,弄清其究竟是记叙性的、描写性的、说明性的,还是议论性的。
2.辨明情境。
准确识别题目中提供的具体情境及其所体现的具体氛围,扩写的语句要符合题目规定的情境。
3.明确重点。
准确把握题目中要求扩写的重点,不能偏离,更不能转移。
4.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这是扩写的灵魂。
要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情境,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将情境表现得具体而生动。
5.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在扩写的时候,除了运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之外,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这样,不但能使语段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扩展后的语段形象、生动。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学案一、扩展语句所谓扩展语句,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简单凝练的词、短语或句子甚至画面合理地扩充成几句话或一段话,使其意思丰富、形象、具体。
主要考查考生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且一般比较简洁、凝练。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也要符合试题要求。
主要题型有:(1)增添情节,补充细节;(2)突出场面,描绘景物;(3)描写人物心理;(4)添加论证,得出结论;等等。
扩展语句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1.添枝加叶法就是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的主干只是起单纯的陈述和支配作用,而句子的附加成分能起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
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1】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具体、生动、丰满。
翠鸟飞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结构非常简单。
句子显得苍白、单调,缺乏活力,如果给“翠鸟”加上定语,给“飞走了”加上状语,使人明白“什么样的鸟怎样飞走了”,这样句子就丰富多了。
答案示例:荷茎上那只有漂亮羽毛的翠鸟突然贴着水面像箭一样地往远处飞走了。
2.逻辑推理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逻辑思维,从而合理地推导出一定结论的类型。
这种类型的题目限制性较大,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出一种较固定的结论,难度较大。
例如:【例2】填写合适的语句,完成下面一段话。
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____________,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提醒人们在交朋友时,不要______________,而要____________。
在做这个题目时,我们可作这样的考虑:首先,要明白交换苹果是一个比方,是把抽象道理具体化、形象化,由“苹果”到“思想”,由“一换一等于一”到“一换一等于二”,道理是不断深化的,最后得出结论;其次,在填补时还要注意用词恰当,苹果、物质可以“交换”,但思想、精神则要用近义的“交流”。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3学案【导入新课】现代文阅读已成为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
从文体上看,高考现代文阅读一般有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两类形式的文章。
我们把文学作品阅读称为“大阅读”,把论述类文章阅读称为“小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包括科技说明文阅读、社科类阅读。
近年高考把小阅读能力的考查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这类试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考试大纲】的要求《考试大纲》将小阅读的考点分为两个能力层级: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理解能力:“重要概念”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
这些概念一般都有较丰富的内涵,有的还有特定含义。
“重要句子”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要注意其在文中所处的位置。
分析综合能力:其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词句理解和综合推断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了解小阅读的命题特点⒈题型特点共有三种方式,一、选择题,这是小阅读考查的主流,仍然受到命题者的青睐,2013年,有10套试卷完全设为选择题;二、选择题和主观题相结合,有7套试卷为此题型;三、完全采用简答题,如江苏卷。
⒉题量特点考查的试题多为3题,除广东卷为4题,上海卷为5题。
⒊选材特点其选材新颖,往往反应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研究 .十分关注时事热点,如城市文化发展、娱乐明星文化、日本核泄漏事故等,也非常关注传统文化,如中国文化、文艺理论、时间文化、建筑学等。
所选的文章具有权威性、大众性、文学性。
我们湖北近3年选材分别为:2011年梁思成《中国建筑的“文法”》,2012年冯友兰《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的方式》,2013年费孝通《乡土本色》。
高三导学案学科语文编号 1 编写人刘建涛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能记住《考试说明》对此项内容考查的要求及概念。
2、能说出考查的几种方式。
3、会分辨扩展语句的几种考查方式。
【重点难点】重点:能说出考查的几种方式。
难点:会分辨扩展语句的几种考查方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
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
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的要求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D。
2、概念:“扩展语句”,是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或词语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词序,不改变原句句型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增加分句,使句子结构更复杂,文意更丰富、更详尽的一种造句形式。
3、“扩展语句”的四种考查方式:①情景演绎式扩展: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②拓展式扩展:提供一句话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扩展。
③补写式扩展: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④添加式扩展: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语,要求考生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富。
二、基础自测请指出下列题目分别属于“扩展语句”的哪一种考查方式。
(A、情景演绎式扩展B、拓展式扩展C、补写式扩展D、添加式扩展)( )①对“她在上海南京路购物”这句话进行扩展,使其生动形象,不超过30个字。
( )②以“黄昏我海风”中的“海风”为重点,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进行情景描写。
( )③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正反论证法加以拓展。
( )④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
”语中贬大于褒,我很为它们鸣不平。
2021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考目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点阐释】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
“扩展语句”的命题形式主要有:(1)依照给定词语,连词扩充成句;(2)给出话题,丰富式或给出概括句,展开式;(3)给出主干,扩写式;(4)给出语句,续写或补写式;(5)依照情境要求,拟写广告词、标语、宣传口号、过渡语等。
“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的高考题型。
“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1)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2)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3)填充式概括(含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等);(4)新闻概写(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5)提取关键词;(6)图文转换。
【要点精析】1、扩展语句随着考试改革,扩展语句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形式,有的只给出话题,或给出中心句,或给出象征性的情景,要求进行更具体丰富生动形象明白的扩展。
本考点,呈隔年反复的态势出现,所占分值3—6分。
