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19世纪以来的文学和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7
课时检测(三十二)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世纪有些美国文学家强调情感而非理性,热衷于古代及异国故事。
热衷于奇妙、奇迹和异域风情。
据此推断,这一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A 材料中这一文学流派强调情感而非理性,强调人的感情而不再突出人的理性,表达了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悲观,“热衷于奇妙、奇迹和异域风情”充溢大胆奇妙的想象,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
2.某作家在作品《华特》里的描述“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
”该作品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解析:选C 该作品描述的语言是多种组合排列,杂乱无章,内容缺少中心思想和连贯性,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项正确。
3.“他的小说形式独具匠心、情节浪漫离奇、人物怪诞多样、思想深邃缈远,而小说中所表现的独到的审美志向、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志向以及一反传统的志向人物……始终到21世纪的今日依旧魅力无穷,具有相当的探讨价值。
”该作家的代表作是( ) A.《十日谈》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百年孤独》解析:选B “而小说中所表现的独到的审美志向、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志向以及一反传统的志向人物”表明小说的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
《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故A项错误;《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故B项正确;《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故C项错误;《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故D项错误。
4.(2024·宿迁青华中学质检)英国文豪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曾真实地描绘了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童工、妓女、刑事犯罪、骗钱学校、高利贷剥削等等人间众生相。
第39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济南调研)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发展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C.启蒙运动的兴起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解析据“19世纪”、“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得出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想、推动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故主要原因从经济角度,故A项正确。
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C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男女平等,并非女权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8·河北保定模拟)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
上述现象的出现()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解析据材料“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8·广东韶关模拟)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根据材料中“绝对自由,注重情感的抒发”体现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
答案 A4.(2018·山东莱芜调研)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法国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解析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指导思想,文艺复兴发生在14~17世纪,故A项错误;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是浪漫主义产生的原因,故B项错误;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和现代主义的创作有关,故D项错误。
课时检测(三十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世纪有些美国文学家强调情感而非理性,热衷于古代及异国故事。
热衷于神秘、奇迹和异域风情。
据此判断,这一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A材料中这一文学流派强调情感而非理性,强调人的感情而不再突出人的理性,表达了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热衷于神秘、奇迹和异域风情”充满大胆神奇的想象,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
2.“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
”下列文学作品符合此风格的是()A.《巴黎圣母院》B.《安娜·卡列尼娜》C.《百年孤独》D.《母亲》解析:选A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浪漫主义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故A项正确;《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品,《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中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母亲》是苏联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故B、C、D三项错误,均排除。
3.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时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
”此文艺思潮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B古典主义是对中世纪现实的体现,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兴起于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时,他们对资产阶级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但是仍对未来充满希望或是沉浸在对过去的怀念中,故B项正确;现实主义主要是以典型人物和场景再现真实,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主要是对现实的绝望,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故D项错误。
4.《西方文明史》中写道:“首先是对个人创造力,以及对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颂扬,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座山脉,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觉之中而受到珍视。
高二历史下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练习题及答案第十五单元第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 命题报告考查点难易度简单中档稍难文学的繁荣 1、3 2、4 11 美术的辉煌 5、6 7 音乐与影视艺术 8、9 10、12一、选择题1.(2010•烟台模拟)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 ) A.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B. 绘画艺术的局限性 C.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D.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浪漫主义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答案:A 2.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30年代,在浪漫主义文学领域,各国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这主要是因为 ( ) A.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达,资产阶级革命较早 B.英、法两国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浓厚 C.拜伦、雪莱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旗帜 D.其他国家都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解析: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发生了多次革命和战争。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的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而法国这一时期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大革命。
