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各门派字辈
- 格式:docx
- 大小:20.12 KB
- 文档页数:8
道士道号大全100个1.平阳子:即沈静圆,明朝著名道士,全真龙门派第五代宗师2.清阳子:3.不虚子:即李真果,又名李正果、彭泽风。
是全国闻名的高道,也是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4.青霞子:即苏元朗,魏晋时期道士5.玉阳子:王处一(道教全真七子:之一)6.玉真子:刘玉(1257~1308)为元初净明道的革新者7.潇云子:即刘宗占,道家学派,8.空林子:即林燕兰,文怀沙关门女弟子:,著名诗人、作家9.菩真子:道士10.翠玄子:即石泰,全真派南五祖之一11.涵虚子:即朱权,明朝宁献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12.玄玑子:13.复阳子:即赵真嵩,明朝著名道士,全真龙门派第六代宗师14.碧虚子:即陈景元,著名道教学者,道教隐宗妙真道宗师15.鑫元子:道士16.守中子:即李哲玄,唐朝著名道士17.洞阳子:即刘道明,元代武当山道士18.云莱子:即叶云莱,元代武当派道士19.碧虚子:即陈景元,北宋道士,道教重玄哲学流派的重要人物20.邱明子:即李跃冉,道家学派。
21.天宁子:22.陵源子:即伍止渊,近代道教全真派道士23.冲虚子:即张正常,正一派第四十二代天师24.飘涯子:即黄世真,全真教龙门派第31代玄裔弟子:25.东樵子:即岳崇岱,沈阳太清宫方丈,第一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26.莫平子:道士。
27.幽云子:祖姓林师赐道名信玄为全真邱祖龙门正宗25代玄裔弟子:28.灵武子:29.惠车子:《列仙传》中人物30.云龙子:著名隐士,风水大师,著名风水讲师31.天仙子:32.药沫子:即王云锁,道家学派。
33.广微子:即张与材:(?-1316)道教正一派第三十八代天师34.栖真子:华阳真人35.玄青子:36.天阳子:俗姓许,道名诚辉,全真龙门24代玄裔弟子:;安徽寿县人,现为中国丹道网主编,陕西天竺山清修道长37.长生子:刘处玄(道教全真七子:之一)38.虚玄子:即孙碧云,道教名人39.真一子:即彭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40.顾云子:41.禅灵子:42.青峰子:43.东瀛子:即杜光庭,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44.云中子:云中子:是元始天尊门下,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武当道教教派一览武当道教教派一览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无明显宗派辨别。
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致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
其明显的门派辨别,应自南宋和金元对峙之时开端。
分属全真、正一两大道派的全真派、上清五龙派、正一派、清微派等,长期在武当山传道授徒。
这些道教派系固然教义有别,但在尊崇真武这一点上是共同认可的,而且不同水平的交融是其主流。
全真派亦称全真教、全真道。
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
金大定七年(1167年)陕西咸阳人王喆,即王重阳创建。
主张三教合一。
教旨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祖先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
该派主要典籍有《道德清净经》、《船若心经》、《孝径》等。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汪思真来武当山五龙观开山传宗,授徒百余人。
正一派亦称正一道,是道教符箓各派的总称。
原为五斗米道,东汉末张陵所创,后尊张陵为天师,故亦称“天师道”。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合流。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后嗣张与材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符箓,即龙虎山、阁皂山、茅山。
尔后但凡道教的符箓各派统称正一道。
主要奉持《正一经》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
该派汉末后传入武当山,明代曾为武当山的主要道派。
上清派东晋时创建。
起初传播于江南一带。
自陶弘景以后,该派主要在江苏茅山地域活动,故亦称“茅山宗”。
上清派以《黄庭经》为主要内修理论,称《大洞经》、《雌一五老宝经》和《太上素灵大有妙经》为“道者三奇”,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
