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女政治家宋氏三姐妹素材2
- 格式:ppt
- 大小:10.59 MB
- 文档页数:17
宋氏三姐妹: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作者:晚综来源:《晚晴》2019年第03期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宋庆龄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成为第一夫人,权势显赫,呼风唤雨。
她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宋霭龄:孔宋钱权王朝实际掌控者宋霭龄,1889年出生于上海。
1904年4月28日,15岁的宋霭龄被父亲送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留学。
1909年,宋霭龄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经父亲推荐,她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其间,她同孙中山到全国各地勘察,参与制订营建20万里铁路的计划。
1914年9月,宋霭龄与孔祥熙在日本横滨结婚。
宋霭龄一生最大的成就应该是撮合蒋宋联姻,这次联姻,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政治、经济、外交、内务权力,实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大家族”霸天下的局面。
作为超级红娘的宋霭龄成为这场联姻整合的最大受益者。
如果说宋霭龄有什么缺憾,那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太少,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一些细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和宋美龄乘坐的飞机由于跑道照明设施被炸盘旋在南京机场上空无法降落且汽油所剩无几的关键时刻,是宋霭龄灵机一动想到用汽车照明,并尽自己所有力量在最短时间集结最多的汽车照明才使飞机安全降落。
在联蒋抗日的关键时刻,保住蒋介石的命以胁迫他联共抗日就是对民族最大的贡献。
宋耀如去世后,宋霭龄做了家族第二代的核心,她也无愧于这一领导者的角色。
《纽约时报》在她死后形容她:“这个世界上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掠夺成性的居民昨天在一片缄默的气氛中辞世了。
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权的设计者。
”宋庆龄:矢志不渝坚持革命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
她是宋氏三姐妹财富最多的一个,一生有四个子女,可惜少人有知晓导语:要说中国在近代时期最赫赫有名的女子,那就非宋氏三姐妹莫属了,这三朵姐妹花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有影响力的人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她是宋氏三姐妹财富最多的一个,一生有四个子女,可惜少人有知晓!说起这宋氏三姐妹,可能有些看官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如果一说宋庆龄和宋美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耳闻。
宋庆龄是领导了辛亥革命大名鼎鼎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被尊称为国母。
而宋美龄则是一介军阀蒋介石的老婆,有权有势,可谓是呼风唤雨。
而现如今宋氏三姐妹的大姐宋蔼龄却鲜有人知,实际上在当年二十世纪的中国宋氏三姐妹的大姐才是其中最闪亮的一个。
宋庆龄可能是最亲民的,宋美龄可能是最有权势的,而宋蔼龄则是最富有的。
宋蔼龄于1889年生于上海,她的父亲十二岁就漂洋过海找自己的舅父在美国谋生,后来在美国发展得很不错,回了国更是家大业大。
由于她的父亲在美国打拼的经历,所以宋家的家风十分开放,也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就算是对女孩子的教育,也没有如同传统观念一般禁锢。
于是,宋蔼龄1904年去了美国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留学,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赴美留学的女学生。
从此便开始了她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作为学院里唯一的一个中国的留学生,宋蔼龄承受着学院里众多学子的好奇目光,有时候还会遭受到排外的学生的冷嘲热讽。
但宋蔼龄并未放在心上,她要用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她深知,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外表而在于他的学问。
宋蔼龄精通五国语言,平时的她在学院里总是含蓄稳重,不苟言笑,许多不了解的她的人可能会对她颇有微词,觉得她只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然而真正和她熟悉了以后,才发现她是一个热情开朗,坦率友善的人。
