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床手术体位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7.59 MB
- 文档页数:21
仰卧位与侧卧位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综述谢翰梁伟国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 510220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普遍认为手术治疗,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钉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大多数PFNA内固定手术采用平卧位,使用骨科牵引床辅助复位,然而该手术方法有其缺点,且并非所有医院都有骨科牵引床,因此有部分医生以侧卧位行PFNA手术治疗粗隆间骨折。
关于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体位选择目前仍有争议,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体位的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PFNA,手术体位股骨粗隆间骨折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在老年患者中[1,2]。
对于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目前普遍认为手术治疗,采用可靠的内固定材料,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钉(proximoil fer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手术损伤小,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3]。
大多数PFNA内固定手术采用平卧位,使用骨科牵引床辅助复位,然而该体位进行PFNA手术在粗隆间处置入定位导针有一定难度,特别在肥胖患者中[6];使用骨科牵引床长时间持续牵引患肢容易引起患者会阴部压疮;此外,并非所有基层医院都拥有骨科牵引床,特别是基层医院,这不利于该手术技术的推广。
因此,关于PFNA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手术体位目前仍有争议,有部分医生采用侧卧位徒手牵引的技术来进行该手术,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体位的文献进行综述。
1.手术方式仰卧位PFNA内固定术:患者仰卧于普通可透视骨科手术床,将患肢适当内收,牵引复位,C型X光机透视下确定复位满意,骨科牵引床维持复位。
消毒铺巾,自股骨大粗隆尖向头端作一长3-5cm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各层,显露大粗隆顶端。
定型。
有时骨折线难以分辨走向,呈粉碎骨折,其稳定性亦差。
2)可吸收线:1-0可吸收线x1根。
止术中松动出现体位并发症,影响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
提前做好手术间的准备工作,热情接待并查对病人,检查术前医嘱执行情况,消除其紧张心理。
在健侧上肢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并固定牢固,防止松脱。
术前30分钟应用抗生素。
配合麻醉医生麻醉,协助手术医生摆放好手术体位。
与器械护士清点用物,保持术中手术间环境整洁,注意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
保证手术用物的供应齐全,协助使用c臂透视。
器械护士
臂机头用无菌保护套包裹。
熟悉手术步骤,及时传递合适的手术器械,严格无菌操作。
4.用开口器沿导针方向适当扩口选择合适主钉,连接主钉接手柄后进针点置入髓腔。
膜层达骨膜,将骨套筒用锤锤入达股骨表面,将导针沿骨套筒钻入股骨颈.
侧皮质。
取合适的螺旋刀片钉沿导针方向置入,适当锤击。
闭合复位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许多优势。
由于PFNA是一种闭合复位的技术,
避免了开放手术的创伤,减少了手术切口的大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PFNA采用了内旋锁固定器,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减少了骨折部位的移动,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PFNA
还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特性,可以更好地承受骨折部位的力量,避免了固定器的破裂和松
动等并发症。
PFNA手术的具体步骤如下:通过X线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并选择合适的PFNA内固定器。
然后,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皮肤切口和轴位导针的引导,将内固定器置入骨折部位。
内固
定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头段和身段。
头段位于髋臼内,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身段穿过
股骨颈和股骨干骨折部位,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
通过调整内旋锁固定器的角度和长度,完成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
PFNA术后的康复期一般为6-8周。
术后早期需要进行座位和床位训练,以避免长时间的卧床不起,预防血栓形成和肺炎等并发症。
随着康复的进行,患者可以进行逐渐增加的
活动,如站立、行走和上下楼梯等。
术后还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和平衡
训练,以恢复患者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闭合复位微创PF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术。
它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和内固定的方式,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
术后的康复期需
要进行逐步增加的活动和物理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
都有所不同,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讨论,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