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种重金属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开题报告]

4种重金属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开题报告]

4种重金属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开题报告]
4种重金属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环境工程

4种重金属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而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长远的危害[1],当然对重金属进行研究与毒性的测定也是刻不容缓的事。并且,有环境危险因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有害效应并不是单一污染物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污染物混合作用的结果。待测生物暴露在混合污染物中时,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相互影响,会产生联合毒性[2]作用,表现为加和作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3-4]。

(一)首先,要保护环境,其中第一步就是正确监测环境污染的情况。目前主要是用物理仪器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能准确定性和定量,但是其仪器设备往往价格昂贵,技术要求和使用成本很高,只能在实验室里使用,即使不考虑这些仪器的昂贵价格及其他不便因素,仍然有一个重要问题:这样的毒物泄露到底对人类的健康有多大危害?尤其是中,远期危害,上述检验是无法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要回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即对生物毒性大小的判断,必须用生物医学的方法对污染的生物毒性进行分析。目前较常用的是检测污染物毒性的方法是从医学物理学的方法引用过来的小鼠,鱼,或藻类毒性实验,但其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如时间长,要有专门的人员操作,成本大,个体存在差异等。而应用发光细菌来检测污染物毒性则能克服这些缺点,具有方便、灵敏、高效进行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5-6],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与对其它生物的毒性数据有一定的相关性[7]在有毒物质的筛选和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8]。

而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9],和海洋型发光菌不同,具有更优越的性质,其不要Na存在有能生长发光良好,并且,新鲜培养的青海弧菌能在蒸馏水里能良好发光,且稳定发光课持续30min以上,因此,在淡水样品的检测中可以用蒸馏水做空白对照。而淡水样品也不需要做任何额外添加物,直接将青海弧菌加进去就行了。此外,该细菌对环境的pH有较宽的适应范围,因而一般不需要对样品的pH做调整即可检验。

(二)其次,对于4种重金属[10]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在方法的选取上,使用单位毒性法,Tu法是以浓度相加为基础模式,判别方法简单,是最早研究联合毒性的

方法,方法较为成熟。在判别相加作用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曾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Tu 法还可判断有机混合物联合毒性的强弱。

(三)四种重金属的选择:水中金属毒物汞,镉,铜,锌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可以对人体造成急性中毒。所以选择以上四种重金属做为研究对象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我国发光菌研究概况

20世纪50时年代,在我国首次有人做了相关研究。山东大学的薛庭耀教授对我国的发光菌做了报道,之后其又陆续对发光菌的生理做了相关研究,因此薛庭耀教授可能是我国最先对我国的发光菌做出研究的人。之后20世纪7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的生物系的杨颐康教授和叶履平副教授开展了对我国发光菌的研究,从海洋生物中分离了10个发光菌细菌菌株。在20世纪8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发光菌研究组从我国海域上分离得到上千发光细菌,经分别鉴定有六个种。值得一提的事,在青海省发现了发光细菌,经五年详细的坚定之后,发现了一个新的菌种,而且不需要NaCl就能生长和发光,是一种罕见的淡水型发光细菌,就是青海弧菌,还有相关很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对发光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纵观近10年来关于发光菌的研究,国内大部分已转向应用方面,尤其是在环境毒物的检测上,这方面的论文每年都发表很多,数量很多,最近也有将发光菌应用于食品安全方面。(二)发光菌检测法的应用

由于L . B .T 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灵敏度高、相关性好,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中。吴自荣等利用L.B.T技术快速分析大气污染,发现汽车尾气、香烟烟雾、氨气等对细菌发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时间效应、剂量效应明显。Winger等对美国乔治亚州抓碱厂污染土坡进行L.B.T技术分析发现,其中主要毒性来自甲基汞和多抓联苯。顾宗镰的研究表明随着离排污口距离不断增加,津杭运河水中污染物毒性下降,发光细菌的发光程度随之恢复。Thomulk等对水源中20余种化合物进行毒性分析,表明明亮发光杆菌是水中低浓度有机毒物的有效指示生物。L. B. T 技术除了在空气、土壤、水的监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外,还被用于其它污染物的分析。Yates等利用L.B .T 技术对黄曲祥毒素B,、桔霉素等8种毒素测得的毒性次序与哺乳动物细胞毒性试验结果一致。Mantel等应用Co及X

射线照射明亮发光杆菌,发现细菌发光强度随照射时间的延长、照射强度的增加而下降,提出将发光细菌作为一种衡量放射性生物效应的指示生物。

(三)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

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始于1939[11年,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发展了Tu[12] (毒性单位)法AI(加和指数)法[13]、MTI(混合毒性指数)法[14]及入(相似参数)法[15]。这些方法都能根据实验和相应公式的计算结果简单判别混合物的联合作用方式为拮抗、独立、相加及协同。然而,随着新化学品的不断问世及联合毒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者发现这些方法只能定性判断污染物的联合作用方式,并不能判断其作用的程度,因此,他们呼吁联合毒性的研究必须进入到定量研究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始,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先后提出以Tu和入为参数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混合化合物的定量结构一活性相关M—QSAR[15]法,初步建立了M—QSAR的理论框架,但如何建立一套能有效定量预测混合物的毒性目前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一)发光菌的发光机理

细菌发光是在发光酶(Luciferase)的催化下由氧将长链脂肪醛氧化成脂肪酸,还原型黄素单核苷酸氧化成脱氢型黄素单核苷酸,同时将化学反应中的一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光辐射的强度与酶的含量及底物的浓度呈正比,可简单概述为以下模式

