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路基稳定分析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25
路基路面工程考试试卷01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计20 分)1 、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采用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施工中控制______________ 是首要关键。
3、路面结构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层.4、沥青混合料按照强度构成原理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5、石灰土强度形成的机理主要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四种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的结果。
6、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征土基承载力的参数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8、边坡滑塌的两种情况是_______ 、_______。
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接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铺草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具体情况选用。
二、选择题(单选或者多选题,每题 2 分,共计20 分)1、路堑边坡坡率的确定方法主要是( )A.工程地质法(经验法) B.力学法C.直线法 D .Bishop 法2、双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和单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的关系,D/d=( )A .1B .0 。
5C .D.3、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者低路堤的坡脚外侧的排水设备称为( )A.排水沟B.截水沟C.边沟D.渗沟4、下列哪些是半刚性材料( )A.级配碎石B.级配砾石C.二灰土D.水泥碎石E.泥结碎石5、影响沥青路面压实的主要因素有( )A.压实温度B.沥青用量C.碾压速度D.碾压遍数6、下面哪种类型的土为最优的路基建造材料( )A.粉性土B.粘性土C.砂性土D.蒙脱土(重黏土)7、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有( )A.强度高B.稳定性好C.开放交通早D.耐久性好8、我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为( )A.维姆法 B .Superpave 法C.马歇尔法D.重型击实法9、水泥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参数有( )A.水灰比B.稳定度C.砂率 D .单位用水量10、碎石路面的强度形成主要依靠石料的( )A.粘结作用B.嵌挤作用C.密实作用D.摩阻力作用三、简答题(每题8 分,共计40 分)1、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特点如何?2、简述边坡防护与加固的区别,并说明边坡防护有哪些类型及适应条件?3、试列出工业废渣的基本特性,通常使用的石灰稳定工业废渣材料有哪些?4、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采取措施减小车辙?5 、试述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理论、设计指标。
第二篇 第四章 刚性路面 2-4-1 第四章 刚性路面
第一节 刚性路面的特点、损坏现象和结构组合 一 刚性路面的优缺点: ㈠ 优点 1 强度高、刚度大、耐久性好: 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以及抗磨耗能力。 2 稳定性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稳性、热稳性均较好。 3 平整度和粗糙度好。 4 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 5 色泽鲜明,反光能力强,有利于夜间行车。 ㈡ 缺点 1有接缝:板的接缝不但增加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且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接缝处理不当,导致板边和板角破坏。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 2开放交通较迟。 3 挖掘和修补困难。 4 阳光下反光强,驾驶员感觉不舒服。 5 对超载敏感 6 施工前准备工作多。 二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现象: 1 断裂:板内应力超过混凝土强度时板出现断裂。原因:应力大、板薄、板尺寸过大、混凝土板级配不合理。施工不良。 2 碎裂:出现在横向接缝两侧数十厘米的范围内。原因:胀缝内的滑动传力杆排列不正或不能滑动、缝内嵌如硬物。 3 唧泥:汽车行至接缝处时,缝内溅出稀泥的现象。原因水分沿缝隙下渗,基层湿软,板脱空。 4 错台:横向接缝或裂缝两侧面板断部出现的竖向相对位移。原因:杂物进入后方板下。 5 拱起:混凝土路面面板在热膨胀受到约束时,某一接缝两侧的数块板突然出现向上的屈曲失稳现象称拱起。原因:硬物落入接缝,变形受限。 三 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内容; 1 材料组成设计。 2 路基和基层设计: 第二篇 第四章 刚性路面 2-4-2 3 板厚的确定
