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派第27代高字辈玄裔弟子活动守则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1
出堂是指道教弟子或信徒正式从师学道或皈依道教的一种仪式。
在出堂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确定出堂时间:出堂时间一般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或道教节日,也可在其他日子出堂,但必须避开忌日。
2.准备相关物品:出堂时需要准备香烛、纸钱、鲜花、果品等供品,以及道袍、道帽等行头。
3.端正心态:在出堂前要保持心态端正,对道教有正确的认识和信仰,尊重和信仰祖师爷、本尊。
4.认真学习:在出堂后,要认真学习道教经典和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道行。
5.遵守戒律:作为一名道教弟子,要遵守道教戒律和清规,保持良好的道风道貌。
6.注意形象:在出堂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举止,保持道士或弟子的形象和威仪。
7.尊重仪式:在出堂过程中,要尊重仪式和程序,按照规定的步骤和礼仪进行。
8.祈求保佑:在出堂仪式结束后,可以祈求祖师爷、本真主持公道教事业、保佑自己修行顺利、福慧双增。
以上是出堂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道士道号大全100个1.平阳子:即沈静圆,明朝著名道士,全真龙门派第五代宗师2.清阳子:3.不虚子:即李真果,又名李正果、彭泽风。
是全国闻名的高道,也是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4.青霞子:即苏元朗,魏晋时期道士5.玉阳子:王处一(道教全真七子:之一)6.玉真子:刘玉(1257~1308)为元初净明道的革新者7.潇云子:即刘宗占,道家学派,8.空林子:即林燕兰,文怀沙关门女弟子:,著名诗人、作家9.菩真子:道士10.翠玄子:即石泰,全真派南五祖之一11.涵虚子:即朱权,明朝宁献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12.玄玑子:13.复阳子:即赵真嵩,明朝著名道士,全真龙门派第六代宗师14.碧虚子:即陈景元,著名道教学者,道教隐宗妙真道宗师15.鑫元子:道士16.守中子:即李哲玄,唐朝著名道士17.洞阳子:即刘道明,元代武当山道士18.云莱子:即叶云莱,元代武当派道士19.碧虚子:即陈景元,北宋道士,道教重玄哲学流派的重要人物20.邱明子:即李跃冉,道家学派。
21.天宁子:22.陵源子:即伍止渊,近代道教全真派道士23.冲虚子:即张正常,正一派第四十二代天师24.飘涯子:即黄世真,全真教龙门派第31代玄裔弟子:25.东樵子:即岳崇岱,沈阳太清宫方丈,第一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26.莫平子:道士。
27.幽云子:祖姓林师赐道名信玄为全真邱祖龙门正宗25代玄裔弟子:28.灵武子:29.惠车子:《列仙传》中人物30.云龙子:著名隐士,风水大师,著名风水讲师31.天仙子:32.药沫子:即王云锁,道家学派。
33.广微子:即张与材:(?-1316)道教正一派第三十八代天师34.栖真子:华阳真人35.玄青子:36.天阳子:俗姓许,道名诚辉,全真龙门24代玄裔弟子:;安徽寿县人,现为中国丹道网主编,陕西天竺山清修道长37.长生子:刘处玄(道教全真七子:之一)38.虚玄子:即孙碧云,道教名人39.真一子:即彭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40.顾云子:41.禅灵子:42.青峰子:43.东瀛子:即杜光庭,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44.云中子:云中子:是元始天尊门下,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道家朝拜礼仪9个注意事项图文演示
1、澄心存神,敬对祖师。
全身放松,两目平视,双臂自然下垂,中指与裤缝对齐,两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
2、两手结太极阴阳印(男左女右,即女子右手在上,男子左手在上),举至眉际(一般高以不超过眉际为度),(见下图)。
道家朝拜礼仪
道家朝拜礼仪
3、左手放于心窝(见图三),同时右手下行,腰徐徐下蹲;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央(见下图)。
道家朝拜礼仪
4、左掌向下,覆盖于拜垫中央右手之上,与右手交叉成十字窍门天下www.qmTx3. com两手按于拜垫中央后,两膝随即跪下;同时整个身体拜下,额头平贴于地面(见下图)。
注意跪拜时勿抬臀,而是全身俯伏如灵龟状。
道家朝拜礼仪
道家朝拜礼仪
5、左手拾起,依前放于心窝处,同时右手按住拜垫将身撑起,头与两膝离垫起身。
6、两手仍结太极阴阳印,同前举起额前(见图一)。
此为一礼。
7、如是三次,是为三礼(如遇重大场合,则为九礼,名曰“大礼”)。
8、三礼完毕,结印弯腰,垂至膝前(见图二),同时退后一步,两手结印再次举至额前,此为“谢祖师”。
如是礼毕。
道家朝拜礼仪
演礼者:武当三丰派十六代、全真龙门派二十八代玄裔弟子胡鹏飞。
道家拜师礼仪流程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拜师礼仪则是道家文化中的重要仪式之一。