FMN H2 + O2 + RCHO 细菌荧光酶RCOOH + FMN + H2O + hν

(二)研究方法

早在1939年,Bliss在“毒物联合使用的毒性”一文中最早提到化学毒物之间存在“拮抗、独立、相加和协同四类作用”。这也是一直以来较为公认和普遍采用的术语。目前,判别这四类联合作用的毒性指标主要有毒性单位(TU)、加和指数(AJ)、混合毒性指数(MTI)和相似参数(入)等。本实验选取毒性单位法

毒性单位法(Toxic Unit)

毒性单位(TU)这一概念最早由Sprague和Ramsay于1965年提出,他们在研究铜锌混合物对大马哈幼鱼的联合毒性时首次用毒性单位来表示化合物的浓度。1975年,Marking 和Dawson[10]将这一概念推广到混合物的相加作用。规定:

TU=Ci/IC 50i 其中: Ci 是混合物中i 组分的浓度,IC50i 是珠峰的IC50值。对于一个n 组分的混合物来说

n n n

i i IC C IC C IC C TU M 50...502215011+++==∑= M0=M/(TUi)max 根据各组分毒性单位之和M 值来评价混合物的作用类型。

式(1)中,Ci 为化合物i 的浓度;IC 50i 为化合物i 的IC50或LC50埘。运用此公式对混合物联合作用的判断标准为:若M =1(定义TU=ΣTUi),那么化学物之间呈相加作用;若M>Mo,学物之间呈拮抗作用;若MM>1,化学物之间呈部分加和作用。 (三)实验

1.实验目的:

利用淡水发光菌Q67发光值的测定方法,采用联合毒性单位法,在测定几种重金属单一毒性EC50的基础上,对重金属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行评价。

2.实验材料

(1).菌种

青海弧菌Q67

(2.)培养液

KH 2P04 13.6mg ,Na 2HP04·12H 2O 35.8mg ,MgS04·7H 20 0.25g ,MgCl 2·6H 2O 0.61g ,CaCl 2 33.0mg ,NaCl 1.5g ,酵母浸出液 5.0g ,胰蛋白胨 5.0g ,甘油 3.0g ,溶于1000mL 蒸馏水。

(3).培养基

培养液(按上述配方) 1000mL

琼酯粉 16g

PH 7.0±0.5

(4).菌种的培养

将装有冻干粉的安培瓶先置于4℃冰箱内约10~15min ,在超净工作台中切开安培瓶,

取已灭菌的蒸馏水100uL点在培养皿平板上,用接种针取一环菌种蘸去点的溶液在平板上划线,倒置放于恒温培养箱中于22℃培养24h;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于22℃培养24小时候后转接于斜面,将培养好的第3代斜面置4℃冰箱备用;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50mL液体培养基中,22℃振荡培养16~24h,待用。

重金属盐(盐酸盐),分析纯

2.实验方案

分单因子,双因子实验,双因子实验以二二自由组合,以及极差R来衡量他们在这一体系中共存时对发光细菌发光大小的影响。

3.测试方法

(1)单一毒性的测定方法

将待测金属的盐酸盐分别用蒸馏水配成0.1%~1%德溶液浓度备用,以重金属的重量计算溶液浓度。用发光菌菌液4ml,加入1ml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溶液,对照以1ml蒸馏水水取代重金属离子溶液,充分混匀,每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溶液设2组平行。10min时用生物毒性测试仪测定发光强度。用直线内插法求出相对发光率为50%时所对应的化合物质量浓度,即为该种化合物对发光菌半数发光抑制质量浓度EC50。每组质量浓度梯度设2个平行实验,标准偏差低于10%。

(2)联合毒性测定

根据单一毒性试验结果,将四种重金属按毒性比1∶1设置联合毒性试验的质量浓度梯度,各混合体系的EC50。测定方法与单一体系相同。每组质量浓度梯度设2个平行实验,标准偏差不超过10%。

溶液的配制采用等毒性混合的方法,即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毒性比(TR)等于l,每种混合物设置5个质量浓度组,l组空白对照(蒸馏水),每组2个平行样本。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11.20—2010.12.10查找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

2010.12.10—2009.12,30写开题报告,翻译英文文献。

2011.2.15—2009.3.1开题报告答辩开题报告整改,最后定题;确定实验方案。

2011.3.2—2011.5.10完成实验,撰写毕业论文。

2011.5.11—2011.5.30指导教师修改,评阅,评阅教师评阅,并整改,定稿,并完成PPT 的制作,准备论文答辩。

关于学生厌学心理情绪的开题报告

学生厌学心理情况的 调查 作业:第一部分:开题报告第二部分:论文第三部分:观后感 姓名:王萌 班级:12级2班 学号:2012371522120120376 指导老师:申兆龙 第一部分:开题报告 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及预防开题报告 一、学生厌学的定义: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行为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厌学通常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学生的厌学行为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如在思想上表现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理想淡漠,信念丧失,没有追求,没有奋斗目标,整天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精神空虚; 在学习上表现为态度马虎,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作苦差事,少学为好,不学为妙,没有恒心,缺乏毅力,经常逃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在生活上表现为懒散,惰性大,不遵守学习纪律,对学习没有兴趣,浪费时光。 而这些行为后面均各有其不同的动机。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指引个体趋向于某一目标的内在历程。可见动机是行为的内动力,是行为的内在心理原因。学习活动的动机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导致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动机,即缺乏学习活动的内动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厌学心理是目前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

