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解压篇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6
按摩穴位“撒”出闷气作者:暂无来源:《健康博览》 2016年第1期文/来要水解放军309医院“白骨精’’的烦心事临近下班,一电脑界的“白骨精”朋友闯进诊室说:“总算来得及时还没下班,医生,我快要难受死了。
”我看着她那满脸雀斑,睁着一双被“黑圈圈”包围起来的无神眼睛说:“别瞎说,你这段时间是不是情绪不好,肝郁得厉害呀?”“哎呀,你说对了,我就是来让你调理情绪的,老郁闷了。
”人就像一个皮球,生活和工作压力就像双手给皮球的压力一样,当你用双手挤压皮球时,压力就会往皮球的两端跑,那么在人体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在每个人的身上表现不同罢了。
在人体上部,有人会出现头痛、高血压,突发耳聋、耳鸣、眼底出血,甚至经常性的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乳房胀痛、乳腺增生,重则患乳腺癌。
在人体中部,有的人就会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两肋胀痛。
在人体下部,就会出现月经不调,便秘或者腹泻等病症。
其实这些都可归入肝气郁结的范围。
此时,我们需要给体内的皮球“撒撒气”,减减压,当然减压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选用中成药:丹栀逍遥丸、逍遥颗粒、木香顺气丸、开胸顺气丸、龙胆泻肝丸等。
“白骨精”问道:“有没有不用吃药的法子呀?药丸子我可吃不下去,最好是自己按摩就管用的?”“当然有了,以下这些穴位可以针灸也可以按摩,都是能够消气的。
”找对“撤”气穴按摩解压脑袋上的“撒”气穴——角孙、风池和太阳穴角孙穴——把耳廓折向前,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处。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紧张或者焦虑的作用,可以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
有些患者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出现打嗝而排出胸中闷气的现象,这说明按摩开始起到了作用。
按摩角孙穴对于着急生气后胁肋胀痛者、乳房胀痛者效果更明显。
胸肩问的“撒”气穴一膻中穴和肩井穴膻中穴——有宁心神、开胸除闷等作用。
简易穴位按摩缓解头痛头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适感,许多人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偶尔或频繁地出现头痛的情况。
头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在面对头痛时,有些人可能会选择药物来缓解症状,但长期依赖药物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其实,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一种自然、简单、实用的方法来缓解头痛,那就是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刺激,可以达到缓解不适、调整身体功能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头痛通常被认为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所致,通过按摩头部和颈部的穴位,可以达到舒经通络、疏风清热、镇静神经的目的,从而缓解头痛。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简单易操作的穴位按摩方法,帮助大家缓解头痛。
1. 巨商穴:巨商穴位于我们的双手之间,当我们将两只手掌紧握在一起时,中指尖处所对应的位置即为巨商穴。
按摩巨商穴可以缓解头痛、眩晕和失眠等症状。
操作方法是用一只手的拇指指腹在另一只手的中指尖处稍稍用力按压,每次按摩持续1-2分钟,可以重复多次。
2. 迎香穴:迎香穴位于我们的鼻翼旁边,上下两侧各有一个迎香穴。
按摩迎香穴可以清热解毒、通窍醒脑、缓解头痛。
操作方法是用指腹轻柔地按摩鼻翼两侧的穴位,每次按摩持续2-3分钟,可以重复多次。
3. 头临泣穴:头临泣穴位于我们的额头部位,当我们用手指在眉头尽头处轻按时,可以感受到一个凹陷的位置,这就是头临泣穴。
按摩头临泣穴可以清热利湿、舒经通络、缓解头痛。
操作方法是用手指轻柔地在头临泣穴处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持续3-5分钟,可以重复多次。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有效地缓解头痛症状,同时还可以帮助身体舒经通络、调整气血,起到预防头痛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时要轻柔动作,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不适。
在按摩时可以结合适量的精油来进行,有助于增强按摩的效果。
除了穴位按摩外,平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保持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运动,来预防头痛的发生。
穴位养生舒缓肌肉紧张的技巧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常导致肌肉紧张和身体不适。
