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语文知识点1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120回,曹雪芹写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2、《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放,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国文学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誉杜甫是“诗圣”。

5、《琵琶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

6、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有《李义山诗集》。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7、《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8、《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9、《过秦论》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10、《师说》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散文家,诗人。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1、敕勒歌

【作者】佚名【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译文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3、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这首歌也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一、基本常识

1、题解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2、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即辞归田园。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程度。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

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

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觉今是而昨非

古:正确今:判断词

古:过错、错误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

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3、一词多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乘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引申为暴政

夸父弃其策拐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引申为驯养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4、虚词把握

以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连词相当于“而”

高二语文教师的工作总结

高二语文教师的工作总结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二语文教师的工作总结。 高二语文教师的工作总结1 一、情况分析 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本人这学期担任高二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少,语文基础积累少,理解能力较差,口头表达能力低,作文能力更低,有个别学生甚至有一点厌学情绪,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好几个心理压力很大,这更给教学带来困难。 二、教学设想 1、强化语文的日常交际功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强化语文的应用性。是素质的载体,就要学会运用语文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就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情感的熏陶和濡染。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知世界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 2、反应语文是个人的平时素养体现。为此在正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并开始读书心得讨论会。同时,学生字写得难看,本学期将布置练字任务和作业,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3、加强教学趣味化,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项重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扩大

知识容量,注意教学方法,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爱上上语文课,喜欢上语文课,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4、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法上不能陈旧,教学过程不能单一,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考虑:量要少,目标单一,强化练习,练习多样,必须有自己的个性。现在,两个班的学生都已经熟悉了我的特点,就如我熟悉他们一样。当然,老师不能一层不变,防止学生失去兴趣。要不断提高,不断创新,教书就和发明创造一样,是可能无限的。 5、可运用的教法:讲读法、问题导入法、练习法。 三、具体措施 1、课堂教学注重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能掌握运用更多的字词; 2、注重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灵活运用教材,搜集一些融知识性、趣味性等于一炉的材料作为学习资料; 4、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5、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6、注重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相互适应,相互学习,共同成功。 高二语文教师的工作总结2 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喜忧参半,值得回顾与总结。 一、在教学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篇)精选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篇)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第一篇: 本学期, 我承担的是高二(x、x)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教学资料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欣赏》和《现代诗歌和散文欣赏》, 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 对于我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一、情景分析 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 本人这学期担任高二级(x)班和(x)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少, 语文基础积累少, 理解本事较差, 口头表达本事低, 作文本事更低, 有个别学生甚至有一点厌学情绪, 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 有好几个心理压力很大, 这更给教学带来困难。 二、教学设想 1、强化语文的日常交际功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强化语文的应用性。是素质的载体, 就要学会运用语文提高自我的人文素养, 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就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情感的熏陶和濡染。让学生开阔视野, 提高认知世界的本事, 丰富自我的情感。 2、反应语文是个人的平时素养体现。为此在正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并开始读书心得讨论会。同时, 学生字写得难看, 本学期

将布置练字任务和作业, 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本事。 3、加强教学趣味化, 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项重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 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扩大知识容量, 注意教学方法, 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爱上上语文课, 喜欢上语文课, 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4、针对学生的特点, 教法上不能陈旧, 教学过程不能单一, 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应当研究:量要少, 目标单一, 强化练习, 练习多样, 必须有自我的个性。此刻, 两个班的学生都已经熟悉了我的特点, 就如我熟悉他一样。当然, 教师不能一层不变, 防止学生失去兴趣。要不断提高, 不断创新, 教书就和发明创造一样, 是可能无限的。 5、可运用的教法:讲读法、问题导入法、练习法。 三、具体措施 1、课堂教学注重夯实基础知识, 让学生能掌握运用更多的字词; 2、注重朗读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灵活运用教材, 搜集一些融知识性、趣味性等于一炉的材料作为学习资料; 4、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5、开展各种活动, 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 调动他学习进取性; 6、注重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培养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相互适应, 相互学习, 共同成功。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