4 板平面尺寸的确定 5 接缝构造设计 6路肩和排水设计 四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基本步骤: 1 确定路面的结构层次 2 确定路面的设计参数 3 确定水泥混凝土板的厚度 4 确定水泥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 5 确定接缝的构造 五 结构层的组合:面板、基层、垫层(不良地质水文条件下),板厚的推荐值见表2-4-1。 ㈠ 土基 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刚性面层和基层传到土基上的压力很小,一般不超过0.05MPa。然而,如果土基的稳定性不足,在水温变化的影响下出现较大变形,特别是不均匀沉陷,土基产生不均匀支承,使面板在受荷时底部产生过大的弯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路面破坏。 1 引起路基不均匀支承,可能由下列因素造成: ⑴不均匀沉陷 湿软地基未达充分固结;土质不均匀,压实不充分以及新老路基交接处处理不当。 ⑵ 不均匀冻胀 季节性冰冻地区,土质不均匀;路基潮湿条件变化。 ⑶ 膨胀土 在过干或过湿(相对最佳含水量)时压实;排水设施不良等。 2改善措施: ⑴ 把不均匀土掺配成均匀的土。 ⑵ 控制压实时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并保证压实度达到要求。 ⑶ 加强路基排水设施。 ⑷ 加设垫层,以缓和可能产生的不均匀变形对面层影响, ㈡ 垫层 在水温状况不良路段的路基与基层之间宜设置垫层。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好的水隐性,在冰冻地区尚应具有较好的抗冻性。 ㈢ 基层 理论计算和实践证明,采用整体性好(具有较高弹性模量)的材料修筑基层可保障混凝土路面第二篇 第四章 刚性路面 2-4-3 良好使用特性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设置基层,可以起到防止水泥、冰冻以及排除渗入的地表水、
路基路面工程习题参看答案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结合要点阐述)(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1、对于综述题-需要结合要点阐述2、不完整的参见教案与课本第一章总论1、对路基路面的要求对路基基本要求:A 结构尺寸的要求,B 对整体结构(包括周围地层)的要求C 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D 足够的整体水温稳定性对路面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平整度(4)具有足够的抗滑性(5)具有尽可能低的扬尘性(6)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此章节内容需要学后再看水文水文地质气候地理地质土的类别3、公路自然区划原则3个4、路基湿度来源5、路基干湿类型的分类?一般路基要求工作在何状态?6、路基平均稠度和临界高度7、路面结构层位与层位功能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车轮作用及自然因素底作用,并将所受之力传递给下层,要求路面材料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并要求表面平整、抗滑、防渗性能好。
基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传下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和土基,故必须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及平整度和良好的扩散应力性能。
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和防污等多方面作用,而主要作用是调节和改善土基的水温状态,扩散由基层传递下来的荷载应力的作用。
8、各类路面的特点参见教案9、路面横断面由什么组成?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1、什么叫标准轴载?什么叫当量圆?路面设计中将轴载谱作用进行等效换算为当量轴载作用的轴载。
(我国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重100KN的车辆,以BZZ-100表示)当量圆:椭圆形车辆轮胎面积等效换算为圆2、什么叫动载特性水平力振动力瞬时性3、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温度及其温度变化水4、路基工作区?路基工作区-路基某一深处,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应力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5、回弹模量?K? CBR?回弹模量:土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应力与与其相应的(可恢复)回弹变形比值;K:土基顶面的垂直压力与该压力下弯沉的比值。
2019年《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沥青路面设计1.设计资料河南某地(Ⅱ)拟修建高速公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7.0m。
其5中,行车道7.5m×2。
经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4052辆/日, 交通年平均增长率为6.05%。
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A.2.6-1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0类,根据表A.2.6-2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公路新建部分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8m,平均地下水位0.8m,平均冻深0.48m,土质为粘土质砂,其重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18.0kN/m3。
根据气象资料,连续十年路面最低气温平均值为-2℃。
路基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9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0.88,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取0.80,则经η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63MPa。
2.设计内容(1)交通分析;确定交通荷载等级。
(2)初拟沥青路面结构(结构层组合、各结构层材料、层厚)。
(3)确定各层材料参数(各层材料模量、强度和土基的回弹横量)。
(4)轴载换算,计算Ne。
(5)进行路面结构验算。
(6)计算路基顶面和路表验收弯沉值。