但经过多次革命和战争以后,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们描绘的美好景象,这种情况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答案:A 3.“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这里说的作品是 ( ) A.《西风颂》 B.《唐璜》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西风颂》是英国诗人雪莱的作品,《唐璜》是英国诗人拜伦的作品,《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故选C。
跟踪检测评估3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2.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
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
”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3.[2020·某某乌鲁木齐模拟]18~19世纪的欧洲、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作家、艺术家,他们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看成一无是处,推崇虚幻的“田园生活”。
这表明“他们”()A.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C.对古典主义的推崇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4.某文学流派基于对现实世界的强烈不满,广泛从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中撷取题材,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为现代主义文学题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下列与该文学流派属于同一风格的作品是( )A.《播种者》 B.《百年孤独》C.《格尔尼卡》 D.《巴黎圣母院》5.[2020·某某省皖南八校联考]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
这反映出( )A.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 B.浪漫主义重视感情C.现实主义批判社会 D.现代主义突出自我6.在俄国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精神混乱的时期,高尔基写了《母亲》这部作品。
他说:“我的任务是支持低落下去的反抗精神,来反对生活中黑暗的、敌对的势力。
”列宁称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该作品( )A.猛烈抨击了封建农奴制B.描绘了十月革命后广阔的生活画卷C.属于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7.《秃头歌女》于1950 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争论。
课时规范练42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20山东等级考试二模)近代西方一文学艺术流派认为:“中世纪充满了英雄业绩、高尚的情感和社会和谐”“情感是人类的精髓”“稗史传奇、神话和民族的民间传统视为诗歌和艺术的源泉”。
该流派是( )2.(2020河南新乡二模)理性与科学带来西方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和残酷战争,导致人们对理性与科学的幻想破灭。
《等待戈多》的荒诞意识正是产生于这种破灭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和信仰危机之中。
据此分析,该作品( )3.(2020新疆三模)马克思曾对某美术流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该美术流派是( )4.(2020河北保定二模)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人一直把油画作为上层社会的专利。
油画中虽然也有一些表现农民生活的作品,但都是以讽刺的形式出现的,直到他(法国画家)以农民画家的身份出现,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材料中的“他”的代表作( )B.线条粗犷,形式夸张5.(2020云南昆明“三诊一模”)历史上,西方音乐的分期是清晰而可界定的,每个时期各有自己的统一风格,但20世纪以后,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音乐很难再像以往那样划分时期,标定风格。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6.(2020山东泰安一模)1940年,德国将入侵波兰时的战争残酷景象拍成故事片《火的洗礼》,并在进攻挪威时放映,以打击对方斗志;而英国则将这部电影更名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放映,丘吉尔还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罗斯福和斯大林。
这说明( )二、非选择题7.(2020广东中山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上图是墨西哥艺术家迭戈·里维拉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作品《十字路口的人》,它象征着站在十字路口的一心充满希望有着远大梦想的人正在选择一条全新的光明的未来之路。
画面中心位置绘制了一位充满力量的工人形象,他戴着工作手套,操纵着一台巨大的机器。
课时作业4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2·酒泉市联考]面对社会的疾速变化,他们表现出一种“非理性”态度,有的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以与资本主义来对立,有的高举“回归自然”的主张乐于描写自然风光;他们的笔下流露出忧郁感伤,也有着超凡的叛逆形象。
以下属于“他们”的作品是()A.《马拉之死》B.《悲惨世界》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2.[2022·泰州市联考]19世纪初,一批内心充满激情又热心革命的青年人,在德国古典哲学与英国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影响下,开始了对麻木时代的唾弃、对个人情感自由的讴歌之路。
正如雨果所说“浪漫主义其真正的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据此可知,浪漫主义()A.热情讴歌资产阶级革命B.源于对理性王国的反思C.强调客观再现真实风貌D.促使社会主义理论诞生3.[2022·金华市联考]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发表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中写到:“他们企图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但是守卫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到咯咯响的汽车上捡被扔弃的桔子,但是这些桔子已经被喷了煤油。
”由此可知,该小说()A.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B.关注细节描写批判社会现实C.手法夸张怪诞极力表现自我D.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4.[2022·淮南市模拟]俄国作家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叙述了主人公乞乞科夫到各地收购“死魂灵”的故事。
“死魂灵”指的是那些已经死去,但在政府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农奴。
沙俄政府每十年登记一次农奴数,十年内即使农奴死了,仍要由农奴主继续为他们交纳人头税,这无疑成了农奴主的一个负担。
这说明《死魂灵》() A.以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对现实的不满B.以现实主义技巧反映俄国社会状况C.荒诞的情节反映了作家内心的创伤D.通过批判现实以呼吁资产阶级革命5.[2022·焦作市联考]“一方面,商品化社会高度发展,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
课时作业35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3·福建厦门期末)有学生提出:“拜伦的《唐璜》具有批判现实倾向,为什么却列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作者属于浪漫主义诗人B.强调理性,追求自由C.手法离奇,注重抒情D.关注现实,揭露时弊2.(2013·浙江嘉兴检测)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3.对右侧中西文学史上的两部作品,表述正确的是( )A.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的风貌B.两部作品的创作风格一致C.描绘了新的阶级结构变动D.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4.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
