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手术中的临床实践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9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急诊救治体会摘要】目的通过急诊救治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治疗体会,探讨更恰当的急诊治疗程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心胸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愈86例(95.6%),10例入院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46例急诊行血胸清除术加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例行胸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死亡4例(4.4%),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2例,严重颅脑损伤2例。
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采取急诊肋骨骨折内固定恢复胸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是治疗成功的基础,而急诊胸腔闭式引流、血胸清除、止血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内固定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展,车祸、高处坠落伤明显增多,从而胸外伤也呈增多趋势。
其中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是外科常见的损伤,也是胸外伤后较严重的创伤性疾病之一,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诊治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者90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90例,男性72例,女性18例;年龄15~ 60岁,平均38±3岁。
致伤原因:车祸52例,高处坠落20例,摔伤10例,塌方砸伤4例,钝性击打伤4例。
就诊时间30分钟至26小时。
其中开放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82例,多发肋骨骨折单侧84例,双侧6例,其中合并连枷胸30例,胸骨骨折6例。
均合并血气胸,张力性气胸5例,皮下纵隔气肿10例,气管支气管破裂6例,肺挫裂伤80例,其他合并伤:锁骨骨折6例,骨盆骨折4例,肩胛骨骨折14例,胸腹联合伤2例。
全组病人均伤势较重,入院后经紧急抢救。
1.2 辅助检查:首选胸片,如存在血气胸,可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进一步胸部CT检查可以明确胸部情况,病情允许时行肋骨三维重建了解骨折情况。
1.3 诊断:全部病例均分别以病史、体检、胸片及CT检查、胸部B超、胸膜腔穿刺确诊,大部分病例在人院后12h内完成必要辅助检查。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临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率。
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4.7±43.8)ml,手术时间为(42.8±6.8)min,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3±1.9)d、(12.6±2.2)周。
经过3个月时间随访,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96.7%,其中优52例,良6例,无效2例。
结论对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一般治疗效果显著,预后良好。
【关键词】肋骨骨折;血气胸;治疗方法肋骨骨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躯干骨折类型,如果患者胸部受到严重创伤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肋骨骨折,并且并发血气胸。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往往病情比较危急,极易出现呼吸困难、胸肋疼痛、循环障碍、胸闷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休克、创伤性湿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死亡[1]。
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有效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为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6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临床治疗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存在明显的外伤史,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最大70岁,最小15岁,平均(36.3±5.7)岁。
受伤原因:38例由于车祸意外致伤,12例由于高处坠落致伤,5例由于外界暴力致伤,3例由于利器刺伤,2例由于其他原因致伤。
其中54例闭合性损伤,6例开放性损伤。
1.2 方法如果患者属于单根肋骨骨折,并没有出现明显移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胸带或者胶布固定,但是一定要特别注意控制固定的松紧程度,尽可能不要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
科学护理168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运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张崇莹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 553000)摘要: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运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0例。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呼吸功能。
结果 研究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生理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0%(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5.00%(P<0.05);研究组咳嗽程度评分、排痰难度评分、痰液黏稠度评分和肺部湿啰音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运用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肋骨骨折;血气胸;术后护理;综合性护理肋骨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也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导致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段所致。
大部分肋骨骨折患者是由于高处跌落、撞击伤、交通事故等因素影响而患病,患者大多表现为胸壁畸形、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合并血气胸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甚至出现肺水肿、休克等情况[1~2]。
目前,临床主要利用手术治疗肋骨骨折,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患者胸腔中的气体、液体等,促使其恢复呼吸功能。
有研究表明,术后予以患者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呼吸功能,促进其快速恢复。
综合性护理是一种现代化护理理念,集合了小组护理、责任制护理优势,并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从生理、心理等方面为其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3~4]。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运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伤病,常伴有呼吸困难、剧痛等症状。
并发血气胸是肋骨骨折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常需要行胸腔引流术进行治疗。
在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本文旨在观察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运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
本文选取了10名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手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综合性护理,包括床位休息、呼吸训练、疼痛管理、胸骨固定等。
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疼痛评分、呼吸困难情况、胸廓变形情况、肺功能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4小时内,所有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疼痛感明显减轻。