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它轻则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兴趣。严重的还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厌世,消极面对人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本报告在对厌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旨在提示出学生厌学与个体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之间的内存联系,为克服和矫治学生的厌学,促进学生心理的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外的研究——未搜索到世界讨论“厌学(be weary with school,be disguted with school, dislike of school)”的资料,相关资料是“逃学(truancy)”、“辍学(dropout)”和“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的研究。已占有代表性的逃学原因、干预策略的研究包括:Peter Kooranan 的研究认为逃学行为与学校和班级内的社会相互影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Barbara sammer 在25个逃学者之间进行了对比研究,他们对四个维度(家庭、友谊模式和兴趣爱好、对待学校的行为、认知因素)做了分析认为,逃学的最大原因是厌倦和讨厌学校和老师。Henry Kinherly的研究中发现父母亲的教育、放学后无人监管等于逃学有显著相关。 国内研究 就研究内容而言,一般都比较倾向于针对厌学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的综合研究,他们在这三者的研究中均有所见长于其中一个方面。周晶晶等在《中学生厌学心理的调查研究》中描述了学生厌学的某些行为特征,调查了高中生的厌学比例,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厌学与教师和现存教育制度相关;符秋韵揭示了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率随年级上升并且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多项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结果都印证了,我国不少地区中小学生有四成以上是厌学者,通称为“差生”。兰靖、张念蒙的《隐形辍学论》所界定的隐形辍学学生群中实际上还包括了仍有学籍但心不在焉的“准辍学生”或“学困生”,两个群体相加,厌学者的人数规模超过七成,而且随年级增高而不断蔓延,初二是厌学学生人数剧增的高危年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北师大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中学生10.4%,高中生4.3%!刘银元的研究表明,学生厌学实际上是对以学校课堂为传播环境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消极态度的表现,社会上的官本位文化、大众商业文化、严厉的学校制度文化、放任自流的家庭文化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等助长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与行为。另有研究则表明,农村学生的不利的家境、所处的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水平和文化环境是其厌学的深刻社会根源,农村初中生大面积厌学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场教育—社会悲剧。 方双虎关于农村初中学生乐学与厌学的对照研究表明,学生的乐学与厌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优劣,厌学现象的产生并不能归为智力水平的差异。着眼于对学生主观根源的一些研究则表明,厌学学生常表现出敏感、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易疲劳、抑郁、焦虑、稚气、表达自身感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不安全感、继发情绪紊乱、过分的行为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等个性缺陷和人格障碍,女生更为突出。有人提出“用行为主义方法纠正学生的厌学行为”,有人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的对策更有利于克服厌学情绪;有人倡导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学经验,有人认为需要从网络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中寻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有人认为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四、本项研究的立足点: (一)中小学生厌学的事实真相观察与调查研究 (所有学校参加统一组织的调研,包括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 厌学的学生有多大的群体规模、分布状况、心理生态或厌学的程度、可能的后果。 (二)中小学厌学问题的学校内外根源研究

重金属镉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报告进展

重金属镉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环境科学11级龙家寰 2018021256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三废排放和污水污泥农用的增多,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土壤中过量的镉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尤其是在可食部分的残留将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综述了镉的危害,归纳了影响镉在土壤中的生物毒性的主要因素, 如土壤性质、复合污染及植物种类等。 关键词:镉,生物毒性机制,土壤镉污染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admium pollution of soil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with the growing of three industrial wastes and sewage sludge agricultural use.However,excessive cadmium pollution of soil can poison the crops,especially residual in the edible parts.And humans may be endangered by the poisoned crops through food chain.The review has summarized the harm of cadmium and conclud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biotoxicity of the cadmium in soil,e.g.soil property,soil combined pollution of other heavy metal and floristics. Keywords:Cadmium,biotoxicity,Cadmium pollution of soil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有关环境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镉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环境污染物,因其对环境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而在动植物体内蓄,最终导致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镉的环境污染问题自20世纪20年代就已伴随锌的生产开始出现,但直到1968年在日本的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出现了痛痛病之后,有关镉污染及其生物毒性问题才真正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镉污染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美国毒性管理委员会(ATSRD>已把镉列为第六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杨劲松,200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DNFP>也把镉列入重点研究的环境污染物,世界卫生组织(WTO>则将其作为优先研究的食品污染物。 1.重金属镉 镉位于周期系第II B族,是一种灰色而有光泽的金属,原子量为112.41,密度为 8.642g/cm3,镉的熔点为321.03℃,沸点为765℃,有延性和展性,可弯曲。镉的化合价为2,常温下镉在空气中会迅速失去光泽,表面上生成棕色氧化镉,可防止镉进一步氧化。镉不溶于水,能溶于硝酸、醋酸,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缓慢溶解。镉盐大多数为无色, 但硫化物为黄色或橙色。镉(Cd>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化学活性强,移动性大,毒性持久,容易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及人类健康,对人体具有三致( 致病、致癌、致突变>作用,能诱发肾衰变、关节炎、癌症等病

