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
- 格式:doc
- 大小:41.55 KB
- 文档页数:5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延胡索的提取方法。
2. 分析延胡索中的活性成分。
3. 了解延胡索的药理作用。
二、实验原理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是一种具有镇痛、抗炎、抗抑郁等药理作用的药材。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从延胡索中提取活性成分,并通过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延胡索药材(购自药店)。
2. 试剂:甲醇、乙醇、氯仿、正己烷、石油醚、浓硫酸、氨水、碳酸钠等。
3. 仪器:分析天平、回流提取器、旋转蒸发仪、薄层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延胡索提取(1)称取延胡索药材10g,加入50ml甲醇,回流提取1小时。
(2)将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燥。
(3)将干燥物用正己烷、氯仿、石油醚依次萃取,分别浓缩干燥。
(4)将各萃取物合并,再用甲醇溶解,得到延胡索提取物。
2. 活性成分分析(1)薄层色谱(TLC)①点样:取延胡索提取物1μl,点于TLC板上。
②展开:将TLC板置于展开剂中,展开至溶剂前沿。
③显色:将TLC板取出,晾干后,喷以碘蒸气显色。
(2)高效液相色谱(HPLC)①样品制备:取延胡索提取物适量,加甲醇溶解,定容至一定体积。
②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
五、实验结果1. 延胡索提取物的薄层色谱(TLC)分析:在TLC板上观察到延胡索提取物中有多个斑点,其中有两个斑点与对照品(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的斑点位置一致。
2. 延胡索提取物的HPLC分析:在HPLC图谱中,延胡索提取物中有两个峰,分别对应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
通过峰面积计算,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1.0%。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从延胡索中提取活性成分,方法简便、高效。
2. 延胡索提取物中含有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二者是延胡索的主要活性成分。
中药“活血化瘀药”——延胡索本品为罂粟科多年生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本品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又名元胡。
主产于浙江。
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本品气微,味苦。
以断面金黄色、有蜡样光泽者为佳。
切厚片或捣碎,生用或醋炙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苦,温。
归肝、脾、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研末服,每次1.5~3克。
醋制可加强止痛之功。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延胡气温,心腹卒痛,通经活血,跌扑血崩。
三、临床应用气血瘀滞,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仆肿痛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且止痛作用显著,为活血行气止痛要药。
李时珍谓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临床可广泛用于血瘀气滞所致身体各部位的疼痛。
治寒滞胃痛,常配伍桂枝、高良姜等,如安中散(《和剂局方》);治肝郁气滞血瘀所致胸胁脘腹疼痛者,常配伍川楝子,如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白、瓜蒌等同用;治经闭痕,产后瘀阻,常配伍当归、蒲黄、赤芍等,如延胡索散(《济阴纲目》);治寒疝腹痛,睾丸肿胀,常配伍橘核、川楝子、海藻等,如橘核丸(《济生方》);治风湿痹痛,常配伍秦艽、桂枝等;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单用本品为末,以酒调服。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包括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叔胺类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等;季铵类小檗碱、巴马汀等)、原托品碱型生物碱(原阿片碱、a-别隐品碱等)、阿朴菲型生物碱(D-海罂粟碱等)等。
此外,延胡索还含有甾体、有机酸、黏液质、氨基酸和挥发油等其他成分。
2.药理作用延胡索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及甲素等具有显著镇痛、镇静、催眠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增加心输出量、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血液及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
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延胡索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包括:
1. 缓解疼痛:延胡索可以舒缓疼痛和抗炎作用,常用于缓解头痛、牙痛、痛经等。
2. 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延胡索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和扩张血管,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3. 调节肝脏功能:延胡索能够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新陈代谢,预防肝病、肝损伤和脂肪肝等。
4. 抗衰老:延胡索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预防细胞老化和自由基损伤。
