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5
- 格式:docx
- 大小:47.84 KB
- 文档页数:8
课时达标(四)一、选择题1.(2019·安阳调研)恩格斯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
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C.保留了英王行政大权D.未使资产阶级获得成果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未实现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完全决裂,而是双方相互的妥协与退让,故选A项。
B、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资产阶级只是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而并非毫无所得,故D项错误。
2.(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职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王惟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
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D 解析据材料可知,本应限制监督君主的议员反而被英王拉拢,反映出英国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故选D项。
英国政党政治是以两党制的形成为标志的,与材料内容无关,故A项错误;18世纪英国国王权力受到《权利法案》的限制,英王权力膨胀与史实不符,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议员选举的内容,故C项错误。
3.(2019·“超级全能生”联考)英国革命作为民族国家首次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其最大成果是创造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这一制度创新( )A.否定了其传统的政治结构B.完全剥夺了贵族的政治特权C.使全体国民都享有选举权D.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D 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导致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选D项。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仍保留了国王,故A项错误;在君主立宪制下,仍由贵族把持政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因此不是全体国民,故C项错误。
4.(2019·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内阁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
课时作业三十八第38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六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
这表明,“光荣革命”()A.对英国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B.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使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年,英国《权利法案》第五条规定:“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这一条款主要有利于()A.工业资产阶级维护自身权利B.通过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C.英国国王走向“统而不治”D.国民自由表达民意、反映民情3.[2018·河北邢台质检]“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行使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
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A.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D.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年大选,辉格党在议会中得到多数支持,但安妮女王讨厌辉格党人,仍由托利党人掌握政府。
财政大臣戈多尔芬规劝她,为使政府正常运转,必须接受辉格党进入政府。
安妮女王权衡再三后,便任命两名温和的辉格党贵族进入政府,分别担任掌玺大臣和大法官。
这一事例说明()A.内阁大臣不再对国王负责B.国王基于个人意愿任命内阁成员C.英国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D.议会与内阁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5.[2018·河南洛阳一模] 1742年,英国首相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
课时规范练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选择题1.(2019卓越名校同盟第二次联考,33)17世纪以后英国议会的立法套语仍保留着“(该法)由无上圣明之国王陛下依本届议会僧俗两界贵族与布衣之发起,并经其同意而订定颁行,其权威、效力亦源于上述三者”的说法。
对此公道的表明是,英国( )A.议会居于权力中心B.国王丧失全部权力C.宪政传统影响深远D.政治体制保守僵化2.(2020安徽“皖南八校”摸底,17)英国的宪政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B.议会与国王组成新政府C.议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D.国王仅保留了形式权力3.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第五条规定:“向国王示威,乃百姓之权利,一切对此项示威之判罪或控诉,皆为非法。
”这一条款主要有利于( )A.工业资产阶级维护自身权利B.通过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C.英国国王走向“统而不治”D.国民自由表达民意反映民情4.(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33)18世纪的英国,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当局的某些举动不当,能够发出告诫。
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B.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C.《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D.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形成5.(2019广东广州一模,33)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措施,追究政府国表里政策失败的责任。
这一做法( )A.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B.保证了下议院的立法权C.加强了国王对上院的控制D.推动责任制内阁的形成6.下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铜版画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法国是“战争的诅咒”,英国是“和平的祝福”)。
该漫画表明()A.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B.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C.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D.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7.(2019湖南永州三模,33)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把当时的反对党人士称为“流氓”“无赖”和“自高自大者”。
第11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联邦制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名师导语』“光荣革命”后,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这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历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题型除选择题外,15分开放性题型也多有涉及(如2013、2014、2016年第41题);内容主要涉及国王权力的变化、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以及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英国的宪政传统、议会改革以及蕴含的政治智慧需重点关注。
知识点一 《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光荣革命(1)背景⎩⎪⎨⎪⎧①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终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②1660年,旧王朝复辟,力图恢复并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③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政变,即“光荣革命”。