她总是用她甜甜的嗓音来给同学讲述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故事,而同学们也对此非常感兴趣,经常一群人围在她的宿舍听她讲故事。
而且宋蔼龄不仅故事讲得好,她在唱歌方面也有着惊人的天赋,学校里举行歌唱比赛或是节日晚会时,她都是压轴出场。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宋氏三姐妹简介篇一:宋氏三姐妹简介介绍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照片宋氏三姐妹简介介绍宋氏三姐妹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是宋耀如,母亲是倪桂珍。
母亲倪桂珍则出身上海,其中倪桂珍这一只母系祖先目前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学士徐光启。
宋美龄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初期并不姓宋,而是姓韩,名教准。
宋庆龄祖父韩鸿翼是个农民,韩教准(宋嘉树)是其次子。
韩鸿翼夫人为王氏。
由于家境贫寒,韩教准12岁时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堂舅父谋生,韩教准舅父姓宋,是旅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的侨商,他没有儿子。
韩教准就被舅父收为养子,从此改姓宋,名嘉树,别名耀如。
宋嘉树在美国加入基督教,取英文名字查理·琼斯·宋(CHARLES JONES SONG)。
韩改宋后,才逐渐发迹成为影响海内外的“宋氏族”。
宋蔼龄与宋庆龄大姐宋蔼龄,1889年7月15日生于上海;1914年在日本与孔祥熙结为夫妇;1973年10月19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宋霭龄(1889年7月15日-1973年10月19日),孔祥熙夫人,原籍文昌(今属海南),生于上海。
抗日战争时期与庆龄、美龄共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中国工业合作社,参与组织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创办全国儿童福利会,担任香港伤兵之友协会会长。
1973年10月19日在纽约病故。
人物影响宋霭龄在宋家王朝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她首先成为孙中山的秘书,后才有介绍妹妹庆龄接替工作,而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事,在宋家的一片反对声中,正是由于宋霭龄的竭力支持与撮合,得以“玉”成其事,因而蒋宋联姻,以致给民国历史添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宋庆龄照片二姐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宋氏六姐弟结局如何?三姐妹两次错过团聚机会,弟弟葬礼无人到场宋霭龄宋庆龄纽约时间2003年10月23日晚11时17分,美国曼哈顿84街格雷西广场10号的一座住宅楼内,一位106岁的老人在睡梦中安然去世,这位“世纪老人”就是宋美龄。
宋美龄是曾经在中国政坛上颇具影响的“宋氏家族”六姐弟中最后一位去世的,因此,她的去世,也带走了“宋氏家族”所有的恩恩怨怨。
晚年宋美龄曾经,宋氏六姐弟尤其是宋氏三姐妹手足情深,后来,他们因政治、利益等原因分道扬镳。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他们各自又有着怎样的结局?他们最后会以何种方式谢幕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讲述宋氏六姐弟晚年最后的结局。
一、最后的“蜜月”作为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宋氏六姐弟早年的感情非常好。
不过后来,随着他们一个个走上政治舞台,他们的关系也随着他们政见的不同而发生了改变。
宋氏家族早年全家福比如宋庆龄和宋美龄,早年一起在美国留学,两姐妹相依为命,感情十分要好,但后来一个嫁给了独裁者蒋介石,一个始终站在人民和共产党一边,政治立场的不同使得她们注定要分道扬镳。
又比如宋子文和大姐夫孔祥熙,两人因争权夺利闹得关系几近破裂,而这也影响到了宋子文和大姐宋霭龄的姐弟之情……宋氏姐弟最后的“蜜月”,是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期间。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了其全面侵华的进程,而外敌的入侵也使得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水火不容的政党重新站到了一起。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宋氏兄弟姐妹之间也拆除了藩篱,逐渐找回了曾经的手足之情。
大姐宋霭龄有着雄厚的资产,全面抗战期间,她捐资修建医院,治疗伤员,为中国第一批飞行员订购服装。
二姐宋庆龄,在抗战初期就首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呼应,在抗战中又积极筹集资金,为抗战争取最广泛的支持。