最新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六 1-6单元知识点归纳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六1-6单元知识点归纳 Module 1 【词条1】lack 【点拨】lack动词, 意为"缺乏,没有"。如: He is good at his job but he seems to lack confidence. What he lacks in experience he makes up for in enthusiasm. 【拓展】 1. lack的常用短语有:be lacking"欠缺,缺乏";be lacking in"缺乏(某种品质、特点等)";lack (for) nothing"应有尽有"。如: Money for the project is still lacking. I think the film is lacking in pace. They have got everything ready and they lack for nothing. 2. lack还可作名词,常与of连用,意为"缺乏,没有"。for lack of "因为缺乏……"。如: The work had to be stopped for lack of funds. The flowers withered for lack of water. 【词条2】reply 【点拨】名词,意为"回答,答复",常与介词to 连用。如: Is it a reply to the first or the second letter? To my anger, she made no reply to my question. 其常用在短语in reply to中,意为"作为对……的回答,回复"。如: What did he do in reply to your challenge? 【拓展】reply也可作动词,意为"回答,答复",reply (to ... / that ...) 。如: The teacher gave me no chance to reply to her question. Lily replied that she knew nothing about it. 【词条3】apology 【点拨】apology名词,意为"道歉,歉意",常用于短语:offer / make an apology to sb."向某人道歉", accept an apology"接受道歉"。如: It’s impolite of you to leave without a word of apology. In my judgment, we should accept their apology. You’d better make an apology for your absence. 【拓展】其动词形式为apologize,意为"道歉,表示歉意",常用短语为: apologize to sb.(for sth.)"(因某事)向某人道歉"。如: I must apologize for not being able to meet you that day. I think Tom might have apologized to Jane for what he did. 经典短语透视 【短语1】think of 【点拨】think of可意为"想起,想出"。如: The photo made me think of my child-hood. It was Tom who thought of the good plan.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这一学期我担任高二(七、八)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忆一具学期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作为一具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而言,的确有许多东西要历练、要反思。现将教学方面的体味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听课,仔细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别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存了丰富的素材,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并且,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尤其在南粤名师大说堂走进汕尾的教学活动中更是受益匪浅。周小蓬教授对叶圣陶老前辈的教学理念的独特理解,使我意识到要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和教学实录,如此才干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最近拜读了李镇西、窦桂梅两位优秀教师的书,李镇西先生的班级治理可谓是井井有条,而我仅仅是从文字上观赏窦老师的教学实录,就深受感动,甚至降泪,从今我们要好好活儿。庄老师的才华和郭老师上课时的激情也是我学习的地点。在备课的过程中,积极上寻觅资源,加以整合,尽量做到全面,没有遗漏,虽然有些知识点没有给学生说到,但是在那个过程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拾遗补缺。魏书生曾经说过要做一具好的老师,就要做一具真正反思型的教师,而一具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别停:别停地实践,别停地阅读,别停地写作,别停地考虑,尽管我别可以全部做到,但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如有启示的情况我会将它整理出来写成反思,学生课堂上发生的事,说的一些话我也会记在内心诉诸笔端,教育无小事,虽然我别是好老师,但我正在努力。 二、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被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尽管别如大夫那样别负责任后果会立刻显现出来,但我做为一具老师要有如此的观念,你今天上一堂课,就要想到学生的二十年,国家的百年。每节课从课堂内容,说课办法,姿态语言等方面我都做脚了预备,固然间或也是有犯错误的时候,比如我一紧张就会写错字,总之,要使仔细备课,上好课会成为我的适应。 三、课堂特色语音角和课前演说 针对本地点言气息浓厚,大多数同学的一般话别标准,于是我制定了一具语音角。顾名思义算是在黑板上留一具角用来写语音,规定每天写八个,一具写两遍,誊写在本子上,内容别多,贵在坚持。就如此坚持到了期末,总体看效果十分别理想,七班同学大部分都可以及时交,可是间或也有几天是别写的,断断续续,八班同学比七班同来说差的不少,首先,算是课代表很懒,别及时收作业;班级学习气氛别浓,大多数同学别情愿写,也是原因。只是有位同学的态度多少给了我些许的安慰,姚平平同学并别一味誊写,她知道寻字典把错误挑出来。课前演说的效果更不行,大部分同学不过照着读,敷衍了事,态度散漫。 四、朗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阅读要感觉性阅读、制造性阅读,怎么让学生有感、有个性化的阅读成为教学的重点。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具大学教授在说授古文时,读着读着就读进作者内心面去了,读到泪流满面,我深受启示,于是,在我的课堂上,不管什么样的古文,不管我的心情怎么,我都别借助其他工具给他们创设一具小情景有韵味的将课文诵读出来,最起码他们内心多少依然有些触动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由于年龄,家庭背景,人一辈子阅历等的别同,他的阅读感觉也是别一样的,所以要有制造性的阅读,别能全都按照我的一具模子走,所以还要培养他们的个性。 五、在这个地方还要说一点,虽然我们如今是以高考为指挥棒,这种培养人才的制度当然有其弊端,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别应纯粹为了考试而教学,这违背了人的天性,违反了自然的进展规律。仅仅是以教材为中心,丝毫别敢有所改变,这种办法是别可取的。我们的前辈提出来了用教材教,而别是教教材。别在枯燥的分析课文,教师别再拘泥于教材,学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表示乙比甲少的数占甲的几分之几。 (甲-乙)÷乙 = 甲÷乙-1(甲-乙)÷甲 = 1-乙÷甲