北宋时,武当山就有上清玉仙观,但由于典籍埋没,北宋以前上清派在武当山的传承状况,无可考。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茅山清真观道士孙寂然登武当山,兴复五龙诸观庙宇,以上清五雷诸法传授弟子,擅长符箓驱邪,遂构成“五龙之派”,该派以武当山五龙观为主要传授活动场所,所以也叫“上清五龙派。
道教宗派传承考略及与正一道授箓的关系*导读:道教宗派的形成,始于宋元之间。
在此之前,方仙道、五斗米道、南北天师道虽然也有师徒传承,但尚未形成有组织,有字辈的道教宗派的形成,始于宋元之间。
在此之前,方仙道、五斗米道、南北天师道虽然也有师徒传承,但尚未形成有组织,有字辈的宗派。
那时的宗派其实类似于战国时期的学术流派。
唐宋时,由于全国性的修宗谱活动消然兴起,苏东坡、欧阳修发明了字辈传承谱系。
这一方法也为道教所吸收。
到宋、金、元时期,道教各宗枝及山、坛等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宗派。
主要有五大教派,即:正一派、全真派、真大道派、太一道、净明道。
以上五派、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兴起于北方;正一道,净明道则兴盛于南方。
正一派通称符箓派,有三山符箓之称,即龙虎山正一派,又称天师道、龙虎宗。
尊张道陵为始祖,历代世袭传承;樟树阁皂山的开山始祖乃葛玄,传灵宝法箓。
称灵宝派;江苏茅山上清派尊魏华存及三茅真君,其实际的开山祖师应为陶弘景。
南昌西山净明派尊许旌阳为祖师。
据考证,该派实际形成于南宋时期,实际开山祖师应为何真公。
全真派由王重阳于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在山东宁海立全真庵,创立全真教。
全真派主张三教合一,其规戒类似佛教,不娶妻室。
这一派主要活动于中国北方。
而在此之前,有张伯端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在浙江天台山作《悟真篇》,先丹鼎之学,后发展成全真派南宗。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赐封35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至此江南三大符箓道派统归天师统领,史称三山合一。
但其时各大道派仍各自授徒,有各自的字辈。
全真、正一两大道派又衍生出很多的小宗派,据李养正先生考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共有86个有字辈传承的宗派。
其实这86个字派都是由五大教派分化而成的,有的可能是同一道派师徒传承,但活动的区域不同的分支。
比如混元派就有两支,字辈不相同;清徽派有七支,字辈也不相同。
以张天师为始祖的正一派又派生出正乙派共九支,字辈也各不相同。
龙虎山字辈表龙虎山位于江西省丰城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道教名山。
作为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龙虎山深受道教信仰的人们的敬仰和崇拜。
而在龙虎山的道教传承中,字辈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什么是字辈表?字辈表是指在某个家族或宗族中,按照出生时间顺序排列并记录下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名字和字号的表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象征。
字辈表则是记录了同一个家族不同时间出生的成员们的字号,以此来表明他们在家族社会中的层级和地位。
在龙虎山的道教传承中,字辈表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凡是在龙虎山修炼道教的人员,基本上都会在加入道教门派后被赐予一个宗族字号。
而在道教组织中,只有拥有字号的人才能够成为一名正式的道教信徒。
二、龙虎山字辈表的历史与背景龙虎山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光武中兴时期。
在隋唐时期,龙虎山道教已成为全国著名道教圣地,各路名师辈出。
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会有自己的字号,作为人们代表自己身份的一种符号。
因此,在龙虎山的各个分支道派中,也都保留有自己的字辈表。
根据历史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龙虎山的道教传承曾一度断绝。
后来,由八仙中的“都尉”石拄宾重修龙虎山道教,恢复了龙虎山道教正统。
新修道教的庙宇中,大量记录了道教信仰人员的字号信息。
而这些记录,正是龙虎山字辈表的来源。
三、龙虎山字辈表的尊崇与传承在龙虎山道教传承中,龙虎山字辈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份记录家族或宗族历史、性质和地位的表格,才使得一代代的龙虎山道教信徒能够在道教中保持着血脉相连的联系。
在龙虎山的道教传承中,每个道派和宗族都会拥有自己的字辈表。
而这份表格不仅是对家族历史和性质的记录,同时也是这些家族的传承和发展的见证。
因此,在字辈表中出现的每一个字号,都承载着无限的历史和文化的沉淀。
