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导游词优秀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0
青州云门山导游词诸位游人:各位好!!欢迎你赶到青州市知名旅游景区——云门山旅游景区。
我是大伙儿的导游员刘x,大伙儿能够要我小杨。
很高兴为大伙儿给予导游服务,另外也期待大伙儿相互配合我工作,谢谢你们!云门山坐落于青州市城南区 2.5公里处,峰顶海拔高度421米,归属于泰沂山峰。
山顶风景优美,风景秀丽,历史古迹诸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可以说云门山自身便是一幅漂亮的历史时间画轴。
如今就请您可愿走入云门山走入这漂亮的历史时间画轴。
前边四柱三门的石牌坊就是云门山的庙门了,仿古建筑工程,橙黄色璃瓦覆顶,牌匾上“云门山”三个粗字为原书法协会现任主席舒同的书写。
云门山有近千级的台阶直通峰顶,全部台阶为999级。
这种台阶修的很科学研究,每上二三级阶梯,就会有一小段平路,让您的腿有一个缓存歇息的時间,那样上山下山也不至太累了。
观寿亭是一座两飞檐五重梁的仿古式高亭,这里为观寿的最好视角,故称“观寿亭”,毁于47年抗日战争于84年依照元朝方式重新修。
在观寿亭内有六个石鼓形的椅子,是用青州市的特色产品青刚石做成,上边各自刻着貂禅、美人、李清照、王昭君等漂亮美女、奇女子的品牌形象,手雕细致,线框顺畅。
凉亭上边绘有八仙、观世音、老寿星的图案设计。
观寿亭设在爬山的必由之路,爬山的游人能够在这儿稍事休息,看一下峰顶的寿字,爬山的干劲就更变大。
而本地的许多老人常常来云门山,在这里凉亭里打打牌、下玩象棋,谈一谈云门山的历史典故,吸气一下高山的清爽气体,天晚了出山,也算作游了云门山了。
离观寿亭附近的中小型石质工程建筑为云门山的山神庙,您可不必因为它小而小看它,这儿住的但是云门山的主人家---云门山神灵,顾客们赶到这儿,先拜一拜主人家,也是应当的。
俗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当然这庙也没有大,有灵气则灵。
一路往山顶走,马路边许多松柏树杈上面装满了石块,这与本地的风俗人情有关系,用大家青州市话而言叫“压松树枝”,“松树枝”楷音“送子”或“小孙子”,老婆婆门抱孙急切,期待家中早添人丁兴旺,就到山顶的送子娘娘旁边求拜,出山时就捎一块石头放到树枝上,那样就喻意着送子,明年就可以抱小孙子,事事顺心了,也有人要折一小段松树枝,插在耳背或秀发上,说成“出山戴松树枝,回家了抱小孙子”。
各位贵宾,您已经来到古城青州。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的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青州的概况。
这里先解释一下“青州”这一地名。
众所周知,大禹治水时期,把全国分为九个区域让人居住,九个区域就是“九州”,九州也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过去,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就叫“九州方圆”,青州即为九州之一。
为什么叫青州呢?青州,即为东方之州。
按照古人的五行观念,它地处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
”晋朝王隐说:“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也。
”所以,在古人的理念中,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气清色绿,万物茂盛,生机盎然,是一年的春天,事物的发端。
由此可见,青州是一个包含无限发展生机和希望的美丽家园。
正因为如此,历代文人墨客赞美青州的诗文不胜枚举。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有诗句:“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
”青州西踞泰山,东瞰大海,沃野千里,自古繁华。
所以,青州凭借她的美丽,享有“东方第一州”的称号。
各位游客,我再介绍一下青州的现状。
今天的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西部与淄博市毗连,北端与东营市接壤,东部分别与寿光市、昌乐县为邻,南部紧靠临朐县。
全市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9个镇;人口90万,其中有回、满等少数民族2万多人。
它的经济规模比较大,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财税总收入超过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千元,城乡居民储蓄130亿元,。
青州市处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交接部位,呈现多姿多彩的地貌特征,展示壮观秀美的亮丽身影。
西南部为峰峦叠嶂的山区,占全市面积的接近一半。
主要山峰有30余座,海拔多在400米以上。
其中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仰天山、唐赛儿寨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这片山区多为石灰岩质,喀斯特溶岩地貌特征显著。