食用方法:
1. 延胡索茶:将延胡索和红枣一同煮水,可以起到舒缓神经、预防失眠的作用。
2. 食疗:将延胡索泡在米酒中,有活血化瘀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3. 药用:延胡索可以入药,一般建议遵循医师的建议使用。
延胡索胶囊的功能主治延胡索胶囊的概述延胡索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延胡索。
延胡索为忍冬科植物延胡索的主要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延胡索胶囊具有一定的功能主治,可以帮助人们缓解一些疾病或症状。
延胡索胶囊的功能主治延胡索胶囊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缓解胸痹症状:延胡索胶囊可以舒缓心脏血管痉挛,改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胸痹症状。
2.缓解痛经症状:延胡索胶囊可以调节女性生理周期,舒缓痛经症状,减轻子宫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
3.缓解肠道功能紊乱:延胡索胶囊具有一定的舒缓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可帮助改善腹痛、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
4.缓解失眠症状:延胡索胶囊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眠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5.缓解关节炎症状:延胡索胶囊对于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缓解肩颈肌肉疼痛:延胡索胶囊可以改善肩颈肌肉疼痛,舒缓局部肌肉痉挛,缓解疲劳感。
7.缓解疤痕症状:延胡索胶囊在中医美容中被应用于疤痕修复,具有一定的改善疤痕症状的效果。
如何正确使用延胡索胶囊正确的使用延胡索胶囊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主治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使用延胡索胶囊的注意事项:1.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延胡索胶囊是中药制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医嘱使用。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服用:延胡索胶囊使用说明中会详细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务必按照说明准确使用。
3.避免过量使用:药物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超量使用,避免出现药物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
4.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延胡索胶囊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建议根据症状的需要进行短期使用。
5.注意不良反应:有些人可能对延胡索胶囊的成分敏感,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6.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注意事项在使用延胡索胶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延胡索的作用与功能概述延胡索,又称为延胡索丝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的作用与功能。
延胡索主要生长于湖南、江西等地,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介绍延胡索的主要作用和功能,以及其主治疾病和适用的用量。
1. 延胡索的主要作用与功能延胡索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舒筋活络:延胡索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缓解筋骨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气血不畅的问题。
2.止痛镇痛:延胡索可以起到止痛镇痛的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抗炎消肿:延胡索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组织肿胀。
4.温经散寒:延胡索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凝经络导致的疼痛症状。
5.祛瘀活血:延胡索可以祛瘀活血,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瘀血有一定的疗效。
6.调经止带:延胡索对于一些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等,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 延胡索的主治疾病延胡索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风湿痹痛:延胡索可以缓解风湿痹痛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2.痛经症:延胡索对于痛经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减轻痛经引起的腹痛、腰酸等不适。
3.伤科损伤:延胡索可以用于治疗骨折、扭伤、软组织损伤等伤科问题,有利于伤口修复和康复。
4.妇科病症:延胡索适用于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经血过多、子宫肌瘤等,具有调经止带的作用。
5.神经痛:延胡索可以缓解神经痛引起的头痛、面痛等症状,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延胡索的用量延胡索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确定,一般来说,成人每次用量为5-10克。