2、压缩语段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备考园地】一、语句扩展的具体方法1.添枝加叶法:就是给句子主干分别添加限制或修饰性的词语(定语、状语、补语),使之形象丰富的一种方法。
如:鼓声传到远方——鼓声像溪水,像暴雨,像白云,淌过草地,掠过村庄,飘过山岗,一直流到远方。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压缩语段学案【学习目标】“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①提取关键词。
②提取要点。
③下定义。
④(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⑤新闻类压缩等。
这类试题常常选自新近媒体上的文段,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精到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多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教材助读】压缩语段六法1.提取要素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记叙类材料。
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
2.摘取中心法这种方法要求考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
一般来说,新闻材料往往要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
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够抓住中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
3.分层提炼法针对语意比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总体概括,压缩成句。
例如,考点分解二“真题探究”题,以“京剧”开头,限定了语言组织的形式。
语段共有五句话:第一句介绍京剧的源起——徽剧;第二、三句介绍京剧的角色特点——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第四句说明京剧的舞台表演——程式化;第五句说明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绚丽多姿。
整合五句话的四方面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4.归纳合并法归纳合并法就是根据文段内容和题目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把所给语段中相同的词语或相近的内容逐一合并,压缩成一句话或几句话。
5.顺水推舟法顺水推舟法就是根据文段内容,对需要加入的衔接性语句,或者结论性的语句的信息,瞻前顾后,仔细揣摩其要义和意向,顺水推舟,进行归纳、概括。
6.去伪存真法有时候,一段新闻中包含的要点较多,但大多与题干无关,这就要求考生拥有“慧眼”,明辨“是非”,做到去伪存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九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教案新人教版《考试纲领》要求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E。
“扩展语句”是指依据题目所供给的语言情境,对指定的语言单位(词语或句子)进行扩展,使其内容更丰富具体,要旨更鲜亮突出,表达重生动形象。
扩展语句侧重考察联想和想象等发散思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
“ 压缩语段”主要考察考生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压缩语段”一般是对一段话或一个长句进行磨炼或归纳,使本来的段落或句子的要旨更突出,更明亮。
1.(2012·浙江高考)使用下边的词语写一段描绘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超出 60 字)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落2.(2010·湖北高考)请依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出50 字。
3.(2012·四川高考)下边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
请用一句话归纳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论,不超出15 字。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依恋晋室的心迹此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
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高慢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良,却也不是他自己所仰慕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良。
渊明还有极实质极平时的一方面,他到处都近来人情,保持着一个平时人的粗茶淡饭的风格。
4.(2012·山东高考)以“京剧”开头,归纳下边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出45 字。
京剧是徽剧在汲取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髓的基础上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亲密。
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与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暴豪迈,有的人机巧风趣,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区分出了净行和丑行。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扩展语句学案
【学习目标】
扩展语句: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表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
它或者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或者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扩充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
命题形式主要有四大类型:①句意丰富型,②意象组合型,③话题拓展型,④情景再现型。
【教材助读】
1.赞教师联
这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短短14字,竟然巧妙地运用了中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六个常见典故,且语意通畅,音韵和谐,毫无雕琢斧凿之痕,实属难得。
其联为: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
你能知道其中的典故吗?
答案西席:即“老师”。
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
故师曰西席。
”
桃李:喻指门生、学生。
桑梓:桑梓是桑树和梓树的合称,古人常常在庭院四周栽种这两种树,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
东坦:据《辞源》“东坦”条注:指女婿,为“东床坦腹”的略语。
龙蛇:比喻非常的人物。
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是喻指“非常的人物”,即有才干的杰出人物。
楷模:楷和模都是树名。
楷树,即黄连树,相传它生于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坟头。
模树,据传说生长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张“明德慎罚”、礼贤下士的周公坟上。
这两种树都因生长在圣贤的墓旁,其形状与质地又为人们所喜爱、钦敬,所以后人便把那些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可为师表的模范榜样人物称为楷模。
预习反馈:
1.(2012·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虽是初冬,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
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
【课堂探究】
学生活动1: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句意丰富型)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这个冬季的夜空比起前几年的时候要显得异常的清晰,能看见玻璃一样透晰的纹理。
天气也异常地寒冷,双手几乎要失去知觉,连交握着磨搓都是一种困难。
牙齿不受控制地上下打出快节奏的声音。
去年的现在,还是可以穿成这样穿街走巷的,而现在,连迈一步都可能没有力气,哪怕是偶尔吹起的风,都像要刮去脸上一层早被冻僵的皮,刺得人硬生生的疼。
【方法提示】本题可采用添加枝叶法。
就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增加定语、状语、补语等,从数量、范围、程度、状态、性质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形容、修饰、限制、补充,也可以增加时间、地点、人物等,使事情完整化。
学生活动2:以“斜风细雨”为表达重点,并辅以“小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按要求写一段话,不少于80字。
要求表现“忧郁”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恼人的小雨又在微风的吹拂下飘起来了,扑得行人的衣衫湿漉漉的,路边的小桥在斜风细雨中有些模糊,桥边的树好像笼上了一层细纱。
独自在长满小草的路上踯躅,任细雨打湿了衣裳,我的脸上流淌下来的仅仅是雨水吗?