青州云门山导游词青州云门山导游词云门山自古以来就是佛、道共同青睐的一座山峰,山顶有巨大的洞穴,南北贯通,远望如高悬太空的明镜,每逢夏秋之季云雾常穿门洞而过,景色非常壮观,人们称此景为云门或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而得名,据山顶碑文记载隋朝此山被称为云门山。
云门山上有一段奇特的路称为龟背石或龟背路,因路面表层上的图案与形状特别像龟的贝壳,因此而得以美名。
我们来到了渐入佳境。
这四个字刻在这块小石壁上,有点信手涂鸦的感觉,这是明朝著名书法家雪蓑在云门山上的第一处题记。
相传有一次雪蓑酒后登山来到这里,他看到山下大雾弥漫,山上却是春光明媚,一个个山头像是海上浮出的仙岛,他以为自己看到了人间仙境,便写下了渐入佳境四个字,虽似信手拈来,其中却隐含深意。
他的意思是说云门山的景致从这儿越来越好了。
从渐入佳境再上几个台阶,眼前豁然开朗,平坦的空地上是一个红墙的院落望寿阁。
望寿阁属于佛道两家的共同遗址。
隋唐为鼎盛时期,这里供有灵光菩萨的塑像,是和尚们的天下。
唐以后,道教开始兴盛,佛道之争日显。
到了元朝,忽必烈作了皇帝,道教被定为国教,道士们就把灵光菩萨撤掉,改为道观,取名灵官庙。
解放战争中毁于战火。
青州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事业,于84年重修,因为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山顶的寿字,于是命名为望寿阁 .正门遍额上望寿阁三个大字是我国原书法协会主席启功的题记。
望寿阁的正殿为四面透窗的高大建筑,殿内供奉的是福、禄、寿三星,门楣上的牌匾为三星共照。
东边厢房里供奉着泰山老母、送子娘娘、眼光奶奶。
实际上我们民间所称的泰山老母就是泰山上的碧霞元君。
西边厢房供奉的是关公和文武财神。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那位红脸的美髯公关羽更成为正义的化身,关公成为国家祭祀的高级神诋后,佛道两家争相把他拉入自己的教门充当护法,他既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伽蓝神,同时也是道教的护法神之一。
关公供奉在此意寓保平安之意。
财神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类。
文财神是比干和范蠡。
2020导游词范文青州古城最详细导游词_0877EDUCATION WORD导游词范文青州古城最详细导游词_0877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青州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是中国古九州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青州古城最详细导游词,希望能让你对这座古城有更多的了解!青州,为古“九州”之一。
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
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形结构。
辖4个街道、8个镇。
人口90万。
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7项,是山东30强、全国百强之一。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
1984年建设新馆,占地40亩,建筑面积120xx平方米,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
青州博物馆是中国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收藏各类文物2万余件。
海内外孤本--明万历青州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填补了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东汉大型出廓“宜子孙”玉璧为目前仅见的有字汉璧;青州龙兴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数量之大、雕工之精、贴金彩绘保存之好为中国文物考古所罕见。
陈列方式以精品化、专题化为原则,运用先进的艺术手段,推出了简史陈列、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古货币、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个专题陈列厅。
展览融实物、照片、模型、图表、文字、讲解为一体,并配以光、声等特殊效果,使您尽可领略青州璀璨的历史风采。
青州还有一个旅游胜地--云门山。
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
青州博物馆解说词导言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青州博物馆!作为青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博物馆致力于展示青州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您将领略青州的辉煌过去,了解青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感受青州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穿越时空,探寻青州的文化遗产。
第一部分:青州的历史概述青州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青州先后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