术后48小时内,所有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均有所增加。
术后72小时内,所有患者的胸廓变形情况明显改善,胸廓稳定性明显增强。
术后1周,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如肺活量和呼气峰流率等指标均有所增加。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如胸腔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均未发生。
综合性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综合性护理包括床位休息,可减轻患者活动引起的疼痛和胸廓变形;呼吸训练,可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和肺功能;疼痛管理,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其舒适度;胸骨固定,可增强胸廓稳定性,防止胸廓再次变形。
综合性护理在术后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
综合性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较短,不能得出充分的结论。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评估综合性护理的效果。
还应注意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和配合程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综合性护理在术后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实践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运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引言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的肋骨骨折可以导致胸部内脏器受伤,甚至出现血气胸。
对于这类疾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而手术后的综合性护理也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主要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运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拟通过对一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康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的影响。
一、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手术治疗对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如果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胸部疼痛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血气胸,修复损伤的肋骨,减轻胸部疼痛,恢复呼吸功能。
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综合性护理包括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二、综合性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的应用2.1 药物治疗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疼痛、预防感染等。
由于手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物理活动,因此对于一些肌肉紧张、疼痛明显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肌肉松弛剂的治疗。
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还需要给予支气管舒张剂来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2.2 康复训练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在手术后需要逐渐进行呼吸锻炼和身体运动,以恢复呼吸功能和肌肉力量。
还需要进行胸廓理疗,帮助肋骨愈合、降低疼痛。
2.3 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十分必要。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2.4 营养支持手术后,患者的营养摄入往往不足,这会影响愈合和康复。
需要进行营养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
包括合理的饮食安排、必要时进行营养补充等。
三、综合性护理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的影响综合性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3.1 减轻疼痛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临床特点及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
随后阐述了临床护理路径在该患者群中的应用,探讨了其优势和作用。
通过对效果评价及结果分析,发现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医疗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最后总结了应用效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对于临床实践的启示。
本研究为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肋骨骨折、血气胸、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评价、手术后患者、效果总结、研究方向、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优势、结果分析、结论、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是临床常见的胸部创伤,通常由外伤引起。
该病情一旦发生,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病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康复缓慢等。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疾病特点及发病机制;2.总结目前已有的治疗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3.评估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优势和作用;4.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价和结果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5.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结论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改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实践的进步与发展。
1.3 意义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常伴有呼吸困难、疼痛等症状,给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造成极大困扰。
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系统、规范和高效的护理服务,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手术中的临床实践
作者:王磊白忠义薛如刚刘雅琳刘帅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11期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采用FTS措施配合治疗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12例作为FTS组。
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 FTS 组的疼痛评分(3.3±1.2)分较对照组(4.2±1.3)分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TS 组住院时间(20.0±3.2)d较对照组(25.0±4.7)d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TS的应用可以减轻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术后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肋骨骨折;血气胸;治疗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是指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从而达到加快患者康复的目的[1-3]。
其核心是减少患者的创伤和应激反应。
目前, FTS胃肠外科应用较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胸外科方面,对食管癌[4]、肺癌[5]方面有相关报道,但是胸部创伤方面鲜有研究。
