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大学862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328.02 KB
- 文档页数:1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北大2011年国际关系史真题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 7分×5=35分
1、《比利牛斯和约》
时间、签订国家、内容两到三点、影响(重要的名词,各参考书中都有)
2、撒丁王国
地区、年代、领导人及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基本属于常识,将自己知道的写上去即可)
3、李顿报告书
时间、事件起因、报告书主要内容、意义(参见方连庆书)
4、多米诺骨牌理论
提出者、提出时间、涵义、相关历史事件、影响(属于常见名词范围,按自己原有知识作答即可)
5、“保护的责任”
提出者、时间、涵义、相关历史事件、影响
二、简答 15分×3=45分
1、文艺复兴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时间不在国关史研究的范围内,但要注意从国关史的角度回答问题。
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人”,即人文精神。
而与人相对的,就是神,由此,联想到人权与教权之争,延伸到世俗王权与教权之争,那么思路大概就出来了。
再联想文艺复兴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补充一些内容作答)
参考答题思路:。
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及详解一、词语解释题(每题1.5分,总共15分)Directions:Explain the following words,abbreviations or terminology in your own words(in English only,please).1.NGO【答案】NGO is the abbreviation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It is an organization that is not part of the local or state or federal government.【解析】NGO是“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缩写,意思是“非政府组织”,即除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公共组织。
2.vegetable man【答案】Vegetable man are unable to move,think,or speak,and their condition is not likely to improve.【解析】植物人指大脑已经完全或大半失去功能,亦即已经失去意识,但尚存活的人。
虽然植物人仍旧有心跳,且通常犹有反射动作(意即其脑干依旧存活且能发挥功能),但是植物人的生命延续通常必需他人的照护,进食等行为都得由他人协助才能完成。
3.plastic art【答案】Plastic arts are art forms which involve physical manipulation of a plastic medium by moulding or modeling such as sculpture or ceramics.The term has also been applied more broadly to all the visual arts(such as painting,sculpture,filmand photography).【解析】造型艺术是艺术形态之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复习指导真题讲解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备注:1、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2、专业一(政治学概论)为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统考科目。
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专业一:政治学概论参考书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理论部分的核心参考书目,要重点掌握和记忆其中的政治学名词)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用作补充政治学十五讲,尤其是政治合法性、政治发展等章节内容)3.海伍德《政治学》(主要在于辅助理解,外专业跨考的推荐先看本书打好基础)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对于准备政治学概论大题非常重要,重点把握书中)5.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与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合使用,重点掌握各种..)6.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其中内容重在理解和记忆作者的.......)7.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概论部分重要基础书目,推荐先看......)8.陈岳《国际政治概论》(要重点记忆其中提到的国际政治学名词......)9.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与前两本书配合使用,重在补充前两本书的内容)10.宋伟《国际关系理论》(重点掌握其中涉及到的......)11.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讲义(非常重要,比较全面的各流派国际关系理论讲解)12.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本书基本上囊括了世界民族部分试题的大部分重点)13.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常考内容,重点掌握政治伊斯兰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专业二:国际关系史参考书1.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用于整理国际关系史方面所涉及到的......)2.袁明《国际关系史》(用于宏观把握国际关系史发展的脉络) 专业名称 初试内容复试面试 复试听力 国际关系 ①政治(100分)②英语(100分) ③政治学概论(150分) ④国际关系史(150分)①进行自我介绍及相关问答②抽取专业试题,进行专业、学术相关问题问答(无准备时间) 全校统考 (3分制计入总分)3.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史》4.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学习分析国际问题时采用的方法...)5.主要出题老师的论文6.《现代国际关系》期刊、《世界知识》期刊备注: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专项练习四论述题1.论述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关系。
[复旦大学2017年研]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美苏关系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
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准备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
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这一时期的美苏关系的特点再次重现了“美攻苏守”的特点。
(1)里根主义:美国重振霸权的新起点1980年里根上台之时,美国面临着苏联在全世界扩张的严重挑战。
里根政府改变了尼克松以来对苏缓和的对外战略,通过大张旗鼓的重振美国军备并在国际上对苏联采取挑战性姿态,改变了美国的被动局面,重新确立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并使美国在某些方面略占优势。
“里根战略”实质上是美国争取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重新支配世界的战略,其主要内容为:①在政治领域,里根政府推行“里根主义”。