水中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快速检测技术

水中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快速检测技术 刘康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 100048) 摘 要 现场检测中,通过对水体进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检测,快速判定水体的综合毒性和污染量级,起到早期预警作用。文章介绍了DeltaTox毒性仪及其工作原理和方法、毒性参照物实验和比对实验等内容。仪器通过高敏感度分析仪(光度计)测试发光细菌与水样混合后的光强度,并与空白实验的光强度比较,根据实验前后样本发光强度的变化得到光损失或光增益的百分比。该检测耗时短,操作简便,敏感度高,适用于现场检测或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关键词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快速检测 Rapid Testing Technique on Acute Toxicity of Luminescent Bacteria in Water Kang Liu (Beij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Beijing,100048) Abstract By acute toxicity test using luminescent bacteria,the concerned water’s overall toxicity and polluted level can be rapidly determined right in field.This test can be used as an early warning.The essay introduce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eltaTox instrument,the toxicity reference substance experiments and the contrast experiments,etc.The high-sensitivity analyzer(photometer)of the DeltaTox detects the light intensity of the mixture of the luminescent bacteria and the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https://www.doczj.com/doc/9f10962340.html,paring it with the blank test,we can obtain the percentage of optical loss and gain according to the luminous intensity of the simp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This testing method is a simple,sensitive and rapid way which can be used both in pollution accidents and regular on-site testing. Key words Luminescent bacteria;A cute toxicity;Rapid testing 近些年,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它们随着地表径流直接排入到江、河、湖泊等环境水体中,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威胁.为及时掌握水质情况,控制水体污染,提高水环境安全水平,为制定水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技术支撑,需要对环境水体的水质进行便捷、快速地监测.目前对水体毒性物质的分析主要采用气相或液相色谱等化学分析方法进行。通过分析某一种或几种代表性污染物浓度来估测水体的毒性.其有效性并不为毒理学界广泛认同。另外.分析化学方法虽然精密度和灵敏度较高.但设备庞大,无法在野外进行水质毒性的快速检测。近来水质毒性的生物检测方法取得了快速的进展.尤其以发光细菌检测方法相对简便和快速,应用较广泛。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试剂) DeltaTox是美国SDI(Strategic Diagnostics Inc)一种急性毒性检测系统,该毒性测试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应急毒性检测系统,测定系统的基础是使用一种发光细菌即:费希尔弧菌(Vibrio fiseheri)。该毒性仪体积小、携带方便,工作温度在10°C -28°C之间,非常适合变化的现场环境。整个系统包括一台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光度计)、干冻的细菌试剂、实验控制液和补充液。

心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心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研究的开题报告,欢迎大家的阅读。 1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⑴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半年的研究时间,10次治疗活动里面,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检验合理情绪疗法对监狱长刑犯的抑郁病症矫治的有效性即对病患情绪状况的促进作用;并使正处于监狱服刑中期的长刑犯认识到,情绪状态并不是激动体验的结果(人们体验到某种不愉快的事件,某种失败或者遭到排斥,都可以被称为"激动体验"),而是不合理信念的结果,并且使治疗对象对他们先前存在的不合理对象产生怀疑。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其消极情绪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在纠正长刑犯非理性信念的基础上,让他们懂得一些抑郁症的医学知识,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性格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会在监狱环境下患抑郁症的原因;让监狱患者也能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加强锻炼,改变原来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逐渐培养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适应监狱劳动改造的环境,积极地对待相对漫长的服刑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不管遭遇任何人生的变迁,都要从逆境中走出来,在生活中做一名强者。

⑵意义:一旦接受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的对象——长刑犯用合理信念取代了不合理信念,他们会感到更积极,就会做出更恰当的决定。从而使他们能正视自己所处的现状,积极配合监狱的管理,加强自身的改造,为将来刑期结束,重新融入社会而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能帮助监狱管理人员更好地认识到患有抑郁症的监狱长刑犯的情绪特征和患病原因,从而促使他们更正确、合理地对待病患在服刑期间出现的特殊情况和表现,给与病患更多的理解和人文关怀,帮助其克服情绪上的心理疾病,更好的参与改造。同时也有利于监狱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2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合理情绪疗法目前在治疗罪犯中得到的应用较为广泛: ⑴国外研究:①艾伯特·埃利斯曾进行了一些治疗性犯罪人的尝试,他利用情绪疗法治疗了一个28岁的露阴癖者。在前几次的治疗中,艾伯特·埃利斯就向这个治疗对象表明了他存在的不合理思维,这些不合理信念导致这名治疗对象体验到一些消极情绪,例如,自怜、抑郁、愤怒等。因此,在治疗这名露阴癖者的过程中,艾伯特·埃利斯向他指出了不合理思维,帮助他对每种不合理思维提出质疑。随着患者放弃对自己提出的强制性要求,随着他用别的内通替代了自己的偏好和愿望,他的行为变得不那么冲动了,他感到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反社会行为了。这种方式被称为合理情绪疗法的a—b—c模式。艾伯特·埃利斯在排斥治疗对象的行为的同时,接纳治疗对象本人。他帮助治疗对象处理其敌意和抑郁情绪,从而降低这类消极情绪的强