早在公元前齐国时期,青州就是齐国的都城所在地。
随后,青州先后成为北魏、北宋等朝代的重要政治和经济中心。
在每个朝代,青州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第二部分:博物馆的建筑风格青州博物馆建筑别致、雄伟,采用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整个建筑群落分为主馆、陈列馆和展览馆三个部分,总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
建筑外立面以古典榫卯结构为基调,采用了大量的瓦片和琉璃,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美特色。
室内空间则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运用了先进的照明和声音技术,为参观者营造出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第三部分:展览内容及特色3.1 青州的古代城市规划和城墙青州的古代城市规划和城墙是展览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观者将了解到青州古代城市规划的奇妙之处,以及城墙的构造和功能。
通过模型、图片和文字介绍,让参观者全面了解古代城市的布局和防御设施,感受城市文明的独特魅力。
3.2 青州的历史文化名人青州是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他们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博物馆将通过展示文人墨客的字画、书法作品和学术著作,让参观者了解青州文化的开创精神和学术传承。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南宋文学家陆游的诗作、明代画家邹维新的山水画等,感受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
3.3 青州的传统工艺品青州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品而闻名,这些工艺品展示了青州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博物馆里陈列了青瓷、剪纸、刺绣等多种传统工艺品,通过手工制作示范和展示作品,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青州的民间艺术。
2023青州古城导游词2023青州古城导游词1青州,为古“九州”之一。
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
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形结构。
辖4个街道、8个镇。
人口90万。
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7项,是山东30强、全国百强之一。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
1984年建设新馆,占地40亩,建筑面积1平方米,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
青州博物馆是中国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收藏各类文物2万余件。
海内外孤本--明万历青州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填补了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东汉大型出廓“宜子孙”玉璧为目前仅见的有字汉璧;青州龙兴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数量之大、雕工之精、贴金彩绘保存之好为中国文物考古所罕见。
陈列方式以精品化、专题化为原则,运用先进的艺术手段,推出了简史陈列、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古货币、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个专题陈列厅。
展览融实物、照片、模型、图表、文字、讲解为一体,并配以光、声等特殊效果,使您尽可领略青州璀璨的历史风采。
青州还有一个旅游胜地--云门山。
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
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高阔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
古“青州八景”称之为“云门拱壁”2023青州古城导游词2023青州古城导游词。
登临山巅,便可饱览“驼岭千寻”、“劈峰夕照”和“三山联翠,障城如画”的壮丽景观。
2023青州古城导游词2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12年国都、1065年省会、1606年府衙、2216年县治的历史。
山东青州导游词参考模板推荐文章山东古城导游词作文热度:蓬莱阁导游词450字热度: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热度:烟台导游词作文2021 热度:烟台导游词作文600字热度:青州属温带季风性气候,著名景点有云驼风景区、仰天山、黄花溪等。
