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稻草人》
- 格式:pptx
- 大小:20.81 MB
- 文档页数:22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稻草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整体把握能力;3. 通过学习稻草人这本书,引导学生思考人性和友情等主题。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教授整本书《稻草人》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要点。
通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学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深入思考稻草人的故事和其中蕴含的主题。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简单介绍其主要内容。
2. 提问:你认为一本好的故事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讨论故事情节、角色性格等。
第二步:整本书阅读1. 教师简单介绍《稻草人》这本书的作者、故事情节以及主题,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课前阅读《稻草人》的前两章,并做好相关的阅读记录。
第三步: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组成小组,每组5人左右,一起讨论课前阅读的内容,分享自己的观点。
2. 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通过展示形式分享小组的发现和思考。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帮助他们挖掘故事背后的思想和主题。
第四步:个人学习拓展1. 学生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独立思考和学习。
2.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写一份关于《稻草人》的读后感和思考。
3.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书中片段或者对话,理清思路,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 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和思考与同学分享,可以选择朗读或者以其他方式呈现。
2. 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讨论,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读后感,进行书面评价和口头反馈。
2.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点,重点进行再教学和辅导。
3. 教师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教学延伸活动:1. 学生设计相关的绘画或手工制作作品,展示对《稻草人》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2. 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编写延伸故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可以邀请作家或者相关专家来学校,与学生展开交流,促进学生对图书阅读的热爱和理解。
三年级上册《稻草人》整本书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抓人物情节”和“边读边想象”阅读《稻草人》这个故事,感受童话魅力;
2.初步掌握阅读童话的方法,激发阅读《稻草人》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通过“抓人物情节”和“边读边想象”阅读童话,激发阅读《稻草人》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初识《稻草人》整本书
1.知地位:《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部童话集。
2.知作者:观看视频,了解叶圣陶爷爷。
3.对比目录,初步感知整本书以《稻草人》这个故事命名。
二、品——走进《稻草人》,学习策略
(一)自由读:阅读《稻草人》故事
(二)聊情节:
1.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物?让生按出场顺序排好。
2.这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事?出示情节关键词,让生贴在对应人物后面。
3.小组交流:选择一个人物,根据情节关键词说说发生的故事。
4.生分享故事,师小结方法:抓人物情节,知大意。
(三)想象读:
1.出示文中描写稻草人的语句,生朗读。
2.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
(四)观看视频,了解写作背景
三、拓——走进《燕子》,实践阅读
1.自由阅读《燕子》片段。
2.选择喜欢的方式记录阅读痕迹。
四、引——制定阅读计划
指导制定阅读计划。
五、延——布置作业
完善阅读计划,阅读《稻草人》整本书。
六、板书
稻草人
抓人物情节知大意
边读边想象品文字。
《稻草人》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主人公稻草人的内心世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培养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稻草人》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新词的学习。
3. 课文内容的感悟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主人公稻草人的内心世界。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主人公稻草人的内心世界。
(2)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稻草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稻草人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教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 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难写字。
(3)全班齐读生字、新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中的稻草人有什么特点?它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5. 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稻草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学生谈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稻草人》2. 内容:稻草人的特点、心情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稻草人》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读透《稻草人》书中得故事《稻草人》,为整本书得阅读打开一扇窗。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得指导。
3、在阅读得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得快乐,阅读得乐趣。
4、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得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得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得指导。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阅读课外书可以陶冶我们得情操。
记得高尔基说过:书籍就是人类进步得——(学生答),莎士比亚也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学生答)。