关于重金属对海水养殖生物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项目申报2014年度

关于“重金属对海水养殖生物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项目申报201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公示 根据山东省科技厅有关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要求,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对2014年度报奖项目进行公示。 一、项目名称:重金属对海水养殖生物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 二、申报奖种及等级: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由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承担完成。 随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对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对海水养殖生物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导致生物损伤、死亡,二是在生物体内积累,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健康。本成果以我国海水主要养殖生物-贝、参、鱼、蟹及重金属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针对苗种培育及养成过程的水环境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海洋重金属污染事故评估等需求,采用急性毒性测试、胚胎毒性测试、分子水平毒性测试等方法,建立了重金属对主要养殖生物浓度-效应关系模型,揭示了重金属在不同组织器官内的分布特征,为海水养殖健康生产及水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重金属胁迫下生物标志物及DNA损伤研究结果,为建立海水重金属污染的快速、灵敏监测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结合斑点杂交技术应用于重金属胁迫下海洋生物的基因应答变化的研究结果,为重金属及其它污染物对水生生物毒理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形成《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贝类养殖安全分类规范》和《海水贝类养殖区污染物筛选技术规范》3个山东省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1个行业标准,发表论文10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 四、全部完成人及排序: 刘爱英,宋秀凯,马元庆,任利华,刘丽娟,孙国华,姜会超,秦华伟,姜向阳。 五、完成人对项目的贡献: 1、刘爱英: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副研究员 主持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与全面实施工作。从个体、组织、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系统进行了镉、铬、铜、锌、汞、铅、砷等重金属(类金属)对贝、参、鱼、蟹的急性毒性试验、胚胎毒性试验、慢性蓄积试验、组织细胞损伤、重金属对贝类胁迫的分子效应及生物标志物研究、重金属胁迫对贝类基因表达影响及逆境应答分子机制研究,建立重金属与菲律宾蛤仔、刺参、牙鲆鱼、三疣梭子蟹急性损害的浓度-效应关系,阐明急性中毒特征,确定急性致死浓度;评价重金属对虾夷扇贝、刺参、日本对虾的胚胎毒性,确定胚胎发育的可观测最低效应浓度;了解重金属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规律。 2、宋秀凯: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5种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铅污染 是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蓄的有毒金属。主要来源于各种油漆、涂料、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电镀、化妆品、染发剂、釉彩碗碟、餐具、燃煤、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它是通过南丹矿区污染严重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主要毒性效应是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老人、免疫低下人群。铅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为0.16mg/L,用含铅0.1~4.4mg/L的水灌溉水稻和小麦时,作物中铅含量明显增加。 镉污染 是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蓄的有毒金属。主要来源于各种油漆、涂料、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电镀、化妆品、染发剂、釉彩碗碟、餐具、燃煤、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它是通过南丹矿区污染严重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主要毒性效应是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老人、免疫低下人群。铅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为0.16mg/L,用含铅0.1~4.4mg/L的水灌溉水稻和小麦时,作物中铅含量明显增加。 汞污染 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人体内蓄积。主要来源于仪表厂、食盐电解、贵金属冶炼、化妆品、照明用灯、齿科材料、燃煤、水生生物等。血液中的金属汞进入脑组织后,逐渐在脑组织中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对脑组织造成损害,另外一部分汞离子转移到肾脏。进入水体的无机汞离子可转变为毒性更大的有机汞,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全身中毒作用;易受害的人群有女性,尤其是准妈妈、嗜好海鲜人士;天然水中含汞极少,一般不超过0.1μg/L。 砷污染

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元素砷的毒性极低,而砷的化合物均有剧毒,三价砷化合物比其它砷化合物毒性更强。砷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砷就会在人体的肝、肾、肺、子宫、胎盘、骨骼、肌肉等部位蓄积,与细胞中的酶系统结合,使酶的生物作用受到抑制失去活性,特别是在毛发、指甲中蓄积,从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潜伏期可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慢性中毒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病变等。砷还有致癌作用,能引起皮肤癌,在一般情况下,土壤、水、空气、植物和人体都含有微量的砷,对人体不会构成危害。主要来源于采矿、冶金、化化学制药、玻璃工业中的脱色剂、各种杀虫剂、杀鼠剂、砷酸盐药物、化肥、硬质合金、皮革、农药等;危害的人群有农民、家庭主妇、特殊职业工人群体。地面水中含砷量因水源和地理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淡水为0.2~230μm/L,平均为0.5μm/L,海水为3.7μm/L。 铬污染 主要来源于劣质化妆品原料、皮革制剂、金属部件镀铬部分,工业颜料以及鞣革、橡胶和陶瓷原料等;如误食饮用,可致腹部不适及腹泻等中毒症状,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呼吸进入,对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咽炎、支气管炎等。水污染严重地区居民,经常接触或过量摄入者,易得鼻炎、结核病、腹泻、支气管炎、皮炎等。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工业污染的治理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方法、管理措施来降低它的污染,最终达到国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例如:使用乙醇汽油、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等;生活污染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废旧电池、破碎的照明灯、没有用完的化妆品、上彩釉的碗碟等,对于重金属的污染只要我们从其来源加以控制,就多多少少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

