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猪饲料转化率
- 格式:ppt
- 大小:263.00 KB
- 文档页数:32
猪场不同阶段猪保健用药方案猪场的猪保健用药方案需要根据猪的不同阶段进行制定,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场不同阶段猪保健用药方案。
猪场的猪保健用药方案主要包括预防疫病、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和增加生产能力等方面。
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猪场猪保健用药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仔猪期、生长育肥猪期、配种期和妊娠期、哺乳期、断奶期和肥猪转群期。
仔猪期是猪生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对仔猪进行保健和预防疫病非常重要。
在仔猪期,可以采用以下药物进行保健:1.疫苗注射:仔猪出生后,可以在几周内注射猪链球菌、猪瘟热、猪细菌性痢疾等疫苗,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2.抗生素预防:仔猪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预防并控制疾病的传播。
3.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给予仔猪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其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生长育肥猪期是仔猪长大到生长育肥阶段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阶段,猪场可以使用以下药物进行保健:1.生长促进素:给予生长育肥猪生长促进素可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2.抗生素预防:生长育肥猪容易患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3.口服蛋白酶:给予生长育肥猪适量的口服蛋白酶可以提高其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
配种期和妊娠期是母猪的关键时期,此时需要加强保健和营养补充。
在这个阶段,猪场可以使用以下药物进行保健:1.针对泌乳性疾病的抗生素和消炎药:妊娠期的母猪容易患上泌乳性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2.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给予妊娠期母猪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其免疫力和妊娠成功率。
3.妊娠促进剂:给予妊娠期母猪适量的妊娠促进剂可以提高其怀孕率和产仔数。
哺乳期是母猪给予仔猪哺乳的阶段,此时需要加强保健和营养补充。
在这个阶段,猪场可以使用以下药物进行保健:1.奶制品补充:给予哺乳期母猪适量的奶制品可以提高其乳汁分泌量和营养价值。
2.抗生素预防:哺乳期母猪容易受到内外寄生虫和细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规模化猪场生产与管理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请你设计一个年上市肉猪10000头的猪场。
如果设计技术指标中,母猪年产胎数2.2,配种分娩率85%,胎均产活仔10头,商品猪全期成活率90%,肉猪采用三阶段饲养, 各饲养阶段全部以周为节律全进全出…那么该场需要饲养(505)头基础母猪;投产需要引进后备母猪( 561 )头;如果采用本交2次配种,需要饲养(20)头成年公猪;如果采用2次全人工授精,需要饲养(2-4)头成年公猪;若哺乳期3周(断奶后原栏饲养一周),产房需要( 6 )个单元,每单元需要(21)个产栏;若保育期4周,保育舍需要( 5 )个单元;若肉猪全期23周龄出栏,生长育肥舍需要( 15 -16)个单元(或栋舍);满负荷生产每周需配种( 25 )头母猪。
2.本场饲养的种猪品种有(大白)、(长白)、(杜洛克),它们分别来源于(加拿大)国、(加拿大)国、(中国台湾);核心线又可称为(曾祖代)线(场),主要生产(纯种猪),二元母猪线又可称为(祖代)线(场),主要生产(二元杂交母猪)猪;若配种分娩率85%,胎均产活仔10头,全期成活率90%,那么每条生产线满负荷每周配种(17)头,产仔( 14 )窝,死亡数( 14 )头;每条线合理的存栏猪数中,其中基础母猪( 331 )头,基础母猪中妊娠母猪( 210-255 )头、断奶空怀母猪(21)头3.最常见的杜长大杂交组合中,其母本是(大白),原产地(英国)国;第一父本是(长白),原产地(丹麦)国;终端父本是(杜洛克),原产地(美国)国。
目前,你所了解的国内外最知名的杂交配套系还有( PIC )、(迪卡)。
