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阅读附答案(2019湖南长沙中考试题)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阅读附答案(2019湖南长沙中考试题)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阅读附答案(2019湖南长沙中考试题)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阅读附答案(2019湖南长沙中考试题)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阅读附答案(2019湖南长沙中考试题)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同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热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⑤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

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⑥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⑦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

A.古人用圭和表测量土地的长度,从而推算出二十四节气的长短。

B.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

C.春分和秋分,其实就是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

D.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

2.下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②段说明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征。

B.第④段通过下定义和举例子来说明节气。

C.第⑦段各历时15天左右中的各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改变。

D.第⑧段具体阐述了节气带来的影响与作用。

3.请根据上文有关节气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链接材料】

(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农访:冬至吃了面,一天长(chng)一线。

(1)请写出秋季里的第三个节气。(2分)

(2)请说说农谚中一天长一线的意思。(2分)

【答案】

1.D

2.C

3.(1)白露(2分)

(2)冬至后的每天白天时间渐渐变长。(2分)

仅供参考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2019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5)

2019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创意产业主要是指源自个人的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替力的行业。柯桥区为浙江省绍兴市市辖区,是传统的纺织产业集群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读下图完成1-3题。 1.柯桥区集聚了化纤、织造、印染、家纺等众多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柯桥区可以节省 A.劳动力成本 B.设备成本 C.市场营销成本 D.原料成本 2.纺织创意产业就是对纺织原料、面料、服装等进行技术、品牌和外观的创意设计,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柯桥区发展时尚纺织创意产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A.水陆交通便利 B.产业基础较好 C.信息网络发达 D.技术人才丰丰富 3.柯桥区发展时尚纺织创意产业,能够 ①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②减少当地的就业机会③提高核心竞争力④阻碍传统纺织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形成的水环境污染。据此回答4-5题。4。农业面源污染 A.潜伏周期较短 B.发生位置容易识别 C.控制难度很大 D.随机性强,影响范围小

5。美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是 A.减少农业用地面积 B.购买土地发展权 C.禁止使用杀虫剂 D.加强灌溉水管理 苏木吉林湖区位于低洼地带,湖泊周围沙山环绕。读图完成6-8题。 6.苏木巴润吉林湖 A.位于青藏高原 B.处于湿润地区 C.湖区呈漏斗状 D.湖面海拔1180米 7.苏木吉林湖冬季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邻湖湖水 B.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8.苏木吉林湖湖水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区气候干旱 B.工农业用水里较大 C.地势低洼,风力小 D.植被覆盖率较高 米堆冰川位于米堆河(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的上游,是我国海最低的冰川,在米堆冰川附近,一天 内可以观察到多次雪崩。下图为米堆冰川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大班社会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大班社会动:我们的二十四节之冬至 活动目标: 1.感受冬至节的喜庆,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2.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3.感受传统节日所带来的节日气氛与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知识经验 2.PPT课件、相关教具 活动过程: 一、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

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又称为“冬节”。 二、说冬至传说、习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9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老年人口系数重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态势,通过与区域 几何中心的对比,测定该区域人口分布的均衡状况。下图为1990-2010年吉林省人口老龄化重心迁 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吉林省人口老龄化重心空间演变趋势是( ) A .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 B .由中部向东南方向移动 C .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D .由外部向中部移动 2.由图可知( ) A .1990年,吉林省各县、市人口老龄化差异明显 B .2010年,吉林省东南部县、市劳动人口迁出量较大 C .2010年,吉林省各县、市人口老龄化均衡 D .2000年后,老年人口系数重心移动速度逐年加快 3.近年来,吉林省人口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出生率低 C .人口外迁 D .政策变化 气温距平(或降水距平)是指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下图为云南省蒙自市1995-2014年春季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蒙自市春旱最为严重的年份是( ) A .1996年、2004年 B .2000年、2011年 C .2010年、2014年 D .2001年、2012年 5.蒙自市春旱频发且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季风变化 B .地形阻挡 C .深居内陆 D .人类活动 由我国承建的帕德玛大桥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西南约40千米的恒河上,主桥长约6.15千米,为上层双向四车道公路、下层单线铁路的公铁两用大桥。其上部结构由41孔跨度为150米的钢析梁组成,单孔重约3 200吨,全桥总重约13万吨。孟加拉国平均海拔不足10米。下面图甲为帕德玛大桥位置示意图,图乙为建设中的帕德玛大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帕德玛大桥是孟加拉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造桥工程。其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湿热,疫病蔓延 B .地势低平,热带气旋危害大 C .河宽水深,桥梁建设困难 D .土质松软,易沉降 7.在帕德玛大桥建设过程中,高温和露水严重影响钢结构的油漆喷涂质量。帕德玛大桥最适宜的喷漆时间是( ) A .下午 B .上半夜 C .上午 D .下半夜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 考证 号 考场 号 座位 号