本科自2015年9月将FTS理念应用到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中,通过对比既往传统手术方法,探讨FTS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采用FTS措施配合治疗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12例作为FTS组。
患者致伤因素为车祸伤、高处坠落伤、钝器伤等。
所有患者的肋骨骨折数>4根,骨折错位明显,伴有血气胸,不伴有脑外伤、昏迷。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 2 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行开胸探查+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肺裂伤修补,术中尽可能的固定所以骨折肋骨。
FTS组采用FTS措施配合治疗,具体如下。
1. 2. 1 术前干预本组患者均为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予以急诊手术治疗。
对于FTS 组,通过绿色通道,尽可能的缩短术前检查时间,减少患者的不良应激。
1. 2. 2 术中措施 FTS组术中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在维持循环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及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等。
术中注意保温,使患者术中体温保持在36℃左右[6]。
手术方法采用胸腔镜探查及辅助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来代替传统的开胸探查术,尽量少切断肌肉,仅固定4~8肋的“支柱肋骨”,保证胸廓稳定性即可,对于肺裂伤及出血,可予以腔内止血、缝扎或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楔形切除术。
切口缝合后予以罗哌卡因神经阻滞以减轻疼痛,术后应用镇痛泵镇痛48 h后改为综合镇痛。
1. 2. 3 术后措施 FTS组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导尿管及胸腔闭式引流管,并尽早下地活动。
待麻醉清醒后即可拔除尿管,并予以清流食,术后第1天恢复正常饮食,术后每天注意控制输液量。
术后当日患者麻醉清醒后即予以半卧位,可适当床旁坐起或站立,术后第1天鼓励下地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
术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介绍呼吸康复治疗方法。
注意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的量及性质,尽早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
1. 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
疼痛评分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0分为无痛, 1~3轻痛, 4~7分为中度疼痛, 8~10分为重度疼痛。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后若再次需穿刺引流的纳入并发症统计。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FTS组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TS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FTS起源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001年FTS理念被推广到其他类手术,并正式命名。
这一新的外科模式将一系列控制、麻醉、手术方式等新的技术与围手术期促进康复的方法有效结合,从而达到降低手术应激反应,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
对于肋骨骨折手术而言, FTS的理念体现在积极合理的术前准备,缩短手术时间,选择准确微创切口的微创技术及合适的内固定材料,以减少手术创伤,选择有效且对全身影响小的术后镇痛,鼓励早下床活动及排痰,预防肺炎、肺不张,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等措施[7]。
FTS最重要的是减少创伤。
目前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胸外伤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应用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对呼吸循环影响小[8, 9]。
作者采取胸腔镜探查+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切口小,肌肉离断少,尽可能的减轻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有研究表明[10],术中低温可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可使术后伤口感染率升高2~3倍,增加术中失血量,增加术中、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而延缓患者的术后恢复,术中注意保温,使患者体温保持在36℃左右。
术后镇痛也是FTS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强调“有效镇痛”,作者应用肋间神经阻滞结合术后镇痛泵综合镇痛,有效的减轻了疼痛反应。
在作者的研究中FTS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由于样本量小所致,需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传统方法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是24 h引流量
通过本研究发现FTS理念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手术患者中应用能够减轻术后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安全可行且有效。
但对于胸部创伤外科,具体的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及完善,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Wilmore DW, Kehlet H. Recent advances: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track surgery. BMJ, 2001, 322(7284):473.
[2] Kehlet H, Wilmore DW.Fast-track surgery.BMJ, 2005, 92(1):3-4.
[3] 黎介寿. 对Fast-track Surgery(快通道外科)内涵的认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07, 87(8):515-517.
[4] 周福有,王立东,王建坡,等.食管癌快速康复外科应用效果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4(1):63-66.
[5] 赵光强,黄云超,陈小波,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肺癌杂志, 2010, 13(2):102-106.
[6] Basse L, Hiort Jakobsen D, Billesbolle P, et al. A clinical pathway to accelerate recovery after colonic resection. Ann Surg, 2000, 232(1): 51-57.
[7] 杨金良,黄刚.肋骨骨折治疗策略、操作技术以及未来方向.创伤外科杂志, 2016, 18(1):1-5.
[8] 任守阳,黄健,张晓飞,等.电视胸腔镜手术及常规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对比分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 21(1):33-35.
[9] 李强,李晓斌,乔庆,等.胸腔镜辅助可吸收肋骨钉与爪形接骨板联合应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创伤外科杂志, 2014, 16(2):109-112.
[10] Bock M, Müller J, Bach A, et al. Effect of preinduction and intraoperative warming during major laparotomy. Br J Anaesth, 1998, 80(2):159-163.
[11] 叶雄,陈刚,唐继鸣,等.胸腔镜微创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 21(1):112-114.
[12] 李春,刘召,王立.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 40(1):40-43.
[13] 邸永辉,张洪雷,任红芬,等. 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单管引流疗效的观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7): 1158-1161.
[14] 刘锦源,戚晓通,陈亮,等. 单根多侧孔胸管引流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江苏医药, 2016, 42(13):1521-1523.
[15] 靳春来. 胸腔镜及其辅助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2):44-45.
[收稿日期: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