高二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陈淑玲 本学期担任高二年级的(1)(2)两个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这学期的语文课的的教学任务是必修5和选修课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两部分内容。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学期初就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层次,以及教材的编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落实中不断调整完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小结,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一、夯实基础,温故知新,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高二阶段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尤其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这对将来的高考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入手,每天要求学生识记五个成语,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将学过的诗歌进行背诵、默写。然后联系所学到的新的内容,做到温故知新。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淡薄,通过基础知识的公固加强,诱发这部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教学常规,狠抓课堂教学质量 1、本学期结合学校组织的学洋思、学永威活动,认真听课评课,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落实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上,能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2. 业并进行辅导。 三、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 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会议,并经常注意翻阅报纸和杂志,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学以致用,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能随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为人师表方面,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坚信教师无小节,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敬业爱岗,诲人不倦。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争取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不只对学生如此,平时与本组同事合作愉快,人际关系较好。廉洁从教,无私奉献。 四、尝试“先学后教”的方法,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很重要的,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先学后教”就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发现问题,同学相互讨论,问题明了,深入探究后,如果还有疑问,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讲解,这样就可以加深印象。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评比,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活跃语文课堂 我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和自己制作语文教学的音像资料和课件,使无声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许多课文的学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1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 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 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然后分别 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 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 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 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词作主要采 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 其三,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

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关于这两首词的解题: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一百零七字,双调,上阙五平韵、下 阙六平韵,一韵到底。 “雨霖铃”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 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 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 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便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当然,后世坐雨霖铃之人颇多,柳永既是代表。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2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 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选修六知识点归纳总结

选修六知识点归纳总结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2、过程的不可逆性 3、规模的全球性 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河道中不的净化作用见课本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 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 2、污染物:石油 3、危害: 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4、常发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 5、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 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 1.宏观性控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技术性控制对策。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 3.管理性控制对策,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2)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城市废水的防治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3.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 4.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 5.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三)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城市垃圾的特点 1、数量大 2、品种多 3、变化大 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1、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例如沙土掩埋、微生物分解等,使垃圾回归土壤 2、传统方式:用垃圾和粪便堆肥,使有机质回归土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注意:上述两种方式,不能处理所有的固体废弃物。 3、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①污染大气②污染水体③污染土壤④占用耕地⑤影响环境卫生⑥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一)固体废物减量化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二)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1.物质回收利用,如从废弃物中回收提取有用成分,如纸,重金属等 2.物质转换利用,如废渣生产建筑材料、水泥,进行堆肥,产生农肥,取代某种工业原料等 3.能量转换利用,如能有机废物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发电,利用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气 (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 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20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 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 教学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 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 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 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 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 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 进入情景,比如在教<<三峡>>一文我展示有关三峡的画面,播放有 关“三峡”的歌曲,从视觉和听觉调动学生的情感;也可用讲述故事 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 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 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 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 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 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 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 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 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 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 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 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 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 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 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 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 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三峡》的阅读教学中,我 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 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 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 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 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 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可用作作文素材)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精品学习 网编辑了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节 (1)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 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 广! (2)真爱与感恩——《大堰河——我的保姆》 看似平淡的场景,却饱含了作者与乳母之间真真切切的情感。是的, 生活因有真爱而美好,因为美好而感恩。“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我们应该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反对者、感恩陌生人,感恩集体、感恩国家、感恩人类、感 恩自然,感恩挫折、感恩磨难、感恩逆境、感恩失败。我们对许多我 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并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既要心存感激,也要能学会回报,将感恩之