四、结语字辈表作为一份记录家族或宗族历史、性质和地位的表格,在龙虎山的道教传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凡是在龙虎山修炼道教的人员,都需要拥有一个宗族字号。
龙门派简介全真龙门派是全真道最主要也是最兴盛的一个支派,由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所创,因邱处机曾隐修陇州龙门(今宝鸡市)山,故取名“龙门”。
龙门派奉其为开派祖师。
龙门派教义思想承全真道教祖王重阳之传,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至清代王常月中兴,力图恢复全真初宗,强调真功真行,以持戒为基,见性为主;闵一得进一步融摄儒佛,开“龙门方便法门”,以三教同修,修身寡过。
“惩忿窒欲、融汇儒佛、遵行戒律、勤练内丹”,此四者大体上是现今龙门派最基本的修炼观点。
全真龙门派百字辈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未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心,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全真龙门历任掌教真人暨传戒大律师龙门启教真君长春邱祖师而下第一代赵道坚第二代张德纯第三代陈通微第四代周玄朴第五代张静定第六代赵真嵩第七代王常月第八代谭守诚(字心月)第九代詹太林第十代穆清风(字玉房)第十一代朱一和(字自明)第十二代袁阳举(字清举)第十三代王来怀(字却尘)第十四代白复礼(字照图)第十五代程本焕(字香岩)、张本悟(字寿山)第十六代张合皓(字朗然)第十七代张教智(本字合智,一宇慧生)第十八代吕永震(字干初)、孟永才(字豁一)第十九代张园璇(字耕云)第二十代高明峒(字云溪)第二十一代陈至霖(字钟干,号毓坤)第二十二代,王理仙第二十三代,傅宗天[1997年于四川青城山羽化归真]第二十四代李诚玉清代时期由武当紫霄宫张宗填道长传武当玉虚宫李诚玉道长为龙门派第二十四代掌门.李诚玉道长生于大清光绪年间, 2003年2月14日凌晨仙逝。
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派第27代高字辈玄裔弟子活动守则
自2011年12月3日弟子拜师后,通过几次活动,总结了大家一起活动的各种现象,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弟子活动守则,务必请每个弟子按守则执行。
1.活动通知
每次活动会提前通知,通知由老大来发送,老大有其他事宜不能尽职,就由老二或者其他弟子替代发送。
通知用发短信形式或者网上传播形式,每位弟子在收到信息后,必须予以回复。
2.守时准时
每次活动都会提前通知,每位弟子必须按照通知时间准时到达,若没有按通知要求回复并说明不能来及晚到(确认几点钟到),视为乐捐对象,捐助明堂100元,并向准时到的师兄们作揖道歉。
3.活动经费
3.1 敬奉明堂
作为老君爷的每一位弟子,敬奉是必需的。
每个月每一位弟子捐助100元,主要用于每月初一、十五供奉明堂的供品和供香,以及如有活动到茶馆集合的茶钱。
至于,平时弟子到茶馆办事,捐助费用按自己心愿随意。
每月28号茶馆风水课的费用,按茶馆规定执行。
3.2师父专题授课
在以后每位弟子的修行道路上,师父会安排时间专题授课,如仅为授课,不涉及其他费用,每次授课按茶馆的上课收费每位80元付费。
3.3 大型活动
每次活动,按照平均分摊原则。
每次活动费用,在发通知时说明本次活动每位弟子的预缴费用,方便的话可以每位弟子事前转帐到专用账户,也可在报到时缴纳。
不参加的弟子不负担费用。
费用结算后多退少补。
4. 专用账户
由大师姐陈高姞到银行开启活动经费专用账户,帐号如下:。
武当玄武派的简介武当玄武派是现存武当山众多门派中的一支,玄武派是武当山的本山派系。
武当山的主神是玄武神,玄武派由此而生,武当山原名太和山,参上山,为火山,玄武神为水神,唯水能克火,此山有"非真武而不足当之"之意,故改名:"武当山",随着玄武神的显赫,武当山的知名度也就越来越大,而后便成玄武神的代名,甚至取代了玄武神的知名度,为此,在"玄武派"传至第十二代时武当山又诞生了"武当派",此时武当山大量的道人都皈依于"武当派""玄武派"从此暂时断传。
此后武当山高道倍出,从而又出现在了如:"武当清微派"、"新武当派"、"武当榔梅派"、"武当三丰派"、"武当龙门派"等十几个派系。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玄武派的简介。
武当玄武派介绍武当山原名太和山,明朝时由于皇家对于武当山和张三丰推崇,称武当为'太岳',名位在五岳之上,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其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
'武当山人称"仙室",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为中原道教的活动中心,为此中道教各教派诞生之后均相继传入武当,至使武当为成为了一个多派系同修的场所。