4.符合下列条件的种猪可以淘汰:后备母猪( 8 ) 个月龄以上不发情的;断奶母猪(2 )个情期以上不发情的;老龄母猪( 7 )胎次以上的,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 9 )头的5.后备猪进场后要按月龄、分批次做好(限饲优饲)计划、(免疫)计划并予以实施;后备猪( 6 )月龄以前自由采食,( 7 )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一月或半个月优饲;后备母猪发情记录从( 6 )月龄时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2-3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引入后备猪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 )、(小苏大或维力康)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支原净)、(泰乐菌素)等;外引猪的有郊隔离期( 40 )天以上; 后备母猪的初配月龄须达到(7.5)月龄,体重达到(110)K g以上6.以下方法可以刺激诱导母猪发情:(换栏)、(饥饿或优饲)、(公猪催情)、(与发情母猪混养)、(注射激素)、运动等7.发情鉴定最佳时间是当母猪(饲后半小时)时进行;最佳方法是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母猪的主要发情表现有:(外阴红肿)、(互相爬跨)、(压背不动)8.正常发情猪的配种间隔:经产母猪,上午发情,(下午)配第一次,(次日上午)配第二次,(下午)配第三次;下午发情,(次日上午)配第一次,(下午)配第二次,(第三日上午)配第三次;推迟发情的母猪及复发情的母猪,要(早)配;参照“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原则;母猪断奶后一般(4-7)天开始发情;发情周期(21)天左右;妊娠期(114)天左右9.不发情母猪可对症使用(氯前列烯醇)、(绒促素、排卵素)、(孕马血清或PG600)等外源性激素10.对妊娠母猪分三段区进行饲喂和管理:妊娠前期的喂料量为(1.8-2.2)/天/头, 中期的喂料量为(2-2.5)公斤/天/头,后期的喂料量为(2.8-3.5)/天/头;产前一周开始改喂(哺乳)料;妊娠母猪临产转入产房前猪体冲洗消毒,并同时体外(驱虫)。
饲料转化率计算公式
饲料转化率是饲料消耗与动物产出之比,是衡量饲养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可以反映饲料利用效率,为养殖生产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因此,正确的计算饲料转化率尤为重要。
计算饲料转化率的公式为:
饲料转化率 = 饲料消耗量÷ 动物产出量
其中,饲料消耗量指饲养期间用于养殖的饲料总量,动物产出量指饲养期间养殖的动物的总重量或者加工后的产品总重量。
如何正确计算饲料转化率呢?
首先,需要准确测定饲料的消耗量,包括饲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信息。
在测定饲料消耗量时,需要注意统计时间,例如单日、单周或者单月等。
其次,需要准确测定动物的产出量,包括动物的体重、数量和产出产品的质量等信息。
在测定动物产出量时,需要注意统计期间和计算方式,例如平均值、总量等。
最后,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单位,例如Kg、吨等,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饲料转化率的计算结果,通常越低越好,因为它说明在单位饲料消耗下,养殖生产的产出越多,饲料的利用效率越高。
但是,饲料转
化率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动物品种、饲料成分和养殖方式等,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
总之,正确计算饲料转化率对于提高饲养效率、降低成本、增加
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饲养生产者应该加强对饲料转化率的学习和掌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养殖效益。
猪饲养标准七大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长发育指标、营养需求指标、环境条件指标、饲料品质指标、饲养管理指标、疫病防控指标和肉质指标。
1. 生长发育指标:生长发育指标主要包括猪的体重、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猪的生长发育状况,为饲养者提供调整饲养管理的依据。
例如,在育肥阶段,猪的日增重应达到500克以上,饲料转化率在3:1以下。
2. 营养需求指标:营养需求指标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猪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体重、不同生产目的下,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饲养者应根据猪的实际需求,合理搭配饲料,确保猪的营养均衡。
3. 环境条件指标:环境条件指标主要包括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等。
猪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15-25℃)和湿度(60%-70%),空气质量应符合卫生标准,光照应充足。
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4. 饲料品质指标:饲料品质指标包括饲料的口感、营养价值、安全性等。
饲料应具有良好的口感,营养价值要满足猪的营养需求,同时饲料中不应含有有害物质。