具体用法可以选择煎服、捣碎外敷等,或者按照中医医师的指导进行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延胡索属于中药草本类药材,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购买和用药。
同时,延胡索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应该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结语延胡索是一种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的中药材,主要用于舒筋活络、止痛镇痛、抗炎消肿等情况。
延胡索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延胡索(又名川乌、川乌巴巴、莲花川乌)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天南星科延胡索属。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等地。
延胡索的主要部分是根茎,其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因此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
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延胡索中的多种生物碱如茄碱和皂角碱,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扩张血管作用:延胡索中的生物碱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促进血管的扩张,从而提高血管的弹性和通透性,减轻血管痉挛的症状,改善微循环,减轻心绞痛、冠心病等疾病的症状。
3.抑制血脂作用:延胡索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够减少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调节血脂的代谢平衡,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抗肿瘤作用:延胡索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研究发现,延胡索多糖能够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等途径,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和转移率。
5.抗炎作用:延胡索中的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的作用。
研究表明,延胡索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哮喘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延胡索还具有抗氧化、抗菌、镇痛、抑制血糖和抗幽门螺杆菌等作用。
然而,尽管延胡索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但它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孕妇禁用:因为延胡索具有一定的药材性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禁止使用。
2.低血压患者慎用:延胡索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引起血压下降,因此低血压患者慎用。
3.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延胡索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增加出血性疾病的风险,如溃疡性结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脑出血等,因此这类患者应慎用。
延胡索种植时间延胡索种植技术与栽培方法延胡索又名元胡等,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是中药材常用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种植前景和种植效益,下面我们延胡索的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以及延胡索种植技术与栽培方法。
一、延胡索的种植时间延胡索常以块茎繁殖,栽种期江浙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北方地区9月上、中旬前后为宜,年前根入土深,第二年春季发芽力强,生长苗壮。
一般选当年生、无病害、完整无伤、直径约1分硬币大小、上面有凹陷的芽眼、外皮呈黄白色的扁球形块茎做种栽。
上年的老母块茎不宜作种栽。
二、种植延胡索如何选地整地延胡索喜温暖、湿润、凉爽气候,耐寒、怕旱、怕涝又怕高温,出苗后又怕大风。
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黏土涝洼地不宜生长。
注意延胡索忌重茬,前茬植物以禾本科植物为宜,勿用晚稻和棉花地种植。
三、延胡索栽种时的注意事项栽时将贮存的块茎取出,筛去砂子,拣去霉烂块茎和老母块茎。
栽种时如土地干旱,先向畦沟内灌水,待水渗透到畦里表土稍松散时再栽。
栽种之前块茎用50%退菌特可湿粉1000倍液浸5分钟,稍晾干后用。
为了便于管理,将块茎按大、小分开均匀撒于畦面,按株距3~5cm,芽头向上摆正,再覆土5~7cm。
覆土过厚影响出苗。
每亩用块茎50~60kg。
如果块茎缺乏,可采用切块茎繁殖,即将大块茎用刀纵切成几瓣,每瓣顶部至少保留一个芽头,切口稍风干,抹草木灰即可用。
四、延胡索的田间管理要点(1)浇水与排涝小高畦向畦两边的沟内灌水,不可使沟中水超过畦面,使沟中水慢慢透入畦里。
封冻前一般要浇1~2次封冻水。
第二年解冻后,天旱时浇水。
“清明”前后是地下块茎迅速膨大时期,不可缺水。
4~5月间气候干旱地区每周要浇1次水。
浇水应在早晨或傍晚,不宜中午烈日下进行。
涝时排水,i临收获前停止浇水。
(2)适时追肥栽种当年于“立冬”至“小雪”期间,用腐熟的骡马粪覆盖在畦面上,厚2cm左右。
既当腊肥又起保温作用。
江浙地区12月上、中旬每亩施人粪尿2500kg,畦面再撒施杂灰稻草,保持畦面疏松肥沃。
醋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与用量醋延胡索,又名郁金、醋炙黄芪。
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主要来源于植物黄芪,经过特定的制作工艺,与醋进行炙炒,增强了其药效。
