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语言的魅力ppt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18
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课题四年级第六单元第 22 课《语言的魅力》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语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巨大的魅力,恰当地运用语言,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2.学习了《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检查预习情况:音、形、义(音)魅、漆、绅(形)魅、牌、衷、添、陶、醉、漆、辰、丐、绅(课件出示)(义)褴褛—形容衣服破破烂烂。
(课件出示)头发斑白--头发花白绅士--有身份、有地位的男性无动于衷—不理睬,毫不关心,不动一点感情。
姗姗--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嬉戏---游戏,玩耍良辰美景—天气好风景美。
3、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件出示)4.初读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让.比浩勒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语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等)三、比较阅读,自主感悟。
1.带着刚才提出的“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一问题,仔细读读课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一样?在书中画出相关的语句说说感受。
2.小组交流: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四、创设情境,采访释疑1.假如你是《巴黎时报》的一名记者,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请你即兴进行现场采访,看看人们是怎么想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填写那几个字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2.圈画新词,读一读,结合句子说说意思。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按提示给课文分段。
四、教师总结。
一句有魅力的话就给了盲老人以莫大的帮助,那么为什么一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巨大的作用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一句温馨感人的话语不仅会暖人心,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语言的魅力》这一课。
1、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能够把这么长的课文用这么简炼的语言来描述出来,真好。
二、浏览阅读,初步感知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
1、还记得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是什么吗?2.出示课件齐读。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在哪里出现,原来木牌上写着什么?3.引导学生比较句子。
(课件出示两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我什么也看不见!①齐读这两句话,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生回答: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春天来了,可是”这六个字。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前后,行人和老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2、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二)学习第一到五自然段。
1、添字前人们是什么样的表现,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