析因试验设计在环境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3-06-04;修回日期:2003-09-28 作者简介:张蕾(1979-),女,吉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毒理学方面的研究。 析因试验设计在环境污染物 联合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张 蕾,徐镜波,杨 丽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吉林长春 130024) 摘 要:结合当前化学污染物联合毒性评价方法及析因试验应用现状,从试验设计方法及统计学角度,论证析因试验在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联合毒性,特别是在2种化合物联合毒性研究中应用的优势及其可行性。关键词:联合毒性;评价方法;析因试验 中图分类号:R99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04(2004)01-0020-03 Application of Analysing R eason Examination Design in Studying Associated Toxicity of E 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ZH ANGLei ,X U Jing -bo ,Y ANGLi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Institute of N orth -East N 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China ) Abstract :C ombined with current appraisement method of ass ociated toxicity of chemistry cont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Analysing Reas on Examination ,This paper approves predominance and feasibility in research of ass ociated toxicity of chemistry con 2tamin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xamination design method and statistics ,especially tw o kinds of com pound toxicity by Analysing Reas on Examination. K ey w ords :ass ociated toxicity ;appraisement method ;Analysing Reas on examination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进入环境,使自然环境中同时存在多种化学物质。当2种或2种以上污染物共存时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复杂的联合毒性效应。因此,只分析单一毒物对生物的影响是不够的,于是化学物质联合毒性的研究成为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环境毒理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难题。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学科领域,联合毒性具有不同的含义,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Bliss 在1939年最早提出独立、相似和协同3种联合毒 性作用模型。1975年Anders on 和Weber 把Bliss 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水生毒物联合毒性研究,并引入了浓度相加和反应相加的概念。1981年WH O 把联合毒性作用明确分为4类:相加、协同、拮抗和独立作用,这种分类方法已为多数学者所接 受。1988年R othman 等又提出4种不同的联合毒性作用类型:统计学、生物学、公共卫生学和个体判别的联合作用,但没有被普遍应用[1]。目前,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一般应用1981年WH O 的联合作用分类。1 联合毒性研究方法现状 111 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物联合毒性评价方法 对于环境污染物联合毒性的评价方法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相关文献[2,3]中记载的方法有:①过筛试验法;②等效应图法;③计算法(P/Q ,即混合毒物的半数致死效应预期值P 与实测值Q 的比值);④统计学方法(即将单个毒物进行毒性试验的结果与联合毒性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⑤如试验结果非 第18卷 第1期2004年3月 干旱环境监测 Ari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Vol.18 No.1Mar..2004

重金属对几种微生物的胁迫生理毒性研究报告

重金属对几种微生物的胁迫生理毒性研究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微生物世界,人类就生活在微生物海洋里,其中土壤和水体是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比较多的两个生活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的发展,各种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人类生活的环境受到各种废弃物的严重污染,这些污染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微生物也不例外,微生物以其独有的特征成为环境污染监测中一个重要指标,如水体中生物监测的对象就主要是细菌。 一般情况下,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会对动、植物和微生物造成一定的毒害作用, 但是各种生物对重金属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别。微生物作为一类低等的单细胞的生物,外界环境对它作用具有均一性特征,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微生物对各种污染物的敏感性是比较强的。很多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受到重金属胁迫后,往往会在区系组成、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对重金属作出响应,根据以上指标的变化特点,分析不同重金属在不同浓度梯度下对几类典型微生物造成的影响,为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主要有三大类:细菌(根据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放线菌,它们在结构、组成、形态和大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征: 革兰氏阳性菌:有细胞壁,构成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肽聚糖层较厚,细胞壁的其他成分是磷壁酸;细胞膜的构成与高等生物一样,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细胞内有一核区,其成分有DNA、RNA和支架蛋白。 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共有成分是肽聚糖,但是,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层较薄,在其细胞壁外有有一层结构复杂的外膜,其主要成分是脂蛋白、脂多糖、孔蛋白等,其他结构成分与革兰氏阳性菌相同。 链霉菌:是放线菌中的一个大属,在土壤中分布广,种类多,属于原核微生物中的革兰氏阳性菌,结构为杆状或丝状。 酵母菌:是真核微生物中的一个大类群,它的特点是细胞中含有细胞核,细胞个体较大,细胞壁的成分多以几丁质为主。综上所述,环境中四类微生物在受到外源性重金属胁迫后,在生理生化、形态、生长、遗传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为环境被外源性重金属污染后在微生物方面响应提供一定的参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多集中于用一种重金属不同的浓度梯度在盆栽或实验室条件下对土壤典型微生物进行胁迫培养,通过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生物学指标、土壤酶活性及给所培养的植物带来的生理生化、基因等方面的变化,分析重金属对土壤典型微生物及植物的影响,而重金属对土壤中三类微生物群体水平上的影响及三类典型微生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响应机理还少见报道。 本课题选择四种典型的微生物(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酿酒酵母菌、链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与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情绪情感的良好健康发展是人一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对幼儿进行重复不断的情绪情感的控制,有利于幼儿大脑的前额叶的发展与成熟,从而形成与完善幼儿的情绪情感控制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在幼儿阶段,情绪情感的表现是幼儿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重要“语言系统”,和人的认知活动相比,情绪情感的原始作用更早、动力性更强。如果教师忽视了幼儿情绪情感的在动因的培养与引导,就会让幼儿逐渐形成不良的心理和情感倾向。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的保教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并对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做出积极的回应。在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能够对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及时进行观测、诊断、引导就能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情感。因此,研究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回应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二)研究的价值 理论意义:由于早期的幼儿情绪情感调控策略对幼儿今后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然而目前对幼儿的情绪表面和教师积极的回应策略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研究成果更少。进行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水平,丰富幼儿教育心理教育理论,培养情绪情感良好心理健康的幼儿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实践意义: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对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进行观察研究,从对

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的实际观察中分析、找出幼儿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情感表现形式,找出影响幼儿情绪情感行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为有效研究幼儿的情感发展的有效回应策略奠定基础,从而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幼儿实施正确科学的回应与调控措施提供实践操作的依据。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幼儿 广义上,幼儿是指0--6岁的儿童,本课题所指的幼儿是3--6岁的儿童。在幼儿期,儿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影响。幼儿期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情绪情感表现 情绪情感表现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及相应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本课题中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是指幼儿对客观世界的态度的体验和相应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表现形式主要有:哭哭啼啼、随心所欲、碰不得、亲亲我、帮帮我、管闲事等类型。情绪情感作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情绪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总的来说,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对情绪情感的解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从情绪的起因来理解情绪,认为情绪是个体适应特定环境或情境需求的产物。在这方面人们主要探讨情绪“是什么”的问题,侧重于对情绪的结构和环节的研究;二是强调情绪的现实功或作用,认为情绪是对生存和适应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或应对策略。相关的研究认为,情绪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产生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强调情绪是一个多因素协调的整体系统,情绪是有机体的生理、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协作反应。相关研究认为,首先情绪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其次情绪是一个动态的