醋延胡索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材。
醋延胡索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补气活血:醋延胡索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强气血运行。
它可以舒展气机,消除气滞血瘀,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症状,如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
2.抗炎镇痛:醋延胡索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红肿疼痛。
它还具有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如头痛、肌肉酸痛等。
3.健脾益胃:醋延胡索有助于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
它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脘腹胀痛等胃脾虚弱引起的症状。
4.抗衰老:醋延胡索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
这些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延缓细胞衰老,减少皮肤皱纹的产生,保持肌肤的弹性和光泽。
醋延胡索的主治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1.心脑血管疾病:醋延胡索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2.呼吸系统疾病:醋延胡索可以舒展气机,改善呼吸困难,适用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3.消化系统疾病:醋延胡索有助于健脾益胃,适用于消化不良、胃炎、胃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4.风湿骨病:醋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
在使用醋延胡索时,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确定用量。
一般情况下,每次用量为15-30克,可煮水泡服,也可以煎汤饮用,每日2-3次。
如果使用中出现不适反应,如头晕、恶心、腹泻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体虚寒者慎用醋延胡索。
同时,醋延胡索作为中药材,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一般使用时间不超过3个月。
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延胡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和民间医药中。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一、延胡索的概述延胡索,学名延胡革,是菊科延胡索属植物的根茎。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和华南地区。
其呈圆柱形,粗壮有纵沟,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内部白色或浅黄色。
延胡索的干燥根茎可入药,多见于市场上。
延胡索具有苦、寒的性味,归心、肝经。
二、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1. 活血化瘀:延胡索是一味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材。
中医理论认为,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疼痛和各种疾病。
延胡索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血液的流通,进而减轻疼痛感,并有助于消除淤血和瘀血引起的问题,如瘀血性痛经、疤痕性皮炎等。
2. 舒筋活络:延胡索还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筋与骨密切相关,筋缩则骨痛。
成熟的延胡索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延胡酮和柴胡素等,能够舒筋活络,改善骨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
3. 缓解痉挛:延胡索还具有缓解痉挛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痉挛是由于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延胡索有开郁行气、解表除湿的功效,可以缓解平滑肌痉挛和神经肌肉痉挛引起的问题,如胃痉挛、肌肉疼痛等。
4. 抗炎抑菌:延胡索还具有抗炎抑菌作用。
中医认为,炎症是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而微生物感染是导致炎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延胡索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延胡索可以抑制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对皮肤炎症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抗氧化:延胡索中的某些成分,如黄酮类、倍半萜和单萜类等,具有抗氧化作用。
氧化损伤是导致众多慢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延胡索的抗氧化活性有助于延缓细胞老化,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6. 降低血脂:研究发现,延胡索含有一些具有调节血脂的活性成分,如多种黄酮和三萜类物质。
这些成分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水平,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延胡索的炮制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延胡索又名玄胡索、元胡、元胡索等。
载《本草拾遗》。
系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爆块茎。