而针灸与按摩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刺激身体上的穴位,可以缓解肌肉紧张、舒缓疲劳,提高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帮助舒缓肌肉紧张的常用穴位和技巧。
一、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底部,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按摩此穴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疲劳和肌肉紧张。
按摩太溪穴的方法是坐或卧在床上,将一个小球(如网球)放在穴位上,用力转动或来回滚动,在穴位上停留1-2分钟。
每天晚上睡前进行按摩,可以促进睡眠质量,缓解肌肉紧张。
二、肩井穴肩井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按摩此穴可以缓解颈肩部的肌肉紧张和僵硬。
按摩肩井穴的方法是坐直或站立,用手指按压穴位,并做环形按摩或揉搓的动作,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进行2-3次。
此方法有助于舒缓肩颈部的不适感,缓解紧张的肌肉。
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是足少阴肾经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腿部不适。
按摩三阴交穴的方法是坐下或平躺,两腿并拢,用手指轻柔按压穴位,每天按摩2-3次,每次约5分钟。
此方法有助于缓解腿部疲劳,消除紧张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近拇指与食指骨头之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始穴,按摩此穴可以缓解手臂和手部的肌肉紧张。
按摩合谷穴的方法是将拇指放在手掌内侧,用力按压合谷穴,大约每次按压15-30秒,每天进行多次。
此方法有助于减轻手臂和手部疲劳,舒缓肌肉紧张感。
五、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按摩此穴可以缓解腿部肌肉紧张和疲劳。
按摩涌泉穴的方法是坐在椅子上或卧床,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轻轻按摩,每次按摩约3-5分钟,每天进行数次。
此方法有助于放松腿部肌肉,缓解紧张感。
通过按摩上述穴位,可以缓解肌肉紧张,舒缓疲劳,提高身体健康。
但在进行按摩之前,应先了解穴位的准确位置,避免产生误差。
另外,如果有特殊健康状况或疾病,请咨询专业的医生或针灸师的建议。
最后,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以减少肌肉紧张的发生。
中医按摩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窍门焦虑和抑郁症状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深厚的医学体系,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其中按摩疗法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医按摩疗法在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中的应用,并分享一些可行的按摩窍门。
一、中医理论与焦虑抑郁中医认为,焦虑和抑郁症状是由于心脾失调、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等原因导致的。
在中医理论中,心脾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心主神明,脾主运化。
心脾功能失调会导致思虑过度,气血不足会引发情绪问题,肝郁气滞会导致情绪不畅。
因此,调理心脾、益气养血、疏肝理气是缓解焦虑和抑郁的关键。
二、中医按摩对焦虑抑郁的作用中医按摩作为中医疗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对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有着明显的疗效。
按摩可以刺激穴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心脾功能,疏通肝脏,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引起的不适。
1. 心脾调理按摩法心脾调理按摩法主要针对心脾功能失调引起的焦虑和抑郁。
具体方法为,用手指轻轻按摩内关穴和足三里穴,这两个穴位位于手腕和小腿之上。
按摩时要以适度的力道和节奏进行,每次约10-15分钟,可每日进行2-3次。
2. 益气养血按摩法益气养血按摩法主要通过按摩气海穴和大椎穴来达到调理气血的目的。
气海穴位于腹部中央,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方。
按摩时要轻柔而有力,每次约10-15分钟,可每日进行2-3次。
3. 疏肝理气按摩法疏肝理气按摩法可通过按摩太冲穴和足三阴交穴来缓解肝气郁结。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足三阴交穴位于足内侧脚踝上方。
按摩时要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每次约10-15分钟,可每日进行2-3次。
三、按摩窍门与注意事项1. 温热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可以使用温热的材料或按摩油来增加按摩效果。
温热有助于活血化瘀,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2. 舒缓的环境在按摩时,要选择一个舒缓宁静的环境,可以点燃香薰或播放轻音乐来帮助放松。