(2)特点:和平夺权。
(3)意义⎩⎪⎨⎪⎧①结束封建专制统治,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2.《权利法案》(1)颁布:1689年10月,《权利宣言》经议会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2)内容⎩⎪⎨⎪⎧①国王不经议会允许,不得终止法律的效力和征收赋税。
②在和平时期国王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
③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3)特点:以明确的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
知识点二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内阁会议的出现(1)英国的内阁由枢密院发展而来,是国王的咨询机构。
(2)17世纪初,国王经常在秘密的小房间召集大臣举行会议,称之为“内阁”会议。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1688年政变后,议会的主权地位确立。
(2)1717年起,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3)19世纪中期,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制内阁最终形成。
知识点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特点(1)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英国国教的世俗领袖。
第7、8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钱乘旦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A。
王权受到彻底限制B。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C。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解析:B 本题容易错选A项,实际上“光荣革命”之后国王仍然拥有一定权力,A项错误;“光荣革命”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权力中心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B项正确;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是在18世纪,时间与题干不符,C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了优势,时间与题干不符,D项错误。
2。
(2018·山东菏泽月考)“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1694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其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宠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
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A.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约束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解析:D 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根据《权利法案》对王权从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限制与制约可知,国王的行政权是受到制约的,故B 项错误;这一时期,严格意义上的内阁还并未完全形成,且内阁并不是国王的秘书机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英王威廉三世可以不经议会批准而直接任免阁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议会对王权的制约还很有限,故D项正确。
3。
(2019·山东济南期中)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此法令宣誓加冕。
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
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2015·浙江嘉兴调研)恩格斯曾说:“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
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下列事件最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巴黎公社革命C.辛亥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解析』在经历了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后,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最终通过“光荣革命”确立议会主权,“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故A项正确;巴黎公社革命、辛亥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没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即旧势力的复辟成功,故B、C、D项错误。
『答案』 A2.(2015·山东滨州模拟)“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辛亥革命B.光荣革命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解析』据题意,“它”所指代的道路,既体现了斗争性,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同时又存在妥协性,保留了传统。
辛亥革命在制度选择上只存在斗争、割裂,不存在妥协,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既存在变革,又存在妥协,保留了君主,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缺乏总体上的变革,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没有协调、妥协,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5·黑龙江模拟)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
这说明“光荣革命”() A.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B.对英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大C.巩固了土地贵族在议会的地位D.没有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解析』关键信息: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
题干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掌握最高立法权,但因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议会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其作用,A项正确;B项“影响不大”说法错误;C项“巩固”说法错误;D项“没有改变”说法错误。
课后限时集训(六)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合肥一模)13世纪初,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
其中规定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需召开大会议。
这表明英国( )A.国王权力受法律约束B.君主立宪政体逐步确立C.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D.社会契约思想开始流行A[国王征收赋税须得到全国公意许可,说明国王的权力受到《大宪章》的限制,故选A项;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B项;《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议会成为权力中心,排除C项;社会契约思想流行于启蒙运动时期,排除D项。
] 2.(2020·张家口二模)1839年,英国有人说道: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仍不必辞职。
后来,又有人说道: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
这些言论旨在( )A.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B.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C.提高英国议会决策的效率D.阐释内阁集体负责制原则A[根据材料“1839年,英国有人说道: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仍不必辞职。