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延胡索又名玄胡索、元胡、元胡索等。
载《本草拾遗》。
系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爆块茎。
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炮制方法】1.延胡索《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去皮。
”《博济方》:“锉碎。
”《本草蒙筌》:“咀片。
”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略浸,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2.炒延胡索《博济方》:“于银器内炒。
”《本草衍义》:“炒赤色。
”《圣济总录》:“用须炒过,咀片。
一现行,取延胡索片或块,置锅内,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显黄色,取出放凉。
3.醋延胡索《博济方》:“铨碎,醋炒。
”《济生方》:“醋煮,切。
”《普济方》:“米醋炙黄。
”《本草乘雅半偈》:“醋润薰之,从巳至亥俟冷取出,焙干研细用。
”现行,取净延胡索捣碎,或直接取净延胡索片或块,加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中,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或取净延胡索,放入用适量清水稀释的米醋液中,煮至醋液被吸尽,取出,切片或干燥后捣碎,延胡索每100kg,用米醋25kgo4.酒延胡索《医学入门》:“酒磨或煮服。
”《万病回春》:“酒炒。
”《本草乘雅半偈》:“酒润……蒸之,从巳至亥,俟冷取出,焙干研细用。
”《类证治裁》:“酒焙。
”现行,取净延胡索片或碎块,加黄酒拌匀,润透,置锅中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延胡索片每100kg,用黄洒20kg。
5.盐延胡索《类编朱氏集验方》:“盐炒。
”现行,取净延胡索片或碎块、加盐水拌匀,润透,置锅中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延胡索片每100kg,用食盐2kg。
6.米炒延胡索《圣济总录》:“粳米炒米熟用。
有毒中草药之延胡索延胡索味辛、苦,性温。
入肝、胃经。
功能:活血、散淤、理气、止痛。
有毒.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医家论药之延胡索“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本草纲目》)“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
然此既无益气之情,复少养营之义,徒仗辛温攻凝逐滞,虚人当兼补药同用,否则徒损无益。
”(《本草求真》) “延胡索,温则能和畅,和畅则气行;辛则能润而走散,走散则血活。
血活气行,故能主破血及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
妇人月经之所以不调者,无他,气血不和,因而凝滞,则不能以时至,而多后期之证也。
腹中结块,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等证,皆须气血和而后愈,故悉主之也。
崩中淋露,利守不利走,此则非与补气血药同用,未见其可。
”(《本草经疏》)“延胡,虽为破滞行血之品,然性情尚属和缓,不甚猛烈,古人必以酒为导引,助其运行,其本性之不同于峻厉,亦可想见。
而又兼能行气,不专于破淤见长,故能治内外上下气血不宣之病,通滞散结,主一切肝胃胸腹诸痛,盖攻破通导中之冲和品也。
”(《本草正义》) 延胡索的现代研究主要成分:主要是生物碱。
经鉴定的有延胡索甲素(亦名延胡索碱,紫堇碱,d-Corydaline)、延胡索乙素(消旋四氢巴马汀,dl-四氢掌叶防己碱,dl-Tetrahydropalmatine)、延胡索丙素(原阿片碱,Protopine)、延胡索丁素(L-四氢黄连碱,L-Tetrahydrocoptisine)、延胡索戊素(dl-四氢黄连碱)、延胡索己素(L-四氢非洲防己碱,Tetrahydrocolumbamine)、延胡索辛素(Corydalis H)、延胡索壬素(Corydalis I)、延胡索癸素(Corydalis J)、延胡索子素(Corydalis K)、延胡索丑素(Corydalis L)、延胡索寅素(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或名β-高白屈菜碱,β-Homo- chehdonine)、黄连碱(Coptisine)、去氢延胡索甲素(去氢延胡索,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 line )、延胡索胺碱(d-Corybulbine,亦名紫堇达明碱,d-Corydalmine;或紫堇鳞茎碱)、去氢延胡索胺碱(Dehydrocorydalmine,亦名去氢紫堇达明碱)等。
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乙素是一种从中草药延胡索中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延胡索乙素的来源、化学性质、药理活性以及可能的应用领域。
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是一种传统中草药,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
它在中医传统药物中被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和血液循环改善等方面。
延胡索乙素是从延胡索中提取得到的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
延胡索乙素的化学结构中包含有苯并呋喃啉环和乙醇胺基团。
该化合物可通过醇溶剂提取、结晶和纯化等方法从延胡索中获得。
延胡索乙素的分子式为C21H25NO4,相对分子质量为355.43。
延胡索乙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在镇痛和抗炎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作用。
研究表明,延胡索乙素能够通过改变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导途径,减少痛觉传导和炎症反应,从而达到镇痛和抗炎的效果。