三妹宋美龄,成立了“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领导全国妇女支援抗战,积极推动中国空军建设,积极宣传抗战争取国际援助。
宋氏三姐妹牵手走过被轰炸后的废墟1940年2月,宋氏三姐妹在香港相聚,三人一起住在了宋霭龄位于沙松路的住处,在十多天里,姐妹三人完全抛开了原来的角色,忘却了政治立场的不同,快乐地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宋氏三姐妹的家庭教育宋氏三姐妹的家庭教育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姐妹三人,是中国现代史上无法回避的名字,不仅仅因为她们的丈夫,尤其后二者的丈夫孙中山、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主要还在于她他们本身的魅力:美丽的容貌、高雅的仪态以及良好的教育,使她们成为中国妇女界乃至世界妇女界的典范。
宋氏姐妹都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这种职业的女性无疑需要良好的教育尤其是良好的家教,宋氏姐妹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目光远大而宽仁慈爱的父亲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还是一个热情的革命者,这些身份及其不平凡的经历,使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宋嘉树是海南文昌县人,11岁时过继给在美国的堂舅,因而随堂舅居住在美国的波士顿,因不满于做茶店生意而离家出走,几经周折,在一些好心的美国人帮助下到一个神学院读书,毕业后被教会派回中国上海传教。
不久与名门淑女倪桂珍结婚,后来生下三女三子,他们依次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
这种婚姻为他在商业上铺平了道路,很快成为上海出名的企业家兼牧师。
由于与美国教会的这段因缘,宋嘉树为孩子寻找学校时,自然首先注意到的是美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当时,上海汉口路有一所教会创办的马克谛耶学校,每个星期天,宋嘉树总是带着妻子和孩子到这个学校的教堂参加礼拜仪式。
刚5岁的宋霭龄被唱诗班女童的表演吸引了,坚持要求到这所学校学习,但母亲不许,宋嘉树支持了女儿,找到校长,说服校长接收了小霭龄为一名小寄宿生。
从孩子择校学习问题,就可以看出宋家的孩子们正在按照一种混合了中国和西方思想的方法被哺育成长。
在家庭中,宋嘉树非常关心儿女,总是给他们一个快乐而舒适的生活,并经常向孩子们讲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有意地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理想和锻炼他们不怕艰难困苦、不屈不挠的意志,养成谦虚自尊、热爱祖国的精神。
就这一点来说,宋嘉树又是中国传统家庭中培养儿女成长的模范。
宋嘉树希望他的儿女们都在“家”接受教育,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由于他赞赏美国的教育,因而及时地把子女一一送到美国读书。
【宋氏三姐妹成功的秘诀】宋氏三姐妹在20世纪的中国,出了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的宋氏家族,可以说是这个世纪最辉煌的家族。
“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
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宋氏三姐妹”从她们出生开始,就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她们不仅仅像杰出的男性政治家一样参与甚至主导国家政治,而且创造了无数女性解放的“中国第一”,为推动妇女解放作出了卓越的开创性贡献。
“宋氏三姐妹”成长的秘密,始终是人们兴趣浓厚的话题。
人们毫无疑问地把目光投向她们那位“不平凡的父亲”宋耀如。
宋耀如在美国留学生活了8年,从语言到生活方式乃至思想性格无不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
回到中国的宋耀如,在诸多生活细节上仍保留着美式习惯和审美情趣。
英语成为他惯说的语言,常常不假思索即脱口而出。
他在上海虹口的住宅是仿照19世纪美国南方的建筑风格建造的,里面的布置和摆设中西合璧,既有配置红木桌及立式小凳的中式客厅,也有摆设钢琴、扶手椅和沙发的西式客厅。
他的饮食习惯也是西式的,宋夫人也因此成了一名出色的西餐厨师。
他的孩子们从小就熟悉西餐,女儿们还从母亲那里学习到一些美式烹调的奇特花样。
因此,宋家女儿们出生伊始,就生活在一个从语言、居家摆设到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中西合璧的家庭环境中。
尤为可贵的是,宋耀如具有远见卓识,他曾经的苦涩的生活经历以及深受的基督教教义和美国民主精神熏陶,使他具有朴素的爱国情感,有意识地以“不计毁誉,务必占先”的精神培养子女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这为女儿们准备了一个崇尚平等、自由、独立、创新、坚忍、爱国的思想大熔炉,让女儿们从坠地之始就享有男女平等、个性自由、独立自主的权利。