重金属对贝类毒性效应研究报告进展

重金属对贝类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次研究重金属对贝类毒性效应,其中包括镉和汞对贝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表明,镉对贝类重金属镉能够诱导SOD、CAT、GSH-PX 三种氧化酶的活性上升,而胁迫时间超过一定范围后,三种酶活性均会逐下降。在研究镉对贝类的毒性影响时,主要着重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影响和免疫功能的探索。探明了金属硫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基因的表达对 Cd、Hg、弧菌复合胁迫的响应情况;检测了Cd、Hg 导致的血细胞损伤,初步阐明了四角蛤蜊对 Cd、Hg 胁迫的响应机制。 关键词重金属抗氧化酶系统胁迫免疫 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toxic effect of heavy metal in shellfish, including the toxic effects of cadmium and mercury on shellfish.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ise of shellfish, cadmium cadmium can induce SOD, CAT, GSH-PX three kinds of enzyme activity, and the stress time exceeds a certain range, three kinds of enzyme activity will decline. In the study of effects of cadmium on shellfish toxicity,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immune function is mainly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s. Proven metallothionein, superoxide and lysozyme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Cd, Hg, Vibrio composite stress。 detection of blood cell injury, caused by Hg Cd,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four to Cd, clam Hg stress. Keywords Heavy metalAntioxidant enzyme systemCoercionImmune 1.镉对贝类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1.1镉胁迫对贝类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影响 取经重金属镉胁迫实验后的青蛤血清,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生物发光毒性测试分析.pdf

生物发光毒性测试分析 毒性是一项综合的生物学参数,它是衡量样品对活性生物体所产生的影响,不能以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一些生物测试方法如鱼类试验、浮游动物试验、藻类试验等则较为复杂,且必须使用高等生物进行试验,从而引起众多的争议。发光细菌测试使用了具有发光特性的天然或人工遗传改造的微生物,这一方法经研究被证实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同时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发光细菌本身又没有危害性。发光细菌试验已成为环境样品毒性检测的生物测试技术,被列入了我国国家标准GB/T 15441-1995,德国国家标准(DIN38412)和国际标准(ISO11348)。 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是一个我国国家标准和ISO标准认证的,运用发光细菌Vibrio fischeri进行急性毒理测试。 发光细菌闪烁测试(flash test)是一个改良的方法用于测试含有固体和有色的样品。 上述两个系统包括化学发光检测仪(闪烁测试系统的发光仪必需有自动样品注射器),软件程序,试剂冷却/孵育器和冷冻干粉状态的测试用发光细菌。 生物重金属试剂盒是一个革命性地用于分析环境中少量样品的方法。这些细菌能够特异性地感受到某种特定金属的存在,如来自固体和液体样品中ppb水平的铅、汞、砷和镉。发光终点测试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快速和高通量进行。 发光细菌毒性测试 此方法是传统和标准的通过发光细菌方法来测试化合物或污水的毒性(GB/T 15441-1995,ISO 113483: 水质)测定水样对Vibrio fischeri <发光细菌测试>的光发射抑制效果。这个测试方法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当有毒性的化合物存在时,细菌的发光量会降低。这个方法非常快速,只需要5-30分钟就可以完成。。 标准发光细菌的测试过程是:把样品和细菌混合在一起,经过短暂的孵育,测试发光强度。检测仪器只需要化学发光仪(如Berthold Detection Systems管式或板式化学发光仪)。 检测系统包括仪器和试剂(冷冻干粉)。细菌可以常温运送给客户。 生物发光毒性测试产品: Berthold Detection Systems公司的化学发光仪 Kenreal TM生物毒性试剂盒 制冷恒温孵育器 分析软件

心理学硕士开题报告

心理学硕士开题报告 心理学硕士在进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时,需要写好开题报告,那么应该如何写开题报告的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心理学硕士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由边沁开始的快乐与功利研究 英国伦理学家洛克和边沁是其中坚代表。由于伦理学的学科使命与问题意识,使得伦理学家把快乐与行为的道德准则、价值判断相联系。伦理学的这一道德追问与价值联系,使得哲学中的快乐演绎成为伦理学中的功利。功利是有利于快乐的事情。凡是有利于快乐的事情就是好的,这就是功利主义的行事原则。 经济学关于快乐与效用的量化研究 在经济学中,把快乐概念引入经济学。快乐效用度量问题的研究始于杰文斯创立的边际效用论。杰文斯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痛苦换取最大快乐,人们消费的目的便是追求快乐减免痛苦。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把物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属性界定为效用。杰文斯把劳动定义为心身所受的痛苦即负效用,劳动收益得到的快乐则是正效用。而均衡的劳动时间则由劳动的边际收益(正效用:工资产生的快乐)等于边际成本(即由劳动产生的负效用:痛苦)来决定。在经济学中,快乐概念转化为效用,用以解释人类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选择行为。从而可见,