饲养者应根据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饲料品牌和类型。
5. 饲养管理指标:饲养管理指标主要包括饲养方式、饲养密度、饲料投放量等。
饲养方式应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需求进行调整,如哺乳期母猪应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
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拥挤,饲料投放量要根据猪的体重和生长速度进行调整。
6. 疫病防控指标:疫病防控指标包括疫苗接种、疫病监测、消毒措施等。
猪场应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发现疫情要及时隔离治疗。
同时,猪舍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卫生。
7. 肉质指标:肉质指标主要包括肉色、肉质、口感等。
优质的猪肉色泽红润,肉质紧实,口感鲜美。
饲养者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良品种,提高肉质。
猪饲养标准七大类指标体系涵盖了猪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环境条件、饲料品质、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肉质等方面,为饲养者提供了科学的饲养依据。
育肥猪350斤400斤料肉比,育肥猪一般容易出现哪些问题350斤到400斤的育肥猪的料肉比一般在3.5-4:1之间。
养好育肥猪要注意的事项:把育肥猪分类来饲养,每头猪占饲养面积1平方米左右;可以对猪进行去势,方便进行管理,饲料转化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注意及时驱虫防治寄生虫对猪生长造成影响;还要主要科学合理的喂食,残留的饲料要及时清理。
一、育肥猪350斤400斤料肉比1、育肥猪在200斤以后生长速度会变慢,一般育肥猪处于350斤至400斤的时候其料肉比在3.5-4:1之间,饲养到400斤很不划算。
2、养好育肥猪要注意的事项:(1)合理的密度:可以把体重接近、类型接近的猪放在一起养,把公猪和母猪分开养,把体态较弱或者有病态的猪挑出来单独养,每头猪占饲养面积大约1平方米左右。
(2)注意去势:去势就是阉割的意思,对于育肥猪来说,不管公猪还是母猪,都需要去势,去势后的猪在性方面没有了需求,方便进行管理,饲料转化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猪肉的品质也会更好。
(3)驱虫:避免寄生虫对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造成影响,在注意及时驱虫。
(4)饲养方式:不要频繁更换饲料,保持稳定的饲料品种,喂食的时候要少食多次,残留的饲料要注意及时清理。
(5)饲养环境:猪舍保证良好通风,温度和光照充足,及时打扫猪舍卫生,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二、育肥猪一般容易出现哪些问题1、容易出现的疾病(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该病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特征是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
(2)猪丹毒:该病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皮肤上会形成大小不同的紫红色疹块。
(3)猪肺疫:该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急性或者慢性经过,急性的时候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呼吸变的困难。
2、如何防治(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加强管理的,定时打疫苗,氟苯尼考是目前控制本病的有效药物,可以注射或者拌在猪饲料里喂药。
肥猪的饲料配比方法
肥猪的饲料配比是肥猪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以保证肥猪的健康和生长速度。
以下是肥猪的饲料配比方法:
1. 确定肥猪的生长阶段:肥猪的生长阶段分为生长期、肥育期和成熟期。
不同阶段的肥猪需要不同比例的饲料。
2. 确定饲料成分:饲料的成分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根据肥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确定饲料成分。
3. 计算能量比例:肥猪每天需要的能量占总饲料的比例为40%-60%。
4. 计算蛋白质比例:肥猪每天需要的蛋白质占总饲料的比例为16%-20%。
5. 计算维生素和矿物质比例:肥猪每天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占总饲料的比例为2%-3%。
6. 配置饲料:按照以上比例配合各种饲料,例如玉米、豆粕、鱼粉、骨粉等。
7. 定期检查:每周检查肥猪的体重和健康状况,根据情况适量调整饲料配比。
注意事项:
1. 饲料的质量必须要保证,不要使用过期或者变质的饲料。