此外,延胡索乙素还具有心血管保护、抗肿瘤和抗菌等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延胡索乙素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发现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延胡索乙素被广泛应用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头痛、牙痛、关节炎和月经痛等。
其镇痛效果已被证实,并且相较于传统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延胡索乙素的治疗效果更为持久且不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此外,延胡索乙素还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研究发现,延胡索乙素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降低血小板活性,从而预防和减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延胡索乙素还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并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除了上述临床应用外,延胡索乙素还具有抗肿瘤和抗菌的潜力。
研究表明,延胡索乙素能够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和凋亡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延胡索乙素还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对一些常见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延胡索乙素是一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广泛的应用潜力。
其镇痛、抗炎、心血管保护、抗肿瘤和抗菌等作用使其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延胡索病虫害防治和治疗技术延胡索(学名:Corydalis yanhusuo)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根部富含吗啡类生物碱,具有镇痛、麻醉、抗炎等药理作用。
然而,延胡索在生长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影响延胡索的生长和产量,也会对其品质和药效造成影响。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和治疗技术对于延胡索的生产至关重要。
延胡索的病害1.灰霉病灰霉病是延胡索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
该病害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病害部位呈现浅灰色的霉斑,后期病斑扩大并变为黑褐色。
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萎蔫甚至全株死亡。
2.白粉病白粉病主要由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引起,其病害特征是叶片上出现大片白粉状斑点,后期叶片枯干而焦黄。
这种病害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发生,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影响延胡索的生长和产量。
3.红蚜虫红蚜虫是延胡索的重要害虫之一。
它喜欢吸食延胡索的汁液,导致叶片萎缩变黄,花蕾受损,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死亡。
红蚜虫通常在春季和夏季繁殖最为活跃,因此,在这个季节需要注意预防和防治。
延胡索的防治和治疗技术1.物理防治对于灰霉病和白粉病,物理防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可以在发现病害时将病叶和病蕾及时剪除,并采用红外线灯泡进行杀菌处理,保持环境干燥通风,减少病菌的滋生。
2.化学防治除了物理防治外,化学防治是一种在延胡索生产中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多菌灵、敌敌畏、苯酚氧化酶等。
但是,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环保和健康问题。
3.生物防治另外,生物防治也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或利用有益微生物,使其产生一定的杀菌和杀虫作用。
比如,可以用昆虫天敌丽姬芦蜈(Orius sauteri)等来防治红蚜虫。
4.中药防治在中药防治方面,一些具有杀菌、抗病毒、抗菌和免疫增强等作用的中药材料也可以在延胡索防治中使用。
1、延胡索伪品(上官碧霞):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延胡索、醋延胡索、酒延胡索、炒延胡索。
由于延胡索的价值较高,且有不同的炮制方法,因此属于极易造假品种。
延胡索常有的造假方法有:1.掺入提取过的延胡索。
2.掺入经过加工的薯蓣科植物山药藤上的珠芽(也叫零余子或山药蛋)。
这些伪品经过加工处理,掺入延胡索的制品中极难区分,须仔细辨别。
正品延胡索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一般在0.5~1.5厘米间,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或有时微凹陷。
质地坚硬不易打碎,断面黄色,角质样,切面质地光滑细腻,无纤维点,可见茎痕孔。
气微,味苦。
延胡索制品颜色较深,其他同延胡索。
掺入提取过的延胡索,整体性状似延胡索,但颜色灰黑,片型皱缩且有裂隙,苦味淡。
如果用金胺O染色的,则显褐黄色。
掺入加工处理的零余子(薯蓣零余子和黄独零余子),猛一看,极似延胡索的制品,仔细观察则其断面可见细小的纤维点,无茎痕孔,切面质地不够光滑细腻,色黑褐色,味不苦。
2、理化鉴别(刘思雨):1.取粉末2 g,加硫酸溶液0.25ml/L 20 ml,振摇,滤过.取滤液2 ml,加1%铁氰化钾溶液0.4 ml 与1%三氯化铁溶液0.3 ml的混合液,即显深绿色,渐变深蓝色,放置后底部有较多深蓝色沉淀(酚类反应)。
2.薄层层析样品均为:延胡索标准品为:延胡索乙素。
