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灯彩辉映》课件1浙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694.00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1课元宵—灯彩辉映|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欣赏灯彩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灯彩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1. 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2. 灯彩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灯彩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4. 学生创作灯彩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和灯彩艺术,培养学生欣赏灯彩艺术的审美能力,指导学生创作灯彩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灯彩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灯彩作品图片、制作灯彩所需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2. 灯彩艺术欣赏:展示灯彩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灯彩艺术的美丽,分析其特点和表现形式。
3. 制作方法讲解:向学生讲解灯彩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学生创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成果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成果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元宵—灯彩辉映2. 内容:- 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灯彩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灯彩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个灯彩作品,培养动手能力。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元宵节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1课灯彩辉映(教学设计)浙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灯彩的实际意义和文化内涵。
2.通过欣赏和实践灯彩的制作方法,拓宽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经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预见性。
二、教学重点1.灯彩的概念、种类、寓意和特点。
2.制作灯彩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3.对于学生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灯彩的艺术创作与文化内涵的相互渗透。
2.学生在自创作品的创意性和艺术水平上的提高。
四、教学内容1. 灯彩的概念、种类、寓意和特点根据不同的地方、节日、寓意等,灯彩数量繁多,分类如下:•节日灯彩:元宵节灯彩,端午节龙舟灯、车厢灯等。
•民间灯彩:鱼灯、菜篮灯、船灯、灯笼等。
•专业广告灯彩:LED灯条。
灯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既有实用性(例如照明),也有装饰性,同时还能燃起人们的美好希望,体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在视觉上,灯彩结构简单,具有丰富的夜光变化和艳丽的色彩表现,可以灵活地调整其亮度和色调。
2. 制作灯彩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制作灯彩的基本材料包括纸张、竹杆、木棒、丝绸等等。
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需要使用的工具有钳子、刀子、胶水等等。
不同种类的灯彩需要用到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我们需要按照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3. 对于学生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需要进行的不只是制作和欣赏,更需要学生能够进行创作和设计,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灯彩艺术的美妙,并逐步提高个人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班级课堂中的实验环节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灯彩,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并在实验中进行制作。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分享。
整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旁征博引,让学生了解灯彩的种类、历史和内涵。
•第二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灯彩,了解灯彩的外形和结构。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或者组织实地考察。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灯彩辉映 - 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灯彩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掌握彩绘和剪贴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灯彩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艺术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作灯彩,学生能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灯彩的起源和意义:介绍灯彩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在民间的意义,让学生对灯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灯彩的制作方法:讲解彩绘和剪贴两种灯彩制作方法,以及相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灯彩的设计与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灯彩的设计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有个性的灯彩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彩绘和剪贴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灯彩作品。
2. 难点:灯彩的设计与创作,如何将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到作品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灯彩制作视频、灯彩作品图片、彩绘和剪贴工具。
2. 学具:彩绘颜料、画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灯彩作品图片,引发学生对灯彩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灯彩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在民间的意义,讲解彩绘和剪贴两种灯彩制作方法。
3. 示范:演示彩绘和剪贴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灯彩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 课题:灯彩辉映- 1. 灯彩的起源和意义- 2. 灯彩的制作方法- 彩绘- 剪贴- 3. 灯彩的设计与创作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制作一个简单的灯彩作品。
2. 课后作业:收集不同地方的灯彩图片,进行欣赏和比较。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灯彩的起源和意义,还掌握了彩绘和剪贴两种灯彩制作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灯彩作品。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实用文档.
.。
灯彩辉映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学生)设计彩灯的工具材料。
(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
二、教学过程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制作。
5.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学生)制作灯具的材料。
(教师)彩灯、录像。
二、教学过程1.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学生提出有关创作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提示注意点:设计图完善;材料的优化组合;创意;安全、时间控制等(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彩灯)。
2.交流作品,展示创意。
(1)学生展示作。
(2)分析作品的创意。
(3)教师总结评价。
3.修改作品,力求完善。
(1)根据原有的设计做相应的修改。
(2)思考:怎样使彩灯漂亮起来?4.举办展览,拓展主题。
(1)收集一些谜语挂在灯上。
(2)灯谜会,学生观摩、猜谜。
(此活动可以与班队、儿童节等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再独立安排一课时,看情况而定。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灯彩辉映》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灯彩辉映》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2学情分析
1.一般特征:小学三年级学生已基本具备了手工的一定能力,小组合作交流意识已经形成。
2.入门技能:学生已对这本书进行了品读,了解了整本小说的故事内容,对学习这节课有着扎实的基础。
3.学习风格:这个阶段学生对美术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尤其是动手制作。
但有时缺少制作的方法,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观看元宵节视频,谈谈对元宵节的印象?
2、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灯在夜幕下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
(揭题)
活动2【讲授】了解彩灯历史
1、花灯,又名"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汉代,唐朝开始盛行赏
灯,到了明清时候,各地开始举办丰富多彩的灯会,至今已经成为中国重要民俗之一。
在今天的台州,很多地方都保留这一习俗。
比如黄岩的宁溪、温岭的石塘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灯会。
1 灯彩辉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保守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资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同学的制作技巧和综合能力。 3.培养同学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和细致、耐心的品质。 2学情分析 小朋友们喜欢过新年和元宵节,因为在这样的节日中,他们不但可以衣着新衣服、快快乐乐地跟着大人去观看造型各异、色彩艳丽的彩灯,还可以品尝各种地方风味小吃,感觉一年中最热闹、祥和的节日氛围,而这一快乐的记忆必将深埋小朋友们的心中,成为最美好而鲜活的回忆。这份回忆也将成为他们学习制作彩灯的源泉,是教师教学的良好基点。 教材第16和17页的彩灯作品都是选自民间一些有特色的工艺品,有高昂挺拔的大公鸡灯、威武的中国龙灯、精致的莲花灯、活蹦乱跳的大鲤鱼灯等。还特别选中了赵拓的《上元观光图》,生动地再现了古代过灯节的热闹局面。 教材还展示了西瓜灯的制作步骤,清楚地表示了彩灯制作过程和注意点,同时也选了几幅同学的手工、绘画作品,拉近了同学对制作灯饰的距离感,促使同学发生一定的学习兴趣。这些素材的提供,为同学的创作提供了创作的平台,使同学有一个较深刻的创作体验。 3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各种资料制作彩灯。 难点:巧妙利用各种资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4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同学)设计彩灯的工具资料。 (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 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同学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同学观察。 (3)引出课题: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和灯彩辉映的热闹局面。 (2)请同学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和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同学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研讨做法,同学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资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 (3)同学进行制作。 6.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一起评价作业。 (2)观赏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制作灯具的资料。 (教师)彩灯、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