改革开放以后,宗教政策得到了落实,武当各派也恢复了传承,为了使武当各派能在武当和蔼相处、共同发展,同时也是便于武当道教协会的总一管理,一九八九年九月九日,武当道教协会经研究决定,恢复"武当玄武派",当时距分派辈的方法是,武当玄武派承接原第十二代,继第十三代为承接的第一代,续承武当玄武派的第一代为玄武派第十三代弟子,第二代(一九八六年正月初一至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三十日为第二代)为玄武派第十四代弟子,再后五年一代排列,由武当道教协会统一收徒。
我国古代道教五大门派,你知道是哪五大门派吗?道教是我国多神宗教,它在道家思想理论基础上,以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在古代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我国古代道教有五大门派分别是1、正一道正一道是在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在龙虎山所创,自称是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所以称之为张天师,其教也叫天师道。
每来的弟子要交五斗米,方能能入教所以也叫五斗米道。
据《明史方技传》记载,天师道的道士大都是专持符箓,祈雨驱鬼。
2、全真道全真道,在金代初年由王喆创建。
王喆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立全真庵,创立全真教。
此教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王重阳认为: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以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
全真道的教规与正一道不同,不娶妻室,不茹荤腥,出家道士,一般多住观内,以清修炼养为主。
3、真大道真大道,刚创建时叫大道教,创始人刘德仁,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本名大道教。
刘德仁宣称在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的一天,一位须眉皓白的老者驾青牛车,从家门口路过,摭《道德经》要言授之,并嘱其:善识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
刘德仁立下九条教规:一曰视物犹己,毋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静;四曰远势力,安贫贱,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弈,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刘德仁要求道众“世守之”。
为执行教规,大道教中直到元末还设有刑具,听狱讼如公堂。
4、太一道太一道由卫州(河南卫辉)萧抱珍,在金熙宗天眷年间创建,最初,萧抱珍只是在家传教,后信徒日益增多,乃于县东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后扩展至山东,河北一带,弟子们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宫,万寿宫等,发展迅速。
其教主要传太一三元法录,祈禳呵禁,治病驱邪等为内容,最后并入当时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
正一道教基础知识(二)正一道教主要宗派(一)正一道教的主要宗派1、道教宗派的形成时间据道传相关资料记载,道教宗派的形成,始于宋元之间。
在此之前,方仙道、五斗米道、南北天师道虽然也有师徒传承,但并未形成有组织有字辈的宗派。
唐宋时期,由于全国性的修“宗谱”活动悄然兴起,先辈们发明了“字辈”传承谱系,这一方法也为道教所吸收,到宋、金、元时期,道教各宗、山门、宗坛等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宗派。
2、道教形成时期主要有的宗派因宋元时期形成的宗派逐渐统一,道教宗派主要分有五大教派系即:正一派、全真派、真大道派、太一道、净明道而全真派、太一道、真大道派兴起于北方;正一道、净明道则兴盛于南方(二)三山符箓1、符箓派是什么,三山是哪三山在道教传承中,正一派通称“符箓派”,也有“三山符箓”之称,即龙虎山正一派(又称“天师道”、龙虎宗)。
尊张道陵为始祖,历代世袭传承。
樟树阁皂山的开山始祖为葛玄,传灵宝法箓,也称“灵玉派”江苏茅山尊魏华存及三茅真君,其实际开山祖师应为陶弘景。
即上清派,也称“上清经箓派”南昌西山尊许旌阳为祖师。
兴起南宋,即净明派。
2、什么叫“三山合一”,“三山合一”始于哪个朝代南宋时期第35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至此江南三大符箓道派(正一派、灵宝派、上清派、净明派)统归天师统领,史称“三山合一”。
但其时各大道派仍各自授徒,有各自的“字辈”传承。
3、道教的24治是怎么回事,分布在哪些地方24治是道教创教之初设立的教务活动中心,即管理道教事务的机构,为祖天师张道陵所创。
后为嗣师张衡,系师张鲁所充实和发展,后期发展到28治以应28宿之正炁。
