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在妇产科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27
经介入血管内介入治疗在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初期妊娠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初期妊娠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初期妊娠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术后行B超下清宫治疗。
结果 18例患者血管内介入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一周清宫未出现大出血等情况,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在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初期妊娠,可有效避免患者手术痛苦和生命危险,又可完整保留患者的子宫,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瘢痕妊娠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指剖宫产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孕囊种植于剖宫产后疤痕部位,是较为少见的和较难处理的异常妊娠。
近年来,CSP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不及早治疗,在孕囊增大或人流刮宫可能引起子宫大出血、子宫穿孔,甚至休克,严重者会导致子宫切除。
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为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提供了有效、安全的治疗途径。
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子宫瘢痕部位初期妊娠患者,均行血管内介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初期妊娠患者18例,年龄29.3±2.9岁,15例患者有1次剖宫产史,3例患者有2次剖宫产史,本次妊娠距剖宫产术2-9年。
停经时间47-63天,平均45.6±11.8天,所有患者均因阴道不规则流血来就诊,血β-HCG 3500-41650mIU/ml。
目前依靠超声影像学检查对CSP的诊断率较高,可达88.89%[1]。
所有患者均符合CSP声像特点诊断标准:①宫内无妊娠囊;②宫颈管内无妊娠囊;③妊娠囊生长在子宫峡部前壁;④膀胱和妊娠囊之间肌壁薄弱。
所有患者阴道B超显示:孕囊或胎盘位于子宫下段切口瘢痕部位,与切口肌层无分界,孕囊与切口处血供丰富,子宫肌层菲薄,孕囊距浆膜0.6-1.0cm。
介入治疗在妇科子宫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附9例报告)
史小荣;李莉
【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36)6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妇科子宫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9例由不同原因引起妇科子宫出血性疾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介入治疗后均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既可免于子宫切除,又为肿瘤患者的进一步化疗赢得了时间及可能性,使患者及时得以救治.结论该方法为妇科种种原因引起子宫大出血提供了微创、快速、简便的止血方法.
【总页数】2页(P751-752)
【作者】史小荣;李莉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3;R454.9
【相关文献】
1.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附16例报告) [J], 倪才方;陈学仁
2.血管性介入治疗在急性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附44例报告) [J], 石教华;余开湖;杨德平;乐治文;王升忠
3.血管性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附7例报告) [J], 杨舒盈;宁园媛
4.卵巢动脉栓塞在子宫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J], 冯志鹏; 张建好; 韩新巍;
赵艳萍; 侯宇虹; 郭瑞霞; 李留霞
5.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附16例报告) [J], 李振中;毛明刚;李惠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发表时间:2016-04-07T10:08:53.2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作者:张冰[导读] 海伦市妇幼保健院针对妇产科大出血,使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好,能够为患者止血的同时,提升子宫保留率。
海伦市妇幼保健院 152300摘要:目的:对妇产科使用血管性介入治疗来改善大出血症状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方法:根据我院接收大的33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支持下的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一共进行了36次治疗。
结果:全部33例患者,其中插管失败1例,由于严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例,另外有3例患者采取2次介入治疗措施,其中1例绒癌患者由于复发大出血导致二次介入治疗失败,采取其他方法处理后痊愈。
采取介入治疗时,止血有效34次,占94.4%;2例子宫切除,占6.1%;一次栓塞止血率达87.9%。
结论:针对妇产科大出血,使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好,能够为患者止血的同时,提升子宫保留率,根据术后的随访来看,并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女性的生理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大出血;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妇产科的一些疾病会造成女性阴道大量出血,使用保守治疗方式无法给患者提供较好额治疗效果[1]。
我院2010年至2012年一共对33例阴道大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支持下的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就研究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3年我院选取了33例妇产科阴道大出血症状额患者来进行研究,最小患者是24岁,最大患者是37岁,全部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阴道大出血症状,为患者进行宫腔填纱、子宫按摩、药物促宫缩等治疗方式后,均无法控制出血情况。
1.2方法为患者进行补充血容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及抗休克等治疗方式,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的支持来为患者进行治疗。
妇产科疾病治疗与血管介入疗法摘要:血管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领域也日趋广泛得以应用,发挥着其他技术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56例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功血、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子宫肌腺(瘤)病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及持续灌注化疗的方法,发现了介入治疗异位妊娠能有效杀灭胚胎组织,栓塞破裂血管止血效果明显,且能保持输卵管通畅,减少清宫出血量;产后大出血、功血及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者,均在栓塞术后出血立即停止或明显减少。
关键词:介入治疗;妇科治疗;恶性肿瘤【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75-01放射性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通过导管等器材对各种病变进行治疗的一系列治疗技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介入疗法是有效治疗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子宫肌腺(瘤)病、功血、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该技术具有简便安全、快速有效、微创、有助于恢复生育功能等优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计对56例妇产科疾病患者采川血管介入性治疗,异位妊娠12例,其中3例输卵管妊娠,血及尿hcg检查均呈阳性结果,血hcg值10000miu/ml。
产后大出血3例,其中2例为双胎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均达2600ml。
以保守治疗无效;另1例为足月妊娠自然分娩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达2000ml,保守治疗无效。
子宫肌瘤6例,其中5例子宫单发肌瘤,肌瘤直径为5.3~8.2cm,1例子宫多发肌瘤,肌瘤最大直径3.0cm,患者均有经量增多,不愿手术治疗,要求介入治疗。
宫颈肌瘤2例,肌瘤直径分别为4.6cm和6.5 citi,出现局部压迫症状。
8例子宫肌腺(瘤)病均有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子宫呈球形均匀增大,质硬,局部突出触痛结节,子宫肌腺瘤平均直径3.6cm、病变肌层平均厚度为3.9cm,均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不愿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