后来,又有人说道: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可知,这些言论旨在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故选A项;垄断组织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排除B项;材料中讨论上院与下院出现分歧时的解决办法,不能体现对决策效率的影响,排除C项;内阁对议会负责,上下两院都属于议会组成部分,排除D项。
]3.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
这一规定( )A.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D.基本上确立了责任制内阁B[由材料可知,《任职法案》的规定是为了防止议会中的议员和国王之间的联合,限制王权,以实现议会机构的独立,故选B项;1721年责任制内阁确立后,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D两项;《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排除C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9·张家口高三统测)1215年英国贵族们联合起来,迫使约翰王签署了“大宪章”。
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
材料反映( ) A.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英国代议制是习惯形成的C.欧洲中世纪已有了宪政D.基本人权已经得到了保护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代议制传统,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已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这体现了限制王权的传统,说明英国代议制是传统和习惯形成的,B项正确;A项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后确立的,A项错误;中世纪的欧洲没有宪政,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反映,排除。
故选B。
答案B2.(2019·淄博高三联考)“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
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B.两党制度的形成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D.责任内阁制形成解析由材料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是由于“温和渐进”,结合所学来看,英国光荣革命本来是该采用暴力的,但是最终却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故选A;B、C、D三项都属于革命之后的改革,本该就是渐进性的,故排除。
答案A3.(2019·德州高三期中)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该条规定的直接影响是从法律上(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确保议会拥有立法权C.否定了国王世袭制D.废除了国王的行政权解析材料信息“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从法律上确保了议会的立法权,故B项正确;《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在18世纪中后期,故A项错误;《权利法案》没有否定国王世袭制,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还拥有行政权,故D项错误。
课时规范练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选择题 1.(2018甘肃兰州一模,34)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为“光荣革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联合的重要原因是( )
A.新贵族的政治地位相对较低 B.新贵族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C.新贵族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D.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答案C 解析新贵族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是生产方式改变的结果,不是政治地位影响的结果,故A项错误;新贵族的宗教信仰仍然是基督教,没有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新贵族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影响的结果,故C项正确;新贵族领导“光荣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故D项错误。 2.(2018四川眉山三模,33)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相反,他们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 A.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 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 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英国确立民主政体受到宪政传统的影响,故A项正确;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巩固了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据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故C项错误;政治生活的理性是反对国王和教会,据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是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是理性的体现,故D项错误。 3.(2018重庆高考调研卷二,33)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第五条规定:“向国王请愿,乃国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这一条款主要有利于( ) A.工业资产阶级维护自身权利 B.通过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 C.英国国王走向“统而不治” D.国民自由表达民意反映民情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国民之权利”表明保护对象主要为国民而不是单独指工业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议会权力是通过立法方式体现的,而不是材料中“向国王请愿”,故B项错误;材料中“向国王请愿”表明国王手中拥有权力而不是“统而不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向国王请愿,乃国民之权利”可知国民向国王表达意见受到法律保护,故D项正确。 4.(2018山东济南二模,33)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据此可知英国( ) A.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 B.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 C.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 D.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 答案C 解析英国在16世纪进行了宗教改革,材料中对国王信仰宗教的规定属于政治领域的斗争,故A项错误;此时英国尚未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仍有行政权,尚未实现国王“统而不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国王和议会权力的规定可知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斗争仍在延续,故C项正确;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并不意味着议会掌握了司法权,议会掌握的是立法权,并且此时议会下院权力有限,故D项错误。 5.(2018河南郑州三模,33)沃波尔任首相晚期,反对派聚集在王储威尔士亲王弗雷德利克周围,盼望有朝一日王位更迭,得到重用,从而形成了“太子帮”。这说明此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发生变异 B.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 C.政党政治还不够成熟 D.国王仍掌握军政大权 答案C 解析沃波尔任首相期间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君主立宪制发展而并未发生变异,故A、B两项错误;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应该在政党问题上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但现在却是形成“太子帮”,这说明政党政治还不够成熟,故C项正确;当时国王仍掌握军政大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6.