3.设计所需参考资料(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附电子版);(2)路基路面工程(第五版),黄晓明主编;(3)道路工程教材。
4.设计验算好路网——在线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分析(APAD)(规范编写组提供的网页版程序)(/online_design.aspx)5.提交成果(1)课程设计计算书A4手写,要求过程详实,表格、公式规范。
注:计算书后面附“课程设计总结”1份。
(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A3一张,要求按照制图标准规范绘制。
路基路面工程考试试卷06一、选择题(单选与多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影响路基稳定性的自然因素有()①地形②地质条件③植物覆盖④荷载作用2.按排水通道构成,可将渗沟分为:()①填石渗沟②管式渗沟③洞式渗沟④有压力渗沟3.从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方便施工和养护维修上看,用于降低路基下地下水位的渗沟宜设置在()①路中线以下②路肩下③路基边沟下④路基边沟外4.公路排水中地表排水包括()①路面排水②中央分隔带排水③坡面排水④路面结构层内排水5.公路设计的技术标准有哪几类()①线形标准②汽车标准③载重标准④净空标准6.沿河路堤冲刷防护的措施有()①植物防护②砌石和抛石防护③石笼防护④土工模袋防护7.按《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全国范围共分为()个一级区。
①6 ②7 ③8 ④528.路面设计一般要求路基处于()①过温状态②潮湿状态③中湿或潮湿状态④干燥或中湿状态9.碎石路面和基层的强度是靠()原则形成的。
①密实②级配③嵌挤④板体10. 以下属于无机结合料的有()①水泥②石灰③粉煤灰④乳化沥青11.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按()进行筑做的。
①嵌挤原则②稳定原则③密实原则④嵌挤加稳定原则12.下列路面破损中,哪些属于功能性做坏()①断裂②弯沉过大③不平整④表面光滑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路面板中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①板中部②板角处③横缝边缘中部④纵缝边缘中部14. 挡土墙在墙背土体作用下,墙身无任何位移,墙前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时墙身受到的土压力是()①静止土压力②主动土压力③无土压力④被动土压力15.汇集路基下含水层的水并将它引至更下一层含水层,用于疏干路基的地下排水结构物是()①暗沟②渗沟③盲沟④渗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
()2、车速越高,平整度越好,变异系数越大。
()3、沥青混合料是温度敏感性材料,抗拉强度与温度有关。
路基路面工程考试试卷06一、选择题(单选与多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影响路基稳定性的自然因素有()①地形②地质条件③植物覆盖④荷载作用2.按排水通道构成,可将渗沟分为:()①填石渗沟②管式渗沟③洞式渗沟④有压力渗沟3.从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方便施工和养护维修上看,用于降低路基下地下水位的渗沟宜设置在()①路中线以下②路肩下③路基边沟下④路基边沟外4.公路排水中地表排水包括()①路面排水②中央分隔带排水③坡面排水④路面结构层内排水5.公路设计的技术标准有哪几类()①线形标准②汽车标准③载重标准④净空标准6.沿河路堤冲刷防护的措施有()①植物防护②砌石和抛石防护③石笼防护④土工模袋防护7.按《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全国范围共分为()个一级区。
①6 ②7 ③8 ④528.路面设计一般要求路基处于()①过温状态②潮湿状态③中湿或潮湿状态④干燥或中湿状态9.碎石路面和基层的强度是靠()原则形成的.①密实②级配③嵌挤④板体10. 以下属于无机结合料的有()①水泥②石灰③粉煤灰④乳化沥青11.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按()进行筑做的。
①嵌挤原则②稳定原则③密实原则④嵌挤加稳定原则12.下列路面破损中,哪些属于功能性做坏()①断裂②弯沉过大③不平整④表面光滑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路面板中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①板中部②板角处③横缝边缘中部④纵缝边缘中部14. 挡土墙在墙背土体作用下,墙身无任何位移,墙前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时墙身受到的土压力是()①静止土压力②主动土压力③无土压力④被动土压力15.汇集路基下含水层的水并将它引至更下一层含水层,用于疏干路基的地下排水结构物是()①暗沟②渗沟③盲沟④渗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
()2、车速越高,平整度越好,变异系数越大。
()3、沥青混合料是温度敏感性材料,抗拉强度与温度有关.()4、所有季节性冰冻地区的道路都会产生冻胀与翻浆.()5、流塑与流动状的分界值为Wc=0,Wc〉0时,土处于不可塑状态.()6、垫层的主要功能是承受车辆荷载的垂直力。
《土力学》第四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第4章土中应力一填空题1。
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和 .2。
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和。
3.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的有效自重应力。
4。
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应从算起。
5。
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