在道家传承中,拜师礼仪被视为传承和发扬道家文化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道家文化和思想,还能够增强人们的自我修养和修炼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道家拜师礼仪流程。
第一部分:前期准备1.寻找合适的师傅在进行道家拜师礼仪之前,首先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师傅。
在选择师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师傅必须是真正懂得道家文化和思想的人,并且具有较高的修炼水平。
(2)师傅必须有愿意教导弟子的心态,并且能够给予弟子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3)师傅与弟子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且彼此尊重、理解。
2.了解拜师礼仪在确定好师傅后,接下来需要了解拜师礼仪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咨询师傅或者向其他有经验的道家信徒了解。
3.准备礼品在进行拜师礼仪时,需要准备一些特定的礼品,以表达对师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常见的礼品包括:茶叶、香烛、道家经典书籍等。
第二部分:正式拜师仪式1.祭祖在进行正式拜师仪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祭祖仪式。
这是因为道家文化中非常重视祖先和先贤,认为他们是道家文化传承的源头。
在祭祖仪式中,弟子需要向自己的祖先和先贤表示敬意,并且请他们保佑自己在修炼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
2.行礼在完成祭祖仪式后,弟子需要向师傅行礼。
这个过程中弟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行礼时要站直身体,并且双手合十放在胸前。
(2)行礼时要低头示意自己对师傅的尊重。
(3)行礼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和拜师的目的,以示诚意。
3.师傅点化在行完礼之后,师傅会点化弟子,告诉弟子如何在修炼中更好地遵循道家文化和思想。
这个过程中师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师傅应该对弟子进行真正有益的指导和启示,让弟子更好地了解道家文化和思想。
(2)师傅应该根据弟子的具体情况而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并且要注意言传身教。
4.交换礼物在点化完成之后,弟子需要向师傅赠送礼物,并且接受师傅赠送的礼物。
虚灵山人的简介虚灵山人是原中国著名房地产营销机构、中国最具合作价值房地产服务商、中国十佳商务策划咨询机构--智帝中国集团董事长,在房地产营销策划领域具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是全国商务策划师专家顾问团房地产策划专家,《金牌策划》策划专家团专家,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策划专家委员。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虚灵山人的简介。
虚灵山人中国江西省万年县关帝庙住持。
上海市闵行区道教协会理事。
湖北省赤壁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暗派第40代人字辈高功法师,职号:崇道。
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派第26代玄裔。
原智帝中国集团董事长。
虚灵山人的人物经历虚灵山人是原中国著名房地产营销机构、中国最具合作价值房地产服务商、中国十佳商务策划咨询机构--智帝中国集团董事长,在房地产营销策划领域具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是全国商务策划师专家顾问团房地产策划专家,《金牌策划》策划专家团专家,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策划专家委员。
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房地产策划专家,中国10年1993-2004)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50人,2003年度中国十大杰出策划师等诸多称号。
二OO五年在湖北省九宫山敕建瑞庆宫出家。
拜上信下善曾道长为师。
二OO七年挂单湖北省赤壁市武侯宫常住。
并于三年后担任副住持。
二O一O年担任道家国际养生院院长。
二O一一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大道观道教全真高功音乐学习班结业。
并于同年七月在陕西省华山玉泉院高功法师拨职。
二O一二年九月担任湖北省赤壁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同年十一月又兼任上海市闵行区道教协会理事。
二O一三年开始筹建江西省万年县关帝庙。