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瞧出书得确就是好东西!同学们都读过哪些书?2、喜欢读书就是好事,不过读书我们也得掌握一定得方法,不能盲目地去读。
作为五年级得学生,通过平时得阅读,您们一定积累了一些读书得方法。
谁先来说说您得读书方法?(学生各抒己见)3、瞧来我们班得同学不但爱读书,还有自己得读书方法。
关于读书方法我们在《忆读书》与《走遍天下书为侣》中初步了解了几种,谁来回顾?4、对,叶圣陶爷爷曾说——(课件出示: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
先瞧序文或作者、编者得前言,知道全书得概况,就是好习惯。
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瞧完,就是好习惯。
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就是好习惯。
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得笔记就是好习惯。
) (指名读)您觉得叶圣陶爷爷说得有道理吗?一起来读一读。
有了这些好习惯,我们肯定会在课外书籍得世界里畅游。
二、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我们拿到一本好书,也不要急着翻里面得内容去瞧,我们首先可以瞧瞧封面,了解作者,再总体把握目录,概括了解整本书,这就是——(生补充:好习惯) 要读一本书,我们先要读带来这本书得人,关于叶圣陶爷爷谁来说说您课前收集得资料?1、生畅谈课前收集得资料。
2、师补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与社会活动家,有“优秀得语言艺术家”之称。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稻草人》整本书导读课设计《稻草人》整本书导读课设计【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1.《稻草人》内容分析《稻草人》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先驱者叶圣陶的作品,也是新中国第一本专为儿童创作的童话集。
这本童话集具有以下特点:1.独特的童话意境:故事以儿童的视角出发,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儿童的生活和理想。
虽然故事中融入了奇幻色彩,但大部分描写都是写实的,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现实与幻想的结合构成了独特的童话意境。
2.通俗易懂的语言:童话作品采用通俗易懂、富有想象力的语言。
作者将丰富、纯真和活跃的儿童情趣融入到语言中。
除了写实的描写外,还运用了令人惊叹的讽刺手法,一些作品语言曲折,充满了讽刺意味。
3.民族化的风格:叶圣陶的早期作品充满了对美和爱的赞美和向往。
后期作品的题材更加广泛。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叶圣陶的作品直面社会问题,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些作品展现了现实生活的不公平和不合理,让儿童在审美体验中感受到世界的沉重。
叶圣陶的童话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化风格。
教学难点分析:1、《稻草人》这本书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故事中奇幻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民族化的风格。
2、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这门课的重难点在于通过教师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
3、在课程中,我们要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创造轻松的交流分享氛围,让他们在这个氛围中感受故事的内涵。
导读课教学设计课前准备阅读童话《稻草人》,完成阅读单(一)。
童话《稻草人》阅读单(一)L稻草人。
(1)朗读并摘抄描写稻草人样子的语段,画一画你想象中稻草人的样子。
稻草人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稻草人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这样的稻草人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共读一本书《稻草人》。
在这本书里有25个有趣的故事。
《稻草人》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稻草人》这个名著的作者、出版背景以及主要情节。
2. 学习并理解书中所提到的一些文学技巧,如意象、比喻、人物形象等。
3. 能够进行全书阅读,并通过阅读理解、描写人物情感等方式来深入掌握小说故事的内涵。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获得对《稻草人》的深入了解。
2. 学生能够理解文学技巧在小说中的运用。
3. 学生能够根据阅读内容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表达个人看法。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文学技巧,比如意象、比喻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1. 《稻草人》这本书。
2. PPT或黑板,教学演示笔等。
3. 学生参考书或笔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激发学生对小说《稻草人》的兴趣,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等多种展示形式进行导入。
2. 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后,教师可以就小说进行提问,探讨以下问题:a. 《稻草人》的作者是谁?b. 《稻草人》是哪一年出版的?c. 你知道小说的主要情节吗?Step 2:阅读与分析1. 让学生看小说前的作者介绍和出版背景,并探讨小说的主要情节。
2. 学生分章节读小说,根据教师的提醒,边读边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疑问。
3. 提供文学技巧的知识点,如意象、比喻、人物形象等,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注意寻找这些技巧的运用。
Step 3:思考与讨论1. 阅读完小说后,让学生回答问题,简要总结这个故事人物的形象、情节等。
2. 教师可以提供让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配合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小说的内涵。
例如:a. 故事中的稻草人形象有怎样的涵义?b. 故事中的主人公爱丽丝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为何你这样认为?c. 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Step 4:归纳总结1. 教师会针对学生的思考以及讨论的结果,给出归纳总结。
并对学生的主观思想进行引导,以提高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真正理解小说故事的内涵。
《稻草人》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主要介绍了中国现代童话《稻草人》的故事梗概、角色特点以及主题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童话的发展历程,理解童话中的角色形象,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学习《稻草人》的故事梗概、角色特点和主题思想,学生可以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理解《稻草人》的故事情节,分析角色特点和主题思想。
难点:分析童话中的象征意义,理解童话背后的深层含义。
解决办法:通过阅读理解题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析童话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研究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稻草人》的故事梗概、角色特点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对作品的初步理解。