二选择题1.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 A ).(A)基底压力;(B)基底附加压力;(C)基底净反力;(D)附加应力2.在隔水层中计算土的自重应力c时,存在如下关系( B ).(A) =静水压力(B) =总应力,且静水压力为零(C) =总应力,但静水压力大于零(D)=总应力—静水压力,且静水压力大于零3.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和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的土中自重应力为( C ).(A)静水压力(B)总应力(C)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D)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4.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 A )。
(A)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增加(B)地基中原水位以上的自重应力增加(C)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减小(D)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5.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 A ).(A)有效应力;(B)总应力;(C)附加应力;(D)孔隙水压力6.某场地表层为4m厚的粉质黏土,天然重度=18kN/m3,其下为饱和重度sat=19 kN/m3的很厚的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B )。
(A)72kPa ; (B)36kPa ;(C)16kPa ;(D)38kPa7.同上题,地表以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 ).(A)91kPa ; (B)81kPa ;(C)72kPa ;(D)41kPa8.某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为800kN,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深度为1。
5m,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高0.3m,基础底面积为4m2,地基土的重度为17kN/m3,则基底压力为( C ).(A)229.7kPa ;(B)230 kPa ; (C)233 kPa ;(D)236 kPa9.由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B ).(A)自重应力;(B)附加应力;(C)有效应力;(D)附加压力10.已知地基中某点的竖向自重应力为100 kPa,静水压力为20 kPa,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为0。
路基路面工程试题与答案课程名称:路基路面工程试卷编号:01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采用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施工中控制__________是首要关键。
3、路面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4、沥青混合料按照强度构成原理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5、石灰土强度形成的机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的结果.6、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征土基承载力的参数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8、边坡滑塌的两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接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铺草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情况选用。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路堑边坡坡率的确定方法主要是( )A、工程地质法(经验法)B、力学法C、直线法D、Bishop法2、双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和单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的关系,D/d=()A、1B、0、5C、D、3、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的排水设备称为( )A、排水沟B、截水沟C、边沟D、渗沟4、下列哪些是半刚性材料()A、级配碎石B、级配砾石C、二灰土D、水泥碎石E、泥结碎石5、影响沥青路面压实的主要因素有()A、压实温度B、沥青用量C、碾压速度D、碾压遍数6、下面哪种类型的土为最优的路基建筑材料()A、粉性土B、粘性土C、砂性土D、蒙脱土(重粘土)7、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有( )A、强度高B、稳定性好C、开放交通早D、耐久性好8、我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为( )A、维姆法B、Superpave法C、马歇尔法D、重型击实法9、水泥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参数有()A、水灰比B、稳定度C、砂率D、单位用水量10、碎石路面的强度形成主要依靠石料的( )A、粘结作用B、嵌挤作用C、密实作用D、摩阻力作用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特点如何?2、简述边坡防护与加固的区别,并说明边坡防护有哪些类型及适应条件?3、试列出工业废渣的基本特性,通常使用的石灰稳定工业废渣材料有哪些?4、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采取措施减小车辙?5、试述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理论、设计指标。
路基路面工程考试试卷06一、选择题(单选与多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影响路基稳定性的自然因素有()①地形②地质条件③植物覆盖④荷载作用2.按排水通道构成,可将渗沟分为:()①填石渗沟②管式渗沟③洞式渗沟④有压力渗沟3.从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方便施工和养护维修上看,用于降低路基下地下水位的渗沟宜设置在()①路中线以下②路肩下③路基边沟下④路基边沟外4.公路排水中地表排水包括()①路面排水②中央分隔带排水③坡面排水④路面结构层内排水5.公路设计的技术标准有哪几类()①线形标准②汽车标准③载重标准④净空标准6.沿河路堤冲刷防护的措施有()①植物防护②砌石和抛石防护③石笼防护④土工模袋防护7.按《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全国范围共分为()个一级区。