并担任此庙住持。
同年十月在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研习道教符箓并结业。
二O一四年二月在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研习道教符箓中级班结业。
虚灵山人的凡心观尘心若在。
道永随。
--记万年关帝庙主持宋崇道道长缘起。
草长莺飞,人间五月天。
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依旧掩盖不住初夏的气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处身这样五彩缤纷的城市,如果说修行总觉得很遥远。
全真龍門派第七代龍淵子宋常星真人《道德經講義》一宋常星真人,号龙渊子,山西人,为全真道龙门派第七代弟子。
于顺治六年(1649)参加科举考试,被钦选为探花,在朝廷供职三十余年,先后担任国史馆总裁、都察院都御史、兼经筵讲官、侍读学士,于康熙十八年(1679)告老还乡,专修清静无为之道二十余年,内功圆满,特著《道德经讲义》,大约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由其子宋家廉进呈康熙皇帝。
从其经历可以看出,宋常星是在致仕还乡后的晚年加入全真道,成为龙门派弟子。
道祖宝诰志心皈命礼随方设教。
历劫度人。
为皇者师。
帝者师。
王者师。
假名易号。
立天之道。
地之道。
人之道。
隐圣显凡。
总千二百之官君。
包万亿重之梵炁。
化行今古。
着道德凡五千言。
主握阴阳。
命雷霆用九五数。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御制道德经讲义序伏惟大道。
玄理幽深。
神妙感通。
觉世度人。
超万有而独尊。
历旷劫而不坏。
先天地而不见其始。
后天地而不见其终。
夫道由心得。
经以印证。
朕皇考顺治元年。
奠定神州。
偃武修文。
六年开科选贤。
殿试三甲。
山西举人宋龙渊。
钦选探花。
该员在京供职三十余年。
勷赞中枢。
公正体国。
康熙十八年。
致仕还乡。
专修清静无为之道。
又历二十载。
内功圆满。
特注道德经讲义一书。
兹由其子宋家廉现供职太常寺少卿进呈御览。
朕久欲效黄帝故事。
访道崆峒。
今得此项讲义。
崆峒之言。
悉在是矣。
爰道德经。
自历朝以来。
注释是经者。
无虑数十百家。
虽众说悉加于剖析。
而羣(群)言莫克于折衷。
朕素钦前国史馆总裁。
都察院都御史。
兼经筵讲官。
侍读学士元老故臣宋龙渊所注道德经讲义。
其言洞彻。
秘义昭融。
见之者如仰日月于中天。
悟之者如探宝珠于沧海。
因此特命锓梓。
用广流传。
凡宗室皇胄。
暨文武臣工。
均皆敕读。
果能勤诚修习。
获最胜福田。
永臻快乐。
敕书为序。
以示将来。
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八日题于御书房。
考证经注序太上道德经。
岂易言哉。
虽玄门之精奥。
其实修齐治平之理悉备焉。
与吾儒之成己成物相表里者也。
道本无言。
匡常修,字和阳,别号“一道人”,全真道金山派高道。
祖籍山东省胶县,生于公元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自幼喜习武好道,8岁开始学拳并学医,青年时代曾在胶县一带行医、经商,也兼教武术。
因见社会黑暗,世事艰难,29岁时投奔崂山白云洞出家修道。
白云洞属道教全真金山派,该派开山祖为明代的孙玄清道长。
孙玄清原为全真龙门派道士,因遇武当内家拳祖师张三丰授道法及拳技,得其精髓,欲世代弘扬光大,独树一帜,遂于崂山明霞洞创立全真金山派。
至匡常修继承衣钵,已是第二十一代。
匡常修,全真道金山派高道。
祖籍山东省胶县,生于公元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自幼喜习武好道,8岁开始学拳并学医,青年时代曾在胶县一带行医、经商,也兼教武术。
因见社会黑暗,世事艰难,29岁时投奔崂山白云洞出家修道。
白云洞属道教全真金山派,该派开山祖为明代的孙玄清道长。
孙玄清原为全真龙门派道士,因遇武当内家拳祖太清宫师张三丰授道法及拳技,得其精髓,欲世代弘扬光大,独树一帜,遂于崂山明霞洞创立全真金山派。
至匡常修继承衣钵,已是第二十一代。
匡常修的师祖为李是庆道长,师傅为匡真觉道长,都是武林高手。
匡常修得到师祖、师傅的真传,同时又将他少年所学鹰爪拳、地功拳等各方武术精华融汇为一体,使武当内家拳得到发展和创新,他自成一家,名日:武当内家拳崂山派。
该派宣称炼功分三阶段:初级阶段为玄功拳,主要是炼长劲和硬功,这是基本功;中级阶段为玄真拳,着重炼刚弹之劲,即将死劲变活;高级阶段为玄化拳,炼悠劲和气劲,使拳术身手如神龙般变化莫测,闪中有打,打中有闪,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崂山派武当拳有对打、截打、转打、连打等,全套拳术为七十二趟,其中包括刀、枪、剑、棍等等。
他从23岁起便传授武术,解放前他曾当过山东国术团的团长,团员多达500多人。
数十年来,他传授武拳从未间断,道教内外的武林弟子已不可胜数,其中有不少成为中国著名武林高手。
匡常修不仅精于道家拳术,还深谙道教丹道养生术及道家医术。
古人别号摘抄大全常见别号:五柳先生--晋·陶渊明青莲居士--唐·李白香山居士--唐·白居易东坡居士--宋·苏轼六一居士--宋·欧阳修幽栖居士--宋·朱淑贞九华山人--唐·杜荀鹤半山老人--宋·王安石山谷道人--宋·黄庭坚淮海居士--宋·秦观白石道人--宋·姜夔石湖居士--宋·范成大后山居士--宋·陈师道芦山居士--宋·张元平易安居士--宋·李清照清真居士--宋·周邦彦衡山居士--明·文征明六如居士--明·唐寅温陵居士--明·李贽柳泉居士--清·蒲松龄称“居士”的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一佛居士——郑侠(北宋文学家)鹿门居士——米芾(北宋书法家)草堂居士——魏野(北宋诗人)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官员、诗人。