幼儿园教育教案设计24节气

幼儿园教案24节气 篇一:《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 《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 ——小学吉林地方教材四年级《家乡》下册 篇二: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课时目标:掌握四季分明,理解季节变化的意义。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教师制作一组幻灯片(课件);将学生分成三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

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 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

2019届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测试题(六)

2019届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测试题(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某国际流行服装品牌企业,一年推出超过12万款商品,是同业的5倍之多,70%销往欧盟国家。旗下400余位设计师,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以掌握最新的潮流趋势。生产基地位于西班牙,通过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将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与周边500家代工终端厂连接,每天根据最新订单,把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采取“多样少量”的经营方式,成衣从设计到柜台出售的时间一般为12天,每隔3周店内商品全部换新。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该服装品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A.高素质人才多,信息通达度高 B.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便捷 C.土地供应充足,劳动力成本低 D.协作条件好,内部交易成本低 2.该服装品牌销售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航空B.公、水运 C.管道、铁路D.管道、航空 3.在该服装品牌生产基地,形成代工终端厂集群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建厂成本B.扩大生产规模 C.延长产业链条D.缩短生产周期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

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太行山峡谷横剖面图,据此完成4~6题。 4.形成最早的是() A.石灰岩B.页岩 C.石英砂岩D.堆积砂砾石层 5.太行峡谷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依次为() A.V形峡谷、U形宽谷、盘状宽谷 B.U形宽谷、V形峡谷、盘状宽谷 C.盘状宽谷、V形峡谷、U形宽谷 D.盘状宽谷、U形宽谷、V形峡谷 6.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A.石柱地貌形成晚于孤峰 B.目前峡谷以流水侧蚀为主 C.峡谷处在火山地震带上 D.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 下图为2018年2月28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7~8题。

二十四节气的文学常识

二十四节气的文学常识 导读:二十四节气的说明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

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2019年高考模拟试题地理后附答案(3)

2019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绘制于明代中后期的陆上丝绸之路古地图。描绘了东起中国甘肃省的嘉峪关,西至天方城——伊斯兰圣城麦加的辽阔地域范国。下图为该图局部区域,目前图中关口成为著名旅游景点,旺季开放时间为8:30~18:00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关口位于 A.盆地 B.山谷 C.陡崖 D.鞍部 2.古时关口选址在图中位置的主要原因是 A.利于交通运输 B.利于军事防御 C.节省建筑材料 D.防御冬季严寒 3.某旅游网站建议到图中关口的游客,相机不用时用塑料袋将其收藏好,目的是防御 A.沙尘 B.暴雨 C.暴晒 D.高温 早在2010年年末,温州的常住人口就已超过了900万人;然而在2014年年末,却少了州移动大数据识别出温州籍人720万,其中有33.7万人在杭州生活,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仅为

32.5岁,远低于市内温州人43.0岁的平均年龄。据此完成4~6题。 4.2010年前,外来流动人口偏爱温州的原因是温州 A.服务设施较齐全 B.生活条件好 C.适宜就业机会多 D.生态环境好 5.2014年年末温州常住人口减少,主要原因是温州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6。近年,杭州市吸引的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城郊农业 D.新兴产业 阿尔及利亚北方战略铁路干线(下图)修建于19世纪末,沿线跨越的北部22个省,是阿尔及利亚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阿尔及利亚从1999年开始启动对既有铁路网的发展和现代化改造。甘塔斯隧道因为复杂的地质条件,一度被国外工程界称为“工程师的灾难”,我国中土公司于2017年10月30日顺利将其全线贯通。据此完成7~8题。 7.阿尔及利亚对既有铁路网的发展和现代化改造的目的是 ①降低运费②缩短运距③提升运量④提升运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甘塔斯隧道的修建,体现了我国中土公司 A.资金充足 B.管理规范 C.技术先进 D.政策支持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来源

过年了,让我们过个传统的中国年吧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来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节气的划分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 上半年来六、二十一, 下半年来八、二十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二十四节气物候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度。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吉林省辽源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联合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