①6 ②7 ③8 ④528.路面设计一般要求路基处于()①过温状态②潮湿状态③中湿或潮湿状态④干燥或中湿状态9.碎石路面和基层的强度是靠()原则形成的。
①密实②级配③嵌挤④板体10. 以下属于无机结合料的有()①水泥②石灰③粉煤灰④乳化沥青11.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按()进行筑做的。
①嵌挤原则②稳定原则③密实原则④嵌挤加稳定原则12.下列路面破损中,哪些属于功能性做坏()①断裂②弯沉过大③不平整④表面光滑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路面板中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①板中部②板角处③横缝边缘中部④纵缝边缘中部14. 挡土墙在墙背土体作用下,墙身无任何位移,墙前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时墙身受到的土压力是()①静止土压力②主动土压力③无土压力④被动土压力15.汇集路基下含水层的水并将它引至更下一层含水层,用于疏干路基的地下排水结构物是()①暗沟②渗沟③盲沟④渗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
()2、车速越高,平整度越好,变异系数越大。
()3、沥青混合料是温度敏感性材料,抗拉强度与温度有关。
第五章路基设计与施工第一节概述一、路基特点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
路基特点:1、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2、涉及面广,影响大3、投资高4、结构形式简单5、施工安排不易6、影响因素多变二、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2、具有足够的强度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4、要有足够的耐久生三、路基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内容(一)设计1、收集资料,作为设计依据2、选择合理的路基断面形式3、确定边坡形状和坡率4、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和排水构造物设计5、防护加固工程设计:分析路基稳定性,需要时采取坡面防护、支挡结构或地基加固措施设计。
6、路基工程附属设施的设计取土坑、弃土坑、护坡道、碎落台、辅道等。
第二节土基的受力与强度一、路基的受力与路基工作区1、路基的受力2、路基工作区:行车荷载产生的垂直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自重应力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当行车荷载在土基中产生的应力仅为土基自重应力的1/5~1/10,与土基自重引起的应力相比,车辆荷载在Za以下土基中产生的应力已经很小,可忽略不计。
把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应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叫路基工作区。
二、土基的强度指标1 、应力- 应变特性土基在外荷载作用下,竖向变形--竖向压力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Ⅰ阶段——弹性变形阶段。
应力与应变呈直线关系,应力拆出后,应变也随即消失。
Ⅱ阶段——塑性变形阶段。
随着应力增大,应变增加较块,应力拆除后,部分变形不能恢复,形成永久变形。
Ⅲ阶段——破坏阶段。
应力继续增加,变形急剧发展。
土基失去抵抗变形能力,即产生破坏。
基这种应力-应变的非直线关系称作非线性特性,其应力与应变之比值(弹性模量E)不是一个常数。
2 、表征土基强度的指标(1)弹性模量(2)土基反应模量(3)CBR值——加州承载比CBR值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评价地基或筑路材料承载力的实验指标值。
杨波 向治海 付兴祥 李沛林 晏旅军 朱发东 周吉日(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 610051)摘要:四川某风电项目施工场地地形起伏大,施工内容包括场内道路、升压站、平台、风机基础及风机安装等,需进行大量土石方开挖与回填以平整场地,土方平衡设计是施工场地设计的关键所在。
本文旨在探讨风力发电机施工场地布置中挖填方平衡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针对挖填方区域的基坑以及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计算验证分析,可为高山地区风力发电项目的施工场地布置提供有益的工程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挖填方平衡 风电施工场地 三角网格法 平面滑动法 圆弧滑动法中图分类号:TU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607(2024)03-0067-04山坡地区风力发电场地土方平衡及边坡稳定计算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推广。
然而,关于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施工却存在很多挑战。
施工场地布置不仅需要考虑到风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还需要兼顾施工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往往将风力发电机布置在高山地区。
较大的地形起伏、地势复杂,意味着施工场地的选择和设计必须特别谨慎。
同时,风力发电机的基础建设和设备安装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土石方开挖与回填,因此土方平衡的设计成为了施工场地布置中的关键环节[1]。
此外,深入研究影响挖填方平衡的因素,还需要考虑基坑设计、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验证等多方面因素,进而满足建设工期和成本的控制。