)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至游居士——曾慥(北宋末、南宋初)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茶山居士——曾畿(南宋诗人)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遂初居士——尤袤(南宋诗人)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无诤居士——刘迎(金文学家)云林居士——倪瓒(元代画家)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清容居士——袁桷(元代著名作家)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无相居士——宋濂(明画家)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青藤居士——徐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闲闲居士——袁可立(明清官)六如居士——唐寅(明画家、文学家)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温陵居士——李贽(明文学家)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蝶庵居士——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梅溪居士——钱泳(明清文学家)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万松居士——钱载(清诗人、画家)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随园居士——袁枚(清文学家)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天瓶居士——张照(清代书法家)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崟(清代画家)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仁山居士——杨文会(清末佛学家)无竞居士——张之洞(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称“官爵”的: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称“地望”的: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称“子”的.抱朴子:即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白云子:即司马承祯,唐朝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阳明子:即王阳明,中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重阳子:即王喆,又名王重阳,是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韩湘子:八仙之一纯阳子:即吕洞宾,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八仙之一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
道教入道管理制度一、入道前的准备1. 入道者应具备平和质朴的个性,不追求功利和名利,能够接受传统道教思想理念。
2. 入道者需有坚定的信仰,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修行,信守戒律和教规。
3. 入道前需要接受师父的指导和考察,确认入道者的修行资质和态度。
4. 入道者需要签署入道合同,承诺遵守道教教规和管理制度。
二、入道仪式1. 入道仪式由道教官员主持,入道者需穿着整洁,心怀虔诚。
2. 入道者需手持三炷香,向天地神明和祖师师父行三拜,表示对神灵的敬畏和诚信。
3. 入道者需宣誓信守道教戒律和教规,不做伤害生灵和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
4. 入道者需领取入道证,并签署入道契约,正式成为道教信徒。
三、师徒关系1. 入道者需依从师父的指导和教诲,虔心听从,不得擅自改变修行方向。
2. 师徒关系应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师父应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修行方式。
3. 师父有责任引导入道者修行,解答疑问,指导入道者克服困难和障碍。
4. 入道者需孝敬师父,尊重师道传统,不得有师道之分。
四、修行教育1. 入道者需每日进行功课和念经,保持内心清静,培养善心和慈悲之心。
