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要下雨了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0
16《要下雨了》优秀教学设计《要下雨了》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教养方面: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与说中感悟“……正……呢”的意思并会说句子,能用“因为……所以”说出三种自然现象的原因。
教育方面: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以及产生的原因。
发展方面: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3、能用“……正……呢”,“因为……所以”说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手段:表演法、小组合作法、谈话法、比赛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及图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及说明一、拔萝卜游戏复习生字。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小白兔最喜欢吃红萝卜了,这里有很多红萝卜,每个萝卜上都有一个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小白兔必须要会读生字才能拔到萝卜,这就难倒小白兔了,小白兔不会读,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一帮他,你们愿意吗?2、指名出来拔萝卜,你喜欢拔哪个就读哪一个。
二、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白兔收到了很多萝卜,为了感谢同学们,小白兔要带大家去看一些有趣的现象,你们高兴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要下雨了》,看看小白兔观察到了哪些自然现象?(贴小白兔图)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呢?2、提问:小白兔是怎样在山坡上割草呢?你们能把小白兔的动作用标出来吗?(弯、割、直、伸)。
3、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要直起身子不割草呢?“天气很闷”时会让小白兔感到怎样?(由于空气潮湿感小白兔感到不舒服)4、谁愿意出来表演一下小白兔?5、同桌之间互相做动作练读第一自然段。
四、品读第二、三自然段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这时候他看了谁呢?他们说了什么?1、自由朗读2、3自然段。
2、电脑出示第一幅图,指名回答小白兔看见了谁?(小白兔看见了燕子)。
教学设计
7、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4幅电脑出示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8、再读课文内容,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第一幅图:1、2、3段
第二幅图:4、5、6段
第三幅图:7段
第四幅图:8段
9、通过初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一、学习第1段:
1、自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小白兔为什么直起身子不割草了呢
“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由于空气潮湿感生通过观察小动物的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能力,增添生活乐趣,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小,但好奇心强,对自己感兴趣的大自然,对自己生活世界中出现的自然界中的种种现象有探索的欲望,教师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丰富自然知识;
2、找出燕子低飞的原因,画下来,抓住燕子说的话边读边想什么意思;
3、燕子说的哪句话与燕子低飞有关系;
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课文2、3段;
四、小组讨论学习4、5、6段;
五、学习4、5、6段;
1、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电脑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
①让学生出声读读这句话;
②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白兔对燕子说的话半信半疑;
③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3、电脑出示2个句子:。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6、《要下雨了》精品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
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学习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 与下雨的关系。
导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2.下雨之前,小动物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6 要下雨了(二)初读课文,预习探究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学生汇报交流: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
3、小老师检查生字读音。
4、分段接读,纠正字音。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意1、小白兔是怎样知道要下雨了呢?1.指导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
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然后逐句以问句引读: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
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
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自然段。
2.半扶半放,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坡、割”等9个生字。
会写“吗、吧”等6个字。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下雨前的事物的变化。
①理解课文内容;②让学生从中发现哪些事物的变化可以提前说明一些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一些自然现象,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知识。
二、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全文共9个自然段,4幅标图,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课文虽然文字浅显,但是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教给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有机地渗透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
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 ,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朗读,并在读中体会下雨前不同动物的反映。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提前了一些天气的变化。
比如说:会刮风、天气会闷热等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在朗读中理解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之情。
五、教学准备:1、布置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下雨前,我们会怎么做?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等。
六、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演示第2张幻灯片)2.下雨之前,小动物们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要下雨了》3、(演示第4张幻灯片)。
带着疑问读课文。
思考:“下雨了” ,引导学生发现“下雨了”与“要下雨了”的不同。
(“要下雨了”说明还没下,“下雨了”说明雨已经下起来了。
)(二)认字、识字、记字。
(演示第3张幻灯片)1、读准读好课文生字(遇到困难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地识记生字。
3、了解自学情况。
《要下雨了》课文生字笔顺拼音组词1、《要下雨了》课文生字笔顺拼音组词拼音zhí 拼音ya部首十部首口笔画8 笔画7结构上下结构左右拼音biān 拼音部首辶部首口笔画 5 笔画8结构半包围结构左右拼音ma 拼音ba部首口部首口笔画8 笔画7结构左右结构左右拼音jiā部首力笔画5结构左右第3步:默读书写评级标准,查看组词图片,参照老师的书写临摹练习。
书写评级标准:共计5★(正确获1颗★;规范获1颗★;整洁获1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获2颗★)第4步:读拼音写词语练习。
2、老师撒谎了──《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案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对所学校知识有兴趣、感兴趣,我们为一名刚接触所教材的教师对每篇课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采取的办法也千奇百怪,可是有一天发生的事,激趣故然重要组教师采取的方法必须无解可击。
新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6课《要下雨了》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述了下雨前,燕子、小鱼、蚂蚁这种动物的表现,讲续完课文后,我设计了巩固课文内容的连线题。
下雨前:燕子忙搬家小鱼低空飞蚂蚁游上来因为是练习题,我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可是老师家了文中写的燕子、小鱼、蚂蚁在下雨前它们都做了些什么?'哪位聪明的孩子愿意帮老师连一连哪?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说:"老师,我帮你'"老师,我愿意。
'看看同学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我心里阵阵得意,看这样用语言刺激多成功,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看到一向不爱发言的陆瑶的小手也在热切的摆看我决定给他个机会,我大声说:"孩子们,让陆瑶来我可以吗?'孩子们发出了不情愿的"可以'陆瑶却站着在哪儿,看着我我促地说:"快帮老师连一连呀!'陆瑶却还笑,引得其他同学看到他摸样,也跟关哄起来,我立刻收起了笑脸,问:"陆瑶你在笑什么?如果没想好就坐下,等到你想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