青州河流分属弥河、小清河两大水系,其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等。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山东青州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山东青州导游词1青州,为古“九州”之一。
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
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形结构。
辖4个街道、8个镇。
人口90万。
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7项,是山东30强、全国百强之一。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
1984年建设新馆,占地4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
青州博物馆是中国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收藏各类文物2万余件。
海内外孤本--明万历青州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填补了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东汉大型出廓“宜子孙”玉璧为目前仅见的有字汉璧;青州龙兴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数量之大、雕工之精、贴金彩绘保存之好为中国文物考古所罕见。
陈列方式以精品化、专题化为原则,运用先进的艺术手段,推出了简史陈列、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古货币、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个专题陈列厅。
展览融实物、照片、模型、图表、文字、讲解为一体,并配以光、声等特殊效果,使您尽可领略青州璀璨的历史风采。
青州还有一个旅游胜地--云门山。
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
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高阔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
关于青州泰和山黄花溪导游词关于青州泰和山黄花溪导游词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州泰和山黄花溪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州泰和山黄花溪导游词1欢迎来到青州黄花溪正门入口。
黄花溪景区坐落在古齐国首都临淄之东,青州西南。
在这里有鲁山的余脉,得乾坤灵气,经过数十年风雨变化形成黄花溪。
这是第一个景区缘起林的正门,号称“天王之门”,景门宽50米,高20余米,全部采用混凝土浇筑的仿石手法,造型为简约的四柱三跨式。
水沿巨石层层跌落至两侧崖壁,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四座石柱象征佛教的四大守护神——四大天王,又具有风调雨顺之意。
黄花溪号称“天下第一大幽谷”,其间密布着花溪人家、三合瀑、狮子岩、飞瀑桥、银河峡、女儿泉、黄花谷、梵音潭、桑椹林、葫芦崖、罗汉岭、无尘界、通天梯、飞瀑迎宾等等几十个景点。
亿万年之前的造山运动,成就了潍坊西南山区的雄奇与俊美,泰和山在绵延叠翠的山东青州市西南山区,属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开发总面积20平方公里,是一处集森林景观、地貌景观、融宗教文化、会议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泰和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主要有黄花溪寻幽探险区、泰和山文化体验区、仁和川休闲服务区三部分。
黄花溪旅游区是泰和山风景区的主要游览区域,长达12公里的峡谷汇聚了山水景观的精华所在,有“天下大峡谷”之称,峡谷内共划分成缘起林、逍遥津、普渡舟、觉悟山、黄花坡、牛头山六个景观区,峪谷悬月、丹崖映日、识心观瀑、禅海听涛、天雨击鼓、梵花照碧、佛崖无语、天梯入云、兰若随缘、绀桥普渡、牛山无尘、古村静虑十二个著名景点,把山水的恬静和自然之道联系在一起,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进入山门,景区2公里的引导区域可乘旅游观光车游览,沿途悬崖峭壁,怪石林立,崖壁之上,或如人面,或如牛首,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青州泰和山黄花溪导游词范例(缘起广场旅游路线行走方向东>西景点在两侧(南北))各位朋友/团友,大家好!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
在城里呆久了,天天听噪音,吸尾气,忙家务,搞工作,每日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真可以说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呀!(众人笑)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出去旅游,去生态景区,去吸天然氧吧。