24治主要分布于川西、川北一带,分为上八治(阳平治、鹿堂山治、鹤鸣山治、漓沅山治、葛璝山治、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中八治(昌利治、隶上治、涌泉治、稠稉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盖治),下八治(云台山治、浕口治、后城治、公慕治、平刚治、主簿山治、玉局治、北邙治),每治均有道领,称“都功”,由“祭酒”管理。
科普古今道系(门派分类)一览正一1.天师道(龙虎宗)(现分台湾和大陆两支)2.净明道(忠孝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3.茅山以及其分支法教(茅山支派繁多,少部分正宗,假的多。
)4.清微派(著名雷法派系,上海,台湾都有所传)5.神霄派(著名雷法派系,现已基本不独立活动,基本并入大宗派)6.天心派7.西河派8.南宫宗(符箓派系,)9.灵宝派(又称阁皂宗)10.东华派11.闾山派12.排鼓橹教13.太一教(虽归正一,但规定道士必须出家,)14.梅山派全真1.龙门派(支派为丹台碧洞宗、金山派、西竺心宗等)2.华山派3.清净派4.遇仙派5.随山派6.南无派7.嵛山派8.隐仙派(三丰派)如果按照道教学理的划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这五大类。
如果按照地区的划分: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
等十个大类。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道家创始人来划分:尹喜派(关尹)、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少阳派(王玄甫)、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十二个大类。
如果按道门来划分: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二十四个大分类。
在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上: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派另有: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道教派别的划分法。
道教各门派字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道教各门派字辈正一道三山滴血五十字法派字辈
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
至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
冲汉通元蕴,高宏鼎大罗。
三山愈兴振,福海涌洪波。
穹窿扬妙法,寰宇证仙都
注:三山指龙虎山、茅山、合皂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明派传承字辈谱
天德高无量,照明自古今。
玄元闻见处,总合圣贤心。
道德宏清静,法源广大成。
东汉有章数,功果保忠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微仙宗百字辈谱
清微派传承久远,派别不是很清楚,很多道教门派都自称清微派,以下列出清微各派字辈,谨供参看。
一、
守德崇用福一清季祖真永高常正静圆通宗本恒
金鼎结大丹长生造化中与天同无极法嗣继犹龙
赤明阳和日太焕碧玉宫华夏兆臻弼彦度紫垣东
云衢听仙韵芝裔实蔚丛千代归黄道诚维求元动
遇缘蓬莱会山人智慧兴续传奥妙理支演万古风
二、
思道景守以自清德振绍顺继敏宗志启弘宸拱先智
慧显祝延永成功合荣圣教证玄琮义理开明万法通
至静常存真一处虚心怡朗性圆融
三、
思道文德时自奇守真存正继雍熙
从演妙法承宗惠百世调理嗣汉技
四、
思道文德时自奇守真存正继雍熙
玉兴智慧延广衍培祝隆新锡佑之
五
思道大应久悟日仕普济真元
玄良宜崇文智明镜广报宏思
六、龙虎山正乙门下天师清微派:
冲汉通玄蕴高宏鼎大罗仙源愈兴振福海启洪波
天师张虚静真人,系江西庞虎山信州人。
留传天师,宣统元年仲春,重续二十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门派的百字辈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守,
未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华山派的百字辈
至(志)一无上道,崇教演全真,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
嘉祥宗泰宇,万里复元亨,清静通玄化,体性悟诚明,
养素守坚志,虚灵慧业生,希贤遵秘法,慎修保纯贞,
敬谨规良善,默功毓秀英,勤能扶世运,积久大丹成,
永建根基厚,仙瀛书盛名,圆满光华照,云天庆上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随山派的百字辈
思道明仁德,全真性复常,景高和礼义,嗣信守忠良,
裕谦贤旅泰,宗友茂惟祥,盛益希诚朴,玄元世永昌,
金木万古续,智慧保宁光,圣体通三界,广大演自清,