本文以四川某风电项目的实际案例,深入研究风力发电机施工场地布置中挖填方平衡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同时对挖填方区域的基坑、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详细的计算验证分析。
旨在为高山地区风力发电项目的施工场地布置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指导,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平衡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兼顾项目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际案例验证,将为类似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1 工程概况喜德玛果梁子风电场项目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建设场址距西昌市区直线距离约50km、距喜德县约30km,距离昭觉县约26km,拟建风电场场址位于喜德县米市镇以及洛哈镇山脊,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度在2800~3600m,对外交通运输较为闭塞。
第一章、总论复习思考题1、路基结构承载能力包含哪两个方面?各反映结构的哪些特征?与路面的病害有何关联?2、何谓路基的水温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3、我国公路用土如何进行类型划分?土的粒组又如何区分?4、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是什么?各自然区划的道路设计应注重的特点有何差别?5、名词解释:路基干湿类型;路基临界高度;路基冻涨与翻浆。
6、何谓路基的临界高度?7、车辆荷载重复作用对路基产生的影响有哪些结果?其取决因素有哪些?8、何为CBR?其反映结构材料的什么特性?9、路基病害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0、如何确定土基的干湿类型(新、旧路)?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复习思考题1、简述路面基层的功能与作用及对其材料的技术要求。
2、何谓底基层?为何对底基层材料要求可较基层低?3、何谓垫层?其主要功能?通常在什么场合下需设置垫层?用作垫层的材料有何特点?列举两种垫层材料。
4、基层施工中也应保证有平整的表面,有此要求的必要性何在?5、何谓累计当量轴次Ne?怎样确定?它在路面设计中有何用处?6、不同轴载通行次数是按等效原理进行换算的,请说明该“等效原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7、名词解释:疲劳、疲劳破坏、疲劳极限、疲劳曲线、疲劳寿命、疲劳方程,Miner定律8、何谓路基工作区?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时应采取何措施?为什么?第二章、一般路基设计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路堤;路堑;一般路基;路基高度;路基宽度;路基边坡坡度;路基土的压实度2、保证路基稳定性的一般技术措施包括哪些方面?3、何谓矮路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矮路堤?为什么?选用该种形式路堤有何利弊?设计上要注意什么问题?4、一般路基的设计包含哪些主要内容?5、一般路堤的横截面尺寸如何设计?6、选定路基填筑高度主要考虑什么因素?7、何谓压实度?8、一般路基工程的附属设施包括哪些内容?第三章、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复习思考题1、路基稳定性设计中所用各种近似方法的基本假定?2、分别指出路堑与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时所需土的实验资料有哪些?3、行车荷载是怎样计入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的?4、指出非浸水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时,圆弧滑动面条分法计算中抵抗力矩与滑动力矩的各组成部分。
路基路⾯复习整理路基⼯程第⼀章1.路基:路基是在天然地表⾯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何尺⼨)的要求开挖或堆填⽽成的岩⼟结构物。
2.路⾯:路⾯是在路基顶⾯的⾏车部分⽤各种混合料铺筑⽽成的层状结构。
3.对路基的特点基本要求1)具有⾜够的整体结构稳定性2)具有⾜够的强度3)具有⾜够的⽔稳定性4.路基路⾯要求具有的基本性能1)⾜够的承载能⼒2)⾜够的稳定性3)耐久性4)优良的表⾯平整度5)较⾼的表⾯抗滑性能5.影响路基路⾯稳定的因素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候条件4)⽔⽂和⽔⽂地质条件5)⼟的类别6.路基⼟的分类:我国公路⽤⼟依据⼟的颗粒组成特性,⼟的塑性指标和⼟中有机质存在情况,分为巨粒⼟、粗粒⼟(砾类⼟和砂类⼟)、细粒⼟(粉质⼟、黏质⼟、有机质⼟)、和特殊⼟(黄⼟、膨胀⼟、红黏⼟、盐渍⼟、冻⼟)四类。
巨粒⼟包括漂⽯(块⽯)和卵⽯(⼩块⽯),有很⾼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以填筑路基的良好材料;亦可⽤于砌筑边坡。
级配良好的砾⽯混合后,密实程度好,强度和稳定性均能满⾜要求。
除了填筑路基之外,可以⽤于铺筑中级路⾯,经适当处理后,可以铺筑⾼级路⾯的基层、底基层。
砂⼟⽆塑性,透⽔性强,⽑细上升⾼度⼩,具有较⼤的内摩擦系数,强度和⽔稳定性均好,但砂⼟粘结性⼩,易于松散,压实困难,但是经过充分压实的砂⼟路基,压缩变形⼩,稳定性好。
为了加强压实和提⾼稳定性,可以采⽤振动法压实,并可掺加少量粘⼟,以改善级配组成。
砂性⼟含有⼀定数量的粗颗粒,⼜含有⼀定数量的细颗粒;级配适宜,强度、稳定性等都能满⾜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如细粒⼟质砂⼟,其粒径组成接近最佳级配,遇⽔不粘着,不膨胀,⾬天不泥泞,晴夭不扬尘,便于施⼯。
粉性⼟含有较多的粉⼟颗粒,⼲时虽有粘性,但易于破碎,浸⽔时容易成为流动状态。
粉性⼟⽑细作⽤强烈,⽑细上升⾼度⼤(可达1.5m),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
粉性⼟属于不良的公路⽤⼟,如必须⽤粉性⼟填筑路基,则应采取技术措施,如改良⼟质,并加强排⽔、采取隔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