2. 饲料的配比一定要合理,不要含有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免对肥猪的健康造成影响。
3. 饲料的摆放和储存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饲料干燥、通风
和卫生,并定期清洁饲料仓库。
4. 饲料的变化要慢慢进行,不要突然更换饲料或者改变配比,以免对肥猪的消化系统造成不适。
《家畜饲养学》全套精编复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2、非必需氨基酸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4、蛋白质净利用率5、理想蛋白6、瘤胃氮素循环7、过瘤胃蛋白 8、蛋白质降解率9、必需脂肪酸10、消化能(DE) 11、代谢能(ME) 12、净能(NE)13、常量矿物元素 14、微量矿物元素 15、佝偻病16、骨质疏松症 17、可利用磷 18、饲料转化效率19、消化率 20、综合法21、析因法22、维持 23、维持需要量24、日粮能量浓度25、孕期合成代谢26、蛋白能量比 27、代谢体重28、能量饲料29、蛋白质饲料 30、浓缩饲料二、填空题1、粗蛋白质%=N%×( )2、粗纤维由( )、( )、( )三种物质组成。
3、无氮浸出物%=100%-( + + + + )4、生长猪需要( )种必需氨基酸。
5、雏鸡需要( )种必需氨基酸。
6、目前在猪、鸡配合饲料中通常添加的氨基酸有( )、( )两种。
7、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猪、鸡是以淀粉形成的( )为主;草食动物以粗纤维形成的( ) 为主。
8、泌乳母牛日粮中粗饲料比例提高,瘤胃内的( )酸比例提高,使乳脂率( )。
9、提高母牛乳脂率的措施,在饲料供给方面(1)( );(2)( )。
10、必需脂肪酸包括( )、( )、( )三种不饱和脂肪酸。
11、1兆卡(Mcal)=( )兆焦(MJ);1兆焦=( )兆卡(Mcal)。
12、家禽饲养标准中能量用( )体系;猪饲养标准能量体系是( )和( )兼用。
13、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能量选用( )体系。
14、生产净能(NEp)=代谢能(ME)-( )。
15、占体重( )以上的矿物元素为常量元素;占体重( )以下的矿物元素为微量元素。
16、常量矿物元素包括( )、( )、( )、( )、( )、( )、( )等七种。
在猪、禽日粮中通常添加的微量元素有( )、( )、( )、( )、( )、( )等六种。
17、生长畜禽日粮中钙与磷的比例应为( )。
肉猪各阶段最佳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肉猪各阶段最佳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阶段体重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24-36日龄 6.5-10kg267334 1.2537-56日龄10-20kg468766 1.6457-88日龄20-40kg655 1386 2.1189-124日龄40-70kg741 1911 2.58125-158日龄70-90kg765 2555 2.5324-158日龄 6.5-90kg653 2800 2.3989.小中猪料添加3-5%脂肪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同时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率;夏天在哺乳母猪料添加3-5%脂肪可可减少因采食量下降导致的能量供应不足,增加乳汁分泌,提高仔猪断奶重,减少母猪失重,缩短发情间隔。
90.哺乳母猪每天维持需要2kg,另外每头小猪加0.3kg;母猪哺乳期平均采食量5kg。
91.在正常情况下:小猪28日龄体重一般7kg; 35日龄体重一般10kg; 60日龄体重一般20kg; 80日龄体重一般30kg; 120日龄体重一般60kg.肉猪耗料表阶段日龄饲养天数体重料型每天耗料阶段耗料所占比例哺乳期1-2828天7kg乳猪料0.1kg2kg1%保育期29-4921天14kg仔猪料0.6kg12kg5%小猪期50-7930天30kg 小猪料1.1kg33kg14%中猪期80-11940天60kg中猪料2.0kg80kg33%大猪期120-16041天90kg 大猪料2.8kg115kg47%合计160天242kg100%500头母猪规模猪场年饲料用量表猪别每头耗料量头数饲料量(kg)所占比例%哺乳母猪250500125000 4.3空怀母猪8050040000 1.4妊娠母猪62050031000010.6哺乳仔猪210700214000.7保育仔猪1210300123600 4.2小猪331010033330011.4中猪801010080800027.5大猪11510000115000039.2公猪90020180000.6后备24016048000.2合计2934000100。
猪不同日龄的料肉比对比表
猪料肉比是指育肥猪增加的猪肉重量和需要消耗的饲料重量之比,不同生长阶段的料肉比数据如下:
1、24-36日龄:料肉比为1.25:1;
2、37-56日龄:料肉比为1.64:1;
3、57-88日龄:料肉比为2.11:1;
4、89-124日龄:料肉比为2.58:1;
5、125-158日龄:料肉比为2.53:1。
一头200斤的肉猪生长期为150-165天左右,其在不同阶段的料肉比如下:
1、在仔猪早期,需要全价配合饲料20斤左右,含有2-4斤左右的教槽全价配合料;在仔猪后期,需要全价配合料60斤左右。
2、在育肥早期,需要全价配合料140斤左右;在育肥后期,需要全价配合料240斤左右;在仔猪育肥,生长速度分别为250-500斤