尽管宋家的家庭日常生活由母亲倪桂珍主持,但相对于母亲的严厉、固执和循章办事,父亲的亲切、热诚和随和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宋氏三姐妹1142521 阳莹; 1142523 王雅琦;1142524 郑凌;1142527 张冉冉;1142530 赵美慧;1142532 赵淑霞摘要: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
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宋氏政治革命婚姻前言:宋氏三姐妹虽是同父同母所生,但她们的少女生活时代不尽相同,这也就是她们之后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
关于宋氏姐妹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宋霭龄爱钱,宋庆龄爱国,宋美龄爱权。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三姐妹的生活虽然差异很大,但是毕竟血浓于水,她们身上还是有相似之处将她们紧紧相连。
宋霭龄在集钱方面颇有手段,宋庆龄对革命事业有深厚的感情,宋美龄在政治上的成功引人注目,其实姐妹三人都有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做出积极努力,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
所以不能仅仅通过民间的普遍定论就对历史人物做出结论,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宋氏三姐妹,我们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研究讨论,提出新的评价标准,用大量历史史实,客观的论证宋氏三姐妹。
正文:1、大姐宋霭龄宋霭龄有着充满传奇的一生,她的人生经历既有闪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
她虽然在政治舞台上极少出头露面,但她其实是宋氏家族崛起之后的真正领袖。
她一手促成三妹与蒋介石的婚姻,而对二妹与孙中山的婚姻耿耿于怀。
她虽外表温文尔雅,但又工于心计、善于经营、财运亨通,既受过西洋教育又深谙中国人情世故。
总之,她有着一条不平凡,值得我们深思的人生轨迹。
宋霭龄爱财可能与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有关,她的父亲宋耀如放弃牧师职务,从事各种工商业,为积累财富而奋斗,她从小就在脑海中打上了父亲一心想挣钱的烙印,从而在今后的道路上运用自己的手腕挣钱,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电影和历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看完《宋家王朝》,感慨还是蛮多的!遥远的东方有三个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
她们是权利的缔造者,是财富的主宰者,拥有至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就是宋氏三姐妹。
最近,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一种民国情结,张爱玲、陆小曼、林徽因、徐志摩、张学良、赵四小姐、宋庆龄等纷纷进入公众的视野。
前几日,我也有幸参观了宋庆龄故居。
这座小别墅是建国以后共产党送给宋庆龄的。
小楼是上下两层,大约700多平,有人说大,有人说小,与北京的故居相比,确实小了些,但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又恰好在徐汇区,能有这么大的房子也实属不易。
据说当时很多共产党建国元老争着想要此屋,后来听说房子赠给了宋庆龄,便也无话可说。
因为她是最有资格做这栋房子的主人。
谈起宋庆龄,大家很多会想到宋氏三姐妹或者宋氏家族。
而我,首先是想到的确是这个家族的缔造者——宋嘉树,也就是他们的父亲。
宋嘉树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传教士,是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男人,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
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以及社会打拼经历让他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贫穷是最大的疾病”。
所以在之后对孩子的教育中,他也是敢为天下先,他要把女儿们培养成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从孩提时代起,宋嘉树和倪桂珍(近代教育家徐光启的后裔)就对孩子进行中英文双语训练,宋嘉树常对孩子们说,学好英文是为了更好地睁开眼睛看世界,同时中文一定要好,他坚信未来的杰出人物一定是学贯中西的。
在那个年代采用这样先进教育方法的家庭的可谓凤毛麟角。
倪桂珍喜爱弹钢琴,宋嘉树喜欢引吭高歌,于是周末举办家庭晚会成了宋家的惯例。
宋蔼龄继承了父亲的唱歌,并拉得一手小提琴,宋庆龄则继承了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妹妹宋美龄则学会了跳舞画画,这也为日后三姐妹的社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宗教、田园、钢琴、英语和民主精神,使这个带有基督教严格生活秩序的家庭较当时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相比较,多了些和谐、欢乐、诗情画意。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宋庆龄青年时代影像(1)少女裙装的两姐妹——宋庆龄(左)、宋美龄(右)。