(2018江西上饶二模,33)下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铜版画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法国是“战争的诅咒”,英国是“和平的祝福”)。该漫画表明( ) A.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 B.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 C.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 D.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B 解析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没有传播到法国,且漫画反映的是政治问题,不涉及工业革命进程问题,故A项错误;英国由于“光荣革命”后政局稳定而迎来和平,法国由于法国大革命流血遍野,故B项正确;材料中“法国是‘战争的诅咒’,英国是‘和平的祝福’”,反映的不是社会生活水平,故C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故D项错误。 7.(2018山东济宁期末,22)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去世,没有继承人,国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王位的这次和平过渡反映出英国( ) A.封建复辟势力依然存在 B.责任制内阁十分优越 C.国王已丧失了政治权力 D.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 答案D 解析1714年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的体制,材料中讲到王位是和平过渡的,说明这中间并未出现封建复辟势力,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1714年英国王位的和平过渡,并未体现首相行使行政权的责任制内阁,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1714年国王王位的和平过渡,不能反映国王是否丧失政治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中讲的是国会(议会)做出决定,将王位传给乔治一世,因此体现了在英国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之下,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故D项正确。 8.(2018河北保定一模,34)在英国乔治一世、乔治二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内阁只需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1714年后,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这反映了( ) A.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 B.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 C.责任内阁制度不断完善 D.君主立宪体制在逐步确立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国王、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签署,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权力受到限制,故B项错误;责任制内阁形成于1721年,故C项错误;材料“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内阁只需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1714年后,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不断发展的过程,故D项正确。 9.(2018广东茂名二模,34)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56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个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这反映出英国( )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B.长期的腐败问题得以解决 C.工人阶级获得议会选举权 D.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变革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议会改革的内容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提供了机会,不能说明工业资产阶级已经掌权,故A项错误;“腐败选区”是指代表的减少或阶层的减少,不是政治腐败,故B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为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打开了大门,并没有为工人阶级提供方便,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从而推动了议会改革,故D项正确。 10.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 C.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D.行政权力日益膨胀 答案D 解析材料只涉及内阁成员与本党议员的关系,无法体现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内阁权力的膨胀,不足以说明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且议会是英国国家权力中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内阁与议会关系的“和谐”,不能说明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故C项错误;据材料“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这说明内阁行政权力日益膨胀,干预议会,故D项正确。 11.(2018广西防城模拟,33)191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建立( ) A.阻碍了内阁的团结与和睦 B.提高了议会的权力与地位 C.加强了政党的合作与交流 D.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D 解析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不是内阁政府,故A项错误;“影子内阁”常常向内阁发难,与议会权力和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执政党和反对党的关系,故C项错误;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D项正确。 12.(2018山东滨州期末,25)一位英国历史学家曾总结道:古老的英国政体属于有限君主制类型,国王的权力虽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些原则如此古老又如此有效,产生出我们现代生活于其中的事物秩序。该历史学家旨在说明英国政治 ( ) A.在历史传统中创新 B.国王的权力不断削弱 C.保留了贵族和君主 D.首创了近代议会制度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及古老的英国属于有限君主制,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同时古老的原则产生出现代生活的秩序,因此说明英国政治在历史传统中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古老的英国体制是有限君主制,不能体现国王权力不断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出保留了贵族和君主,故C项错误;材料是有关君主的制度,不能体现议会制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詹姆士二世在位期间,采用种种手段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主义,导致信奉国教的托利党人同国王决裂。蛰伏了几年的辉格党人主动与宿敌托利党人接近。在当时情况下,代表旧贵族和新贵族利益的两党都不准备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国王退位,而是等待高龄的詹姆士二世尽早去世,传位给信奉国教的长女玛丽。然而,就在此时,国王老年得子。两党都害怕因此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害怕归还在宗教改革时期获得的教会地产。于是,1688年6月30日,两党的六位领袖和一名主教联合向玛丽的丈夫威廉发出邀请信……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才凑合在一起运筹谋划,发动了政变(“光荣革命”)。 ——摘编自阎照祥《光荣革命中阶级妥协问题复议》 材料二 在调整国王和议会权力关系时,议会将《权利宣言》作为威廉和玛丽任国王的前提条件。它明确规定了人民和议会享有的各种不可剥夺的权利。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案》,对王权做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并规定了王位继承的顺序,保证王位不会再回到詹姆士二世的男系后代手上。这两个文件,威廉都予以签署。由此,国王的法律中止权、豁免权、随意任免法官的权力被取消,司法独立制度确立起来,军权被置于议会手中,独立于议会之外的财政来源被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