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语言学的方法共37页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37
NLP(神经语言课程)框视重组法NLP(神经语言课程)框视重组法在研习会上,我经常问学员这个问题:‚一个事物有几个面?‛你的答案可能是:‚凡事都有二个面‛。
可是会不会还有另外的一面呢?也许你会说:‚有哇‛那么究竟是两面?三面?还是无数面?最后我们都会认为是无数面。
很显然,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事物都会有一个面,而观看事物的角度是无穷无尽的。
进一步说,如果你把一个事物切成两半,这时候你会发现:从这个角度看、从那个角度看,它绝对不会是只有两面、三面、四面、一百面、一千面,它有无数个面!以前有一个上我研习会的学员非常坚定地回答说:‚有六个面!‛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NLP神经语法程式学说,我们所见的世界不是它的真貌,而是透过我们的认知,我们观看的角度为何,就决定了我们疆界的范围。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从自身角度看到的这一面扩展成世界的全部,由此引出各种各样的误会和悲剧,也是屡见不鲜的。
换一个角度,你就是赢家‚两个人从同样的栅栏往外看,一个人看到的是星星,另一个人看到的却是污泥。
‛你要看星星还是污泥呢?有人可能会想,可是污泥毕竟也是存在的呀!你说的没错,污泥确实存在,同时星星也存在。
还记得人的感知是非常有限的,对吗?即使你看到污泥又看到星星,是不是已经把整个的真理都看到了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事物有无数面!既然如此,我们要怎么看呢?其实选择权和掌控权就在你身上,你可以决定怎么看,无论你怎么看,你看到的永远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你究竟要看哪部分呢?当然是看对我们成功快乐有帮助的一面,你说是吗?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
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
‛老师故作惊讶地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换一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秘书恭敬地把名片交给董事长,一如预期,董事长不厌烦地把名片丢回去,‚又来了!‛很无奈地,秘书把名片退回给站在门外看尽尴尬的业务员,业务员不以为然地又把名片递给秘书:‚没关系,我下次再来拜访,所以还是请董事长留下名片。
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一概述(一)神经语言学的概念和研究任务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语言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相互交叉、相互促进而形成的。
但它不是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习得、语言掌握、言语生成、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人脑如何接受、存储、加工和提取言语信息。
概况地说,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从微观(即人脑中的神经生理活动)和宏观(即言语行为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两个方面来研究人类大脑神经系统跟人类自然语言的关系,进而探索人类语言的起源、意识的起源、语言与意识的关系及其活动规律等问题。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神经语言学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语言病理和正常言语的深层神经机制。
实际上,神经语言学不仅应该探明语言存贮、生成和接受诸过程跟大脑神经机制结构的关系,而且要弄清这些机制跟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关系。
(二)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早在19世纪,就有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言语活动的神经机制问题。
例如:1836年,戴克斯提出言语活动的障碍是由大脑左半球损伤引起的;1861年,布洛卡发现言语构音的能力定位与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区;1874年,韦尼克发现听觉性言语理解障碍是由大脑左半球角回是阅读书面语的中枢部位。
到了1926年,英国神经科学家黑德引进了语言学概念。
他对脑局部损伤导致的失语症进行语言学分析,从而得出与脑局部损伤相应的“命名性失语症”、“句法失语症”、“语义失语症”等,他第一次对言语障碍进行语言学分析,功绩很大;不足之处是,他把语言结构与脑区之间的联系看成是直接联系。
20世纪中叶,随着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的学者对言语活动的脑机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能力”和“深层结构”理论,部分地涉及神经语言学的基本问题。
到了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广泛运用“神经语言学”这个术语来代替过去的“语言的神经基础”、“语言与大脑”等说法,这标志着神经语言学作为边缘学科已经脱颖而出。
•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集语言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为一体,专门研究语言习得、生成和理解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大脑如何产生、接收、存储和提取信息,从而探讨脑与语言的关系。
•1、早期脑与语言关系研究:公元前400年,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学派文集(Hippocratic Corpus)中描述了大脑损伤后字母失认的病例。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把大脑看作是包括语言在内的所有感知觉的中心。
自16世纪开始,对语言障碍和特定部位脑损伤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就开始被重视。
16和17世纪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已经能够清楚的区分语言障碍和其他一般的认知障碍、语言生成障碍和语言理解障碍、词法缺失障碍和发音障碍、句法缺失和词形障碍等。
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研究者主要有Weper、Schmidt和Rommel等人。
17世纪,对大脑功能较为有影响的观点来自Unitarism学派。
•2、Broca和Wernicke:通过对一例失语症患者的观察看言语产生的部位(1861)•口语能力的定位(1865)。
Broca1861的论文是有关语言和脑关系的第一篇真正的科学论文”。
1874年,德国26岁的神经学家Carl Wernicke发表了《失语症症状的复杂性:以神经学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The symptom complex of aphasia: a psychological study on a neurological basis)一文•3、Lichteim与Head:1885年,Lichteim在临床上证明了Wernicke所推测的传导性失语症的存在,并提出了Wernicke-Lichteim模型。