2. 入道者应参与道观活动和佛事仪式,扩展修行体验和增进修行境界。
3. 入道者需经常进行心灵净化和修炼,戒除恶习,修得心性清净。
4. 师父有义务定期监督入道者的修行情况,指导入道者调整修行方法和心态。
五、戒律教规1. 入道者需守戒修行,不得违背教规和信仰原则,如杀生、妄语、贪欲等。
2. 入道者需遵守道教礼仪,不得在道观内乱扰,破坏安静祥和的修行环境。
3. 入道者需要保持心态平和,不得过度情绪化和沉溺于苦恼和欢乐之中。
4. 入道者应尊重他人,不得恶语相向,不得诽谤诽谤别人的信仰和宗教。
六、修行成果1. 入道者应努力修行,提高修行境界,增进人格素养和道德修养。
2. 入道者应将善德和慈悲传播给他人,提倡慈善行为,善待他人。
3. 入道者应具备自我反省和修身养性的能力,修得离凡入圣的修行状态。
正一派收徒规定正一派收徒规定正一派是我国传统的道教派别之一,其创立者为张陵,追随太上老君教诲,弘扬道家学说。
正一派收徒制度严格,以下是该派收徒规定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修养正一派强调修身养性,要求收徒者品行端正,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师父会观察收徒者的为人处世、对他人的态度和操守等,只有懂得尊重他人、诚实正直、有责任感等良好品质的人,才有资格加入正一派。
二、虔诚信仰正一派信奉太上老君,要求收徒者对道教信仰虔诚。
收徒者需要对道教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愿意全心全意地践行道教的教义和原则。
师父会在一段时间内对收徒者进行观察,考察其对道教信仰的坚定程度和对道教修行的热爱程度。
三、学识背景正一派重视学识修养,收徒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识背景。
对于普通人来说,师父会考察其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对于受过高等教育或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来说,师父会观察其专业能力和知识积累。
在正一派,不仅重视道家学说的传承,还重视其他学科的修习,倡导全面发展。
四、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成为正一派弟子的基本要求。
师父会对收徒者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能够适应修行的需求。
此外,师父还会观察收徒者的精神状态,要求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稳定。
五、服从师傅正一派注重师徒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收徒者需要满怀敬意地服从师父的指导,遵守师父的教规,积极参与学习和修行。
师父在指导收徒者时,会注重个别指导和培养,帮助收徒者逐步成长,发展自己的才能。
六、勤奋修行收徒者需要具备勤奋修行的态度。
正一派弟子需要长时间、耐心地修炼,掌握道家学说的精髓,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修为。
师父会观察收徒者在修行上的表现,看其是否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自觉的修炼习惯。
正一派收徒规定以上述内容为主,以保证正一派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规定旨在选拔合适的人才,培养有道德修养、虔诚信仰、学识广博、身心健康、服从师傅和勤奋修行的学子,传承正一派的宗教教义和文化。
同时,这些规定也为正一派弟子提供了一个和谐的学习和修行环境,帮助他们在道教的指导下,实现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派第27代高字辈玄裔弟子活动守则
自2011年12月3日弟子拜师后,通过几次活动,总结了大家一起活动的各种现象,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弟子活动守则,务必请每个弟子按守则执行。
1.活动通知
每次活动会提前通知,通知由老大来发送,老大有其他事宜不能尽职,就由老二或者其他弟子替代发送。
通知用发短信形式或者网上传播形式,每位弟子在收到信息后,必须予以回复。
2.守时准时
每次活动都会提前通知,每位弟子必须按照通知时间准时到达,若没有按通知要求回复并说明不能来及晚到(确认几点钟到),视为乐捐对象,捐助明堂100元,并向准时到的师兄们作揖道歉。
3.活动经费
3.1 敬奉明堂
作为老君爷的每一位弟子,敬奉是必需的。
每个月每一位弟子捐助100元,主要用于每月初一、十五供奉明堂的供品和供香,以及如有活动到茶馆集合的茶钱。
至于,平时弟子到茶馆办事,捐助费用按自己心愿随意。
每月28号茶馆风水课的费用,按茶馆规定执行。
3.2师父专题授课
在以后每位弟子的修行道路上,师父会安排时间专题授课,如仅为授课,不涉及其他费用,每次授课按茶馆的上课收费每位80元付费。
3.3 大型活动
每次活动,按照平均分摊原则。
每次活动费用,在发通知时说明本次活动每位弟子的预缴费用,方便的话可以每位弟子事前转帐到专用账户,也可在报到时缴纳。
不参加的弟子不负担费用。
费用结算后多退少补。
4. 专用账户
由大师姐陈高姞到银行开启活动经费专用账户,帐号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