【方法提示】本题可采用想象联想法,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想象联想出某种情景中的人、物的情状,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角度加以描绘,使内容丰富,表达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学生活动3: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
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方法提示】本题可采用博喻辐射联想法。
就是围绕某个中心意思,从各个角度加以联想设喻,呈辐式展开,以突出这一中心。
学生活动4: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有一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请你想象“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镜头,将其扩展成一段话,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细雨霏霏的早晨,江南水乡的小巷中,一个手提花篮的小女孩沿着青石板路叫卖着,那杏花瓣上几颗晶莹的水珠显得特别耀眼。
【方法提示】本题可采用细节刻画法。
诗词语言以含蓄隽永见长,如何把它们的深层内涵完美地传达出来,是训练扩写能力的一个切入点。
注意在扩展时对细节和环境氛围进行重点描写,抓住时间、地点、人物、情态等进行合理想象。
【当堂检测】
1.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展成一段话。
风很大。
要求:①不能直接用“大”等词语,只能用侧面描写的方法;②运用两种或三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7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阵风过后,地上的尘土全被卷起,在空中飞扬弥漫。
然后,一阵接一阵的风吼叫着,肆虐着,像发了疯,在地上寻找着什么似的,袭击着一切东西和所有的行人。
行人像喝醉了酒,东倒西歪,步履踉跄;骑自行车的被掀翻;道路两旁的柳枝横着飞过来,又飞过去。
2.扩写下面的句子,不少于40字。
吴老师对学生要求严,也关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吴老师对学生有着高度的责任感。
他从思想上、学习上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在生活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
吴老师爱中求严为真严,严中注爱为真爱。
3.以“创新”为中心内容,写一段话,要求组成排比句,不少于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一个人需要创新,一个民族需要创新,一个国家需要创新。
创新是事业的生命,创新才有前途。
4.从下面诗歌画线的两句诗中任选一句,扩展成一段话。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要求:突出原句重点,并且不改变原诗意境。
(不少于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风鸣两岸叶:风大起来了,两岸茂密的杨柳被狂风蹂躏着,在风中无奈地扭动着身子,树叶和着风声发出一阵阵呼啦呼啦的奇怪的声响。
(示例二)月照一孤舟: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中天,如水的月光从头顶泻下来,它无言地铺洒在我飘零寂寞的船头,清清冷冷一如铺地的寒霜。
【归纳总结】
1.存在问题:扩展内容不尽合理。
虽然试题一般都对扩展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定或提示,但有些考生还是感到无从下笔。
原因可能在于:①缺乏相关知识,或材料积累不够,对原题干内容难于进行合理的扩展;②缺乏必要的想象能力,③描写、特别是细节的描写能力较差,写出的文字可能不具体、不真实、不感人。
2.语言应用能力不够。
2.策略方法:(1)增加描写性内容,强化细节性特征。
描写可以使要表达的内容更具体、真切,从形象上丰富原文内容。
而细节描写可以使内容得到更为细致的描绘,有助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
例如,“他朝前走去”,可扩展为“他慢慢地直起身子,看了她一眼,转过头,一步一拐地朝前走去,走去……”。
这样扩展后的语句描绘了一个真切的情景,它像一个特写镜头,把“他”走去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2)突出情境的展现。
展现具体的环境,描写具体的情景和氛围,可很好地增强内容的表现力。
例如,“他给我拿来了一本书”,可扩展为“那天下着雨,他也没敲门,直接走了进来,递给我一本最新版本的《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语文》,淡淡地说了一句:‘这书挺好的,你可以参考参考。
’”
【问题拓展】
1.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假设推理法进行拓展。
示例:如果没有爱迪生999次试制灯丝的失败,就不会有他第一千次试制的成功;如果没有司马迁在仕途上的失败,就不会有他在史学上的辉煌的成就,……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2.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首句,运用因果论证法加以拓展。
示例: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在总结失败的教训之后获得的,失败带给我们不仅是伤痛,更多的是宝贵的经验,不敢面对失败的人或经历一次失败就退缩的人,那是永远看不到成功的彩虹的人。
害怕失败则是人生最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