吉林省辽源市2019届高三地理联合模拟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工业机器换人”是指企业通过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减少企业生产用工总量,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优质率,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据此回答1~3题。 1.近年来,在许多地方的企业出现了“工业机器换人”的现象。实施“工业机器换人”的直接原因是()A.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B.城市形象的转换 C.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D.产业结构的调整 2.纺织企业的哪个部门,最容易实现“工业机器换人”() A.企业主管 B.染整加工 C.工厂会计 D.市场营销 3.目前,以下城市急需“工业机器人”的是() A.北京 B.拉萨 C.桂林 D.东莞 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6题。

4.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 A.700-900米 B.1300米左右 C.2000米 D.2200米 5.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 A.700-900米 B.1000-1300米 C.1800-2200米 D.3500-3700米 6.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气温低,冰川广布 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降水少,光热不足 D.坡地面积小,热量条件差 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东经110°47′,北纬37°33′),是黄河水上运输的一道天然障碍,自古以来壶口上下形成诸多渡口,而今成为遗迹。图b为壶口至下游孟门处的奇景,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在400多米宽的河谷底部形成了一条30—50米宽,10—20米深的深槽。据唐代《元和郡县志》的记载:“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而如今的壶口瀑布已北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称十里龙槽。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壶口瀑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夏季水汽遮天,气势磅礴 B.所处高原补给了黄河水量的百分之九十 C.冬季冰壶玉瀑,银装素裹 D.黄河泥沙主要来自其所处高原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学常识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学常识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了。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学常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二十四节气的说明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

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

【高考模拟】2019届高三地理助力圆梦模拟试题07(含答案)

2019届高三助力圆梦地理模拟试卷七 江苏滨海湿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为数不多的典型原始海岸湿地之一。围垦是滨海湿地人为干扰的主要因素,直接改变了滨海湿地景观自然演变的过程和方向。下图示意江苏省四县市13段海岸观测点测量到4个年份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变化的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示时期围垦边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79-2015年总体向海洋方向推进 B.1979-2015年推进速度先慢后快 C.2003-2015年东台段推进速度最快 D.1979-1991年S7段推进距离最大 2.与如东段相比,射阳段、大丰段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明显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位于长江入海口 B.水热条件最好 C.湿地资源丰富 D.海水盐度较小 3.大量的滨海湿地转变为耕地,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土地盐碱化加重 B.蒸发量和年降水量明显减少 C.河流含沙量增大 D.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都会减少 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两个月就建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 ) A.南沙群岛 B.内陆风电基地 C.横断山区 D.沿海火电基地

5.抽水蓄能电站与电池储能电站都具备将电能大规模储存起来的功能。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 电池储能电站( ) A.建设周期长 B.选址要求高 C.不易大规模推广 D.发展潜力大 6.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意义是( ) A.有利于环保但没有经济效益 B.为经济建设生产巨大电能 C.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 D.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 从国家层面看,城市化率等于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读下表:2010年城市化率 与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的关系(增加值比例为占GDP比例),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美元城市化率/% 农业增加值比例/% 工业增加值比例/% 高收入国家38811 80 1.3 24 中等收入国家3728 49 9.4 36 低收入国家533 28 25.7 25 世界平均值9076 52 2.8 26 7.结合表格,有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率与经济结构无明显关系 B.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呈正相关 C.城市化率与人均国民收入无关 D.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之间呈正相关 8.2016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57.4%并稳定发展。下列描述不符合我国城市化趋势的是 A.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B.圈地运动,农民脱离土地进城 C.践行“健康城市”理念,医治城市病 D.信息化成为城市管理重要手段 海南省东部玉带滩是由砂质颗粒物组成的沙滩半岛,南北长8.5千米,其北部为狭长的 沙嘴。在河流与海洋的共同作用下,玉带滩及其周边海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图示意2001 年和2009年玉带滩周边海陆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幼儿园大班立秋教案:二十四节气立秋主题活动《立秋小常识》教学设计【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立秋教案:二十四节气立秋主题活动《立秋 小常识》教学设计 立秋含义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三候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介绍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

文化风俗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 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元旦】
“元”有开始之意, “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
(New Year's Day,New Year)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 。元旦又称“三元” ,即岁之元、 称为“新历年”“阳历年” 、 月之元、时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 所以顺农时,从西历” ,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 的 1 月 1 日为新年。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 年法” ,确认新年(元旦)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 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
节』 。春节俗称『年节』 ,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 的希望的佳节。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成为 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 极大的普通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 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传统淡化以外,春节的 主要习俗,都得以完好地继承与发展。除夕,全家欢聚一堂, 吃罢 『团年饭』 长辈给孩子们分发 , 『压岁钱』 家人团坐 , 『守 岁』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