(2)留学时代的姐妹——宋美龄(左)、宋子文(中)、宋庆龄(右)。
(3)1912年,宋庆龄在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与同学合影。
同学们都叫她“rosamonde”,这个美丽文静的女孩子有一天却出人意料地站到椅子上扯掉了墙上挂的龙旗,踩在地上兴奋地大喊:“打倒龙旗!高举共和国的旗帜!”威斯里安的日子好象总是阳光普照,浪漫而富于幻想的青春岁月。
(4)1913年春,大学毕业照“从她的双眼和额头流溢出内心的光彩”,这是威斯里安毕业生年鉴上对这幅照片的说明。
同学们在毕业预言里似乎认为她将来会是一个出色的医学专家,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来自中国的罗莎蒙德·宋,日后会成为中国的“圣女贞德”。
(5)1914年8月25日,在日本流亡的宋家从东京移居横滨市山手町59号。
9月,宋蔼龄与孔祥熙在横滨结婚。
9月20日,在日本的宋家成员在横滨合影留念,当时宋美龄和宋子文仍在美国留学。
照片中人物前排左起依次为宋子安、宋庆龄、倪贞、宋蔼龄;后立者左二人为宋子良和宋嘉树。
(6)1915在日本结婚时的宋庆龄(7)上海宋庆龄故居保存的孙中山宋庆龄原版照片。
(8)这张照片被誉为宋庆龄最美丽的照片之一,广为流传。
它原本就是黑白照,发棕红色。
照片的右下角还打有外国照相馆的钢印,一直被悬挂于上海孙中山的故居。
(9)青年时代三姐妹合影。
宋蔼龄(左)、宋庆龄(中)、宋美龄(右)。
(10)姐姐庆龄(前坐者)、妹妹美龄(后立者)。
当时,宋庆龄已是孙夫人,美龄还没有出嫁。
(11)最是那低头的温柔——青年宋庆龄和将士们在一起。
(12)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与家人和同志一起在日本庆贺。
前排左起:宋庆龄、孙中山、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孙前面的孩子是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多少年后担任了共和国重要职务。
宋庆龄不与孙中山合葬的遗嘱也是最后对他重复的)。
后排左起:廖仲恺、胡汉民、剩下的是日本友人。
【历史故事】揭秘宋氏三姐妹的留学岁月:宋氏三姐妹留学故事宋氏三姐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光耀后人的篇章,在关于她们传奇经历的各种著述中,其时留学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的岁月被描述得如同昨日。
宋蔼龄就是在上海中西女塾接受启蒙教育的。
她进校时只有5岁,当时没有适合她的班级,时任校长的连吉生同意她先试读一学期,并单独教了她两年。
之后10年中,她学会了独立自主以及一口流利的英语。
初来威斯理安,宋蔼龄就引起了这座学校所在的南方小城的轰动,因为她是到这求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性,一些当地报纸还作了专门的报道。
热心的人们担心她能否适应这里的学习与生活,校长格里尤其担心她能否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
为此,学校不仅安排她作为预科学生注册,还让她第一年就住在校长的家里。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中西女塾所受的教育和训练使她很快熟悉了这完全陌生的环境,并帮助她融入了当地的社会,宋蔼龄无论是用餐礼仪还是衣着打扮都与同学无异,并很快成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女性之一。
在彼时的美国,除了Wellesley College(译为卫斯理学院)外,还同时存在过另外一所读音极其相似的Weslegan College(译为威斯理安学院)。
威斯理安学院(Wesleyan College)坐落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梅肯市(Macon,Georgia),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则位于北部的马萨诸塞州。
在历史渊源上,两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宋氏三姐妹究竟是在哪个学院?她们三人是在同一座学院完成学业的吗?一、留学肇始:宋霭龄与威斯理安的情缘1904年,年轻的宋蔼龄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前往彼岸求学。
她是随同父亲的朋友步惠康牧师一家前往。
步牧师是宋蔼龄的父亲宋耀如在万德毕尔特大学的同窗好友。
也正是得之于他的大力引荐,宋蔼龄才得以进入位于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理安女子学院入学就读。
威斯理安学院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威斯理安学院在当时的美国可是大名鼎鼎,因为这是美国第一所得到政府认可的女子大学,属于卫理公会教派,是专为上层社会女性设立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