心付诸行动。 (3)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 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在人都不能成为人、人都不能保全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 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这里面有作者对荒唐社会含泪的控诉,也有严酷的自审,更有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敬佩。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文学家的良心;我手写我心;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 (4)学识与胸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任公先生以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后人。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有 学识者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人如坐春风;如黄钟大吕,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会增长你的见识,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提 高你的人生境界。学识与胸怀往往是孪生姐妹,学识会开阔你的视野和胸怀,让你纵观古今,放眼中外,以天下为己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做一个博览群书、修养身心的人吧!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学识与胸怀;读书与爱国;学识的魅力;谈自身修养。 (5)忘记与铭记——《短新闻两篇》 随着不列颠尼亚的永远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然而洗刷不去的永远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民族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完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五六单元的学习和进行第一轮复习。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现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课外迁移不够深,进入高二下学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虽说经过一个半学年的学习,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比较被动,语文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整体阅读能力还可以,但学习习惯还不是很主动,上进心有个别同学不太强,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三.具体措施 1、提高备课质量,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3、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利用好早读课的语文朗读,提出朗读要求;课前开设三分钟积累成语或小演讲等活动。 4、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下阶段准高三预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大量阅读报纸、杂志、名著等有益内容,每周阅读五千字量以上的课外书(三篇经典美文),摘记佳作精彩片断内容不少于五百字,坚持写周记随笔,坚持美文鉴赏,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视野。 除此还包括:初、高中课文背诵篇目识记,课外诗词名句的积累;文学常识、文化、文史常识的积累;语音、成语的积累与运用。班级、小组经常进行古诗文背默、精美文章、练字书法比赛。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6、写作教学: 作文训练以随笔和大作文两种形式为主,写作内容有任务性和随意发挥相结合,主要训练议论文和散文,倡导抒写真情实感。大作文一月两次统一命题,统一批改,以期提高写作能力。 ⑴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主,适当加以必要的写作指导,其中多以审题立意、构思为主。 ⑵结合山西高考实际,顺应写作变化,适当借鉴和吸收新的技巧和做法,让学生尽情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每月进行三次作文训练,两次为学生自己练笔,两次为正式限时作文,老师认真批阅,或师生共同批阅。 四.具体复习内容安排: ㈠课本复习 ⑴总体安排 基本上每周学完两个单元,两周学完一册书,在复习中可以采用“高考零距离突破”中的体例安排,较为实用,也更有针对性。可以每两课时复习一个单元,(文言文单元要有所偏重)。每周利用两课时穿插一个高考专题,另外的课时根据复习进行适时安排作文训练、阶段检测和阅读。总体上依循“一轮复习五环模式”。 五环模式:基础知识梳理——基础习题巩固——素材整理积累——高考专题穿插---- 单元测验 ⑵现代文 ①基础知识梳理要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因为学生对知识点容易忽视。 ②在学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的识记后,要及时跟上基础习题进行检查和巩固。 ③在完成点上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后,要在面上进行作文素材的整理与积累,让学生能够对课文由点到面都熟悉。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朗读重点语段乃至完整的课文;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课文的作者生平及与作者有关的名言、逸事,课文中富有哲理思想的、深刻语言的、优美文字的语段,以及某一篇课文或文段的写作特点、行文思路(论证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先总结发现、讨论明确,再整理在专门的素材积累本上;最后就某一方面(某一段文字、某一种思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写作特色)谈一谈、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并引导学生思考适合于写哪一类的话题作文,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辨能力、评判能力和感悟能力。关于最后一环节的开展,可以自由讨论的活动课形式展开,也可以直接整理在素材本上。 ④完成对课本的复习后,可以穿插针对高考考点的专题复习。 ⑤单元综合检测 坚持每册书结束后进行综合检测。检测题要做到准确无误、要有典型代表性,要有知识含量,要有方法训练,做到一题多用。教师尽量全批或部分批阅、抽查批。 ⑶文言文 文言文复习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五环模式:诵读课文,疏通课文——总结知识点,梳理文言现象——跟踪练习,巩固落实——检查背诵,素材整理—单元综合检测。 ①文言文复习要求篇篇落实、字字落实。首先要让学生回归教材,每一篇文言文都要诵读,在疏通时要以口头翻译为主线,重点解决字、词、句。注意:既然是复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