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
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5.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该评语体现出泰戈尔的作品( )A.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B.代表了东方文学的最高水平C.体现了东西文化的融合D.反映了民族独立的迫切要求6.(2013·广东汕尾摸底)“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肩。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渴望斗争,崇尚自由解放精神,既否定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实,将理想寄予未来;消极浪漫主义作家把理想转向过去,鼓吹逃避现实、脱离斗争,宣扬神秘主义,歌颂忍耐和驯服,美化中世纪的封建宗法社会,妄图开历史倒车。
这说明浪漫主义文学( )A.描写现实,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B.对现实不满,带有时代烙印C.真实地描绘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D.有助于唤起民族意识的觉醒2.法国大革命前的画家与小说家,或着墨于父子关系的紧张,或从“父亲不在”写起,不啻对“父亲的权力”打了一个大问号。
而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就是在这种文艺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
材料表明( )A.法国文人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文艺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C.文艺作品是大革命的思想根源D.文艺家已成为大革命的领导者3.(2019·南通一模)1914年,德国作家亨利希·曼发表了小说《臣仆》,主人公赫斯林是小工厂老板的儿子,自小就欺软怕硬,崇拜权力和金钱。
作品描写赫斯林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的情景最能体现他的性格;同时,他在工厂、家庭的表现又俨然是一个暴君。
该作品( )A.揭示了专制主义的弊端B.批判德国封建制度的落后C.抨击了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D.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4.学者朱维之在《外国文学史》中说,“他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
”材料中“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 )A.古典主义流派B.现实主义流派C.浪漫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5.在俄国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精神混乱的时期,高尔基写了《母亲》这部作品。
他说:“我的任务是支持低落下去的反抗精神,来反对生活中黑暗的、敌对的势力。
”列宁称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该作品( )A.猛烈抨击了封建农奴制B.描绘了十月革命后广阔的生活画卷C.属于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6.(2019·菏泽高三联考)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新古典主义美术流行。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金华期末)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G.Byron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B.充满了理性主义的革命激情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2.(2012·杭州质检)恩格斯曾经指出,“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当时出现的对现实社会批判与反思的作品有()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3.(2012·浙江联考)某学校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
讲题包括了:“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和“雨果的小说艺术”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
这次活动的主题,应拟定为()A.启蒙运动的学术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C.现实主义的文化风格D.浪漫主义的文艺4.(2012·广州调研)“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具有这一特征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5.★(2013·新疆二模)他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
他认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他将这一原则贯穿到其作品中,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他及其作品分别是()A.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B.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C.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D.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6.(2012·南通期末)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19世纪以来的文学和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徐州摸底)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但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复杂。
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是()2.(2013·苏北四市摸底)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3.(2012·南京、盐城一模)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缈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与这一创作风格相符的文学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格尼尔卡》4.(2012·南通期末)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这位文学家是() A.雪莱B.海涅C.贝克特D.巴尔扎克5.(2012·常州高三期末考)巴尔扎克写道:“写《人间喜剧》的念头来自对人类和动物界之间进行的一番比较,社会同自然界是相似的。
……如同动物有种类的划分,社会过去存在着、将来还永远会存在千殊万类。
既然布丰竭力通过一部书来表现动物界的全貌,那么不是也应当给社会完成一部类似的著作吗?”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的目的有()①用小说研究人类社会的状况②用小说描述人类社会的历史③用小说研究人和动物的区别④用小说反映动物世界的全貌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2013·南京调研)下列作品中,提倡“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7.(2012·扬州中学高三检测)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8.(2013·盐城市摸底)19世纪后半期,在绘画方面,出现了新的流派,该画派对光和色进行了科学探讨,它着重于描绘自然的刹那景象,使一瞬间成为永恒。
该画派观察、直接感受表现色彩变化的微妙的画风,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影响非常深远。
属于该画派作品的是()9.★某学校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
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和“雨果的小说艺术”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主题为“舒伯特之夜”。
这次活动的主题可定为() A.启蒙运动时期的学术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C.现实主义的文化风格D.浪漫主义的文艺10.当地时间2012年2月26日(美国时间),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好莱坞高地中心举行。
