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好高中语文
- 格式:pdf
- 大小:167.51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作者:曹铭珍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22年第02期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群文阅读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集中性、关联性及目的性,对于阅读教学有着积极影响作用。老师可以围绕一篇课文或是相同主题,展开类似课文集中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拓展知识学习,提高阅读学习效率。老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起重要引导作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与阅读量,让阅读教学效果最大化。那么应该如何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呢?
一、选择合理的群文阅读主题 群文阅读主要是指读者围绕一个或者多个主题,选择类似题材、写作风格等课文集中阅读。这些课文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主题相同或相近,从而能够让读者从一篇阅读素材中掌握如何去对类似素材进行阅读、理解,结合相同主题去联想思考、理解文中的情感与中心思想,从而达到增加阅读量,提高自主阅读、理解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高中语文老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选择合理的群文阅读主题,能够联系多篇阅读素材,引导学生群文阅读,才能让教学效果达到预期。
以教学《沁园春·长沙》为例。该作品是毛主席1925年秋所作。長沙对于作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毛主席人格形成重要影响地,是作者初期革命活动中心。故地重游,见到秋景,不禁回忆起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作者借助秋景抒写出了其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应用群文阅读教学,以“纪念伟人毛主席,回顾经典诗词”为主题去阅读毛主席的经典诗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一代伟人毛主席的经典诗词《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答友人》等,引导学生去阅读伟人诗文,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作者的生平以及《沁园春·长沙》教学内容、阅读方式去深入理解不同时期作者的心路历程、家国情怀,从而了解伟人不平凡与艰苦奋斗的一生。
群文阅读离不开阅读主题,随着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自主阅读能力、思考能力都比较成熟,老师可以通过明确阅读主题的方式,推荐相关阅读素材,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类似阅读素材,并结合课文内容、主题内容,自主阅读、理解、思考问题。
语文类教学方法及措施高中(最新)语文类教学方法及措施高中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措施:1.重视课堂导入: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导入方式,例如故事、图片、视频等。
2.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的学习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3.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高中语文的重要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日记、作文、诗歌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注重课堂互动:课堂互动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与学生互动。
5.注重课堂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测验、作业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注重文化教育: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还包括文化的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7.注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来辅助教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措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主编的《语文教育学》把讲授法的作用归纳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科学方法;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谈话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讨论和思考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3.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与措施对于刚刚上岗不久的、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进行课堂诊断时不能有过多的要求,更不能有过多的批评与不满。
诊断者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鼓励和期待,要灵活变通,尽量找到执教教师的亮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与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与措施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要遵从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诊断者要尊重授课教师,在没有经过全面的了解前不能不负责任的贸然进行评论和批评。
诊断者在进行听课前和听课后要全面了解执教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目的以及过程中渗透的教学理念。
诊断者只有全面了解有关整堂课的动态,才能做出全面、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诊断与评价,从而对执教老师提出有用的建议与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应该具有激励性对于刚刚上岗不久的、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进行课堂诊断时不能有过多的要求,更不能有过多的批评与不满。
诊断者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鼓励和期待,要灵活变通,尽量找到执教教师的亮点。
对授课过程中确实存在的问题,诊断者应该以商讨的语气,或者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教师自己发现问题,并与之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要因人、因场合而异诊断依据的标准要根据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场合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是一些随堂课和农村语文教师的课,诊断要相对降低要求;对于一些省级、市级层次的示范课、展示课等,诊断所依据的标准相对较高一些,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要透彻、公开。
另外,如果听课、讲评场面大、听课教师比较权威时,诊断者要预先跟授课教师打招呼,让其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提问题时要委婉,多提一些探讨性的问题,使执教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要求自己,并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2高中语文教学方法1.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可以自由发挥的课程,教学形式可以多样,而不应该拘泥于一个套路,比如在讲授古典诗词时,笔者采用朗读式与鉴赏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确保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以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
2.激活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任务、提供预习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背景和基本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突出学生主体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5.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例如视频、音频、图片等。
6.及时反馈与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7.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是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
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主体性、多媒体资源、反馈与调整、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在教学中感觉有不少的自信,也有许多困惑,通过分析,感到有自己的原因也有语文学科的原因,也有学生一方面的问题,现在就此展开分析与讨论。
一、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努力让学生去理解我们讲解的那些散文、古文、小说,我们的学生在我们不厌其烦的讲解中到底收获了什么?这个只有学生才有发言权。
当你慷慨激昂地要把那些伟大而宏远的目标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时,学生很激动,很兴奋,似乎从老师的描绘中发现了什么哥伦布的新大陆似的;而当老师要把这些目标跟他们的学习实际联系起来的时候,要求他们做些切实可行的工作时,他们的兴奋与激动很快就跌落到冰点。
好像我们老师所说的这些必须做的事情是在跟他们过不去,是在增加他们的工作难度。
当你反复在提醒学生要注意自己的书写,反复告知他们要注意理解别人的作文题意时,他们似乎总是从左耳进,右耳出,他们总是漫不经心地做这些本来是属于他们分内的事情,总觉得教师的提示与告知是有点多余的。
可是每次写作,每次的考试,每次的表达他们总是在犯曾经犯过的那些错误,似乎犯错误是他们的必需。
写错别字,看错题目,写作文偏题,很正常嘛,老师你干嘛这么着急?有时当你在热情洋溢地评点学生的作文,在肯定他们的精彩优秀之后,提醒某些学生得注意某些不该出现的问题:或者语言表达的不当,或者逻辑关系的混乱,或者选材的不合适。
我在那里热情洋溢,而有些可爱的学生居然拿出其他学科的作业,在那里安稳地做着。
你问他怎么啦?他会反问老师,你讲的那些失误,我没有。
二、解决困惑的对策1.明确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中伴生了一种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结果是教师被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在阅读过程中,只有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产生意义建构时,才能形成阅读者的个人意义。
帮助学生建构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这是让学生走进课文,感受生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