其基本思想是不承认尼克松提出的世界力量已经“多极化”了的现实,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归结为美苏两家或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里根竭力强调东西方矛盾的重要性,推动整个国际形势向战后初期的“两极世界”方向发展。
美国政府推行“里根主义”的重要手段是“低烈度战争”,即指美国在不触及美苏核战争和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前提下,在第三世界向苏联发起进攻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战略。
里根政府希望通过这一战略,达到既能抑制苏联扩张,又能避免美苏之间发生正面战争的目的。
②制定“星球大战”计划,以实力为后盾,谋取新的战略优势。
里根政府的战略意图是:打破美苏核均衡,把太空辟为除海陆空外的第四个战略领地,抢占“高边疆”的控制权;利用美国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挑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达到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在政治上“以压诱变”的目标;以开发宇宙为契机,以“星球大战”计划为核心,构筑美国的高技术优势。
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北约里斯本峰会2.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3.东亚峰会4.公共外交5.一体化6.依附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5分,总共30分)1.简析国际关系格局转换的基本动因。
2.简析当代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与活动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总共60分)1.试析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表现、原因及其影响。
2.试论当代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特点、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与面临的挑战。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北约里斯本峰会答:北约里斯本峰会是指2010年11月19日至20日北约28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的峰会。
峰会通过了冷战后第三份战略文件——北约战略新概念。
在战略新概念中提出,北约的宗旨仍是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维护所有成员国的自由和安全。
北约将继续履行三大核心任务,即集体防御、危机处理和安全合作。
北约坚持世界无核化目标,但将继续保持核威慑力。
北约成员国遭受传统军事袭击的危险不大,但面临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袭击、导弹攻击等威胁。
北约应保持和发展多方面防御能力,应对成员国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
北约对俄罗斯没有威胁,希望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
北约的扩大有利于欧洲的自由和稳定,北约仍将奉行门户开放政策,所有符合加入条件的欧洲国家都可成为北约一员。
2.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答: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是指俄罗斯和日本两国关于北方四岛的领土主权的争端。
北方四岛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俄罗斯称这四个岛屿为南千岛群岛,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重要的资源。
军事等原因,导致俄罗斯与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争执不下这就是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史考研试题19901、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2、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的原因、经过、及其统一的前景。
1991一、简答题1、七年战争2、地中海协定3、三国干涉还辽4、蒙特勒海峡公约5、中东“六·五”战争6、纳尔逊·曼德拉二、论述题1、试述本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试述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1992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2、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3、第二次鸦片战争4、意土战争(1911)5、欧洲共同体6、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二、论述题1、试述1941年日美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2、试述布什的人权外交及其实质1993一、简答题1、北方战争2、四国同盟(1815)3、柏林会议(1878)4、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5、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6、日本北方四岛问题二、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从中立国反对德国法西斯方向的演变三、试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的意义及其批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994一、名词解释1、七年会议2、1878年柏林会议3、国联4、新东方政策5、三国干涉还辽二、论述1、一战后英国的均势政策2、艾森豪维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异同19951、维也纳会议( 1814 )2、地中海协定3、东盟4、波斯尼亚危机5、中美上海公报6、克林顿的“扩展战略”1 、试述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影响2 、试述波黑内战的起因、发展及影响19961 、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性质、影响2 、北约东扩和美俄关系19971 、战后日美同盟的实质与发展2 、 30 年代到二战英国的绥靖政策产生及影响1999一填空1 欧洲列强在1756--1763年发生的战争又叫________。
2 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俄国宣布执行_________政策。
3 克里米亚战争后,交战双方缔结________和约,其中对俄国打击最严重的条款是_______.。
第十四章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1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1.尼克松主义(见表14-1)表14-1 尼克松主义2.苏联的全球攻势战略(见表14-2)表14-2 苏联的全球攻势战略考点二:东西方关系的缓和★★★★1.《东方条约》与《四国柏林协定》(1)《东方条约》(见表14-3)表14-3 《东方条约》(2)《四国柏林协定》(见表14-4)表14-4 《四国柏林协定》2.美苏首脑会谈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为解决相互冲突、增加彼此了解,在70年代举行了5次会谈。
在这些会晤中,苏美两国共签订了100多个条约、协定,制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美苏高级首脑会谈是两国政治缓和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1)1972年莫斯科会晤1972年5月22~30日,尼克松访问莫斯科,美苏缓和进入高潮。
双方签订了《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苏美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等5项协定。