SPA放松按摩手法反躺放松后背(盖两条浴巾,竖一条、横一条可垫两条在胸两边,深呼吸-放松精油)1、点风府、风池2、虎口张开拇指点后颈3点(大膀筋向风池方向点,四指不用力,另手相同)3、拇指同时点肩膀3点“321|123”4、拇指同时从肩胛向上点四点(内膀胱)5、单边做;肩胛骨缝分两小段1)双手拇指同时点肩胛骨1234,2)双手拇指重叠点肩胛至手臂12346、拿捏手臂,摇手臂(5、6另边相同)侧面1、拇指点风府,风池2、双手掌重叠揉肩胛,另边相同;双手同事揉肩胛,按手臂3、双手拇指从内衣带点内膀胱经至尾椎、环跳4、双手曲指从内衣带点内膀胱经至尾椎、环跳5、双手掌从内衣带按压内膀胱经至尾椎、环跳6、拇指点臀根、手掌提臀部7、双手重叠压大腿至小腿,另边相同。
8、双手掌同时按两条腿至脚板(先点三、一四点,再用掌按脚板3-4下)正躺1、小毛巾盖眼睛2、双手掌按压头部12123、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眉毛123点太阳穴、耳朵123、4、中指点风池、风府、抬颈椎两侧123、压肩左右交替5、至檀中,走全身(用身体力,手不要交叉走两遍走第一遍中间交接)SPA背部按摩人立而上1、上油,掌步走膀胱经至八廖穴侧拉上来-安抚横推下去侧拉上来肩胛侧加强上来包肩,点风池风府2、横展推下交叉上来至大膀筋3、横展四等分,安抚侧拉上来肩胛侧加强上来包肩上手臂,点风池风府,包手臂转身从颈大椎滑至内衣带人立于侧4、督脉六等分,先长后短侧单边5、爬骨缝:双手四指腹交替从腰侧爬骨缝至膀胱经,至肩掌根重叠压大膀筋膀胱经至腰眼。
6、双手四段:双手掌平合上包腰侧下压膀胱经从腰侧分四段,至肩掌根重叠压大膀筋膀胱经至腰眼。
转至另边,另边5、6步相同7、双手拇指推八廖至腰眼8、双手掌并排交替从腰长推至肩上去,先中间(督脉),再两边背部及膀胱经9、双手虎口张开交替单边滑捏大膀筋,另边相同后同时滑捏大膀筋包手臂人转身人立而上10、双手拇指滑肩胛骨缝、滑大膀筋,小鱼际从大膀筋推至肩胛(游泳),至腰部安抚11、拇指推腰至尾椎,先单边(右手推右边,左手推左边),后双边交替滑腰至尾椎(双边左手滑右腰,右手滑左腰)安抚腰部向内包上来,顺拉毛巾盖至腰部12、滑五条,分两部一、滑介字两条二、肩胛骨三条13、安抚颈部,点风池风府,整背安抚推下毛巾(安抚横推下去侧拉上来肩胛侧加强上来包手臂转身包手臂Y下来人立于侧14、S型骨缝上去,Y下来15、曲指上去,Y下来16、双手交叉波浪上去,手掌下来17、手肘横推上去,手掌下来加强腰部压腰。
按摩解压腰部放松腰部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位之一,它承受着我们整个身体的重量,并且常常处于过度使用和不正确姿势的状态下。
长时间的坐姿、缺乏运动以及经常扭动腰部等日常习惯,很容易导致腰部疼痛和不适。
为了缓解腰痛和舒缓紧张的腰部肌肉,按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按摩对腰部的好处不仅在于疼痛的缓解,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放松整个身体和心灵。
下面是一些帮助您按摩解压腰部放松的方法和技巧:1. 寻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在开始按摩之前,为了让自己感到舒适和放松,您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平坦表面,如床或按摩椅。
确保您的背部得到正确的支撑,并尽量保持平稳的姿势。
2. 准备按摩油:选择一种适合按摩的油,如橄榄油、芒果油或芦荟凝胶。
在使用前,可以将油稍微加热,以提高按摩效果。
将适量的按摩油倒入手掌心,并搓热。
3. 热敷腰部:在按摩开始之前,您可以选择在腰部附近进行热敷。
这有助于放松肌肉,并使按摩更加有效。
您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湿毛巾或者热敷贴等方法。
将热敷物放在腰部位置,保持10-15分钟。
4. 开始按摩:用手掌和指尖轻轻按摩腰部,开始时使用较轻的力度,然后逐渐增加力度。
可以采用揉捏、按压和揉搓的手法,覆盖整个腰部区域。
注意避开脊柱,专注于肌肉组织。
5. 利用按摩工具:如果您觉得用手进行按摩过于费力或者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按摩工具,比如按摩球、按摩器或者按摩椅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您在按摩过程中更好地放松腰部肌肉。
6. 按摩穴位:按摩腰部周围的穴位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例如,“腰眼”穴位位于腰部脊柱旁边凹陷处,您可以用拇指或中指用力揉搓这个穴位,有助于舒缓腰部不适。
7. 温和伸展:按摩结束后,可以进行一些温和的腰部伸展。
例如,仰卧在地上,将双膝弯曲,双脚靠近臀部。
然后,将双膝向一侧旋转,用手轻轻压住对侧的膝盖,保持20秒钟。
然后换另一侧执行相同的动作。
8. 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按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腰部问题的重要方面。
保持坐姿正确、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等,都有助于减轻腰部负担和放松肌肉。
按摩放松解压操作方法
按摩放松解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按摩环境安静舒适,选择柔软的床垫或按摩椅,并准备好按摩油或乳液。
2. 深呼吸放松:帮助自己进入放松状态,慢慢吸气,再慢慢呼气,重复几次。
3. 温热按摩油:将按摩油或乳液倒在手掌中,用搓热的方式使其温热,再均匀地涂抹在按摩区域上。
4. 基本按摩动作:使用手掌、指尖、拇指等部位进行按摩,可以采用揉捏、推拿、轻柔拍打等动作,以柔和而有力的方式进行按摩。
5. 掌握力度:力度要适中,根据受按摩者的感受进行调整,不要过轻或过重。