下列有关电影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中国第一部由国人自拍并获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歌女红牡丹》②“默片电影时代”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喜剧大师卓别林③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伦敦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④电影艺术的发展经历了“默片电影时代”“有声电影黑白时代”“有声电影彩色时代”等阶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1.下图截自中央电视台某频道2011年12月26日的节目单(部分),这表明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是()A.信息传播B.休闲娱乐C.教育学习D.沟通联系12.(2012·大连测试)电视这种媒介在全球发展十分迅速,不仅可以传播资讯,还可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需求。
下列人物最有可能看过彩色电视的是()A.拿破仑·波拿巴B.塞尚C.查理·卓别林D.爱迪生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24分,共40分)13.★19世纪的俄国和20世纪的苏联留给世界许多珍贵的文艺作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材料三(1)分析材料一两部作品的风格和创作的社会背景。
(4分)(2)材料二体现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回答并分析原因。
(8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作品的共同点。
(4分)14.(2012·宁波考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浪漫主义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
浪漫主义的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
他们汲取了卢梭认为社会和物质的繁荣毁坏了人性的观点,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
浪漫主义强调个性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单一价值,是推动民族主义出现的主要动力。
——唐纳德·卡根《西文的遗产》(下册) 材料二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狂。
尤其是看见他那花布裹头,去助希腊独立时候的肖像……其实,那时拜伦之所以比较的为中国人所知,还有别的原因,就是他的助希腊独立。
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
——鲁迅《杂忆》1925年6月材料三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法)丹纳《艺术哲学》(1)根据材料一,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举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伦诗歌在清末受到中国青年喜爱的原因。
从材料一、二出发,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积极影响。
(10分)(3)以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为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从历史角度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在当时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答案课时跟踪检测(十五)1.选B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
题干材料信息反映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的背景。
A属于浪漫主义文学,B属于现实主义文学,C属于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D属于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2.选C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及考查获取、解读信息和正确判断的能力,难度中等。
根据浪漫主义兴起的背景即可判断选择C项。
3.选A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及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题干材料信息反映了浪漫主义风格。
A是浪漫主义文学,B是现实主义作品;C 是现代主义文学,D是现代主义立体派绘画。
故选A。
4.选D本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及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从材料“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可判断为批判现实主义,选择D 项。
5.选A从材料“既然布丰竭力通过一部书来表现动物界的全貌,那么不是也应当给社会完成一部类似的著作吗?”可以看出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是为了描写、研究人类社会状况。
③④与题意不符,应排除6.选C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绘画艺术及学生对历史事件特点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应是印象主义的观点,C项是印象派的代表作。
A、B、D三项体现了绘画对文学、历史的依赖,都是以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为主要创作对象。
7.选B从库贝尔绘画的对象及其言论看,他重视对现实的描绘,应该属于现实主义流派。
浪漫主义的特色是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印象派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光和色,富于装饰韵味。
现代主义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突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精神困惑。
A、C、D三项的特色都与材料中的描绘普通人和“崇尚丑陋”不符,应排除。
8.选A本题考查印象派绘画。
印象派绘画特点是注重光与色,A是印象派绘画代表。
9.选D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伦、雨果、舒伯特等人均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故答案是D。
10.选D中国第一部由国人自己摄制的影片是《定军山》,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①错误;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③错误;卓别林是“默片电影时代”的代表人物,②正确;④正确反映了人类电影发展的历程。
11.选A从节目单可知,其主要内容是传播时事新闻信息,故答案为A。
12.选C20世纪20年代电视出现,40年代初,美国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拿破仑生活在17~18世纪,塞尚生活在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爱迪生生活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
卓别林去世是在1977年,他肯定可以看到彩色电视。
因此选择C项。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第(1)问判断出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风格并结合所处年代回答即可;第(2)问要明确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第(3)问两幅作品都体现了民族性特点,都关注俄国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答案:(1)风格:现实主义文学。
社会背景:当时俄国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时期,实行农奴制,社会黑暗。
(2)人生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建立美好的人类社会而奋斗。
原因: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
(3)都具有民族特性;都关注俄国社会现实,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14.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
第(1)问,一方面概括材料内容,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浪漫主义文学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2)问,原因方面要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拜伦的诗歌宣扬了什么,当时的中国青年需要什么;影响方面,注意分析角度,从民族主义和文艺两方面回答。
第(3)问,材料三主要揭示了文艺与时代的关系,答出1918年的时代特点即可;影响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工业革命向欧美各国扩展,法国大革命,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王国”与现实产生强烈的反差;卢梭等人对过度崇拜理性思想的批判。
代表人物及作品:拜伦《唐璜》、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2)拜伦诗歌宣扬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艺术水平较高;拜伦本人积极参加希腊民族解放斗争;清末中国民主革命思想逐渐盛行,拜伦诗歌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