经济学中效用概念的本质涵义仍然是快乐,快乐即效用。 心理学视角中的快乐指数:主观幸福感测量 从心理学角度看,快乐是个体依据自身标准对生活质量所作的主观性评价与情感性反应,即主观幸福感。由于其注重个体行为心理研究的学科特征,使快乐研究进一步转向主观分析,并突出对快乐的个体心理感受情感与认知的研究。与之相应,心理学家们更愿意以幸福来表征快乐。一些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指人们的良好的生活与行为状态,是人合理地节制感性欲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使人格、理性不断完善的活动。 社会学视角中的快乐指数: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测量 社会学领域关于快乐与幸福研究的着眼点在于社会群体体验,其目的是找到一种能够用以评价特定社会主观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的指标体系。社会学视角中的快乐测量主要表现为生活质量主观指标的构建过程。 社会学家意识到,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人得到幸福生活,人人感受快乐。因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人人快乐的状态,可以说是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社会学家对快乐的研究是以人群对社会状况的认可即满意程度为注意点的。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重视生活质量的研究。1985年林南等首次在天津展开调查他们认为生活质量是对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重金属是指密度在5.0以上的约45种元素。砷、硒是非金属,但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其列入重金属污染物的范围内。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重金属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圈等环境的污染就是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既可以直接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各类环境要素的直接污染;也可以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相互迁移,造成各类环境要素的间接污染。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重金属污染的消除往往更为困难,对生物引起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产生的环境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近年来,有关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和水质的报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 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能诱导其体内产生某些对酶和代谢具有毒害作用或不利影响的物质,间接引起植物伤害。在某些重金属胁迫下植物体内产生过氧化氢、乙烯类等物质,使植物体内代谢和酶活性形成负效应,对其带来直接伤害。如镉与巯基氨基酸和蛋白质结合,就会引起氨基酸蛋白质失活,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在重金属的胁迫下,有时会引起大量营养元素如N、P、K等的缺乏及其有效性的降低,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含量有抑制植物体对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和转运的能力。重金属处理会引起植物体中铁含量的下降或缺乏,导致铁参与生理过程的异常,出现铁缺乏症。经过镉处理的小麦幼苗叶和根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茎和叶中富集的镉量增加,铁、镁、钙和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下降,重金属也影响钙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分配。研究证明:当镉超过一定浓度后对叶绿素有破坏作用,并促进抗坏血酸分解,导致游离脯氨酸积累,抑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2]。土壤中较高的镍含量会显著抑制小麦对氮的吸收。外界较高的镉浓度也会引起玉米植株磷浓度和吸收量的下降。刘秀梅等人在研究农作物的分布规律时发现,高浓度的铅严重阻碍作物的生理活动。研究发现:Cr、Hg使小麦、玉米受到污染:Cr、Zn、Cu能引起水稻、蔬菜的污染。 在中国,持续加剧的重金属污染,不仅严重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生

DXY-3型智能化生物毒性污染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DXY-3型智能化生物毒性(污染)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一、仪器特点 DXY-3型智能化生物毒性(污染)测试仪是在DXY-2型生物毒性(污染)测试仪基础上改进,并加人智能化功能的新型号机,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相当,但是,价格低廉,发光菌能保证供应。 该仪器是基于毒性物质对特殊的发光细菌的发光度的抑制作用而设计的,它通过测定发光细菌发光度的变化,量度被测环境样品中由重金属和其它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急性生物毒性。与传统的鱼、蚤和其它水生生物作为生物检测方法相比,发光细菌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应性强、重复性好、精度高、费用低、用途广,凡有毒化合物、废水、废弃物的生物毒性均可测定。因此,它是对受污染环境的生物毒性检测进行初筛、监测较为理想的工具,也是其他领域开拓新的实验测试方法的新工具。 该仪器可测量和显示待测液的毒性含量,测量所得数据可存储,可一次存储10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3个标准液测量值和3个待检溶液的测量值,以便查看;同时,可以上传到计算机,以便分析和长期保存。仪器显示界面由液晶显示屏提供,仪器的控制输入由按键实现。 该仪器2型机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制产品。 该仪器测定方法为国家标准,标准号:“GB/T15441-1995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标准文版。仪器标准号:Q宁/KTS 01-93。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开发,已经在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菌学、生物化学和临床检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仪器用途 测定纯化合物(包括有机分子、无机金属离子)的急性毒性。 测定受污染水体(包括工业排放污水、矿山采矿和冶炼废水、河水等水系)的急性毒性。 测定受污染土壤、河流和沿海带底泥的急性毒性。 用于研究有毒元素以及化合物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效应。 用于慢性反应的化学发光分析等。 三、测试原理 测试原理:总体急性生物毒性。 明亮发光杆菌之所以发光,是由于菌的发光系统发生了如下反应: 基质 ↓ ATP ATP A TP 还原型辅酶A → 黄素(H2) → 细胞色素→ 02 ↓ 载氢黄素单核苷酸 荧光酶(电子)↓ 02RCH0 RCO0H 电子→ FMNH2→ 电子→ FMNH → 光+FMN+电子十H2O ↓ OOH 黑暗↓ 电子十黄素单核苷酸十H2O2 当细胞活性高,处于积极分裂状态时,细胞A TP含量高,发光强;休眠细胞ATP含量明显下降,发光弱;当细胞死亡,ATP立即消失,发光停止。 处于活性期的发光菌,当加入毒性物质(如重金属离子Cu2+/Cd2+/Se4+/Zn2+/As3+/Pb2+,农药五氧吩嗪、福美双,染料对氨基苯甲醚、对硝基邻甲苯胺,酸、碱等),菌体就会受抑甚至死亡,体内A TP含量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发光度便下降甚至到零。由于毒物浓度与菌体发光度呈线性负相关地变化,因而可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