很高兴,今天由我来作为大家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师傅是……,有X年驾龄,所以请大家把心交给我们的司机师傅,把开心就交给我。
天河峡景区坐落在古齐国首都临淄之东,青州西南。
在这里有鲁山的余脉,得乾坤灵气,经过数十年风雨变化形成天河峡。
区内根据山谷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共划分成缘起林、逍遥津、普渡舟、觉悟山、黄花坡、牛头山六个景观区,峪谷悬月、丹崖映日、识心观瀑、禅海听涛、天雨击鼓、梵花照碧、佛崖无语、天梯入云、兰若随缘、绀桥普渡、牛山无尘、古村静虑共十二个著名景点。
这是天河峡所有景点的概括,等旅游到每个景点,我还会具体介绍。
好,让我们开始我们的生态之旅,去听佛音,拥抱大自然,品尝农家宴。
我们首先来到的就是【缘起广场】。
缘起广场位于仁河路西侧,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它东望灵泽湖,南眺迎客亭,西临黄花溪,北衔泰和寺,群山环抱,林木簇拥,绿水相伴,佛音萦绕,在整体设计上突出了“佛、山、溪、河、林”为一体的特色。
广场以佛教“缘起不灭,细水长流”的典故为缘,来到这里的各方来宾都是有缘人,让人不禁想起“佛渡有缘人”这一传说,充分体现天人一体的精神。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位于缘起广场的正大门。
缘起广场平面呈八字形布局,“八”是咱们中国的吉利数字,(互动游客,问带八字成语)如,八仙过海,八斗之才,八面玲珑,笑迎八方游客。
(继续向西走)在我右手边(北边)是“【飞瀑迎宾】”,瀑布从崖壁上飞流而下,用一句诗来形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毫不为过。
2023年青州古城导游词2023年青州古城导游词1古代青州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上世纪70年代,在青州市东夏镇桃园村发掘出了7块陶片。
据考证,这是新石器早期北辛文化的遗物,7000年前的东夷先民已经定居在青州的沃野膏壤。
东夷部族崇拜太阳,以凤鸟为图腾。
青州出土的大量彩陶文物,传递着东夷文化的最早信息。
而且,青州仍保留着东夷先民活动的遗踪。
有尧巡猎的尧王山,许由、伯益隐居的萁山,逄伯陵命名的逄山。
苏埠屯商墓是全国除安阳之外最大的商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大型铜钺,器身透雕作“饕餮”纹,张口怒目,刻有“亚丑“字样的铭文。
青州自古教育发达,精英荟萃,人才辈出,成为全国闻名的进士状元故里、文人向往之地、名士屏居之乡。
从隋朝科举取士到清朝末年,青州市境内考中的进士位居山东之首,有姓名可考的就有155人,其中包括6个状元。
现存于青州博物馆的赵秉忠状元卷,是明朝之前全国唯存的孤本,堪称国宝。
它全卷21折,长3.46米,全文2460字,以“实政”和“实心”,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国安邦的治国之策,代表了儒家文化在青州的深厚底蕴。
青州是中国最早的佛教文化传播地之一。
从魏晋开始,佛教寺院在青州一地大量发展,达200余处。
千年古刹龙兴寺被称为“东方之甲寺”,唐代书法家李邕为其题写寺名。
其遗址出土的400余尊佛造像,被评为20世纪全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
驼山有中国东部最大的佛教造像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有大小石窟5座,石佛造像638尊。
大者高逾7米,小者不过方寸,造型精美奇特,雕刻流畅细腻。
云门山精美的造像被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为唐代“开皇中之最精品”。
由2600米连续9个山头组成的山体大佛,被认定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三大奇迹。
巨佛鼻梁修长,眼窝深陷,随着不同角度观察,双唇呈现开、合变化,仿佛在诵经参禅。
2023年青州古城导游词2各位贵宾:您已经来到古城青州。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的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青州导游词优秀范文 青州(别名:益都)是山东省下辖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处鲁中山区沂山山脉北麓和鲁北平原洽接地带。青州属温带季风性气候,著名景点有云驼风景区、仰天山、黄花溪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青州导游词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青州导游词1 各位贵宾,您已经来到古城青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的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青州的概况。
这里先解释一下“青州”这一地名。众所周知,大禹治水时期,把全国分为九个区域让人居住,九个区域就是“九州”,九州也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过去,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就叫“九州方圆”,青州即为九州之一。