志虚空教化,月盈妙中黄,用功悟仙号,丹书现荣阳,
行满乾坤秀,圆融衍相逢,莲开龙虎诏,超升崇利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无派的百字派辈
道本崇真理,玄微至妙仙,立在云霄上,功成必有名,
大教明清静,宏演德惟良,悟元旋光性体,一志复圆融,
冲寿通旅泰,了然衍注兴,中和宗正巧,智慧化全家,
新友圣书诏,炼就宝金丹,裕谦常礼义,慈行满乾坤,
龙虎广修理,模照永遐龄,山川千古秀,盛希守忠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嵛山派的百字辈
清静无为道,至诚有姓名,金石功知巧,通此加地仙,
玄冲宗义德,茂演教宏元,中和真法永,智慧保神全,
恭敬成希盛,璞福世康宁,莲开丹书鉴,广大复圆融,
旅泰万古续,常义现荣阳,洁渊威锦量,行满卯惟祥,
未修空妙瑞,阐言守忠良,虞悟容之回,朴极献崶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门岔枝金山派百字辈
玄至一无上,天元妙理生,体性浮空坐,自然是全真,
常怀清静意,合目得金丹,道高扶社稷,留名万古传,
宏扬开大化,正法度贤宗,温良恭俭让,宽仁慈善容,
潜心存本位,密念守规中,勤修延寿命,内息润黄庭,
安义黍珠成,凝照慧光灵,冲举云霄外,永与太虚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清派传法字辈
混靖希景守汝玄志宗道大天得惟自尊克崇祖德光绍真应
师宝友嗣永仁世昌公存以敬有子必承能思继本端拱一成
元复其始精清纯如载启先觉钦敬淡文灏演精信神涵湛持
性定龙顺念受明特懋嘉丙锡福广春禔云章缉叶绪悉瑶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当玄武派字辈:
宣渊一道志,求德振常存,照应通玄理,微希太景成,
武当兴法派,惟仙尊之宗,大岳气自然,五龙呈祥烟,
玉虚宏图展,三丰丹技传,南岩捧圣真,紫霄永吉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丰派字辈
玄元通道居端静,白鹤乘虚向自清,师资月圆皈志礼,-身中抱一管丹成,
太上渊微入妙园,凌云星朗贮壶天,功候到日方许就,始悟真言信可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一、马珏,字通宝,号丹阳,留传「遇仙派」,谱系为:
「自元来正志,冲寿成仙丹,忠靖得礼义,孑然见朝天。
致虚端笃悟,本理淳全玄,清微通大化,真常合妙言,崇教和法本,守仁有功夫,恭敬明智慧,圣体立遐龄,宏应演音信,高复显祥光,诚慈惟黄贵,金木会黄逢,云升龙虎交,嗣希直用行,荣茂乾坤秀,莲开卫室兴。
」
二、谭处端,字长真,留传「南无派」,谱系为:
「道本崇真理,玄微至妙仙,立在云霄上,功成必有名,大教明清静,宏演德惟良,悟元光体性,一志复圆融,冲寿通旅泰,了然卫望兴,中和宗正巧,智慧化
全家,新友圣书诏,炼就宝金丹,裕谦常礼义,慈行满乾坤,龙虎广修下,摸照永遐龄,山川千古秀,盛希守忠贤。
」
三、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留传「随山派」,谱系为:
「思道明仁往,全真性复常,景高和礼义,嗣信守忠良,裕谦贤旅泰,宗友茂为祥,盛益希诚朴,玄元世永昌,金木万古续,智慧保额光,圣体通之界,广大演自清,志虚空教化,月孟妙中贡,用功悟仙号,丹书现荣阳,行满乾坤秀,圆融卫相逢,遭开龙虎诏,超升崇利享。
」
四、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留传「龙门派」,谱系为: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卫自宁,唯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贡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行满丹书诏,月苏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
五、郝大通,字太古,号文宁,留传「华山派」,谱系为:
「至一无上道,崇教演全真,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嘉祥宗泰宇,万里誾元亨,清静通玄化,体性悟诚明,养素守坚志,虚灵慧业生,希贤遵秘法,慎修保纯贞,敬谨规良善,默功毓秀英,勤能扶世运,积久大丹成,永建根基厚,仙瀛书盛名,圆满光华照,云天庆上升。
」
六、邱处一,字精通,号玉阳,留传「嵛山派」,谱系为:
「清静无湿首,至诚有姓名,金玉功知巧,通此加地仙,玄冲宗义德,茂演教宏元,中和真法永,智慧保神全,恭敬成希盛,璞福世康宁,莲开丹书鉴,广大复圆融,旅泰万古续,常义现荣阳,洁渊威锦量,行满卯惟祥,未修空妙瑞,阐言守忠良,虞悟客一回,朴极献崶馥。
」
七、孙不二,号清静散人,留传「清静派」,谱系为:
「全真通玄理,大道德无为,性合灰尸解,只此百功夫,虚静明常应,宏仁守至诚,嗣教宗元化,悟本自遐龄,保命登云针,妙中演洞清,超升广智慧,三界永康宁,长存修万古,行满法光明,勤用生利益,金木续乾坤,丹书祥速现,普照瑞龙麟,高上神未泰,炼成运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