动达于高潮。 各家依次给尊长拜年, 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度新年。春节的拜年 习俗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尽孝注重物资奉养和精神 慰藉的有机结合,在目前社会中要更加突出精神慰藉的重要 性,在家庭『孝亲』的基础上,由对家庭内部的关切,推广 到家庭外部的人们,进而推广至国家、天下。是一个由近及 远、由内到外、从知到行、从小到大的循序渐进的扩展过程。 体现在价值理念和追求上,就是修身『成仁』 ,实现『仁政』 的社会理想。
【立春】 春季开始的节气,时间为每年的二月四日至五日。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 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 秋收,开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 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随着立 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 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 『迎春』 ,农谚说的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事活 动由此开始,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体会那最细微 的最神妙的春意。
【除夕节】
除夕节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

最新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6套

最新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6套 仿真模拟(一) 时间:50分钟分数: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下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2.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A.使用频率较高B.海水污染严重C.有机质含量少

D.盐碱化程度高 3.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根据某河流域图(图甲)及该河流河口附近观测站测得的径流和降水的逐月变化曲线图(图乙),完成4~5题。 4.该河流春季径流补给的主要类型是() A.雨水补给B.冰川融水补给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 5.水文工作者发现,该河流中游两岸常见有沙洲连靠沙丘,这表明该地() A.植被破坏严重B.地理位置特殊 C.水利设施失修D.河水暴涨暴落 下图所示区域中甲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乙城为首都,丙城为所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中心。据此完成6~8题。

节气的来历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同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热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⑤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⑥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⑦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用圭和表测量土地的长度,从而推算出二十四节气的长短。 B.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 C.春分和秋分,其实就是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 D.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 17.下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②段说明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征。 B.第④段通过下定义和举例子来说明节气。 C.第⑦段“各历时15天左右”中的“各”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改变。 D.第⑧段具体阐述了节气带来的影响与作用。 18.请根据上文有关节气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链接材料】 (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农访:冬至吃了面,一天长(cháng)一线。 (1)请写出秋季里的第三个节气。(2分)

山东省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垛田是我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何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堤状高田。垛田的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宜种植各种旱地作物,为了避免涝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垛一般都很高,低的两三米,高的四五米,现如今垛田离水面的高度只有一米左右,景观如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 垛田适宜种植旱地作物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少,气候干旱 B. 垛田灌溉不便 C. 土壤保水能力差 D. 农民水田生产经验不足 2. 垛田专业化生产规模很难扩大,主要是因为垛田 A. 地势起伏大 B. 所在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不足 C. 农作物需精耕细作 D. 地块狭小,不变机械化作业 3. 以往垛田较高,而今垛田低平,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洪灾得到有效治理,水患减少 C. 人为挖低 D. 地壳运动,地势降低 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头北脚南。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落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

观。当地旅游部门将每年的10月3日定为“卧佛含丹”节。据此完成4~5题。 4. 游客若拍摄“卧佛含丹”景观,最佳方位应在该山的 A.西南B.东北 C.西北D.东南 5. 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A.我国植树节前后B.五一劳动节C.春节前后D.元旦前后 6. 右图为某电脑生产公司电脑零部件生产厂分布示意图,其电脑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 原因是 A.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 B.为了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 C.充分利用各地的运输条件 D.充分利用各地的基础设施 7. 近年来,位于福建泉州的安踏、特步等知名鞋帽服装企业纷纷把总部迁往厦门,其主要原因是厦 门 A.土地价格更低廉 B.拥有更多廉价劳动力 C.本地市场更广阔 D.信息交流条件更优越 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是海盐生产的有利天气条件。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回答8~9题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含义 众所周知,我国是长江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国家,自古至今,我国有着农业大国的身份。不少务农人员都会对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劳动人民凭借着其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勤劳智慧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一套天气季节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体系经验,俗称二十四节气,并编成了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主要是反映了不同时节、季节的主要天气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以及四立就简单明了的反映了季节的更替时间,以及细分的大小暑、大小雪就反映了较为具体的天热阴冷,而惊蛰、清明等就反映了生物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每个节气的含义如下: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连连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