为什么叫青州呢?青州,即为东方之州。按照古人的五行观念,它地处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晋朝王隐说:“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也。”所以,在古人的理念中,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气清色绿,万物 茂盛,生机盎然,是一年的春天,事物的发端。由此可见,青州是一个包含无限发展生机和希望的美丽家园。
正因为如此,历代文人墨客赞美青州的诗文不胜枚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有诗句:“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西踞泰山,东瞰大海,沃野千里,自古繁华。所以,青州凭借她的美丽,享有“东方第一州”的称号。
各位游客,我再介绍一下青州的现状。今天的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西部与淄博市毗连,北端与东营市接壤,东部分别与寿光市、昌乐县为邻,南部紧靠临朐县。全市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9个镇;人口90万,其中有回、满等少数民族2万多人。它的经济规模比较大,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财税总收入超过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千元,城乡居民储蓄130亿元,。
青州市处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交接部位,呈现多姿多彩的地貌特征,展示壮观秀美的亮丽身影。西南部为峰峦叠嶂的山区,占全市面积的接近一半。主要山峰有30余座,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其中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仰天山、唐赛儿寨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片山区多为石灰岩质,喀斯特溶岩地貌特征显著。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浩瀚的大海,因为剧烈的地质运动,深藏海底的岩层断裂隆起,才形成了一座座山丘。远古时期,这里的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厚,处处苍翠欲滴,是岩穴时期青州先民的理想栖息地。
青州导游词2 各位团友: 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小刘,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青州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景区—驼山。驼山位于青州市西南五公里,与云门山东西相望,因山形似驼,故称“驼山”。主峰海拔 408米,为古青州八景之一,被称为"驼岭千寻"。属于沂蒙山支脉。驼山之所以引人注目,闻名遐迩,不仅仅因为他有陡峭的山峰,古老的松柏以及盘桓而上的“天梯”,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址—中国东部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石窟造像群,天下一绝的青州巨佛等价值极高的文物古迹。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来到了拜佛台,在这里你将会看到一座奇妙而神秘的巨佛。拜佛台史观佛的最佳角度。您往东南方向看,就会看到这座有九个山头组成,全长2600米的巨佛头像。这是公元552年至576年间,也就是南北朝时期,借助山势雕凿而成。佛像直鼻薄唇、神采飘逸、惟妙惟肖,令人称奇道绝。这座山体巨佛,是上世纪90年代偶然发现的。当时青州市书画家丁夫力和妻子、儿女到山上玩的时候无意中拍了一张照片,后来冲洗出来之后又无意中发现酷似一尊仰面的巨佛,自此之后巨佛才能公诸于世, 当时这张照片出现在人民日报上。在1996年,青州市政府邀请全国知名的十几位考古专家,对巨佛进行专题论证,比较一致认为“青州巨佛是在人面形山体景观基础上,经过修整而成的珍贵遗存。他充分体现了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
山前石壁上刻的“驼山”这两个大字,是明朝正德年间乔宇题写的。乔羽,山西乐平人。
您或许会问了,这座山为什么叫“驼山”呢?在明朝嘉靖年间《青州府志》中说,“因它山形似驼,故名驼山。”它绵延数里,叠翠千寻,山顶上双峰对峙,犹如一匹俯卧的骆驼,又称“驼岭千寻”。近来又有人考证,驼山多佛教石窟,为“佛陀”之山。“陀”音通“驼”,因此,驼山就是“佛山”的意思,这是驼山名称源由的另一说。
前面的六角凉亭是观云亭,它正好建在半山腰上,我们过去休息一下。观云亭的“云”字语意双关,一是指站在此亭之上可以远望云门山,云门山的亭台楼阁掩映在云雾之中,由此可品味“云门仙境”的奇妙。另一点是我们朝山谷中望去,阴晴四时,各有情趣。明代谢肇之游玩至此,写下了“不厌驼山路,千峰到翠屏,天连海树黑,日落岱云青”的诗句赞美驼山。