薄层层析样品液:取该品粉末1g,加80%乙醇50ml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 使溶解,加氨试液使成碱性,加乙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溶解使成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液: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展开:2%氢氧化钠水溶液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1)为展开剂,展距8cm。
显色:依次喷稀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溶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棕色色斑.成分分析研究进展3、性状特征(方婷):不规则扁球形,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略有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有蜡样光泽。
显微特征粉末:下皮厚壁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角形,壁木化,稍厚,有的呈连珠状增厚。
石细胞类圆形、长圆形或长多角形,壁较厚,纹孔细密。
薄壁细胞中含有糊化的淀粉粒。
导管多为罗纹。
4、来源(徐畅):齿瓣延胡索,产东北、华北;全叶延胡索,产东北、华北、华东;东北延胡索,产东北;堇叶延胡索,产东北、河北;灰叶延胡索,产新疆。
5、加工(李宵):采收延胡索的采收时间在农历5月间。
此时延胡索停止生长,子叶枯萎,处于短期休眠状态,这时采收的延胡索饱满、质坚、色黄、内色黄亮。
具体的采挖方法是:从地的一端开始,用爪钩顺垄挖12~20cm深的土,逐一将延胡索挖出,起挖时尽量小心,谨防伤破。
产地加工将收获的鲜延胡索,按大、中、小分档,同时挑出中间有肚脐的、扁平的延胡索,用泥砂封好防止霉烂,作为下次播种的种子。
另把不作种子的延胡索搓掉外面的浮皮,洗净,分别大小,放入开水中烫煮,随时翻动;用竹针能刺穿、内部无白心呈黄色时捞出,送到晒场上放在有阳光且通风好的地方晒,并不断翻动,晚上收回时摊放,不能堆放;第二天继续晒。
如此反复到干燥即可作为商品延胡索。
如遇阴雨天气,持续几天不见阳光,应加紧采用炭火或炉火烘干,但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应控制在35℃~60℃之间;在烘的过程中要微火勤翻,力求干燥均匀。
如果在连绵的阴雨天气时任意堆放,会造成延胡索“蟹黄”,即手稍一用力表皮即破,里面即成粉末状,而不能作为正常的商品延胡索出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延胡索的再加工延胡索成为中药饮片在中药房中配方流通到患者,还需要做再加工,如醋炙、酒炙等。
而延胡索前期加工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饮片质量的好坏,如前面所提的成了“蟹黄”的延胡索就不能加工成中药饮片出售;烫煮时间的长短,也直接关系到饮片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延胡索的产地加工中应力求保质保量,使其在临床的应用中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6、延胡索的药理作用(沈竹君)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主属活血化瘀类中药,味苦、辛,性温,归肝、胃经。
主要功能为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癓瘕、痛经等症。
在传统中医药中,延胡索多配伍应用。
但是,由于延胡索自身生理效应较强,近年来对延胡索总生物碱活性成分的认识逐步明确,所以对其现代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报导不断增多并更加深入。
「药理作用」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延胡索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镇痛、镇静、催眠延胡索的多种制剂具有明显镇痛、镇静和催眠作用。
粉剂镇痛效价约为吗啡的5%,延胡索总碱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60%,在生物碱中以乙素的镇痛作用最强,并有明显催眠作用,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
又能对抗苯丙胺和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对大鼠有轻度的降低体温作用。
现已证实延胡索乙素和颅通定均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
(1)镇痛延胡索的醇制浸膏、醋制浸膏、散剂等均有明显镇痛作用。
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丑素次之,甲素较弱。
延胡索乙素为镇痛主要有效成分,其镇痛作用较吗啡弱但优于复方阿司匹林,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
与吗啡等麻醉性镇痛药相比副作用少而安全,没有成瘾性。
镇痛时对呼吸没有明显抑制,也无便秘等副作用。
(2)镇静、催眠延胡索乙素具有一定的镇静、安定作用,其左旋体为新型的中枢抑制剂,较大剂量时对兔、狗、猴有明显的催眠作用。
左旋四氢巴马汀引起的睡眠浅而易醒,并具有一定的镇吐和降低体温作用,能对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和毒性作用。
大剂量时出现帕金森征样反应。
镇静催眠作用机制主要与阻滞脑内DA受体的功能有关。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心肌缺血延胡索总碱能增加离体兔心和麻醉狗冠脉流量。
延胡索醇提物能明显减轻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坏死;可明显提高动物对常压或减压缺氧的耐受力。
去氢延胡索甲素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作用。
延胡索碱注射液能减小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范围,同时明显改善红细胞流变性。
延胡索还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延胡索的一些成分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如去氢延胡索甲素皮下注射,对大鼠的实验性胃溃疡,特别是幽门结扎或阿司匹林诱发的胃溃疡均有一定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及胃酸均有抑制作用。
延胡索乙素具有抗5-羟色胺的作用,但不增加体内5-羟色胺的含量。