/天*头,450-900斤/天*头。
3、仔猪断奶的关键期在21-28天之间,体重约为15斤左右,这一时期可用全价配合料4斤左右。
4、在保育期可用全价配合料约20斤左右,料肉比为1-1.4:1;在仔猪后期,料肉比约为1.6-1.8:1,期间可用全价配合料约60斤左右。
5、在育肥前期,料肉比约为2.0-2.4:1,期间可用全价配合料160斤左右;在育肥后期,料肉比约为2.6-3.2:1,期间可用全价配合料280斤左右。
6、在母猪生长过程中,最适合的料肉比为2.6-3.0:1,每个阶段进行换料时都需要6天左右的平稳过渡期。
一般一头种猪每年需要全价配合料2000斤左右。
饲料转化率计算方法1 饲料转化率的概念及意义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io,简称FCR)是指饲料用量与动物体重增加之间的比值,也称饲料消化率。
其计算公式为:FCR = 饲料用量÷ 增重量饲料转化率是决定畜牧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数值越小,表示同等体重增长所需的饲料越少,从而达到节约饲料、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因此,饲料转化率可以作为评价饲养管理和饲料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
2 影响饲料转化率的因素饲料转化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因素:不同品种动物的饲料消化能力不同,部分品种在饲料利用率方面具有优势。
(2)营养因素: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较为显著。
营养水平不足或者营养过剩都会对饲料转化率产生不良的影响。
(3)环境因素: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条件能够促进动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
(4)管理因素:饲养规范、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也会影响饲料转化率。
饲养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3 饲料转化率的计算方法计算饲料转化率需要统计饲喂期间的饲料用量和动物增重量。
对于均衡饲料配合的饲养模式,可以按照每头动物每日饲喂量,统计饲喂期间的总饲料量;对于自由饲料摄取的饲养模式,则需要更为精确地测定饲料摄取量。
在计算动物增重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指标。
对于繁殖母畜来说,应选择猪仔出生体重和断奶体重之间的增重量,因为这段时间里猪仔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而对于肉猪来说,则应选择起始体重和出栏体重之间的增重量。
计算饲料转化率时,应注意区分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效益。
一般而言,猪仔期(出生至28天龄)、断奶期(28天龄至56天龄)和育肥期(56天龄至出栏)的饲料转化率都有所不同。
4 如何降低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
因此,降低饲料转化率也成为畜牧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饲料转化率名词解释猪生产
饲料转化率是指在动物饲养过程中,衡量动物消耗饲料与生长
增重之间的关系的指标。
在猪生产中,饲料转化率是指每单位饲料
投入所产生的猪肉增重。
通常用于评估饲料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成本。
饲料转化率的计算公式为,饲料转化率 = 饲料消耗量 / 猪肉增重量。
此指标对于养猪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
和经济效益。
从生产角度来看,饲料转化率的优化可以帮助养猪场降低饲料
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养猪场的盈利能力。
通过监控和改善饲
料转化率,养猪场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饲料投入量,避免浪费和提
高养猪效率。
从营养角度来看,饲料转化率也反映了猪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
收利用能力。
优化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对饲料的消化吸
收率,从而改善饲料转化率,确保猪只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保持健康生长。
总之,饲料转化率在猪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
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也与猪的营养健康息息相关。
因此,养猪场需
要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营养配方优化来不断提高饲料转化率,以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