从这里再往前去就是东天门,在这条路上,不仅只有千年的古树在向您诉说驼山的古老历史,山上的鱼类化石会把您带进另 外一个年代,沧海桑田,在驼山上的这些鱼类化石上得到了印证,百米高山,这里曾经也是一片沧海。
走到驼山的东天门了,这里平坦开阔,四周古柏掩映。驼山是佛道两家共处一山,集佛、道两家于一身,既有佛教的精华,又有道教之遗风。。上面是道教遗址,侧路是佛教遗址。从这里向北是净海池,净海池池水澄清见底,四季充盈,大旱之年从不枯竭。池水平明如镜,根本看不到有泉水外涌,但是池子却四季盈溢,怎么汲用也不见少,这就是志书上多有记载的龙湫了。我们先到佛教遗址看一看。 驼山正所谓:“石窟万载华夏之光,驼岭千寻古州胜景”。驼山以她古老的传说与美丽的风光吸引着中外游客。驼山主峰东南悬崖耸空,峭壁峥嵘,夏秋季节常有云雾缭绕,映入眼前的是两条百米多长的巨龙云游山间,龙头相对,二龙戏珠,龙下红墙,形成一道山顶屏障,护住有名的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这是中国东部最大的造像群。
石窟是古代一种在岩石上开凿进一段距离之后而凿成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等;而摩崖则是将文字、佛像直接刻在山崖上。驼山上共有石窟5座,摩崖1处,大小造像638尊。最大的通高7米有余(带像座),最小的尚不足10厘米。造形精美奇特,雕工流畅细腻。造像题材多为西方的三圣像,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其次是千佛像、力士像、飞天像及较小的供养人像等。这些造像,其隽美的女性形 象和奇异的服饰,常使前往考察的专家和观光游客赞叹不已,流连忘返。驼山造像群开凿于北周至中唐我国佛教兴盛时期,特别是隋朝时期的佛雕造像,雕刻技艺精湛,保存完好,是我国其他佛教造像群中少有的精品。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是山东省内最大的摩崖石窟造像群,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塑、绘画艺术和佛教发展史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1988年1月3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我们由东向西,先看第一窟,这是驼山石窟中最具审美趣味的作品。
(一)、他经过了两次开凿。第一次是在唐朝初期。不久便遭破坏。原来的两罪护法天,头部完全破毁。北壁菩萨的头部也被破除。主佛像的被毁程度也就更为严重。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佛事的兴盛,青州密教在原来石窟的基础上,又把进深向内推进了160厘米,重新造出了主佛像和肋侍菩萨。他的衣料薄似烟罗,袈裟紧贴身体,衣纹清晰流畅。
造像者还为佛像戴上了精美的项圈。项圈分为内外四层。最外一层由大片的莲瓣状的金箔组成。裸露的右臂上,还带有一只金质臂钏。
武则天在没有做皇帝之前,有一个法明和尚向他进献了一部《大云经》,其中说,武则天是西天弥勒佛下凡,应主皇权。武则天见了之后非常高兴,下令全国都建大云寺,都读大云经。此 时,青州云门寺,也改为大云寺。第二年,也就是690年,武则天称帝,还把年号改为天授,意思是,他的皇位是上天授予的。
此后不久,这里就雕刻出了武则天的形象。 (二)、武则天形象的主佛像身后,一左一右侍立着释伽牟尼的两位弟子,伽叶(she)与阿难。
伽叶位于主佛左侧,他头戴僧帽,穿腋下开襟的紧身袈裟,两手屈于胸前,右手拎着一串佛珠。
伽叶面部肌肉瘦削,颈部的喉管与筋络,清晰可见。胸前的三条肋骨,在衣领的开口处,明显的暴露着,触目惊心的瘦。由此表现了伽叶的迟暮高龄和饱经风霜。
(三)这一窟的菩萨像亭亭玉立,不再是庄严神圣,而是娇媚俏丽,是武则天时期风行一时的美女形象,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颈下佩饰着极为复杂的缨络项圈,手臂佩钏,上身袒露,头梳螺旋式发髻,手持一朵鲜花,腰间裹一袜肚,肩上的佩帛飘然下垂,下身如蝉翼般的长裙紧贴肢体,勾勒出女性所独有的优美曲线,恰似出水芙蓉,被许多前来观赏的艺术家称为“东方维纳斯”。
这一窟的造像题材十分丰富,您看,有共同托举宝塔的飞天、护法天中的另一类造像—怪兽(在驼山造像中,只有这一窟中有)、供养人像等,在这里,有一处题记,是青州刺史尹思忠在长安二 年的题记,(702)年,也就是武则天正式称帝的第___年。为我们提供了造像的准确时间。
第二窟是典型的隋雕佛像代表作,且造像保存得极为完整。中间阿弥陀佛,面目清秀,嘴角上翘,似在微笑,身着袈裟,上有用赭石色绘出的方格。两边雕有菩萨像,雕刻别致。菩萨头戴高冠,冠上雕刻极为复杂的花纹和化佛宝瓶,冠两旁有较大的如翅,如翅上有两条下垂的飘带,颈部配有连珠状的项链和极为精致的缨络,宽阔的裙带下垂至脚面,微笑的面孔,亭亭玉立的身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穿戴衣着多为直线线条,刀法流畅,是隋朝最流行的雕刻刀法。这两尊菩萨当初装饰得极为华丽,千年的日晒风吹,当时彩绘的颜色仍保留清晰。
门边两位力士,赤裸上身,屈臂收腹,怒目圆睁,手举兵器,是力量的象征。尤为奇特的是,在北边石壁下方,有一个西方弟子雕像,头戴瓜皮小帽,身穿翻领长袍,腰扎皮带,足蹬尖头皮靴,波斯人的相貌雕刻的生动形象,此为青州石窟造像一绝。这说明,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波斯人在青州居住了。
我们来到了第三窟,这是千佛寺中最大的一窟。开凿于隋代,有一佛二菩萨和341尊千佛像,主佛像高455厘米,基座高140厘米。是中国隋代第一大佛。
正面主佛像,以莲花坐坐于金刚座,双膝几乎与窟门同宽。我们如由窟门外向内看去,看到的是主佛像和环绕它的千佛像。