6. 按摩的部位:按摩可以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进行,按摩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臂部、腿部等主要部位。
7. 持续时间:按摩每个部位的时间应适中,根据受按摩者的感受进行调整,一般每个部位按摩5-10分钟。
8. 结束按摩:最后用柔和的手法进行舒缓的揉捏,帮助肌肉恢复,然后让受按摩者在静音的环境中休息片刻。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师应该根据受按摩者的需求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并尽可能使用正确的按摩手法,以避免伤害。
如果受按摩者有疾病或特殊情况,应请教专业按摩师或医生的建议。
乐清上班族_上班族须知的按摩解乏要穴介绍抗疲劳,按摩“解乏穴”在中医看来,因身体疲劳导致的腰腿不适等病证多由久坐久站、远行过劳、寒邪侵袭、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所引起,不妨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及时进行调理和日常保健。
小腿肚上的“承山穴”,就是一个有效的“解乏穴”。
承山穴这个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小腿后侧正中间,腓肠肌肌腹下。
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脚跟时,小腿肚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处就是它。
顾名思义,承山穴正是承受着人体这座“山”。
身体站立时,小腿肌肉自然紧张,承山穴所在的位置相当于“筋、骨、肉”的一个交点,是最直接的受力点。
因此,当身体“不堪重负”时,承山穴也会“挺身而出”,帮我们承担压力,缓解疲劳。
经常按压此穴,可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腿疼转筋、小腿痉挛等效果良好。
在缓解肌肉紧张的同时,消除疲劳感。
此外,经常按摩此穴还能舒畅同一条经络上的经气,散寒祛湿,对痔疮、便秘等肛门部疾患也有功效。
平常可坐在椅子上自我按摩,也可躺着由他人操作,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部位的深处有胫神经走过,按摩力道过大或特别敏感的人可能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不适。
轻者停止按摩后即可消失,重者症状可持续数天。
按摩以下这些穴位也可以:百会: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指腹揉按该穴,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力道,慢慢放松。
如此反复揉按3分钟左右,以指下产生酸胀感为佳。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分别用两手的拇指指腹揉按太阳穴,手法操作同百会穴,同样揉按3分钟左右,以指下产生酸胀感为佳。
颈百劳:正坐位头稍前倾或俯卧位,大椎穴直上2寸旁开1寸处取穴。
分别用两手的中指指腹揉按颈百劳穴位。
手法操作和时间如同上穴,以产生酸胀或重感为佳。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太冲穴长按能舒缓情绪的证明
以太冲穴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脚背部的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
以太冲穴长按能够舒缓情绪,这一点在中医学中早已有所记载,而现代科学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以太冲穴是一个能够调节情绪的穴位。
在中医学中,以太冲穴被认为是一个能够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的穴位,能够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从而调节情绪。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以太冲穴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调节情绪。
以太冲穴的刺激能够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以太冲穴的刺激能够促进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分泌,从而增加人体内的β-内啡肽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这些神经递质能够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从而舒缓情绪。
以太冲穴的刺激还能够促进睡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以太冲穴的刺激能够促进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分泌,从而增加人体内的褪黑素的含量,这种激素能够促进睡眠,从而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情绪。
以太冲穴长按能够舒缓情绪,这一点既有中医学的理论支持,也有现代科学的证明。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长按以太冲穴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
当然,在长按以太冲穴之前,最好还是咨询一下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