接着,通过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的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引导学生分析童话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 教学活动设计:(1)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稻草人、小姑娘、鱼鹰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2)实验: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亲身体验稻草人的制作过程,从而加深对作品背景的理解。
(3)游戏:设计一个有关《稻草人》的故事情节的游戏,如“稻草人接力赛”,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和理解。
《稻草人》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2、能简要复述《稻草人》童话集部分童话情节,关心童话角色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读书的快乐。
3、喜欢童话,初步感受叶圣陶童话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初步掌握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2、能简要复述《稻草人》童话集部分童话情节,关心童话角色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读书的快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播放照片)看,这些都是咱们的小书迷,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的方法?2、指名汇报。
3、师:咱们班的同学不光爱读书,个个都还会读书,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4、齐读课题。
二、检查反馈1、师:最近我们一直在读《稻草人》这本童话集,对于这本书的内容大家又了解得怎么样呢?我们来检测一下。
(1)跛乞丐被父亲赶出家门后不知干什么,就沿街行走,在三个人的帮助下选择当邮差。
他遇到的第三个人是()A.女郎B.青年C.天鹅D.孩子(2)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
他的骨架子是(),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帽子是()做的。
A. 破竹篮子或残荷叶B.黄稻草C. 细竹枝(3)下面哪句话是聪明的野牛说的话?()A. “他们欢迎咱们去,咱们不妨推举一位先去看看情形,再说。
”B. “他们说什么住盖的房子,不知咱们住得惯住不惯。
”C. “去可以,不过咱们没坐过火车,不知道那玩意儿容易不容易坐”(4)《最有意义的生活》中的小青石最终还是变成了()A.水晶B.玛瑙C. 一块普普通通的铺路石D. 发簪(5)《眼泪》中有一个人无休无息地寻找一件丢失的东西,这件东西是()的眼泪。
A、珍贵B、同情C、爱恋D、婴儿(6)跛乞丐的父亲是一个()。
A、邮递员B、猎人C、棺材匠D、石匠(7)()实现了聋子和瞎子对调的愿望。
A、医生B、和尚C、风车D、耶稣(8)燕子受伤后,是()把它捧在手心,替他擦去背上的血。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稻草人》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的《稻草人》为教学内容进行阅读导读课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课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与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稻草人》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能够复述故事的大致内容;(2)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词组的意思,如稻草人、牧场、农田等;(3)认识并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如米克、长颈鹿等;(4)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故事的细节信息;(2)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思维能力,能够准确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合理发挥想象,阐述故事主题及寓意。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与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的情节,准确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准确表达的能力。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展开想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封面和内部插图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大致内容,并进行简要讨论。
2.整体阅读(10分钟):教师进行整本书的朗读,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跟读。
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思考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如何?(3)故事中传递了什么样的寓意?你们有什么感受?4.小组展示(10分钟):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5.语言点讲解(15分钟):教师对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故事的细节。
6.个人读写(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的想法。
稻草人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回读分享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僮童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
3.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
教学重点敬学难点:深入文本,欣赏作品,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稻草人》整本书教学课件敬学过程一、诗敝导入,走进作品从来没有一本书能给我如此大的感触.更没有一本书让我体会到这回味无穷的快乐.也没有一本书让我读完后竟有淡淡的忧伤,然而,它出现了它就是叶圣陶的作品集一《稻草人》 ...5.阅读叶圣陶的作品,会让你真正认识到:“爱,生趣和愉快''是"世界的精瑰”.二、前期调叠,提炼方法,币小结:可真是会读书,等思考的孩子。
下面老师可要检查检查你们的阅读效果了嘴!2.游戏一:趣味故事猜一猜:(4道题)分组抽题,每道题10秒①燕子受伤后,把它捧在手心替它擦去背上的伤的是(②一条碧清的溪旁,有一所小小的破屋,墙壁穿了,风和太阳光月亮光在那里自由出进。
柱子蹇出了,好像粗松的酥糖,因为蛀虫在那里居住……这里居住着()③为地球上的人迨出了许多机器,让地球人想要什么,只要按一下机关,就能将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是()β④依据情节猜故事《富翁》A,孩子们从开始啼哭开始吃好的时候就接受这样的教训。
B.好农夫,我们要买粮食。
不论多少金子,我们都照意给,只要你说出数目来。
C.所有的富翁都饿得不成样子了.2.游戏二:精彩情节忆一忆(抢答)有一种动物,它们从来没有经过可怕的事情,所以不懂得伯、逃和防备。
它们是,最后(它们的眼泪就救了自己,回到了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要磐惕危险,当危险来临,要勇敢面对)(读完故事,静仲思考.领悟故事的道理。
这个故事就真正融入了我们的心里。
)三、品味语言,分事枳R(1)分部分出示《梧桐子》插图,猜故事名,能用你的语言说说图片内容吗?(2)从书中找到与这一幅图相对应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