2.其他药理作用(1)抗心律失常延胡索总碱,dl-四氢巴马汀及其他制剂还显示抗心律失常作用,引起心电图的改变类似于戊脉安并有负性肌力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拮抗Ca2+有关。
(2)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dl-延胡索乙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减少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防止SOD(超氧化物歧化酶)、LDH(乳酸脱氢酶)活力降低,减轻脑组织病理损害及神经功能障碍。
抑制脑组织钙聚集,抑制再灌注早期NO、内皮素-1,及乳酸的过量产生,提高脑组织ATP含量。
(3)平滑肌松弛作用左旋四氢巴马汀对BaCl2、KCl、5-HT、Ach所致的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dl-四氢巴马汀能明显对抗催产素和KCl所引起的大鼠离体子宫收缩,使CaCl2量效曲线右移,并抑制最大效应,显示钙拮抗作用。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延胡乙素可作用于下视丘,促进大鼠脑下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延胡索乙素还可影响甲状腺功能,使甲状腺重量增加,并可抑制小鼠动情周期,对性腺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5)抗菌、抗炎作用(6)提高应激能力(7)抗肿瘤综上所述,与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镇痛,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等作用。
另外尚有抗心律失常,松弛平滑肌,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药理作用。
「现代应用」1.各种疼痛2.失眠3.胃溃疡4.冠心病延胡索现代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延胡索现代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药效物质为延胡索的生物碱类成分。
通过现代的药理学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表明,延胡索的药效作用和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的延胡索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等功效基本一致,药效作用显著。
但是,延胡索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大多为复方制剂;在研究化学成分作用时,追求单体化合物作用。
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是成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达到整体作用。
所以延胡索有效部位的应用和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7、含量测定的方法(贾定国):延胡索乙素为延胡索的主要有效镇痛成分,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心律失常等重要作用。
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因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和专属性强等特点,HPLC法已广泛应用于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粉末用浓氨试液-甲醇(1:20)混合溶液冷浸1h后加热回流提取,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6.0(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外标法计算含量。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O4)不得少于0.050% .其他的测量方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薄层扫描法,化学发光法,毛细管电泳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8、传统功效(祁喜龙)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的延胡索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等功效,药效作用显著。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
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利气,止痛。
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5~3g。
延胡索适合人群:孕妇禁服;体虚者慎服,或与补益药同用。
「现代应用」 1.各种疼痛2.失眠3.胃溃疡 4.冠心病1、植物形态特点(徐畅+方婷)多年生草本,高9-20cm,全株无毛。
块茎扁球形,直径7-15mm,上部略凹陷,下部生须根。
有时纵裂成数瓣,断面深黄色。
茎直立或倾斜,常单一,近基部具鳞片1枚,茎节处常膨大成小块茎,小块茎生新茎,新茎节处又成小块茎,常3-4个成串。
基生叶2-4枚;柄长3-8cm;叶片轮廓宽三角形,长3-6cm,宽4-8cm,二回三出全裂,一回裂片具柄,本回裂片近无柄,裂片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20-30mm,宽5-8mm,全缘,少数上半部2深裂至浅裂;茎生叶常2枚,互生,较基生叶小而同形。
总状花序顶生,长2-5cm,疏生花3-8朵;苞片卵形至狭卵形,位于在序下部者长约10mm,先端3-5栉裂,位于上部者全缘;萼片2,细小,早落;花冠淡紫红色,花瓣4,2轮,外轮上瓣最大,长15-25mm,上部舒展成宽倒卵形至宽椭圆形的兜状瓣片,边缘具小齿,先端有浅凹陷,中下部延伸成长距,下瓣较短,形同上瓣,基部具浅囊状突起,内轮两瓣长10-15mm,合抱裹于雄蕊外,上部宽倒卵形,中、下部细长成爪;雄蕊6,略短于内轮花瓣,每3枚合生成束;子房条形,长8-10mm,花枝细短,柱头近圆形,具乳突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