英国神经科学家Henry Head在其1926年出版的《失语症和言语活动的同质障碍》一书中提出了首次引入了语言学的概念,对失语症进行语言学分析,把失语症分为“命名性失语症”、“句法性失语症”、“语义性失语症”等几种•4、索绪尔:索绪尔通过介绍Broca的研究,预见性的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言语活动的机能可能由天赋的性质。
(神经语言学)疗法NLP(神经语言学)疗法先看下以下的前提假设1没有真实的世界,我们看到的都只是我们自己想像的世界而以2别人拥有的能力,我们同样也一样拥有3身体和心智是一体的,改变了一者另一者会同时改变4不管什么事情都取决于我们对于它的定义5我们的意识专注于什么地方,就会得到什么结果让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闭上眼睛,回想以前一次快乐的经验,体验一下在那次经验里面的感觉,注意一下细节,比如那时候你穿的什么样的衣服,那是什么质量的等等。
然后把那副画面拉近,如果你喜欢给它加上音乐会让你感觉更好一些,给这画面加上很亮的光,它就在你的面前。
你现在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件事情是不是就像刚刚发生过的事情一样?继续,再把音乐关掉,灯光关掉,把画面变成黑白色,同时把它给推远,离你越来越远,最后变成了一个小点,就像快要消失了,现在的感觉又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就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一样了呢?第一次玩这个可能感觉不出来,没关系,多做几次练习。
如果做不到的话下面写的东西看了也没有什么用我认为口吃就是负面的神经链,为什么自己自言自语的时候不口吃而一看到别人,陌生人,打电话等就会立刻紧张起来?变成口吃了?因为神经的联想。
所以我认为改变神经联想就可以很快速的改掉口吃现在来一个NLP的技巧闭眼,回忆你在口吃之前感觉到的是什么?害怕?紧张?体验一下那种感觉,用眼睛看当时的那副画面,注意当时的任何事物,形成这副画面之后先把它丢在一旁。
然后打破这种状态,把这自己的名字倒着念怎么念?今天中午吃什么呢?再来建立一个你自己已经克服口吃,拥有很好的口才,自信,自己就一个成功者的那变种画面,你已经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你已经成功了。
把这副图像放在自己的正前方效果会更好一点哦~把这个图像加上光,放在,它就在你的眼前,YES,我真的是太棒了,你的世界你自己能够完全做主。
把这副图像变成一个小点,然后让它迅速的变大,充满你的视野,再对自己说,YES,我真的是太棒了,多重复几次会让下面的内容更容易一些。
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的领域由两个相关研究领域组成:语言障碍(有时也被称为“失语症”)、语言和大脑之间的关系。
失语症在对于大脑损伤后语言出现的错误方面有了重大发现,有些发现对语言是什么以及语言是如何被处理的进行了解释。
失语症和语言及大脑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密切相关的。
把病人语言障碍和神经病变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为影响语言的大脑损伤类型和位置提供证据。
这间接地给我们提供了信息:大脑是如何正常处理语言的。
实际上,这种传统的“亏损—病变”或者“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方法是我们多年以来唯一能了解失语症的途径。
这个方法被认为是精炼的,因为语言障碍的描述已经非常详细了,这吸引了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并且因为神经影像学的进步,考虑到了比先前可能的更为精确和完整的词汇特征。
近些年,当主体在执行涉及语言的任务时,传统的大脑语言组织的相关的亏损—病变研究方法,已经被正常主体的大脑功能的研究所补充。
“功能神经影像学”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功能磁共振(fMRI),主要测量局部脑血流量(rCBF)。
测量也可以用在电生理电位皮层和小型电磁势上,来纪录出现在语言功能关系中的神经活动。
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大部分这些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它们存在,它们演变和应用到大脑和语言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已经让目前时期成为历史上最令人兴奋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时期之一。
在本章中,我将介绍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1.失语症1.1失语症简史尽管早在古埃及就已经知道大脑损伤会影响语言,但是关于大脑和语言之间关系的科学性调查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
Brouillaud, Lordat和其他人的推测工作为失语症和神经语言学做了准备——Paul Broca在巴黎人类学学会上陈述了现在著名的Lebourgne 案例(Broca 1861).我们将在下文中回顾“神经语言学”部分。
“失语症”部分相当简单,但是在神经语言学这个领域有深远的影响。
布洛卡理论的实例来自于21年前一个57岁的不能说话的病患。
•课程介绍•基础概念与原理•语言模式识别与运用•思维模式调整与优化目•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技巧•实战演练与案例分析录01课程介绍NLP神经语言学概述NLP定义NLP与语言学关系NLP应用领域NLP发展历程及现状早期符号处理方法统计学习方法兴起深度学习技术革命当前研究热点与趋势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课程目标学习内容02基础概念与原理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特点030201人类沟通模式及特点神经语言学基本原理语言与大脑语言理解语言生成NLP在沟通中应用价值提高沟通效率01增强说服力02促进人际关系0303语言模式识别与运用1 2 3语言模式基本分类识别方法与技术实际应用场景语言模式分类及识别方法高效沟通技巧与策略倾听与理解表达与阐述提问与引导情感识别与表达识别对方情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增进双方情感交流。
共鸣建立技巧寻找共同点,关注对方感受,以同理心去理解对方,从而建立共鸣。
情感引导策略运用语言、语调、肢体动作等手段,引导对方情感走向,促进沟通目标实现。
情感引导与共鸣建立03020104思维模式调整与优化思维模式分类及特点分析固定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两种思维模式的特点对比积极心态塑造方法论述认知调整行为激活情绪管理问题识别与定义问题分析与诊断解决方案制定与实施结果评估与反馈问题解决流程优化策略05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技巧通过外界刺激引发个体生理和心理反应,进而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包括个人认知、生理状态、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情绪变化。
影响情绪的因素认知对情绪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的认知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体验。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有效情绪管理策略分享认知重构己的情绪状态。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情绪调节技巧压力释放途径探讨身体锻炼休闲娱乐活动时间管理专业心理咨询06实战演练与案例分析场景模拟演练文本分类任务模拟情感分析任务模拟命名实体识别任务模拟成功案例分享与启示企业级智能客服案例介绍某知名企业利用NLP技术构建的智能客服系统,分析其成功因素和技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