这次会晤的主要成果是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签署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美利坚合众国相互关系原则》。
《相互关系原则》奠定了美苏缓和的原则和基础:①和平共处是处理两国关系的出发点。
②防止核战争是首要任务。
③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合作。
④加强对军备的控制。
⑤双方在国际事务中不企求任何特权与优先权,也不承认任何人享有这种特权和优先权。
(2)1973年华盛顿会谈1973年6月18~25日,勃列日涅夫首次访问美国,同尼克松就经济、贸易、限制战略核武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会谈。
美苏双方签订了《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等9个协定和议定书。
25日双方发表的联合公报称:①两国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和同等安全基础上。
②会谈的中心内容是关于维护与加强国际和平。
③双方讨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加强国际安全的问题,认为国际局势为解决突出的国际问题建立稳定的和平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专项练习四论述题1.比较分析艾森豪威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答:(1)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含义和内容①艾森豪威尔主义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对外政策。
20世纪50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5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
其中心思想是“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
3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
3月9日由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
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
②1958年7月,根据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出兵黎巴嫩,干预该国国内事务。
朝鲜战争后美国调整了它的全球战略。
一是提出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解放战略”,企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西方“自由世界”,军事上提出“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讹诈。
二是在亚、非、拉加紧,全面扩张,先后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在印度支那和中东地区大肆渗透。
(2)卡特主义的含义和内容①卡特主义的含义1979年12月,苏联出兵阿富汗,导致美苏关系的全面紧张。
卡特政府不得不改变对苏政策。
1980年1月卡特在国情咨文中警告苏联不要利用伊朗和阿富汗的动乱作为借口,谋求实现苏联长期以来企图获得一个温水港的目标。
他声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
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
”这一声明被称作“卡特主义”。
②卡特主义的内容卡特主义认为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面临着最为严重的挑战,这是因为:苏联军事力量的稳步增长和在国外军事行动的增加;西方民主国家对中东石油的严重依赖,而中东处于动荡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仿效伊朗革命、进行社会和宗教压迫以及经济与政治的变革。
201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考研笔记说明:育明教育咨询师汇编,仅供参考。
国际关系史导言第一讲学科·理论·叙事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跨学科的一门学问国际关系史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学问,它与外交史、世界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的描述对象都超越了某一特定国家的范围(即使是以某一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外交史也涉及到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具有与国别史相区别的特质。
然而,三者之间的学科分野却也非常显著。
外交史的叙述内容主要集中在政府层面的外交行为上,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几乎不加涉及;世界史的叙述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各国的外交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并非叙述主体;而国际关系史则介于外交史和世界史之间,它既需要具有世界史的全球视野,又需要以外交史作为它的核心和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只见树木”或“只见森林”两种有失偏颇的窠臼,才能避免体例上的僵化与空泛。
但是,光区分了三者之间的差异还不足以建构国际关系史自身的学科自律性,它需要在广泛吸取外交史和世界史理论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构建自身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国际关系史的旧有体例,并对其进行新的建构。
理论的开放意识:国际体系、国际格局(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名词解释)、国家间关系本课程是以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家间关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的比喻来说明:国际体系宛如星光灿烂的夜空,国际格局就是夜空中的星座,而国家间关系就像每个星星与另一个星星的关系。
要想清晰地认知夜空,必须确认每一个星座,而每一个星座的确定又与具体的星星密切相关。
国际体系通常包括体系的层次(level)部门(sector),其中层次中包括体系、次体系、单位、次单位和个人(而不象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只聚焦于单位层面),部门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及环境(而不象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只注重政治—军事部门)。
1 / 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2011年北京大学862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5题)
1.《比利牛斯和约》
2.撒丁王国
3.李顿报告书
4.多米诺骨牌理论
5.“保护的责任”
二、简答(每题15分,共3题)
1.文艺复兴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2.越战失败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3.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内容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论述(每题30分,共2题)
1.试论18世纪-20世纪欧洲—海外双重因素对英国外交行为的影响。
2.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地位和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